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周恩来一生的伟大业绩中,最杰出最具有他个人特色的贡献,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他在维护党的团结方面的巨大作用。
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周恩来不仅是在日常工作中,更重要的是在一些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上,始终从党和人民的最大利益出发,维护党的团结。他在党内不争权,不争位,不争意气,委屈忍让,顾全大局。当他犯有错误的时候,他坦然认错,承担责任,坚决改正。而更多的情况是在他蒙受委屈的时候,能忍辱负重,一心为党。1930年党的六届三中全会上,他和瞿秋白主持纠正了立三主义错误,同时也团结了同志。这本来是正确的,但1931年六届四中全会上,在共产国际的指示下,周恩来和瞿秋白被批成“调和主义”,让王明上台,周恩来抵制无效。国际代表米夫说,既要打周恩来的屁股,又要强迫他工作。此时党内思想混乱,组织混乱,罗章龙另立“第二中央”、“第二省委”,党面临分裂危险。周恩来忧心如焚,他为大局着想,仍然积极工作,说服同志,服从决议,维护了团结,避免了分裂。1943年,延安整风,周恩来联系实际,对过去的错误,作自我批评,这本来是必要的、正确的。但却受到过火的、不公正的指责和批评。周恩来严于律己、不予计较,积极参加整风运动,实现了全党空前的大团结。至于解放后,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次数就更多。周恩来是一个代表,代表了党内大多数同志这种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精神,并在党内形成了优良传统。这才使得我党历经波折而能有今天这样巩固的局面。
二是他在统一战线工作上的巨大建树。
在中国现代史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经历了四次涉及全局,阵营广大,影响深远的统一战线:大革命时期,以第一次国共合作为特点的反帝反军阀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国以后的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和爱国主义统一战线。在第一次统一战线中,周恩来是积极参加者,是一名前锋;在后三次统一战线中,他则是主要的组织者之一,是第一线的主将。在长期的统一战线工作中,他为党结交了无数朋友,赢得了极高声誉。他成为各民主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知识分子和各族人民的共同的知心朋友。
三是他的个人高尚品德的巨大影响。
周恩来的高尚品德表现在多方面,融化在他的全部工作和生活中。他的高尚的政治道德和领导道德,他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他的超凡毅力和超凡韧性与他的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融为一体,打上了他个人的深深烙印,是他为革命建功立业的精神力量,也是激励许许多多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为革命建功立业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在革命事业和人民心中占有极重的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