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老故事
谢觉哉日记里的延安春节
2017-06-01 21:43:03
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杨建民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武将作诗,总有一股文人欠缺的豪气。

  大年初二,“徐老(徐特立)来,同过陶承。高扬请吃饭。”这一天,他将自己的一点感悟记在日记中:“经历了,未必知道做;知道做了,未必知道要如此做的道理。甚至人家说明了这道理又经事实证明,还是不肯相信。”这也许是多数人常有的现象,可多数人都不去如谢觉哉那样深入思考下去。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从日记中可以看出一些过春节的情形:谢觉哉看了一场民众剧团演出的《逼上梁山》,看了多场秧歌,参观了火柴厂,写了许多首诗……其中间或还有一些思想文字。其中一节,可以看出当时先辈的思考深广度:“二月十九日。在交际处和敌后来人谈政权问题。孙中山说中国人民不是自由太少,而是自由太多,因此对争自由不感到兴趣。封建时代皇帝管不到许多,人们似乎很自由,但那些自由全无保障的,随便可以剥夺净尽。我们要的是有保障的自由,自己创造与管理生活的自由。我们同志受孙中山影响颇大,不喜欢讲民权,以为只要能替人民做事,就以为是民主了。”这就显现出我党比孙中山先生主张的先进性来。

  这段时间,谢觉哉作诗颇多。诗歌是人们表达内心世界最为深切的形式,故此虽不能多引,可不妨引用一、二来观人观事。元宵节前一天,谢觉哉写了两首诗,其中一首是“《忆内》(已一年不通信)”:

  愁添白发三千丈,路隔蓬莱一万重。两戒山河忧乐异,念年风雨梦魂通。老逢兵燹家非旧,贫抚儿孙力应穷。只盼南征余季子,有书先寄代而翁。

  这是人情,还应当有风物。隔了两天,谢觉哉有一首《喜雪》诗,可以见到人心境的另一面。该诗题目后有括号(沾地易化)。雪大约很“薄”吧:

  绝似江南雪,初临塞北春。飘来湿帘幕,望去泻琼银。余燠昨宵火,沾花处士巾。天公为涤秽,村市少游人。

  诗后有注云:“此地俗旧历十六日须出行,去掉晦气。”

  1946年春节,谢觉哉虽然还在延安,可除夕、春节及元宵节几天的日记均缺,不知是未记还是丢失。其他时间虽还有关于春节记述,可很少,且涉及春节气氛的稀薄,此处就不介绍了。

  1947年春节时分,谢觉哉一行人已经因战争形势变化而离开延安,在转移途中了,节日气氛无从谈起。以后说起延安,就已经是另外一层意思,另外一种状态,不是本文涉及的时期了。

  人们称延安是“圣地”,指的就是上面所列举谢觉哉日记中记述的那个时段。在那个非常时期,宣传新思想,实践新风尚的地区,面对中国旧有传统节日的春节,由仅放一天假,到大放一周假期;从看重工作,到张灯结彩,相互贺年……可以读出新与旧的交织、影响、顺应、开放种种状态。就在今天,这还是一个课题。

  时值“春节”,通过老前辈谢觉哉的笔,我们可以见到当时那块土地的种种情态。在追忆比对间,领会时代前行的步伐。

  历史,被记忆,它就活着!

  (作者系陕西省汉中市市委党校教授)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民生在勤,性习于俭”的董必武
·下一篇:甘为“焦官”的谢觉哉
·谢觉哉的毕业赠言
·中红网:谢觉哉老人对学习雷锋的诗文(组图)
·特稿:谢觉哉老人对学习雷锋的诗文(组图)
·谢觉哉故居
·谢觉哉,法学界的先驱
·马达时:谢觉哉日记:高自立、杨清、马豫章等同志出发
·特稿:谢觉哉日记:高自立、杨清、马豫章等同志出发
·谢觉哉:正党风要“硬起颈骨来”
·谢觉哉为何捏这“三把汗”
·谢觉哉甘做“焦官”
中共延安五老研究会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共延安五老研究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共延安五老研究会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共延安五老研究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