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烛火之殇——李大钊诗传》>>正文
灵魂的詩性张扬与精神凸显——读《烛火之殇——李大钊诗传》并论峭岩的史诗情结
2012-11-23 11:30:16
作者:绿岛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一

    几十年来,著名诗人峭岩以其坚实的创作实力和厚重渊博的诗歌底蕴,充沛昂扬的情感奔突与不同凡响的诗性张扬,创作并完成了一部又一部具有其鲜明艺术特色和凝重历史积淀的诗歌作品。沉重回望的目光乃至对尘封岁月中诸多闪光足迹的重新辨识、磨洗,让诗人在旷远的历史天空忘我地寻觅着一张张沉重的底片,并赋予诗性的浸润与恢宏博大的理性架构,从而形成了一种对于英雄崇拜和久久为之瞻仰的史诗情结的凸显。这种由使命感驱使下的重大诗歌命题,无疑在当下尴尬的文化(诗歌)境遇中,确立了一种历史维度的支撑和艺术高度的凝聚。

    纵观峭岩的长诗创作,其中最为著名且具有鲜明特色的,也是这种理念成功转换的创作实践,当以早年的叙事长诗《高尚的人----白求恩在中国》、《静静的白桦林----鄂温克族的一段史诗》、《一个士兵和一个时代的歌----抗洪英雄李向群》,2011年出版的长诗《遵义诗笔记》和刚刚出版的这部长诗《烛火之殇——李大钊诗传》,为杰出代表作品。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诗人心灵深处的这束神来之光,直接来源于对历史英雄人物的崇拜与瞻仰。“光”的神秘身影以及它幽灵般地闪现,让诗人豁然找到了回归岁月的幽境之旅,拨开尘封的迷雾,他固执地让诗歌昂扬着一颗华贵而高傲的头颅,一路走过风尘洗礼的驿站,风雨蚕食的古栈道,风采依然的山川、河流,还有那些神色依旧的茂密的丛林、荒原。

    汹涌澎湃于骨血里的暗流,已经嬗变为诗歌的颉颃纵横与宣泄之势,诗人“和历史并肩站立”,脚下的路自然就会延伸出一行行韵律的悸动。沿着诗歌的路标前行,我们为之感动的绝非诗歌本身,而是由它掀动时光碎片所发出的血腥颤音和诗意再造。

    自然,我并不是说诗人已经进入了一种严格意义上的英雄史诗的创作格局与自由释放状态,而是这种创作客观地不由自主地(或是极端努力地)已经跨进了“史诗”的某个领地,而这种拓荒式的艺术挖掘与占有,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某种端倪的现身。

    姿态是那样的刚毅迅猛,脚步是那样的坚定从容。纵观几部分量与格局宏大的长篇巨制,它显然没有丝毫留恋和徘徊于怀旧性质的依赖,也没有一味追寻历史碑铭本身的局限和自恋。它只是将历史的命题(正义和自由)赋予新鲜的意义,将现实的拷问诉诸于对某段历史的沉思之中。于是,诗歌的魂灵找到了一条回家的路,迷失的精神之子必将在救赎的呼唤与辙痕之中回归。这将是峭岩诗歌对于历史和现在的全部意义之所在。

    1、回归原始的重大命题。

    毋庸置疑,在现代人类社会前进跋涉的过程中,当我们获得了太多太多的同时,丢失的东西正在剧增。这种迷醉过后的巨大遗失,正以众多物欲享乐所带来快感的表象,麻痹着人们脆弱而又敏感的神经系统。

    贪婪的霉菌侵蚀肌体所发出的呻吟,让多少暧昧游离的目光像一条虫在糜烂的温床上蠕动。良知与道德的节节溃败,直接导致人性底线的严重失守。很难想象一个缺失了道义与品德元素基因的社会,怎能有高尚可言,于是,它只能复活于有良知的诗人的作品之中。此时,这种复活了的久违的高尚之神,却不得不带有一种记忆的属性和浪漫的诗意,向我们走来。这就是我们在峭岩诗歌作品所感受到的那种阳刚之气和正义的声音。当然,这种遥远的呼唤带有强烈的“主流”意识的色彩,但它在诗歌内含的本真意义上,绝非简单的一个“红色”所能涵盖。

    当我沉浸于《烛火之殇》的风云交汇之中时,黄钟大吕之声响彻诗歌的天空,那些铿锵作响的句子无时不在敲击着灵魂的胸壁。让我顿悟,早已锻铸的精神多么可贵,淳朴的东西本来简单的亦如清泉之水,干净而透明,圣洁而庄严。

    然而,追寻往往是痛苦的。他需要一张过滤时光的网,在以往流逝的岁月之河,苦苦地打捞一个个闪光的思想。此时,诗歌的高尚直接缘于一种生命的张扬与辉煌,记忆就像一个巨人,他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诗人意象的荒原,只是我们不经意间忽略了他,可峭岩却用良知的天职,牢牢地抓住了他。包括《遵义诗笔记》中的红军将士的身躯,包括民族的巨人李大钊先生不死的魂灵。

    诗歌的意义不在于陈述了多少,而在于他用恢弘的想象乃至温存的意蕴去发现证明了多少。在以往众多的创作实践中,对诗歌的理解、感悟达到如此境地者,对诗歌的钟爱、执着做到如此痴情者,我以为在当下汗牛充栋的所谓诗坛,惟斯人峭岩是也。

    2、情感的突围。

    《烛火之殇》给了我这样的启示:情感的突围,乃一个人的战争广阔而又浩渺的疆场。尸横遍野的应该是那些狭隘的可怜的个人情感的碎片。当这些碎片似的个人情感,在瓦砾之下发酵成豁达的想象、浩然的担当、生命的支撑时,诗人的血肉之躯便长出了气贯长虹的乔木出来。鹤立鸡群的鹤,高洁而又泰然,那种昂然翘首而立的定势与瞻观,岂鸡豚之辈所能望其项背。谁走出了自我藩篱的围困,挣脱了窃窃私语的意淫,阔步在林莽腹地的深邃,攀援于山峦孤峰的奇伟,这个人就走进了时光的隧道,于熠熠的光芒之中,他分明知道脚下横亘着的影子,就是一条必由之路。可惜,这样的诗人不多,于是就有了历史上惺惺相惜的故事。

    擎一面民族大义的旗,燃一团正义凛然的火焰,哪怕是用渺小的烛火的微光,去点燃一片生命的天空,于是我知道了残阳如血的寓意之所在。这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诗歌国度,中国的诗歌曾经辉煌而灿烂,也出现过许许多多优秀而伟大的诗人。关于这些则是我们能够赖以维系一颗颗虚荣心的唯一杠杆。

    记得前不久翻读,就无意地找到那本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来读。书的后面附录了许多各式各样的争议文章,最后一篇却是柏杨夫人、台湾著名诗人张香华采访一个比裔美籍神父的对话。据说这个神父是个中国通,对中国文化的内涵颇为了解,其中有个关于诗歌的一段对话,却让我震惊不已。

    张香华:“另外和音乐相关的诗歌,这个也和希腊诗歌大不相同 ”。司神父说:“中国人没有史诗(eqie),没有像荷马那样壮阔的史诗。中国人的诗,常常只写一己、一时、一地的感受。诗意(imsge)虽美,但只注重个人,不着重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描写。即使写,也只是用来烘托个人的感受,更不要说对整个民族关照的史诗。还有一点奇怪的是,蒙古人和汉人不同,蒙古人有史诗。”(《丑陋的中国人》一书)。

    对于这样的回答,不但张香华无言以对,就是中国所有的诗人想必也应该是无言以对的。也许,这个外国神父的一番话,足以将中国人几千年来为之骄傲自豪的那座虚荣的堡垒轰然倒塌。面对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藏族民间说唱体英雄史诗《格萨尔》;柯尔克孜族传记史诗《玛纳斯》,我们汉民族没有史诗却交了白卷。这不仅仅让自以为心态良好的中国诗人们脸红,更让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为之心跳并脸红的一件憾事。

    当然,我不是以此否定中国诗坛已有的写某个伟人、某个民族、某段特定历史的长诗,也不是过誉于《烛火之殇》的成功意义,而是借题引发我们更多更深远的思考,我们的诗人们是不是可以往更高处走一步呢?

    其实,有没有史诗也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的诗人依然陶醉在一己的个人小天地之中,自娱自乐地目空着一切,优哉游哉地孤芳自赏着。又有多少无病呻吟的声音令人听起来发抖,多少语言的垃圾充斥着灵魂的天堂。又有多少谄媚、猥琐、自私、傲慢的所谓“诗人”,依然用空话、假话、梦话、脏话奸污着这一圣洁的文体——诗歌。流泪的不仅仅是脆弱的心,还有天与地的审视,历史的公允。

    如此的境遇之中,如此的尴尬时刻,诗人峭岩不失时机地推出一部部铿锵作响的、具有历史关照和现实意义的长诗,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独具特色,其恢弘的生命质感和跌宕起伏的情感交汇,使其诗性的光芒浩荡而辽阔。充满史诗情结的《烛火之殇》的横空出世,足以让我们刮目相看。

    3、生命的绝唱。

    峭岩用一个诗人的全部尊严与荣誉,在诗歌的路途上已经跋涉了半个世纪的时光。五十年的创作历程,五十年的情感煎熬,五十年的磨砺、修炼,让一个男人从诗歌的一端走向了诗歌的另一端,让一个曾经的热血青年,变成了一个与他的诗歌一样风骨苍劲气韵纵横的翩翩老者。

    三十多部诗集的底座上,支撑着一道道因为诗而盘旋的年轮。三十多部云梯的台阶,让他触摸到了诗歌圣殿的金碧辉煌。伫立于梦幻的峰峦去俯视一道道足迹的印痕,这个为诗歌而忙碌了一生的慈祥老人,灿烂的笑容里多了一分慰籍和释然。童年的艰辛与生命的磨砺,让他矢志不渝老而弥坚;一腔的古道热肠换来了披肝沥胆的风雨兼程,让他终生追寻诗歌女神的倩影,痛并快乐着。他无愧于心中缪斯的期许与召唤,只是一味地将泪水和汗水融汇成一片浩瀚的汪洋。歌声拍打着波涛,这样皎洁的夜晚,是谁在为生命歌唱。

    料峭的时光里,依然有关于诗歌的讯息传来。而为一位真正的诗人去写一首诗歌,我不知道用了多大的勇气。之前,我曾为峭岩写下一首诗:

    依然是那轮太阳/莅临大地的最后一缕光芒/而你总是习惯在/静谧的夜里/晾晒那份前世的思量

    于是/ 你让目光凝固成/坚硬的想象/火在燃烧中欢快地歌唱/面对所有的语言/你为何像一个孩子/时常无缘无故地泪流满面/阳光悄然砸在土地上的声音/总是让你想起了/一桩桩往事……

    走出梦的围剿/你决意让诗歌/在拉直的年轮上一路狂奔/风雨过后/你的笑容为何如此的深邃

    为何执意去寻一个理由/你分明知道/那是一个徒劳而虚妄的借口/犹如一条大河的流淌/更像山峰的凝重与缄默/那个童话的夜晚呵/你赶走所有的意念/面对月光的皎洁和殷勤/你真实地感觉到/从肉体中破茧而出的魂灵/幻化成缤纷的诗句/一夜间便长成茂密的森林

    林中的猎手啊/只带了干粮和水/竟然让那支笔的拐杖/变成追捕一个又一个/意向的猎枪……

    黎明之中的那一轮/不是彩虹/却是你悠长悠长的身影/只是不经意地一回身/便抖落出天地间/映照生命的辉煌(《你决意让诗歌在拉直的年轮上狂奔》-----绿岛)。

    上帝如是说:“并要发光在天空,普照在大地。事就这样成了。”(《圣经》)。

    而诗人,却执意地要用泪水漂洗掉所有的光环,不留下一点的痕迹。还一个赤裸干净的肉身,以答谢诗歌的恩典。于是,生命就这样变得高大起来,诗人终于拒绝了所有的诱惑和虚无的掌声。因为他清醒地知道,诗歌毕竟是一种寂寞的存在。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大诗写先驱 烛火照长天⺁——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23周年暨峭岩长诗《烛火之殇 ---李大钊诗传》研讨会在京举行
·下一篇:燃烧的诗碑——峭岩长诗《烛火之殇》读后
·纪念李大钊诞辰123周年峭岩长诗《烛火之殇——李大钊诗传》研讨会在京举行(组图)
·《烛火之殇——李大钊诗传》插图
·《烛火之殇——李大钊诗传》名人题字
·仁者情怀,圣者精魂——纪念李大钊诞辰123周年兼评峭岩长诗《烛火之殇--李大钊诗传》
·燃烧的诗碑——峭岩长诗《烛火之殇》读后
·大诗写先驱 烛火照长天⺁——纪念李大钊同志诞辰123周年暨峭岩长诗《烛火之殇 ---李大
·峭岩长诗《烛火之殇——李大钊诗传》情况介绍
·序歌:他的名字写在天堂
·第一歌:高粱大豆的田野,一炷烛火啊
·第二歌:东瀛,樱花飘香时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