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抗美援朝揭秘第一狙击手》>>正文
《抗美援朝揭秘第一狙击手》:第四章
2010-08-30 17:20:20
作者:尤秀斌、祁少华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战士们或坐或卧,睡在上面。车厢的两头各挂着一盏昏暗的马灯,一边的推拉门开启着一条不大的缝隙。和许多年轻的战士一样,张桃方对周围的一切都感觉到新鲜,纷纷争着从缝隙里面往外张望。清脆而有节奏的车轮撞击钢轨的声音伴随着嘶嘶的气流声,在耳边往复回响。闷罐车的封闭,隔绝了车厢外丰富的景致。时间长了之后便让人昏昏欲睡,就在众人昏昏沉沉的睡梦中,列车一直向北开去。一个星期后,队伍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安东(现丹东)。临危受命狙击手入朝参战东北的天气已经开始转冷,天空中雨水夹着零星的雪花。面前就是滔滔的鸭绿江水,中国与朝鲜隔江相望。江的对面就是异国的土地了,隔江望去,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远近交织的炮火的闪光。昔日的鸭绿江大铁桥此刻已经被拦腰炸断,据说大桥的断点正是中朝边境的分界线。江水咆哮,那四只残破的桥墩在滔滔奔腾的江水中显得异常悲壮。部队教导员再一次作了短暂的战斗动员。这种政治动员在中国军队中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军队能够凭借弱势装备抗衡强大的敌人,正是因为士兵被激发起来的这种无坚不摧的士气。正是这种满怀正义的士气,让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敢于欣然赴死。开赴朝鲜前线教导员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讲得一张张年轻的脸都越来越激动起来,没有人会去想,江的那一边就是生死瞬息万变的战场,此去也许将永别故土。他们只知道,就在江的那一边,有一个叫朝鲜的国度,侵略者占领了他们的家园,那里的人民苦难深重,那里的人们等待志愿军前去解救,每一名战士的心中都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在这支即将赴朝作战的志愿军中,像张桃方这样的新兵为数众多,以24军为例,新兵数量约占整个24军的百分之三十。一些战备物资,作战武器也逐一配备到这些新兵战士手中。张桃方仔细清点了一下发到手里的自己的装备,一支半旧的三八大盖步枪,十颗手榴弹,还有四颗反坦克手雷,一袋大米,大概有十斤左右,此外还有棉衣等一些军需品,所有这些都要一一背在身上。每一个战士心中都感觉很激动,从接受任务开始,大家就开始做一些长途行军的准备。每人都打起了背包,织了毛衣,备齐了生活用品。比起两年前首批渡江作战的志愿军来说,他们的装备应该还算不错了。当时东北的生活条件已经有了较大改善,除了炒面等干粮之外,战士们还自制了一些肉松和咸蛋。在这些新兵战士们心里,朝鲜虽然遥远,但却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一个产生英雄的地方,能够作为志愿军战士,去那里杀敌立功,大家都感到无限的自豪和光荣。冰雪狙击就在到达安东的次日,全军集体开拔,奔赴江边。这是一个冷风夹杂着细雨的日子,空中还飘有零零星星的雪花。飘飘荡荡的云雾像厚重的幕布,紧裹着鸭绿江,更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依然是雨水夹着雪水,风变得更加猛烈起来。志愿军大军已经在堤岸上集结。鸭绿江上,工兵临时用木板和渔船搭起了两座浮桥,部队由此过江。浮桥摇摇晃晃,一直延伸向对岸。阴沉沉的天空中,只有阵阵入冬的寒风袭来,掠过江面,发出凄厉的嗖嗖声。张桃方走上浮桥,脚下一步一晃,他的心中默默地数着这座桥究竟有多少步长,那是国与国之间的界限。中国到朝鲜不过1500步的距离。就在即将到达彼岸的时候,张桃方再一次回头望了一眼,他看到那四座略显孤独的桥墩已经被抛在身后了,自己应该是进入朝鲜地界了。他心中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从兴化到嘉兴,再由嘉兴到安东,张桃方从来没有产生过这样一种感觉。一步之遥,就是异国的土地,与家乡已经远隔千山万水了。这一天,是1952年9月30日。敌机轰炸北朝鲜,在血与火中燃烧,瓦砾处处,满目疮痍,处处散发着一种焦糊的味道。由于刚出发的新鲜和兴奋,开始上路的几天,大家还精神饱满,可是当队伍一步步深入到贫瘠战乱的朝鲜,战后的苍凉气氛和长途跋涉的艰辛便逐渐显露了出来。天气越来越冷,原先出发时的雨夹雪已经变成了大片大片的雪花,很多南方来的新兵战士对这种严寒的天气开始不适应,沿途要道也不断有美军飞机袭击,部队还不得不避开大路,绕道而行。志愿军入朝初期有一条严格的命令,禁止用手中的轻武器打飞机,原因是打不下来反而暴露了目标。这样,飞机来的时候,大部队不得不藏在树林的雪窝里,看着美国飞机贴着山梁、掠着树梢飞来飞去。为了避免白天暴露目标,部队基本上是昼宿夜行。这一带原本就是朝鲜古战场,如今经过战火的侵蚀,更是人烟稀少,满目荒凉。大军过境时,有时甚至连军粮也供应不上,战士们不得不饥一顿饱一顿,每天以七八十华里的速度艰难前行,有的小战士腿都走肿了,有的双脚打起了水泡,掉队的情况时有发生。队伍只好走走停停,等候掉队的人,行军速度很慢。坦克开进进入朝鲜境内已经有十几天了,新战士们开始逐渐适应这里的严寒气候。这一天,我24军抵达朝鲜北部玉泉小站。玉泉站是平壤通往德川铁路线上的一个小车站。车站的两栋小建筑早被炸毁了,铁轨像麻花一样拧着,到处是一片狼藉。部队在玉泉站小憩片刻,沿着弯弯曲曲被炸毁的铁路前行,前方是一条幽深的隧道,看不到里面的具体情况。这种情况下,不能冒然挺进。连长董正山带了几个战士前去查看情况,其他人悄悄潜伏在隧道口四周。四周很安静,大概过了半个小时的样子,连长董正山回来了,紧跟其后从隧道中陆续出来了几十名朝鲜人民军士兵。细细一打听,原来这批人民军士兵刚刚遭遇过美军的空袭,为了躲避轰炸,暂时藏到隧道中。人民军与志愿军进行了短暂的交流,志愿军新兵们大部分不懂朝鲜话,他们听不懂对方在议论什么,但是却多多少少从对方的神情中看到些许不屑。一个懂得朝鲜话的营干部后来对大家作了解释。朝鲜人民军这些士兵并不对这支赶赴前线的志愿军部队给予多少希望,因为整个部队不但装备参差不齐,而且因为新兵很多,队伍也稀稀拉拉,七零八落,这样一支部队如何能同拥有精良武器训练有素的美军对抗呢?听到这些传言,张桃方心里那种好胜心又强烈升腾起来。他心里很不服气。

|<< << < 1 2 3 4 5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抗美援朝揭秘第一狙击手》:第五章
·下一篇:《抗美援朝揭秘第一狙击手》:第三章
·《抗美援朝揭秘第一狙击手》:首部全面揭示抗美援朝狙击手秘史的专著出版
·《抗美援朝揭秘第一狙击手》:目录
·《抗美援朝揭秘第一狙击手》:前言
·《抗美援朝揭秘第一狙击手》:写在前面的话——寻找真正的狙击手
·《抗美援朝揭秘第一狙击手》:引子
·《抗美援朝揭秘第一狙击手》:第一章
·《抗美援朝揭秘第一狙击手》:第二章
·《抗美援朝揭秘第一狙击手》:第三章
·《抗美援朝揭秘第一狙击手》:第五章
·《抗美援朝揭秘第一狙击手》:第六章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