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夏联播
华夏网创刊词:由北京华夏文化交流促进会主办的政经文化类综合网站
2016-09-23 12:57:57
来源:华夏网
作者:北京华夏文化交流促进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华夏网是由北京华夏文化交流促进会主办的政经文化类综合网站。华夏网将以博大精深的华夏传统文明为根基,以华夏文明当代最新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武器,团结一切优秀华夏儿女,肩负起弘扬华夏文明,继承社会主义传统的历史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物质文明之壮美,谓之华;精神文明之博大,谓之夏。“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作为人类文明的发源之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不仅润泽了无数代炎黄子孙的繁衍生息,更为人类的文明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华夏文明以勤劳、简朴、智慧、坚强著称。先民“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北至极寒,南至炎热,西至沙漠,东至大海,到处遍布了炎黄子孙的村落和城市。道路和桥梁跨越山川,四通八达,经贸、文化、思想、习俗的紧密联系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劳动对自然界的适应和改造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归根到底是由于华夏文明的凝聚力、组织力和创造力,才能在中华大地上长达几千年时间里藩息哺育着全世界各种文明中最多的人口,和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实体。
    华夏文明是以德为基的;从上古的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轩辕氏,到三代尧舜禹治水,都是以大利百姓,协和万邦的“德”政作为领导华夏族的基础和前提。华夏文明是以民为本的;“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任何一个强盛时期所推崇的政治理念。华夏文明崇尚利他,追求理性的政治和崇高的道德,以圣贤的心愿与实践为人生理想,“凡民有丧,匍匐救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都是一个以劳动生产为根基的产业文明,认同且必需的精神境界。于是华夏文明的政治理想,最终万流归海,化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愿景。
    然而大直若诎,道故委蛇。任何文明的发展历程都不是向着理想的一条直线。地理与气候的大变化,不断推动着人类的迁移,随之而来的民族的迁徙、频繁的天灾、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也不停地引发文明之间的碰撞、地缘政治的冲突、以及国家内部的动荡。华夏文明在每一个时代都要遭遇重大挑战。而另一方面生产力的不够发达,也使得政治理想被陈旧落后的生产关系撕裂,不断地制造社会的两极分化和阶级对立。劳动阶级的贫穷与统治集团的腐朽,使得文明变得昏聩而脆弱,在时代的挑战面前难免陷入巨大的挫折,付出惨痛的代价。
    华夏文明的历史不仅是光辉的,也是凝重的。数次陷入礼崩乐坏、生灵涂炭的灭亡边缘。正是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才使得华夏文明虽一度不绝如缕,但终能重获新生。
    华夏文明正是在辛勤劳动与坚强斗争的变奏之下,谱写出了辉煌的业绩,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本着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巨大财富和开创精神,逐步孕育了横亘亚欧的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使之成为亚非欧的各族文明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交流的主要途径。源自西方的思想、艺术、物产极大地丰富了华夏文明,而来自东方的财富、技术与智慧也推动了西方文明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在农业文明时代,以陆路为主的第一轮全球化进程,中华民族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曾几度成为人类进步的领导者。这些历史功绩是千年的风沙雨雪也无法磨灭的。
    1840年,建立起世界新霸权的英国殖民者在鸦片战争中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此时恰逢中华民族衰弱之时,官僚腐败、兵民贫困,已无力去捍卫国家的独立自主道路。从此中国以丧权辱国为发端被拉入了工业时代的全球化进程。西方文明的霸道入侵,并没有给中国带来进步与富庶,而是用强权的逻辑一步步改造中国,使她在政治与经济上沦为西方列强的附庸。经济自主被破坏导致更为严重的两极分化,而官僚与富商的买办化也使得统治集团更为腐朽无能。华夏文明的地位跌到谷底,再一次陷入灭亡的边缘。
    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复兴而不断探索。中国经历了洋务运动、以甲午战争告终。经历了戊戌变法,以宫廷政变告终。经历了辛亥革命,以军阀混战告终。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都不能改变中国衰落的命运。各种东方的、西方的,新的旧的思想在中华大地上碰撞,国家和民族却陷入日益深刻的苦难之中。“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因为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为了维护自身小集团的利益,无论是传统的统治阶级还是新生的资产阶级都选择了向强敌屈膝投降,共同剥削和压迫中国的劳动人民。
    就这样,使中华民族得以解放和新生的重担就最终落在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广大劳动人民身上,落在了新生的中国共产党身上。
    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目睹亿万劳动人民在三座大山压迫下的苦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珍贵遗产,将华夏文明与马克思主义这一西方产生的最进步的文化结合起来。
    共产党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抛头颅、洒热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在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凭借道德垂范和政治理想的优势,坚持走群众路线,终于实现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式的中华民族大团结,创建了世界上最为强大的组织力量。亿万群众组成万众一心的铜墙铁壁,达到了“上下同欲者胜”的最高境界,以此战胜了包括美帝在内的一切强敌。
    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经受住了这次史无前例的考验,形成了浴火重生的华夏新文明。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彻底终结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任人宰割的命运,清除了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在华的一切存在。并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完整强大的工业体系,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毛泽东主席曾十分豪迈地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中国人民之所以有这种“气概”、“决心”和“能力”,是因为劳动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华夏文明和西方近现代文明最优秀的结晶。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恢复了原有的“精”、“气”、“神”,才又一次呈现出了勃勃生机。
    不仅如此,毛泽东思想这一华夏新文明的主体,还远播海内外,尤其是在广大的亚非拉第三世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推动了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的时代巨流,使帝国主义几乎在全球陷入了世界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使整个人类第一次见到了大同社会的展新曙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然而,前进的道路注定不平坦。以当时美国为代表的新帝国主义势力,在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接连败下阵来之后,便开始逐渐放弃了以武力征服世界的旧有战略。
    新帝国主义一方面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深谋远虑地围绕着石油布局,凭借美国超级帝国的海权优势,建立了由美国主导,横亘三大洋的海上石油之路,并且将石油贸易与美元挂钩,以能源贸易为支柱在全世界树立起美元的货币霸权。同时还在中欧、东南欧、中亚、南亚的要冲上煽风点火,破坏新的欧亚路桥的可能性,牢牢掌握这一轮全球化的核心地位,从而利用经济优势在世界各国推动以新自由主义思潮为核心的经济殖民运动。
    另一方面,新帝国主义积极采取以经济入侵为先导,武力威胁为后盾,以舆论战、信息战为进攻手段的和平演变战略。曾经在军事和物质实力方面一度压倒美国的苏联,就是在美国和平演变战略和信息心理战的攻击下轰然倒塌。
    毛泽东主席曾说过,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西方列强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并以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排挤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所以,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苏共亡党、苏联亡国、以及之后俄罗斯十数年的衰落,都残酷地说明了这个历史预见。华夏文明要走向复兴,是不可能将命运再交予帝国主义之手的。
    新中国在前三十年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的坚实基础上,又通过改革开放积极加入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使得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取得了飞跃前进。现在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然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是中华民族历代奉行的警语;慎终追远、允持阙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华夏文明最为核心的政治智慧。如果丢失了这些智慧,中华复兴之梦就难以真正贯彻到国家与人民的历史实践之中。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崛起对旧有世界秩序的各个层面造成颠覆性的挑战。以中国十几亿人口的体量,经济上的强盛将终于撼动帝国主义长达数百年的经济统治地位,波及到世界各国统治阶级的固有利益格局,严重威胁到新帝国主义的霸权基础。中华民族能否和平崛起,华夏文明能否和平复兴,必然不取决于新老帝国主义的宽容、感激和协助,而是决定于中华民族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道路上的坚持和积累。必须秉承和发扬让中华民族走上复兴之路的马列主义和华夏文明的优秀传统,并要时时刻刻警惕和应对旧势力的敌意和颠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无
·下一篇:华夏儿女实现中国梦春节团拜会在京举行(组图)
·中国汉字共有多少
·中国首家汉字文明研究中心落户郑州大学
·“唯一的汉字,唯一的美”——汉字的历史与美学将赴日本巡展
·统一汉字已时不我待
·我说《弟子规》
·汉字一统 时不我待
·国之大事——汉字的稳定与一统
·现代人普遍都阳虚 作息混乱吹风吃凉
·调好脾经身体棒
·悲秋可能是一种病 中医教你对症调理
华夏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华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华夏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