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红色博览>>《人民画报》(中国国家画报)>>正文
国宝“重生”记——探秘国博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组图)
2012-08-07 10:41:23
作者:《人民画报》黄丽巍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在器物修复室,工作人员正在修复一件受损的青铜文物。(《人民画报》万全摄)

在文物保护实验室内,工作人员利用仪器对文物进行分析检测。(《人民画报》万全摄)

1953年出土的辽代带饰由于被锈蚀覆盖(左),一直被当做参考品闲置于库房,2001年先经过x光探伤(中),然后进行保护处理后,露出了精美的错金银图案(右)。(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供图)

唐代鎏金铜天王像出土时整个塑像被青铜锈蚀完全覆盖(左),经过保护处理后,恢复了它流光溢彩的本来面目(右)。(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提供)

从残破不全到完好如初,文物修复令文物“重生”。(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供图)

    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历史和古老文明的厚重气息扑面而来。但当观者陶醉于一件件精美的文物时却很少会想到,几乎每件文物从被发掘到走入博物馆,都要经历一次极其复杂和系统的“美容”,才能最大程度地将“真容”呈现给观者。国博百年之际,本刊记者走进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探秘文物修复、科技保护的神秘过程。
   
    为文物“治病”
   
    和国博位于天安门东侧的“显眼”位置相比,它的文物科技保护中心有些难找。当记者站在丰台区南苑乡石榴庄一栋普通的五层楼房前,一时很难把其与充满神秘的文物修复联系在一起。但大门口一辆车身上写着“国际珍品货运”的货车却提醒着我们,这里应该就是我们的目的地了。
   
    在国家博物馆设置了环境监测工作室,对文物展示环境的温湿度变化进行监测。保护中心通过技术分析,对可能出现的文物损害倾向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性保护。
   
    据国博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主任潘路介绍,现在的中心大楼建于2006年,在国家博物馆新馆改扩建工程建设期间,这里曾作为文物的周转库房。国博新馆建成后,这里是国博文物保护、修复和科研的办公实验场所。
   
    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文物修整室,历经60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国内一流、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物保护、修复、科研、国际学术交流和文物保护教学中心,在金属文物保护研究、修复复制、环境监测与监控、文献复制等方面具有领头羊的影响作用。目前中心设置了4个独立科室:文物保护实验室、器物修复室、书画修复室和文献复制室。
   
    由于年代的久远或存放条件的改变,文物都经受着不同程度的破坏或损害:金属文物锈蚀、陶瓷文物破碎、木器干裂、丝织品腐朽……这些损害不仅改变了文物的原貌,甚至危及文物的生命。而文物保护就是让文物的生命继续延续。
   
    “由于出土文物状况不稳定,我们中心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给文物‘治病’,防止文物进一步被腐蚀损坏。”潘路介绍说。来到保护中心“治病”的文物很多,不仅有国博馆藏文物,还有地方博物馆及其他文物机构待修复的文物。它们在这里都得到了专业的“照料”。
   
    在器物修复室,电钻声、药水味、随处可见的各种工具,一批来自地方博物馆的青铜器正在接受“美容”。这批青铜器文物有的锈迹斑斑,已经看不清上面的花纹,有的则残缺破碎,已经无从去想象其本来的形状。工作人员要尽力去除器物表面的锈迹,尽可能去复原其原有形态。
   
    文物保护实验室里,工作人员正在对一批文物进行展出前的保护性处理。这批文物是原中国友谊博物馆的藏品,都是各国领导人送给中国的国礼。为了迎接2012年8月份的展览,保护中心对其进行清洗和保护,确保其以最佳状态迎接参观。
   
    在书画修复室,年轻的文保工作者在老一辈指导下,认真的对书画文物进行修复和装裱。
   
    对文物的修复工作,中国古已有之。虽然目前社会上对于装裱、文献复制等已经可以采用机器“批量”操作,但在保护中心,工作人员采用的大多还是传统的修复方法。虽然没有机器操作快,但效果更好,对文物的损害更小,更有利于文物的保护。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保卫“国家宝藏”(组图)
·下一篇:陕西:用文化思考旅游(组图)
·袁隆平:用杂交水稻 战胜饥饿(组图)
·让历史烛照未来——南京大屠杀75周年祭(组图)
·王定国 百岁女红军的红色传奇(组图)
·攻坚克难避空谈 实干兴邦树新风(组图)
·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组图)
·十八大宣告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图)
·承前启后绘蓝图继往开来谱华章——党的十八大开启中国改革新征程(组图)
·甘肃:唤醒沉睡资源建设文化大省(组图)
·陕西:用文化思考旅游(组图)
·西哈努克的中国情缘(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