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专题>>红色博览>>《人民画报》(中国国家画报)>>正文
藏区村医牛凤英:“他们需要我!”(组图)
2012-10-18 11:05:04
作者:《人民画报》万全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牛凤英一个人为病人看病、抓药,已经23年了。(《人民画报》万全摄)

牛凤英说,这间卫生室是她如今呆得最多的地方,家反倒成了宿舍。(《人民画报》万全摄)

修葺一新的卫生室,让村民的就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民画报》万全摄)

卫生室门口等待接诊的村民。牛凤英说,病人多的时候她连吃午饭的功夫都没有。(《人民画报》万全摄)

牛凤英为村民杨云梅量血压。如今村中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出去打工了,剩下了很多老人与小孩,牛凤英需要特别地关照这些留守的人群。(《人民画报》万全摄)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尕让乡蓆芨滩,有一位村医名叫牛凤英。如果不是穿着医生的白大褂,你会觉得她只是一位普通的乡村妇女。

    在修葺一新的卫生室里,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显得无比亮堂。在这个工作了23年的卫生室里,牛凤英跟本刊记者讲起了她当乡村医生的经历,讲起了她与村民们之间的情感故事。“虽然以前这里条件很差,但是我还是舍不得离开这,他们需要我!”

    “还是让我死了算了,不要再连累子女了……”80岁的村民杨云梅掏出手帕,擦掉从眼眶中淌出的泪水。

    牛凤英缓缓走上前,握住杨云梅的手说:“现在得您这样病的人很多,您的情况已经算挺好的了,我会尽最大努力帮您的……”原来,杨云梅一直有高血压,去年还曾突发脑淤血。“她算恢复得不错的了,能走路,生活起居基本上不需要人照顾。”牛凤英耐心地为老人测心率、量血压,还搀扶着老人去称了体重,细声细语地询问近况,无微不至。

    这样的病人,在牛凤英23年的村医生涯中,已经屡见不鲜。

    23年的坚守

    1989年,牛凤英从青海省海南州卫生学校毕业,被分配到蓆芨滩卫生室工作,成为乡村难得的女医生。那时的卫生室,是一间略带破旧的小平房,医疗设备更是没有如今齐全。最要命的是,牛凤英的收入相当少,只能靠微薄的诊疗费度日。而且,好多家庭困难的村民经常赊账,牛凤英还需要帮他们垫付药钱,收诊金就更是无从谈起。“近几年,最少的时候一年垫过五六百元,最多的时候垫过一千元。”那时,牛凤英一年的收入才几千元。2004年,一位村民的老婆得了严重的妇科病,牛凤英建议他送去县医院诊治。由于没钱,他跪下来求牛凤英。最终,牛凤英治好了他老婆的病,但是他只交了一半的药钱,另外180元的药钱,他至今都没还上。“还有好多治完病,出去打工就没回来的,还有一些人是边打工边还钱的……”

    既然条件这么艰苦,那又是什么让牛凤英坚持了23年?她想过离开吗?

    “别说离开了,就是我去县里开会学习,关一会儿卫生室的门,来看病的村民都心急如焚地给我打电话。”牛凤英说,她的手机总是24小时开着的。“好多村民的家庭都很困难,不严重的病从来不到县医院看,都来找我。有病的人挺可怜,他们需要我。”牛凤英说着说着,声音有些许哽咽。

    23年来,牛凤英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村民经过都会来卫生室坐一坐,与牛凤英聊聊天。他们还会经常带来自己种的蔬菜水果,牛凤英说,今年夏天她吃的蔬菜都是村民送的。“村民都很信任我,尊重我。”说到这时,牛凤英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满足的笑容。

    仁心仁术

    自从牛凤英来卫生室后,村里大多孩子都是由她接生的。刚为村民接生时,她才20岁出头。

    23年中,牛凤英还救过几个产妇的命。一天大半夜,一位产妇的丈夫来叫牛凤英,说他妻子马上要生了。结果,牛凤英等了一晚,产妇都没有生。第二天,牛凤英带着布满血丝的双眼来到卫生室继续工作。第二天晚上,产妇的丈夫再度来叫牛凤英。疲惫的牛凤英还是跟他去了。结果,产妇真的生了。在皆大欢喜的气氛中,牛凤英却发现了异常——产妇有大出血的可能。牛凤英当机立断:送医院。但产妇的丈夫却说,“你看她气色挺好的,没啥问题啊,为啥要送医院?”在牛凤英的坚持下,产妇被送到了医院。检查发现,产妇的胎盘滞留体内,要不是送治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村民邱少华的二女儿就是牛凤英接生的,虽然生产时没有经历什么危险情况,但是说起牛凤英这个乡村医生,邱少华还是赞不绝口。“村里有这位大夫,真是特别好。我们全家有个感冒头疼的,都来这看。”

    因为地处高原,村中大多数的老人都患有心肺疾病,不易多活动。因此,每隔两周,牛凤英都会带着听诊器、血压仪去这些老人家里为他们做检查。“近几年,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村子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对于这些特殊人群的关照,牛凤英更是细致入微。在卫生室进门处,立着一个文件柜,里面放着很多文件与资料。村民的病历、防疫针注射情况、妇幼保健情况等都被分门别类地整理好,其中,还单列了村民患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肺气肿的档案。这些档案,都是牛凤英利用闲暇时间为村民整理的。也正是因为整理这些资料,牛凤英对全村人大致的病情都了然于胸。

    儿子来接班
 
    “这些年,国家对乡村医生这块投入了很多。”牛凤英充满感激地说。如今,修葺一新的卫生室成了全村最漂亮的房子。“花了13万元,国家补贴了8万元。”牛凤英自己出了5万元,为卫生室加盖了一层,做了她的宿舍。“有时看病看晚了,可以在这睡。”此外,从2008年开始,牛凤英收到了国家给的每年5000元的工资。如今,国家给予乡村医生的工资与补贴不断增加,牛凤英的工资加上各种补贴每年能领到2.45万元。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组图)
·下一篇:陕西:用文化思考旅游(组图)
·袁隆平:用杂交水稻 战胜饥饿(组图)
·让历史烛照未来——南京大屠杀75周年祭(组图)
·王定国 百岁女红军的红色传奇(组图)
·攻坚克难避空谈 实干兴邦树新风(组图)
·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组图)
·十八大宣告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图)
·承前启后绘蓝图继往开来谱华章——党的十八大开启中国改革新征程(组图)
·甘肃:唤醒沉睡资源建设文化大省(组图)
·陕西:用文化思考旅游(组图)
·西哈努克的中国情缘(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