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红旅频道>>作者专栏>>罗雄(刘少奇故里管理局局长、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馆长)>>正文
刘少奇在抗日战争中的卓越贡献
2015-04-05 22:15:11
作者:罗雄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内容提要:刘少奇在抗日战争中的卓越贡献,主要体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多次临危受命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中原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和党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等重要职务,领导和指挥了巩固华北抗日根据地,发展华中抗日大本营、重组新四军、开创晋翼鲁豫抗日根据地新局面,实现了华北和华中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八路军和新四军两支抗日武装力量形成合力,为取得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建立了辉煌的业绩、谱写了不朽篇章。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少奇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开创、巩固和发展了华北、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他及时向党中央提出正确的应对措施,临危受命领导重建新四军,以星火燎原之势发展壮大了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使新四军成为继八路军之后又一支重要抗日武装力量。1942年3月,他奉命返回延安,筹备召开党的“七大”,顺道解决“山东问题”,领导山东革命根据地,开展减租减息运动,调动了工农群众参军参战、支援前线的积极性,开创了山东抗日战争新局面。刘少奇领导华北、华中地区五年抗日,圆满完成了党中央交给他的“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重任,实现了华北、华中两个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八路军、新四军两支抗日武装形成合力的目标,使华北、华中和冀鲁豫地区成为人民战争埋葬日本侵略者的汪洋大海。

    一、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巩固华北抗日根据地

    华北是日本侵略者阴谋掠夺东北后进一步扩大在华势力范围的第一站,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不失时机地创建了华北抗日根据地,刘少奇不负众望成为担当起中国共产党领导华北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战争的历史重任。

    1、团结进步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以后,1935年12月17日,刘少奇出席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12月29日中央政治局决定,刘少奇任中央驻北方代表,去华北贯彻瓦窑堡会议精神,团结社会各界爱国人士,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华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在全国范围内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

    刘少奇到达北方局所在地天津后,遵照瓦窑堡会议精神,对华北地区党组织的状况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形势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向北方局及河北省委传达了瓦窑堡会议精神,阐明了当前的政治形势、党的工作任务、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在主持北方局工作期间,刘少奇先后以陶尚行、吕文、KV等笔名在党内外刊物上发表了《白区职工运动的纲领》等一系列理论文章,从政治上、思想上清除党内“左”倾关门主义、冒险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影响,全面总结了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的经验教训,阐明了开展党的地下斗争的正确思想,通过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极大的提高了国民抗日意识,激发了参军参战上前线的积极性,使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深入人心。

    在开展党内思想教育的同时,刘少奇还从组织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进行华北各地党组织的恢复、整顿和重建工作。首先,对北方局进行了组织调整,把支持正确路线、熟悉北方党组织情况的中共天津市委书记林枫和彭真等同志调到北方局工作。改组后的北方局领导河北、山西、山东、绥远、河南、内蒙古等地党的工作和抗日斗争。此外,北方局根据中央的指示,派出黄敬等一批华北干部赴上海、汉口、广州、香港等地恢复和建立党的组织。其次,为一大批在王明“左”倾错误思想统治时期受到打击、迫害的党员干部予以平反。

    1936年6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北方局采取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设法将王若飞、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等61名党的领导骨干从北平郊外国民党草岚子监狱营救出狱,免遭日本侵略者的屠杀,随即将他们派往华北各地,加强北方局在各革命根据地党的领导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北方局党的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工作卓有成效。到1936年底,北方局党员数量已发展到5000人左右。其中,天津党员数量由年初的30人增加到400余人,在许多工厂、大中学校和一些群众团体中建立了党支部,为进一步建立华北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随着北方局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加强,使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天津和整个北方地区实际工作中得以贯彻落实,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开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天津民众救国会、天津工人救国会、天津农民救国会、天津学生救国联合会等抗日救国团体纷纷成立,形成了华北地区各阶层广泛的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在刘少奇的部署下,中共天津市委还发动、组织了声势浩大的“五二八”反日示威大游行,并深入到工厂、农村、学校、街头进行抗日宣传,有力打击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在争取阎锡山支持抗日的同时,中共中央和北方局还通过各方面的关系,在华北地方实力派中开展统战工作。刘少奇提出把“打倒卖国贼宋哲元”的口号改成“拥护二十九军抗日”,以争取宋哲元、傅作义等国民党将领加入抗日阵营,并在二十九军军官中开展统战工作,对推动二十九军抗日发挥了重要作用。

    2、调动积极因素成立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向中国守军发动进攻,全民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由于日军侵占天津,北方局机关由天津迁到山西太原。7月16日,刘少奇奉命从延安出发,前往华北,再次出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杨尚昆任副书记,朱瑞任军事部长。7月28日,刘少奇到达山西太原。他根据中共中央指示重新组建北方局,担负起领导华北抗战重任。北方局领导机关重建后,立即组织和动员民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7年10月16日,中央向各抗日根据地印发了刘少奇署名陶尚行《抗日游击战争中各种基本政策问题》的小册子,为打好抗日游击战争指明了方向。

    刘少奇十分重视在华北地区建立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组织。在他的指示下,薄一波在山西创建了山西牺牲同盟会和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两支队伍在华北抗战中屡建奇功。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下设四个纵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阎锡山合作的一支新军。

    早在1936年12月,薄一波在刘少奇的指示下,着手训练1000名“临时村政协助员”,规定三大任务:一是广泛进行宣传鼓动,唤起民众抗日热情;二是发展牺盟会员,以十人为一组招募100万会员;三是挑选爱国热情高、工作积极努力的会员,介绍他们报考国民兵军官教导团。1937年4至7月下旬,薄一波开始在山西组建新军决死队,分别集合在忻州、祁县、太谷、寿阳、平遥等处,组成10个团进行训练。各团政治部主任都是由共产党员和左派人士担任,团以下的政治工作人员亦由薄一波选派,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就是在这10个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37年8月1日,山西青年抗日决死队总队在山西太原国民师范礼堂举行成立大会,宣布八月一日为新军诞生日。

    1938年4月,决死队一、三两个纵队和一部分国民党军队配合八路军129师及115师一个旅,歼敌4000余人,收复县城18座,粉碎了日军的9路进攻。从1938年底开始,决死队进行了“西林整军”,在八路军总部的帮助下,在沁县的西林办了3期军政训练班,培训排、连以上干部和优秀政工人员。八路军总部负责人朱德、彭德怀、左权亲自给训练班讲课。1939年上半年,决死队发展到50个团约五万余人,占阎锡山150个团的三分之一,成为一支驰骋晋绥疆场的抗日劲旅。1939年12月,阎锡山发动了“十二月事变”,以决死二纵队不听从指挥为由,企图消灭共产党领导的新军。从此,决死队公开和八路军一起共同抗日。

    3、组建抗日民主政权成立晋察冀边区人民政府

    由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1937年11月8日山西太原失守。日军侵占太原后,刘少奇更加注重开展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以大刀阔斧的方式创建华北地区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了加强党对边区抗日战争的领导,1937年11月16日,刘少奇指示司令员聂荣臻建立晋察冀边区人民政府。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1938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正式成立。

    晋察冀边区政权的成立,标志着以五台、阜平为中心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正式形成。边区政府管辖华北地区的热河、察哈尔省的全部、河北省大部、山西省东北部、绥远省东部、辽宁省西部广大地区,下辖108县,约2500万人,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民主政权的雏形,也是华北人民政府的前身。边区政府成立后,既领导抗日战争,又进行减租减息、土地革命运动,还颁布了婚姻条例,对封建婚姻家庭制度改革进行了尝试。1946年国军占领张家口,晋察冀边区政府转移至阜平。1948年春,晋察冀边区与晋冀鲁豫边区合并,组成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晋察冀边区政府建制撤销。

    二、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发展华中抗日大本营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少奇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独立自主地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在组织群众建立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同时,又临危受命去华中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他及时提出了正确的应对措施,领导重建新四军,与陈毅一道携手合作发展壮大了中原地区抗日武装。

    1、挥师东进担任中原局书记

    1938年11月23日,刘少奇化名胡服,率河南省委书记朱理治、秘书栗在山、副官李拓、会计郭金林、保健医生钟毓、译电员熊景钊、警卫员严昌辉、苏登科、王炳忠、卢佑德等一行17人,离开延安到达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与河南省委副书记郭述申、新四军鄂豫边独立游击支队司令员李先念会谈后,奔赴中原。

    刘少奇出任中原局书记后,主要任务是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创中原地区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新局面,把日占区变成打击侵略者的前沿阵地。1939年1月28日,刘少奇率领中原局机关来到河南竹沟安营扎寨,与中原局委员朱理志、朱瑞、彭雪枫、郑位三汇合,并以此作为据点发展抗日武装和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指挥部。他多次致电朱理治(中原局委员、中共河南省委书记)、陈少敏(1939年6月任中共鄂中区委书记兼任新四军豫鄂边独立游击支队政委)、李先念(时任新四军豫鄂边独立游击支队司令员)等,要求“确立我党在中原长期抗战中的巩固地位与基础”。

    竹沟,位于豫南桐柏山区腹地,座落在确山、信阳、桐柏、泌阳四县交界处,因东临平汉铁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中原局负责领导长江以北、陇海路以南、津浦路以西的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中原地区抗日战争,成为武汉的屏障、西北的门户、华北的后方、南北战场的枢纽、全国抗战最前线。

    中原局在竹沟主办了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源源不断地向抗日前线输送了军政干部4000多人,还创办了中原局印刷厂,《小消息报》、《拂晓报》、“光明话剧团”、“孩子剧团”、“河南战时教育工作团”等,中原地区呈现出一派“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景象,小小的竹沟镇像五月的石榴花一样生机勃勃、红红火火,赢得了“小延安”的美称。

    1939年3月18日,刘少奇奉命离开竹沟,返回延安参加中央工作会议,研究新四军和东南局的工作,调整华中地区抗日战争战略部署。1939年9月,党中央调徐海东到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任副总指挥兼四支队司令员,护送刘少奇从延安返回中原局机关河南确山竹沟。为了保护刘少奇顺利通过敌伪封锁线,徐海东利用国民革命军少将身份,刘少奇则化装成为徐海东的秘书。刘少奇安慰徐海东:“在这种条件下工作,必须机智,要跟演戏一样,越像越好”。后来徐海东回忆说:“那些天,我白天当首长,晚上就是小学生了”。

    1939年冬,国民党顽固派掀起新一轮反共高潮,“平江惨案”等相继发生。刘少奇预感到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的武装进攻即将开始,决定中原局立即采取应变措施,实施“东进”战略。从10月3日开始,刘少奇率领徐海东、刘瑞龙等,沉着冷静地指挥中原局各机关、部队、河南省委和鄂豫边区党委办事机构1000多人有计划地撤离竹沟,向皖东地区进发。

    11月10日深夜,蒋介石密令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汤恩伯突然袭击围剿竹沟,杀害了中原局机关和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留守处和因参加抗日战争受伤的200多名干部、战士、家属,制造了震惊全国的“竹沟惨案”。由于刘少奇提前部署措施,使中原局机关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1939年11月4日,刘少奇随同中原局机关干部到达新四军第六支队驻地皖北涡阳县新兴集,检阅了部队,向支队司令员彭雪枫和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华中的战略意图,发表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重要讲话,他还就创建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做了周密安排。12月初,刘少奇离开新兴集,经颍阳、正阳关到达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皖东定远藕塘地区,与张云逸、邓子恢、郑位三汇合,提出了在皖东全境、江苏西部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展抗日武装力量的主张。12月中旬,刘少奇在皖东定远瓦屋薛村召开了第一次中原局会议,代表中央宣布,增补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总指挥张云逸、副总指挥徐海东、河南省委书记刘子久为中原局委员,为实施东进、发展华中战略加强了领导力量。

    1940年1月,中央决定将长江以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统归中原局指挥,刘少奇将黄克诚八路军第二纵队、彭雪枫新四军第六支队以及皖东所有八路军部队编入八路军第四、五纵队,协同陈毅、粟裕开辟苏北。7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北渡长江,改称苏北指挥部,经中央批复:“同意叶挺过江后,以叶挺为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陈毅为副总指挥。决定在叶挺未过江之前,由陈毅代总指挥,以胡服为政委,叶、陈、胡统一指挥所有陇海路以南之新四军与八路军。”

    1940年1月,刘少奇在安徽定远三家黄村召开了第二次中原局会议,批评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错误口号,提出了八路军、新四军发展苏北抗日根据地的主张。

    1940年2月下旬,刘少奇在定远县大桥镇召开了第三次中原局会议,作出了中原地区“反摩擦、反扫荡、打退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疯狂进攻”的部署,为皖东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扫清了障碍。

    1940年3月,刘少奇在定远、半塔集保卫战取得胜利后,抓住有利时机,深入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在刘少奇的指挥下,皖东军政委员会陆续向定远、滁县、凤阳等15个县委派了党员县长,有效巩固了皖东抗日根据地。刘少奇还在华中创办了中共中央华中局党校、抗日军政大学华中分校、鲁艺华中分院、江淮大学、工人抗日救国会、农民抗日救国会、苏北文化协会、在华日人反战同盟等。出版了《江淮日报》、《老百姓报》、《江淮文化报》、《真理》、《实践》、《淮海报》、《淮海通讯》等,还指导组建了江淮银行,对于造福民众、培训干部、宣传抗战、打击日本侵略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2、临危受命兼任新四军政委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九千余人,遵照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命令,经中共中央同意北上。1月6日当新四军行至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突然遭遇国民党军伏击。新四军官兵苦战七昼夜,除二千余人突围外,大部分官兵被俘、失散或牺牲,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在突围途中遭遇叛徒枪杀,政治部主任袁国平阵亡,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

    “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决定在政治上、军事上迅速作出全面反攻,救援新四军,击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刘少奇冷静地权衡利弊后,提出了“在政治上全面进攻、在军事上暂缓进攻”的建议被中央采纳,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1月17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发布通令,诬蔑新四军为“叛军”,宣布撤销新四军番号,并将叶挺交付军事法庭审判。刘少奇于17日、18日两次向中央建议“在苏北成立新四军军部,并以陈毅代军长”。1月20日,中革军委正式向全国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军长,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兼政委,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新四军重组后为七个师和独立旅、抗日军政大学华中分校。

    一师由原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编成,师长粟裕,政委刘英,副师长叶飞,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下辖1、2、3旅共1.3万人,作战区域为苏中地区,东濒黄海,南濒长江,西抵大运河,北至淮安大冈一线。

    二师由江北指挥部及所属部队编成,师长张云逸(兼),政委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参谋长周骏鸣,政治部主任郭述申(未到任)。下辖4、5、6旅共1.5万人,作战区域为淮南地区,东起大运河,南濒长江,西抵淮南铁路,北至淮河。

    三师由八路军第五纵队改编而成,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副师长张爱萍,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文玉。下辖7、8、9旅共2万人,作战区域为苏北地区,东濒黄海,南至淮安、大冈一线,西抵大运河,北至陇海铁路。

    四师由八路军第四纵队改编而成。师长兼政委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下辖10、11、12旅共1.5万人,作战区域为淮北地区,东抵大运河,南濒淮河,西至新黄河,北至陇海铁路。

    五师由鄂豫抗日挺进纵队改编而成。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质斌。下辖13、14、15旅共1.5万人,作战区域为武汉四周,地跨鄂、豫、湘、赣、皖五省边区。

    六师由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等部队改编而成,师长兼政委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何克希。下辖16、18旅共6000人,作战区域为苏南地区,东至淞沪,南抵天目山,西至南京、芜湖一线,北临长江。

    七师由无为部队和皖南事变突围部队改编而成,师长张鼎丞(未到任),政委曾希圣,副师长傅秋涛,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下辖19旅共3000人,作战区域为皖中、皖南地区,东起江浦,南至太平,西至岳西,北临合肥。

    独立旅由八路军115师教导队和第5旅改编而成,梁兴初任旅长,罗华生任政委,共4000人,活动在苏鲁交界地区。

    抗日军政大学华中分校由陈毅兼任校长,赖传珠兼任副校长,谢祥军任教育长,薛暮桥任训练部长,余立金任政治部主任。

    经过整编以后,新四军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继八路军之后又一支举足轻重的抗日武装力量。

    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军部重建大会在江苏盐城召开。重建后的新四军建制为七个师,共九万余人,以崭新的面貌纵横驰骋在华中苏、鲁、鄂、豫、皖五省的抗日战场,成为继八路军之后我党领导的又一支强大的抗日武装力量。

    1941年4月27日,刘少奇在盐城召开军政干部会议,宣布中共中央决定,东南局与中原局合并,正式成立中共中央华中局,同时成立华中军分会,主要负责华中抗日根据地党和新四军的工作。华中局下辖苏中、盐阜、淮海、皖东北、皖东津浦路东、皖东津浦路西、豫皖苏、鄂豫边、江南9个区党委。刘少奇为书记,饶漱石、陈毅、曾山为成员。1945年9,中共中央华东局成立,华中局撤销。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纪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元勋黄兴先生诞辰140周年(组图)
·下一篇:无
·吴力斌:罗雄在市委党校开讲《党风楷模刘少奇》(组图)
·特稿:罗雄在市委党校开讲《党风楷模刘少奇》(组图)
·吴力斌:罗雄局长带队赴京走访慰问刘少奇同志离退休亲属(组图)
·特稿:罗雄局长带队赴京走访慰问刘少奇同志离退休亲属(组图)
·吴力斌:罗雄馆长应邀再次走进湖南省图书馆《党风楷模刘少奇》在“湘图大讲坛”开讲(
·特稿:罗雄馆长应邀再次走进湖南省图书馆《党风楷模刘少奇》在“湘图大讲坛”开讲(组
·纪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元勋黄兴先生诞辰140周年(组图)
·罗雄:纪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元勋黄兴先生诞辰140周年(组图)
·公道正派的刘少奇(组图)
·罗雄:公道正派的刘少奇(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刘少奇在抗日战争中的卓越贡献
旅美华侨十年捐五千文物 含日本投降原照(图)
刘贝贝、王拥军:洪学智上将之子洪虎莅临新县参观(
特稿:洪学智上将之子洪虎莅临新县参观(组图)
特稿:洪学智上将之子洪虎莅临新县参观(组图)
朱华、周喜龙:两当兵变纪念馆召开两当兵变83周年文
特稿:两当兵变纪念馆召开两当兵变83周年文化艺术座
荆紫仙山景区:南下老八路,您在哪儿?
特稿:南下老八路,您在哪儿?
原中央苏区福建连城县社会各界祭悼革命先烈(组图)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富平习仲勋陵园(组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