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旅游建设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旅游意义
  当前位置: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红军长征红色旅游基地>>长征精神>>正文
中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
沪浙红色旅游区
湘赣闽红色旅游区
左右江红色旅游区
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
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
陕甘宁红色旅游区
东北红色旅游区
鲁苏皖红色旅游区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
太行山红色旅游区
川陕渝红色旅游区
京津冀红色旅游区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长征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主心骨
2009-12-29 16:24: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付小悦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西出江西吉安,取道湖南衡阳,又在凤凰古城参观了沈从文故居之后,作家们进入贵州境内,抵达铜仁。

  铜仁是一个宁静的小城,一条锦江横穿城市,碧波粼粼。车进小城,大家的第一印象是:路很好,水很清,城市很干净。很难想象,这里曾是贺龙进行北伐战争活动的地方,是关向应、任弼时、王震在此浴血奋战的地方;7 1年前,也正是在铜仁地区,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同黔东各族人民共同开辟了黔东革命根据地,在云贵高原上竖起了第一面红旗。

  提起长征路上的会师,人们一般会想起遵义会师、会宁会师,但实际上,木黄会师是长征路上的第一次会师。在印江县木黄会师纪念馆,作家们重温了1934年10月红二、六军团的会师壮举。当年,作为长征先遣队的红六军团转战进入贵州,为掩护中央红军主力与敌军进行了悲壮的激战。木黄会师后,为有力策应中央红军长征,一方面主力红军向湘西转移,开辟新苏区;另一方面黔东独立师组建成立,在梵净山一带同敌人坚决斗争,并作出了重大牺牲。可以说,木黄会师牵制了敌军主力,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的长征,为保证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作出了贡献,同时,也孕育了红二方面军的诞生。

  历史离我们越来越远,曾硝烟弥漫的梵净山现在是旅游胜地,游客如织。但历史又永远不会被忘记。至今,两军会师时路边高达70米的千年柏树依然青翠,被人们叫做“会师柏”。石钟山说得恳切:“来铜仁之前,我并不太清楚这里也曾留下红军的足迹。而此时,面对这些为中央红军转移、为大局而牺牲的英魂,我感到由衷的崇敬。”

  铜仁是作家采访一团的最后一站。这些天来,作家们在长征路上前进,横跨江西、湖南、贵州三省,常常一天要赶12个小时的盘山路。但从年纪最长的陈忠实、刘兆林,到团里仅有的两位女作家梅卓、葛水平,都从不言累。甘肃作家高凯的话代表了很多作家的心声:“在先烈走过的路上行走,越来越觉得沉重,这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和未来的责任感。作家是一个精神载体,长征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主心骨,作为一个以文字立身的人,有责任将其传播下去。长征是宣传队,仍有现实意义。”

  此时,采访二团已经从贵阳启程,两团将在遵义交接,由二团的作家们继续走长征路。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无
·下一篇:不可忘记的长征精神
·剑平何真:李崎应邀出席四川省新疆商会庆八一晚会宣讲长征精神
·特稿:李崎应邀出席四川省新疆商会庆八一晚会宣讲长征精神
·王维飞、王永斐:红色文化育新人 长征精神进校园(组图)
·特稿:红色文化育新人 长征精神进校园(组图)
·长征精神是所向无敌战无不胜之本——写在练红宁重走长征路出发十周年之际
·练红宁:长征精神是所向无敌战无不胜之本——写在练红宁重走长征路出发十周年之际
·特稿:长征精神是所向无敌战无不胜之本——写在练红宁重走长征路出发十周年之际
·追忆革命先辈,传承长征精神——纪念中央红军长征出发80周年暨闽西籍老红军后代座谈会
·常小平:弘扬长征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
·特稿:弘扬长征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