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头条>>正文
红色头条-胡山、江山:战冀中威震敌胆 铸丰碑铁血荣光——纪念开国上将吕正操诞辰120周年(组图)
2024-03-26 10:18:32
作者:胡山、江山、扈新华等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2024年,我们迎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这一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79周年。这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抗击外来入侵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中华民族实现由灾难深重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

    长达14年的中国抗战,环境最艰苦的地方首当其冲是东三省,其次就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华北地区,而华北地区抗战环境尤以冀中最为艰苦。70多年前,活跃在冀中大地的抗日英雄健儿们,怀着对祖国人民的深沉挚爱和对日本侵略者刻骨仇恨,舍生忘死,同仇敌忾,艰苦卓绝,浴血奋战,谱写了惊天动地的一曲曲史诗篇章。冀中辽阔大地风云激荡,响彻着一个令穷凶极恶的日伪军闻风丧胆的赫赫威名——吕正操。

    2024年3月23日上午,开国上将吕正操诞辰120周年纪念邮简首发式活动在北京市临水居宾馆举行。开国上将陈士榘之子、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理事、八路军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陈人康,开国大将张云逸长孙、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张晓龙,周恩来总理之侄周秉和,毛泽民烈士外孙女曹立亚,彭德怀元帅侄孙彭宇,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陈华,老兵方阵邮件发布平台负责人孙惠军、余滨,中红网—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网总编辑江山,北京培植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郑重,主人公网站负责人顾金钟,开国将军李懋之之女、北京延安儿女联谊会副会长李莉莉,山西焦煤集团麻地湾煤业有限公司领导、曹玉成将军后人曹银环、张根帻,晋察冀画报研究会领导、石少华之子石志民、沙飞之子王毅强、沙飞孙女司徒剑萍,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会长刘竞航(刘秉彦将军之子)、副会长程海燕(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程子华之女)、高凌和高劲松(高存信将军之女)、商志福(河北省原老干部局副局长),保定学院吕正操革命精神研学中心主任李明,北京抗大光荣传统研究会理事长杨庆生,傅钟上将之子傅晓钟,周纯全上将家人杨晓明,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贺龙警卫连长黄霖之女罗解难,谭冠三中将之子谭戎生,原冀中军区司令员孙毅中将家人孙铮铮、王兵,“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孙女李秀玲,王近山中将之女王媛媛,万毅中将之子万明明,赵镇藩将军外孙女刘清扬,王诤中将之子王志民,吴信泉中将儿媳付佩生、孙女吴真真,谢振华将军之女谢海巢,原广州军区炮兵司令员韩庄将军之女韩京丽,八路军研究会外联部长牟献献,冀中新世纪剧社社长、《红旗谱》作者梁斌之子梁保彤,冀中军区火线剧社社长、八一电影制片厂政委傅铎之子傅占武,晋察冀子弟兵战斗英雄邓仕均之子、志愿军烈士后代联谊中心主任邓其平,原国防大学院务部某部主任南金荣大校,东野七纵后代代表孙海龙,欧美同学基金会理事贺燕燕,空军首任联络部长黄雄平之女黄江週,东方毅集团会长特别助理张先锋,中国网高级记者万纭鹏,程子华秘书张进德后人、山西省公安厅干部赵利东,呈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康占坤、理事张明博,红色联盟平台发起人孙超等领导和嘉宾出席邮简首发式。吕正操将军长子、八路军研究会名誉会长吕彤羽的代表冯燕杰参加纪念活动。

    高亢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激昂斗志,庄严深沉的《献花曲》震撼心灵,代表们满怀深情向为新中国的创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英烈默哀致敬。

吕正操(1904年1月4日-2009年10月13日),原名吕正超,字必之。奉天省海城县(今辽宁省海城市)人

    120年前的1月4日,吕正操出生于辽宁海城贫苦农民家庭,1922年参加东北军。人民创造历史,时代涌现英雄。这位有志青年凭着一腔热血,义无反顾地投入时代滚滚洪流,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为创建新中国和建设新中国,奉献出了自己毕生的心血。吕正操将军一生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崇高的革命风范。

    陈毅元帅之子、原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陈昊苏赋诗《缅怀吕正操将军》:“高龄百六叹神奇,磊落平生举世知。东北军中怀旧雨,燕京城里感新诗。千秋伟业常思进,万里征程不暖席。上将威名传四海,中华再造树红旗。”

2023年白洋淀红色研学党建活动,吕彤羽进行红色文化宣讲

    吕彤羽会长发来书面致辞(北京培植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郑重宣读),指出“朋友们革命热情远胜血缘亲属,人民是靠山革命传统更属人民”,并深情赋诗《和陈昊苏》:“主席追思八宝山,七四八一记旧功。总理外交亮世界,三十八年领导情。追随毛周成伟业,长子同自二十三。广交网友夕阳红,建军百年保和平。”

    陈昊苏、吕彤羽两位八旬老人诗文相和,情真意切。吕彤羽过去一直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令人称赞的成就。退休之后,他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党史和军史的研究方面。

    在吕彤羽看来,“把党史融入社会,是我们这代人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数十年如一日传承红色基因,宣传革命事迹,这种精神力量也感染和鼓舞着无数年轻人。

    吕正操早年加入东北军,曾率部参加热河抗战。在与东北军中的中共党员接触中,他开始接受中共抗日主张,并参加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其间多次和来西安共商国共两党合作大计的中国共产党人接触,聆听周恩来教导,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伟大和正确,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信赖。

    周恩来总理之侄周秉和在题为《缅怀吕正操将军 弘扬抗战革命精神》的讲话中指出,14年抗战,中国共产党坚不可摧的必胜信念和强有力的英明领导,使中国人民英勇无畏,前仆后继,百折不挠,成为东方主战场抗击法西斯黑暗势力的中流砥柱,正如周恩来同志坚定指出的那样:“中国不会亡,抗战一定能胜利; 但任务是艰苦的、长期的,全国同胞必须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军民协力,共赴国难,争取最后的胜利!”华北大地广大冀中平原抗战军民,在聂荣臻、吕正操等指挥员的领导下,众志成城,共抗外辱,克服无数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创造了灵活多样的打击侵略者的游击战术。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雁翎队等,因地制宜,军民一体,战法百变,神出鬼没,打得敌人魂飞魄散,狼狈不堪,为巩固冀中抗日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深情缅怀吕正操将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英雄先烈为打败日本军国主义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伟大的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更为丰富的内涵。这是一面鲜艳的光辉旗帜,永远迎风招展,高高飘扬;这是一笔永恒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的动力源泉。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伟大的冀中人民抗战精神永垂青史,永放光芒!

    陈士榘上将之子、中华英烈褒扬事业促进会理事、八路军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人民法制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人康谈到,吕正操将军享年106岁,是新中国57位上将之中最后离世的。老英雄也是一位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将军。我们的父辈可说是中国上下5000年历史上最杰出、最优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批卓越人物,一定要把他们这一代伟人为创造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的丰功伟绩,永远铭刻于心。缅怀,更要传承。父辈们打天一下,打江山,非常不容易。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建国,中国共产党有名有姓的党员烈士就有370万,在革命胜利之前,我们每天要牺牲360位烈士!今年,我们迎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志,都要有历史的担当,要把父辈们用热血和生命开创的革命事业,很好地继承下去,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征程,添砖加瓦,增光发热,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在座的很多同志都已经白发苍苍,希望我们这种缅怀活动,今后能够不断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参加。传承革命事业,更多的是要靠他们。三年疫情肆虐,我们很多兄弟姐妹不幸已经离开了我们。大家要保重身体,我们争取每个人都能像吕正操老将一样高寿,都活到106岁!

    西安事变后,吕正操在冀中平原竖起“第一面共产党抗日武装力量”大旗,成为令日寇闻风丧胆的冀中名将,被毛泽东称赞为“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西安事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伍,也被改编成了新编第四军。

    张云逸大将长孙、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会长张晓龙谈到,吕正操将军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党和人民给予充分肯定和评价。老将军早年加入东北军,参加西安事变,1937年5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他在平原地区对日寇的作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新四军主要征战在华中。华北、华中两个军队互相之间相互配合,给予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全国解放以后,他参加了社会会主义建设,兼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后出任中国铁道部部长。一直到晚年,老将军还在为祖国的统一大业积极奔走,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为推动国共合作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吕正操将军对我们中国革命、中国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战场上的枪声平息,硝烟散去,国家已进入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为了民族复兴、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献出他们一切的革命老前辈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守好江山责任重大永远怀念伟大的吕正操将军!

    1937年8月25日,红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发表就职通电,向全国人民承诺:八路军将“效命疆场,誓驱日寇,收复失地,为中国之独立自由幸福而奋斗到底”。1937年9、10月,吕正操率691团在华北地区与日军3次激战、重创敌人,10月14日在晋县小樵镇宣布脱离东北军,编为人民自卫军,他出任司令员,并在所属各总队都建立党组织,成为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

    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元帅侄孙彭宇指出,吕正操将军一生追求真理,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和组织领导才能。他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智勇双全,是一代抗日名将。他指挥部队多次创造革命战争史上的奇迹,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当前,老一辈革命家为之奋斗的事业正在大踏步前进,他们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好地传承革命先辈的红色精神、红色基因、红色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贡献!

    冀中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对整个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而言举足轻重。因其地处日军统治华北的腹心地带,如敌人不能有效控制,大城市和交通线都会受到严重威胁,因而日军驻屯庞大武装力量。从1938年起,日军不断调集重兵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蚕食”,而冀中根据地成为日军行动针对的重点。

    刘伯承元帅之子刘蒙将军,深深感动于冀中军民和白洋淀雁翎队浴血抗战的英雄事迹。

    刘蒙将军题写“冀中铁血抗战,雁翎英雄传奇”,热情讴歌坚持抗战的英雄冀中人民。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员、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青年部部长、世界反法西斯和平文化倡建发起人胡山主持纪念邮简首发式座谈会。

    在中国人民14年的抗日战争历程中,西安事变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纪念中国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人们更加缅怀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

    中共隐蔽战线传奇英雄阎宝航之女、上海阎宝航社会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阎明光,不顾身体虚弱,整理出万字长文《千秋功业 万世传扬 ——写下吕正操将军诞辰120周年》。她写到,吕正操将军是抗日名将,一生戎马,舍生忘死,披肝沥胆,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做出了彪炳青史的贡献。

    阎明光的父亲阎宝航和吕将军的一生,与张学良将军有着不解之缘。父亲的日记中,留有这样的独白:“吾之最大悲痛,莫过于民族同胞惨重牺牲;吾之最大欢悦,莫过于同胞骨肉彻底解放。”字字珠玑,情真意切,相信也表达了张学良和吕正操将军浓烈的抗日救国情怀。

早年在东北,阎宝航(右一)陪同张学良会见美国教育界人士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监禁。阎宝航是第一位看望张学良的东北人,他不遗余力地为争取张将军获得自由而奔走。蒋介石想派时任“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书记”的阎宝航前往西安,解救被扣国民党高官。1936年12月28日在南京,阎宝航见到张学良。提及宋子文叫让去西安一事,张学良说:“我们商量过了,你去一趟吧,我这里有封信你带给杨虎城先生,把飞机给他们放回来。”阎宝航问:“宋子文让我告诉东北军、西北军将领你几天内就回去,你对这有什么把握吗?”沉默了一会儿,张学良说:“我这次举动是为了国家,也为了领袖,他们对待我怎样我不在乎。”父亲也沉默了。张学良用手指了指西北方向:“只要那边团结,他们就会放我。”

    阎宝航见到宋美龄时,追问可否保证张学良几天内回去。宋美龄信誓旦旦:“我们牺牲一切也要做到!”然而,他们还是失信了。

    回到南京,阎宝航先后三次前往蒋介石所居的奉化,每一次都想办法约到蒋所信赖的人士一同前往。但每一次,蒋均拒之门外。1937年2月中旬,父亲第四次去奉化请蒋释张,蒋虽没见他,但却同意他见张学良一面。

在台幽居岁月中的张学良

    二月份的雪窦寺,沧桑凄凉,阎宝航无尽感伤。他留下了这样的回忆:“屋里生着火炉,窗户则斜开一扇。和张相见之下,我不知话从何处说起,转念间,急欲把前此奔走经过作简要陈述。每入话题,张辄以手势急加阻止,示意窗外有人窃听。我最后说:‘汉公,为国为家,还要保重身体,再见罢。’张微微点首,默不一言。”

    阎宝航这次飞赴西安之行的意外收获,便是与周恩来首次会面。谈及出使西北的教训,阎宝航诚恳地对周恩来说:“我们东北人在政治斗争上缺乏经验,希望多予指导。”1937年夏,由周恩来、刘谰波作介绍人,阎宝航秘密加入中共。因工作需要,他一直以“民主人士”、“党外人士”身份从事抗日救亡及统战工作。重庆“阎家老店”是中共开展地下工作、统战工作的重要基地。阎宝航不归地下党组织领导,是周恩来亲自单线掌握的“特殊人物”。

    阎明光写到,奉化雪窦寺一别,阎宝航与少帅张学良,情天恨海,再无相见。父亲生前曾痛苦表露:自己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够救出张学良!而吕正操叔叔是何等的幸福,他竟然有机会在有生之年能够再次见到他朝思暮想念的张少帅!

    1991年3月10日下午,一架客机从台北桃园机场冲上云霄。台湾传媒第一时间发出电讯——《张学良今起赴美探亲》。5月23日,阎明光随吕正操等一行5人飞向大洋彼岸,29日乘车直奔曼哈顿公园大道贝太太公寓。刚走出11楼电梯,便见张将军站立等候,一身西服,穿戴齐整。进屋落座, 吕正操开口道:“西安一别,到今天刚好54年5个月零4天,双‘五四’。”贝太太笑着说,听说我们要来,张学良将军昨晚上一夜都没睡好,迫不及待地等着相见。吕正操送上从北京带来的生日贺礼:其中一幅由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亲笔手书的贺幛,书录的是张将军的小诗:“不怕死,不爱钱,丈夫绝不受人怜。顶天立地男儿汉,磊落光明度余年。”

张学良、吕正操、阎明光在纽约

    张将军很幽默:“我可迷信啦,信上帝。”吕接口:“我也迷信,信人民。”张笑:“你叫地老鼠。”吕说:“地老鼠也是人民创造的嘛,我个人能干什么,还不都是人民的功劳。蒋介石、宋美龄都信上帝,八百万军队被我们打垮了,最后跑到台湾。”张深以为然:“得民者昌!”

    中饭时,张问吕:“你怎么跑到周恩来那边去了?”吕讲述了自己遵照中共北方局指示,率部留在敌后抗日打游击的简要过程。“当年你送蒋介石回南京时,我就不相信他能放你回来。你走后,东北军就乱了,我赶回部队,接受共产党的指示,趁国民党军队南撤之机,脱离53军,留在敌后打日本。”

1991年5月,张学良为阎明光题词手迹: 鹤有还巢梦,云无出岫心

    张扼腕叹息:“我最遗憾的是没能直接参加抗日,你带的部队坚持打日本,对我也是个慰藉。”吕道:“东北军都参加了抗战,跟着蒋介石的大部分壮烈牺牲了,53军在辽沈战役中先后放下武器,最后在沈阳解放时起义了。”

    次日下午,大家在曼哈顿瑞士银行办公室进行了第二次会晤。吕正操向张将军递交邓颖超的信,并转达中央领导的问候。邓颖超欢迎张将军回家乡看看。张学良说:“我这个人清清楚楚地很想回去,但现在时候不到,我一动就会牵涉到大陆、台湾两个方面。……我不愿意为我个人的事,弄得政治上很复杂。”不久,张将军给邓颖超亲笔复信,其中写道:“寄居台湾,遐首云天,无日不有怀乡之感,一有机缘,定当踏上故土。”阎明光提起,上海有位赵东升大夫,人称“东方一只眼”,治眼疾颇有成效。张将军当即郑重宣布:“我有个决定,想回大陆去看眼睛!”

    吕正操还向张将军介绍了东北军旧部万毅、卢广绩、孙铭九、宋黎等人的革命经历和东北军抗日的一些故事,描述了家乡海城在新中国成立后翻天覆地的变化,张听得很认真。

张学良书:阎宝航纪念文集

    应张学良请求,吕正操安排6月4日下午在中国大使别墅进行了第三次会晤。使馆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到使馆做客,就等于张将军迁台以来头一次回到祖国大陆。谈起日本军阀发动的侵华战争,吕对张将军说,“东北丢了,‘不抵抗将军’这个黑锅你替蒋介石背了很久。你下野的头一天晚上还让我回山海关,传令何柱国、缪澂流、孙德荃反攻热河。可是第二天起床,一看号外,说你下野了,反攻热河就成了一句空话。”

     “背这个黑锅,我不在乎。”张将军说。“我这个人脾气很坏,我堂弟就被我枪毙了,因为他跟日本人勾结。” “我不是反对日本人,而是反对日本军阀。”

张学良与吕正操、阎明光亲切交谈

    吕叔叔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实行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政策。张将军诚恳地表示,愿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尽点力量。回国之前阎明光去张将军住处取他写给邓颖超妈妈和弟弟阎明复的信时,张将军满含热泪,用有些颤巍巍的力道紧紧握住她的手说:“明光啊,你回上海后,一定要以你父亲阎宝航或阎玉蘅的名义,成立基金会,继续做当年我和你父亲支持开办贫儿学校那样的公益事业。你知道,我这个人一生不爱财,没有攒下太多的钱。这里有一些美元,交给你,可作为基金会的一些开办费用。”

胡山宣读阎明光的纪念文章(节选)

    回国以后,阎明光等立刻按照他的殷切嘱托,设立了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公益基金会。今天,上海阎宝航社会公益基金会的事业已成功发展了30余年,为资助贫困地区赈灾和教育、医疗等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3年,张将军与夫人赵一荻再一次乘飞机远行,但目的地并非东北老家,而是美国夏威夷。他们定居在了那里,宣布不会再重返台湾。阎明光每年都要到美国去探望张学良。

1994年6月,阎明光在夏威夷陪同张学良将军散步

    2019年,张将军家人对建国70周年庆典充满热切期待。阎明光写了汇报,日理万机的习近平主席亲自批示要热烈邀请张学良将军所有后代出席国庆盛典。因时间太紧,尽管张学良将军之子张闾琳夫妇已经准备好启程行装,但还是只有长孙张居信一人得以成行,他替爷爷张学良见证了建国70华诞盛典。为此,张闾琳全家人激动万分,一再表示希望代表他们向习主席和国家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表达由衷敬意。

1994年6月,阎明光携子女在夏威夷为张学良将军(身边为赵四小姐)祝寿

    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将军于美国溘然长逝,长眠异国他乡。阎明光写到,“也许,我们也曾有过机会能促成这位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魂归故里,一解游子无尽乡愁,一慰英雄快意平生,与家乡父老团圆,与故友至交欢聚,而我们终竟没有做到!”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时代,党和国家对张学良、阎宝航、吕正操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事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给予了历史性的高度肯定。“喜中秋,庆中秋,中秋月夜思亲愁,团圆寤寐求。念同俦,盼同俦,莫将归心付东流,大业在前头!”根据傅钟将军诗词谱写的歌曲《长相思——致台湾故旧》,每每在耳畔响起,总是那样感人。结尾一句“大业在前头”,更是回味无限,催人奋进。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为中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指日可待!

    时光荏苒。阎明光谨以此文纪念张学良将军,致敬敬爱的吕正操将军诞辰120周年。她虔诚地祈祷两位革命老人和她的父亲阎宝航在天堂天天欢聚,永远永远健康快乐!

    作为纪念邮简首发式活动主办方的代表,中红网——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网总编辑江山指出,纪念吕正操上将诞辰120周年,意义在于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吕老曾高度概括评价自己:“我这一辈子,就是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三件事。”这里也谈三点来缅怀老将军。

    一是吕老树立了一种好精神——爱国爱党,不畏强敌,勇于和善于斗争。最近十几年来,由于工作需要,中红网曾多次到雄安新区白洋淀的雄县、安新县,以及附近的任丘、高阳等县采访,亲眼目睹了当年吕老等革命前辈们在抗战中留下的地道、雁翎队船等设施,很受教育。

    而是吕老带出了一个好作风。他在1958到1967年担任铁道部代部长、部长、党组书记之际,领导广大铁路员工在配合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亲自组建和领导了中央领导专列,安排毛主席等外出考察、检查工作,带出了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作风顽强的中国铁路好作风、好纪律、好传统。据了解,毛主席专列每年都有两三次外出,从1949到1974年的25年间,毛主席共坐专列72次,共2147天。据毛主席专列工作人员王爱梅介绍,吕老曾亲自多次登上毛主席专列,一方面探望毛主席,汇报情况,请示工作,另一方面检查工作,询问专列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有啥困难,了解情况,解决问题。由于中国铁路有个好作风,使得各种困难及时得到了解决,毛主席专列也一路畅通,没有出过任何问题。

    三是吕老培养了一个好后代。吕彤羽在冀中战场上出生,曾长期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从事军事科学研究。他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706所主办《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杂志的编委会委员。他参与的“9409工程”一项成果获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吕彤羽作为代表上台领奖。受父亲的熏陶教育,吕彤羽作风朴实,实事求是,退休后参加各种活动都是公益性付出,是革命后代中的好榜样。吕正操上将曾担任铁道部部长,但其四个子女没有任何人从父亲那里谋取到过职务便利照顾。吕正操教育子女十分严厉,教导他们为人要正直、坦诚,要凭自己的能力谋生。谈及父亲对自己的影响时,吕彤羽说:“我是做不到不在意,可是我可以做到不计较。我能做的工作就是踏踏实实,安心把国防工业的工作做到这个程度,是受我爸很大的影响。当自己在利益得失考虑比较多的时候,父亲教诲说,官做多大没关系,主要是认真给国家给人民做点事。这个对自己影响特别大。”“我确实感觉到,大家都退休了,我们这些老同学好多是干部子弟了,凑到一起的时候,我是官最小的,房子最小的,轮子是最小的。因为他们都是开汽车的,我当时是滑小滑轮。可是在一起的话,我觉得非常充实。因为确实给国家做了工作以后,比炫耀一些虚的东西,心里感到非常的踏实,这也是受我爸的影响。”

    纪念活动承办单位——山西焦煤集团麻地湾煤业有限公司董事、抗战将军曹玉成的孙女曹银环以《高山仰止 丰碑永筑》为题做了发言。曹、吕两家是世交。祖父曹玉成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留学日本士官学校,专攻劈刺(刺枪术),曾因比拼对刺战胜日本教官而赢得“劈刺大王”美誉。祖父曹玉成将军曾先后任教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八九期)、东北讲武堂(四至十一期)、黄埔军校、庐山军官训练团、洛家山军官训练团、峨眉军官训练团、中央党政训练团。他的学生桃李天下,如陈诚、张学良、王以哲、马本斋、赵镇藩、吕正操、万毅等。九一八事变后,曹玉成留在东北带领教导旅抗击关东军,任独立旅参谋长;1933年长城抗战,任105师司令部少将参谋长,炮兵独立六旅总教官。他爱国情怀浓郁,1936年参加西安事变。看到学生吕正操、万毅等指挥者千军万马驰骋抗日疆场,奋勇杀敌报国,他由衷感到欣慰。曹银环祖辈、父辈很多人参加抗战和抗美援朝,为国家壮烈捐躯。

    曹银环说,坚信“人民永远是靠山”的吕正操将军在一望无际的冀中大平原,与侵华日军誓死血战,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威风和信心。先辈们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人民永远铭记于心。深切缅怀吕正操将军!他传奇辉煌的一生是极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心目中永恒的丰碑。

    在日军高压统治下,冀中抗战军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光是我党在冀中的党政军干部就牺牲了上万人。当地百姓有70万人要么被屠杀,要么被抓去成为劳工,最终累死在工地上。一望无际的平原上,敌人占据压倒性优势,军事力量全面碾压我军,冀中军民的抗日斗争犹如刀尖上跳舞。吕正操司令员领导的冀中军民抗战,英雄的事迹被广泛宣传,无数次登上被聂荣臻同志称赞为“民族的号筒”的《晋察冀日报》。

    冀中健在抗战老八路陈英同志向邮简首发式见年活动发来致辞:“冀中是抗战中最艰苦的地区之一,吕正操司令员不仅在战争中率领冀中军民战胜敌寇,还为《晋察冀日报》输送人才、机器设备,老同志们都怀念他!”

    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会长陈华讲述,自己一家与吕正操司令员有“三缘”:报社缘、铁路缘、地道缘。

    一、报社缘

    陈华的母亲陈英是冀中定县人,13岁时亲身经历日寇在定县1937年冬天制造的小王縟村大惨案。日本鬼子到村里大“扫荡”,村里280位青壮年被日寇用绳子捆起来,拉到沙河边用机枪扫射杀害,沙河水都被染红!陈英当时钻进白菜窖里才躲过一劫,后来便毅然参加了革命。她在晋察冀边区中学和晋察冀中央局党校学习毕业,15岁秘密入党,曾任《晋察冀日报》译电员、编辑。

    陈华的父亲陈春森,1938年2月参加八路军,在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任干事,日寇飞机轰炸阜平后到五台山办报。《晋察冀日报》(当时叫《抗敌报》)成立初期,报社缺乏印刷设备,铅字型号不全,只能是用刻字的办法先办石印报,质量差、效率低。聂荣臻司令员号召,动员各军分区帮助报社寻找印刷设备。吕正操司令员马上派人与保定、天津等城市联系,购买印刷机、大号铅字、油墨和纸张,运到五台山,帮助解决了《晋察冀日报》的印刷困难。由于有全边区的多方支援,报社才从石印报改为铅印报,大大增加了报纸的印刷质量和数量。这是我父亲讲的故事,他曾任《晋察冀日报》编辑部副部长、报社编委,是最早参加游击办报并连续办报10年的《晋察冀日报》老战士。

    二、铁路缘

    建国后,父亲陈春森在铁路系统工作40多年,曾任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长、政治部副主任、中国铁路文联第一任主席。铁道部长吕正操是他的老领导、老上级。

    三、地道缘

    陈华的姥爷马振武毕业于北大西语系,1931年为抗议日寇侵占东北,曾从北平到南京请愿;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七七事变”前后曾在北平和石家庄担任中学外语教师。抗战中曾任冀中民主政府徐水县县长,后在八分区工作。1944年1月在冀中军区接待美军从延安来的考察组杜伦上尉时,马振武被调来军区司令部任翻译。当时还有军区接待科长高存信(建国后任炮兵司令员),摄影科长石少华(建国后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共同接待杜伦上尉在冀中的军事考察。(今天是80年之后,当时见证历史的三位接待者的后人,第一次在这次会上相聚了。)后来马振武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秘书处任聂荣臻司令员的翻译,抗战胜利他又参加晋察冀军区三人小组的翻译工作。解放后曾任北京市外侨事务处处长,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1966年病故)。

    陈华家人是在70年之后的2014年,才从网上发现石少华拍的杜伦上尉和一位八路军在地道里的照片,她感觉太像自己的姥爷了!后来陈华曾与河北电视台记者一起采访石少华之子石志民,看到了更多的她姥爷的照片,才知道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当时因为汉奸用信鸽告密,冀中军区接待小组在皮里村遭到日军包围。杜伦在下地道时太仓促,把地图、笔记本、照相机都落在了炕上。敌人抽打房东老大娘,她坚决不告诉地道口,被敌人残忍的剁掉四根手指;村民为保护在地道藏身的杜伦上尉一行,一个青年民兵被鬼子用烧红的铁锨活活烫死;冀中军区副司令员的夫人,在地道里怕孩子的哭声暴露目标,紧抱小孩捂住嘴,结果不到一岁的儿子窒息而死!日本鬼子在村里杀人放火,往地道里灌水、灌烟、打枪、扔手榴弹,在村里破坏15个小时后,杜伦上尉一行才被闻讯赶来的八路军解救出来。杜伦走出地道后,才知道了外面发生的一切,完全改变了他原来对八路军“武器太差,胜不了日本人“的看法。他说”中国人伟大!中国一定会胜利!“吕正操、杨成武领导的冀中军民解救并感化了他。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杜伦上尉的预判成真。(杜伦在胜利后的重庆莫名其妙的自杀了,美国的档案至今还没有解密他)

    有一次,陈华在中华世纪坛看到介绍吕正操“从东北到华北——一个中国军人的历史抉择”的展览;在美术馆举办的“石少华摄影展”的杜伦系列组照,母亲陈英也坐着轮椅亲自去看,历史照片全部都证实了当时照片上的人是陈华的姥爷。但他自己从来没向晚辈讲过此事,家里的老照片又在文革初期被毁了,家人无从知晓。后来在解放军报社出版的《老照片的故事》第三集、第四集里,都登载了《解放军报》记者采访陈华的母亲陈英后写的寻找到“杜伦身边的八路军的故事”的文章。

    陈华指出,吕正操司令员领导的冀中地区,是抗战中最艰苦最危险的地区之一,冀中也是英雄辈出的核心地区。发生在冀中的英雄事迹,数不胜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也深深的印刻在了全国人民的记忆里。我们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不能忘记这些开国将帅们!没有他们的英勇善战,没有千百万英雄战士们的不怕牺牲,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和今天祖国的伟大复兴。

    《晋察冀画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第一份以刊登照片为主的综合性画报,1942年7月7日在河北平山县碾盘沟创刊。它站在抗日舆论战争最前线,以鲜明的斗争品格、强烈的现实关注、图文并茂的艺术形式、精美大方的印刷装帧,彰显出宏大史诗般的时代风范,向抗日军民奉献精神食粮,向日本侵略者投掷精神炸弹。

    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烈士后人陈红在书面致辞(全国拥军模范、“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的孙女李秀玲宣读)中谈到,79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14年抗战,在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之后,终于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华北大平原由于地理环境特殊,敌军重兵盘踞,使冀中人民的抗日斗争条件和东北抗联一样极其艰苦。《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嘎》等经典影视作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冀中人民的伟大抗战精神非常感染人、鼓舞人。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如今的强起来,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正昂首阔步走进全新发展时代,正在团结世界上一起可以团结的力量,全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当今的世界并不太平,一些国家右翼极端势力指鹿为马,混淆视听,肆意歪曲、篡改、否认侵略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二战的教训需要认真深度汲取,世界各国人民需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像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英雄先辈们一样,拿出智慧和勇气,压制震慑邪恶,捍卫和平正义,造福人类文明。

    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石少华之子、晋察冀画报研究会会长石志民指出,吕正操将军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也是“地雷战”、“地道战”和“水上游击战”等平原游击战战术的发明者和实践者。美国战略情报局的秘密档案中是这样评价吕正操的:“‘在极度混乱的局面中稳定了冀中局势——开展了被认为绝无胜算的平原游击战争……’士兵和人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战术的创始人吕将军被认为是冀中军区的真正创建者”。

    吕正操在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华北平原开展的游击战争,对中国抗日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游击战略,令共产党的游击战从“山地”扩展到平原地区。毛泽东首先把游击战从战术层面提升到战略层面。但毛泽东1938年以前的游击战战略,主要是指“山地游击战”。1938年5月发表的他之前撰写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阐述游击战争的一系列原则。其中包括:“坚持依傍山地作战与不打硬仗的原则”。 而吕正操在冀中和八路军在山东开展平原游击战所取得的成功,令毛泽东的游击战的原则中,去掉了有形或无形的“山地”两字。1938年4月21日,毛泽东与张闻天等发出《关于平原游击战的指示》指出:“根据抗战以来的经验……坚持平原地区的游击战争,也是可能的。”

    二、粉碎了日军依托华北“以战养战”的战略,把日军战略中的“后院”,变成了战火燃烧的前方战场。日军提出“欲确保华北,必先控制冀中”。冀中平原人口稠密,是华北主要产粮区和产棉区,西面与北岳山区相邻,是日军把华北作为“大东亚圣战”后方兵站的战略要地。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的3个月之内,国民党军队已经丢失了华北平原的绝大部分地区。而同年的10月14日,吕正操带领他的东北军部下,加入了共产党的抗日队伍,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建立了冀中游击区。在吕正操领导下开展的地道战、地雷战和水上游击战,都成为了平原游击战的经典战术。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不但打破了敌人“以战养战”的算盘,而且严重威胁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敌占四大中心城市及其铁路交通命脉。面对日寇疯狂“扫荡”、“蚕食”、“清剿”等血腥杀捕,冀中军民的游击战斗穿插在8773里的封锁沟、1773个敌据点和碉堡之间,截至1943年7月伤亡日伪军63,275人。在纪念吕正操将军诞辰120周年之际,我们更应该记住他对中国抗日战争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佟麟阁、赵登禹后人佟国威(右)、赵瑞明

    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佟麟阁烈士后人佟国威在书面致辞(北京培植公益基金会行政助理潘墨怡宣读)中指出,吕正操上将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在一望无际的冀中平原上,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场上,他不畏强敌,敢于亮剑,智勇双全。灵活的展开游击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杀得的日寇闻风丧胆,谈虎色变,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驱逐强敌做出了杰出贡献。将军的功绩名垂青史,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著名战地摄影记者沙飞之子、晋察冀画报研究会副会长王毅强表示,今年是吕正操将军诞辰120周年,作为晋察冀画报的后代,我们都非常缅怀这位老将军老前辈。他为培养我军大批战地摄影记者,为晋察冀画报的创办并走向全军全国的辉煌做出过突出贡献。

    晋察冀画报创刊号于1942年7月7日正式出版发行。聂荣臻司令员为创刊号的题词是:“五年的抗战,晋察冀的人们究竟做了些什么?一切活生生的事实都显露在这小小画刊里。它告诉了全国同胞,他们在敌后是如何地坚决英勇保卫着自己的祖国;同时也告诉了全世界的正义人士,他们在东方在如何的艰难困苦中抵抗着日本强盗!”

    就是这小小的中英双语画刊的出版,使吕正操将军动用了冀中军区一个加强营的兵力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1941年6月中旬,画报社向聂荣臻提出办画报最需要的大张铜版高级纸张和克络甸等贵重药品,在根据地解决不了,需赶快派人到敌占大城市购买,请求军区帮助解决。正好吕正操、程子华(政委)来军区,聂荣臻亲自出面要求他们帮忙,他们马上答应。年底罗光达跟随吕正操,程子华一同到冀中购买器材。

    1942年2月中旬,罗光达把在冀中采购的(冀中军区派人从天津买回,有些药品是冀中军区卫生部支援的)大批印刷物资运回陈家院。从冀中启程时,吕正操派了一个加强营帮助护送,并亲自向营长叮嘱:一定要把任务完成好,不能丢掉一件东西。营长又给战士做动员:我们这次护送的是一批重要军事物资,不仅一件不能丢,一件也不能坏。战士们用自己的被子把铜版、药品等贵重物品包扎起来背在身上,连夜出发运送。过平汉路时又遇上护送抗大附中学生的一个营,两个营加在一起共一千二百余人,先把学生送过路西,返回来又护送物资。正要过路时,敌人的铁甲车开过来了,从探照灯里看见我军人多不敢再往前进,只是往远处乱打枪、放炮,以壮声威,我军也早有警戒,列车如再前开,我们马上也就对它开火。敌军乱放一通枪之后,又把装甲车退了回去,我军抓紧时机冲过铁路,一路平安地把物资送到路西行唐口头镇,部队才返回冀中。口头镇由我常驻采购人员张玉田和徐飞鸿,他们把物资先用大车后用牲口驮运回平山陈家院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交给画报社。使创刊号能够高质量准时出版发行。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个不朽的功勋。

    刘秉彦将军之子、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会长刘竞航谈到,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就是在吕正操将军以及他当年的老战友程子华、高存信等革命前辈的亲自倡导和关怀下成立和发展起来的。今天参加这一首发仪式,我们怀着一种更加亲切的深情!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吕正操将军率部来到冀中,1937年10月14日,在晋县小樵镇主持召开了决定部队前途命运的全团官兵代表会议,决定691团脱离东北军,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并在所属各总队都建立了党组织,使部队成为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在抗日斗争中屡建奇功。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上,在中国人民军队建设的历史上,都写下了光荣的一页。

    1938年5月,冀中军区成立,吕正操将军任军区司令员。短短半年时间内,吕正操指挥部队与日伪军作战100余次。在开辟大清河北根据地以后,配合冀中区党委,加快建设冀中抗日根据地,根据地很快发展到几十个县、人口约700万,建立了冀中抗战学院,军区部队发展到约10万人。

    1940年秋,根据八路军总部指示,吕正操率冀中部队参加了著名的百团大战,组织部队发动破击正太路战役,对平汉、北宁、津浦铁路以及石德、沧石公路等进行了广泛的破击,共平毁公路、铁路500多公里,炸毁桥梁20座,收割电线27000多斤,毙伤日伪军1300多名,有效地阻止了平汉路敌人向正太路的增援。组织指挥了任丘、河间、大城、肃宁地区战役,先后歼灭日伪军1500多人,拔掉敌据点29个,摧毁了这一地区大部分敌伪组织,粉碎了敌人在冀中中心地区建立统治的阴谋。吕正操率领部队英勇作战、不怕牺牲,取得了辉煌战果,为我军夺取百团大战全面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八路军总部通令嘉奖。

    1941年至1943年,为了粉碎敌人的“蚕食”进攻和大“扫荡”,吕正操带领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在无险可据的平原上和极端残酷的环境中,灵活运用地雷战、地道战、蘑菇战、顶牛战等新战法,使敌人时时处于惶恐之中。

    今天,我们缅怀吕正操将军做为一名军事将领在冀中抗日战争中创造的赫赫战功的同时,我想我们还应该特别学习吕正操将军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贵品质。在冀中军区军事工作中,他非常注意带领部队学习红军和八路军的好传统、好作风,非常注意和军政委员会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加强冀中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和根据地建设;非常注意向贺龙、关向应、黄敬、程子华、沙克、常德善、孟庆山、侯玉田、孙毅、高存信等同志学习,在工作上互相支持,得到大家的拥护。我的父亲刘秉彦当时担任冀中十分区司令,生前对我曾经多次回忆在他领导下的工作战斗经历,对他充满敬意。此时此刻,我回想当年做为后代,有幸与他在一起,聆听他的亲切教诲,回忆他的音容笑貌,对他充满思念。

    让我们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血脉,赓续红色基因。认真学习吕正操将军的光荣历史和丰功伟绩,继承弘扬吕正操将军的高贵品质,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做出自己的奉献。

    吕正操邮简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抗日战争胜利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作为后代应该传承和发扬吕正操老将军的精神,我们要不断学习、进步、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在此,要特别感谢邮票设计者和制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创意灵感,他们用精湛的艺术和独特的设计,将吕正操将军的形象和事迹呈现在邮简上,使这些邮简成为了艺术的珍品和历史的见证。衷心希望吕正操将军邮简能够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更多的人了解吕正操将军的事迹和精神,传承和发扬他的崇高精神!

    2021年6月23日,建党百年之际,保定学院“人民永远是靠山—吕正操革命精神研学中心”在保定学院正式启动。该研学中心主任李明介绍,中心收藏有吕正操将军家人捐赠的万册图书及部分革命文物。是保定学院五大德育基础设施之一,是学校重要的育人场所,是大中小学校和社会团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承弘扬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保存和传承红色文化的使命。我们会持续建设好、利用好“研学中心”这个德育阵地,以“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血脉”为引领,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抗战时期,冀中平原是吕正操将军打鬼子的重要战场。在冀中大地战斗了多年,吕正操将军同冀中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老将军说,“在冀中这块土地上,我和人民群众在抗日战争严酷环境中,生死与共达十年之久。冀中人民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了我们,没有冀中父老的英勇抗争和流血牺牲,别说抗战胜利,我们这些人也很难活到今天。”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101岁的吕老将军欣然挥笔,写下“人民永远是靠山”,并寄语冀中父老:我是冀中人民的儿子。

    冀中人民抗日斗争史资料研究会副会长、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程子华之女程海燕讲述,父亲和吕伯伯有50多年的友情,抗战时期他们在冀中一起打鬼子。有一次日军侦察机追踪司令部到了一个村子的旁边,当时我父亲和吕伯伯分别在东厢房和西厢房,日军以为他们是在正房,所以,飞机重点对正房进行了狂轰滥炸扫射。我父亲当时和吕伯伯都躲在各自房间的床底下,等轰炸完了以后,他们都互相呼唤对方的名字,生死攸关时他们都同时想到的是对方,是生死与共的战斗友情。 解放后,60年代,国家进行三线建设,我父亲负责建设攀枝花钢厂,吕伯伯负责修铁路,是他这辈子干的三件事之一,那段是成昆铁路,他们都为工业从东北,沿海向内地转移做出了贡献,为现在的西部大开发打下了基础。文革期间,他俩都被关起来,吕伯伯思念我父亲,在狱中写了首诗,由孩子转交给我父亲,我父亲看后流下了眼泪。

    程海燕生下来的时候就认识吕伯伯了。当时两家住前后院儿,吕正操下班后经常先来看小海燕。四届人大的时候。程子华从四川来北京开会。当时会议组织代表们逛王府井百货大楼。他们两个人一起逛,还各自给自己买了一件不透气的尼龙汗背心。程子华回四川的时候,吕正操还给小海燕带了一铁桶装的饼干。在程海燕的眼里,吕伯伯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当时在冀中抗战的时候发大水,日本人搞经济封锁,部队老百姓生活很困难,父亲程子华就抓生产,搞边区贸易,吕伯伯当时开程子华的玩笑,说山西老西儿会算账。八几年有一次吕伯伯来程家,当时客厅桌上放了一瓶葡萄酒,吕伯伯一进屋就看见了,说你怎么有洋酒,你又不喝洋酒,到时候我带走。父亲程子华笑着说:“好嘛,你带走!”走的时候,吕伯伯把那瓶酒夹在胳肢窝底下带走了。当时程海燕就觉得吕伯伯真有意思。

    吕伯伯101岁的时候,程海燕一家去看他。他当时手里正拿着一本古书在看,程海燕当时觉得吕伯伯真不简单。和她们聊天时,脑子特别清楚,什么都别想瞒他。他跟家里人说:“去,把我的数码相机拿来。”孩子们当时就说,哎呀吕伯伯真不简单,还知道数码相机呢,那个时候数码相机才刚开始不久。吕伯伯就是一辈子都是在学习,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吕伯伯,一个是锻炼身体,一个是一辈子学习。

    1942年,为实现“确保华北必先确保平原” 的既定方针,日军指挥官冈村宁次亲自指挥对冀中进行空前残酷的“铁壁合围”大“扫荡”,其作战方针是:对以吕正操为司令员的冀中地区的共军主力,进行突然袭击的包围作战,摧毁其根据地,同时在政治、经济、思想上采取各种措施,以便将该地一举变为治安地区。

    冀中军区第三任司令员、开国中将孙毅孙毅将军之子孙铮铮表示,今天自己代表父亲孙毅老前辈的家人,参加吕正操老将军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活动,感到非常高兴,也很激动。吕正操老将军是父亲孙毅的老战友、老领导,他们两位都曾在冀中军区工作战斗生活过多年。父亲孙毅先后两次在冀中军区工作,第一次在抗日战争时期任参谋长,第二次在解放战争时期任司令员。冀中军区于1938年5月成立,到1949年8月改为河北军区,中间曾中断了一年时间,前后两段历经10年,历任三任司令员,第一任吕正操老将军,38-43年时间最长,5年时间;第二任杨成武,44-45年一年时间;第三任孙毅,45-49年4年时间。

    抗战时期,孙毅从晋察冀军区参谋长下到冀中军区,给吕老将军当参谋长,积极协助他领导冀中军民抗击日寇和伪军,在无险可守、无山可藏的冀中平原大地上,各方面条件异常艰难困苦,他们带领部队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在晋察冀军区领导下,配合冀中区党委,积极开展冀中平原的地道战、地雷战、蘑菇战等各种游击战及水上游击战,与日伪军作战数百次,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和伪军。将冀中根据地很快发展到拥有几十个县、700多万人口的规模,使军区五个分区的部队发展到10多万人,有效加速了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晋察冀能够成为被毛主席赞誉的敌后模范抗日根据地,冀中军民艰苦奋斗,功不可没。毛主席还曾亲笔题词,称赞冀中抗日根据地是“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坚持人民武装斗争的模范”。

    这段时间,孙毅在冀中军区与吕老将军并肩战斗,在他领导下,他们共同经历了生死战斗考验,他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他们在战场上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上级交给各项的任务。他们高昂的革命斗志和精神风貌,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更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动力。

    孙铮铮指出,吕老将军生前曾经用九个字,高度概括了他自己的一生:“打日本、管铁路、打网球”。这三件事件件都干得很精彩,特别是前两件,为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他是最长寿的开国上将,106岁的高龄走完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他有坚定的信仰信念--坚信人民永远是靠山,他意志顽强,胸怀开阔,他有良好的健身心态和习惯,这是他老人家长寿的原因所在。他在老年以后仍坚持锻炼,既炼身又炼脑,打网球一直打到90岁,打桥牌一直到97岁,游泳一直游到98岁,真不愧是我们后人学习的表率。
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吕老将军诞辰120周年,不仅仅是为了缅怀他光荣的过去,更是为了传承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砥砺前行。在新的时代征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力量。孙铮铮谨代表孙毅家的后人,向吕老将军表示最诚挚的祝福。愿他的在天之灵安息,愿他的革命精神永存。

    开国中将万毅之女万旗红发来书面致辞(其弟万明明宣读):“抗战时期,吕伯伯在敌人炮楼林立、细碎分割、严密封锁、反复清剿那种十分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坚持领导冀中军民与兵力强大的日伪军进行顽强斗争,创造了战争史上的罕见奇观。我们从小就知道吕伯伯是抗日英雄,从小就看电影《地道战》,从小就崇敬他老人家!欣闻老将军诞辰120周年纪念邮简首发式活动即将举行,遗憾的是,我因身体状况无法参加,在此预祝首发式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吕伯伯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河北省晋察冀边区印刷局历史发展研究会(筹)负责人马凤祥在书面致辞(主人公网负责人顾金钟宣读)中谈到,吕正操将军率领八路军战士,克服平原地区的不利条件,与日寇进行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他的英雄业绩在华北大地广为流传,他的对敌斗争艺术,曾创造出许多经典战例。他在人民自卫军成立之初,将在安国县筹措的三万元现大洋交到聂荣臻手中,为解决晋察冀边区政府成立边币印刷所燃眉之急,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晋察冀边区政府抗击日寇的经济侵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们缅怀英雄,激励后人,不能忘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新中国的货币发展历程,离不开吕正操将军的初始阶段的全力资助。晋察冀边区政府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吕正操将军的突出贡献。

    冀中新世纪剧社社长、《红旗谱》作者梁斌之子梁保彤表示,我们纪念吕老将军带领冀中军民开创了在毫无屏障可守的冀中平原战胜日本鬼子的先河,纪念他带领冀中军民同敌人浴血奋战的丰功伟绩。他是一座高大的不朽书单。冀中人民永远怀念他!

    特别值得说的是1942年,日本鬼子向我冀中腹地进欢展开的“五一大扫荡”,是抗日战争史上稀有的战争,冀中平原上,平汉、津浦、石德、北宁四条铁路构成了封锁圈。圈里分布着八千多个村庄,敌人在主主要村镇上,建立据点1750多个。敌人集中了十万鬼子兵,与吕正操、程子华将军所领导的部队两万余人决战。我们的部队总是被打散了,集结再战;指挥员牺牲了,战士们组织起来再打。吕正操将军的部队常常是以三五百人抗击着千余人乃至两三千日寇的围攻。但是吕正操将军的部队、县大队、区小队、与党、政工人员,仍然坚持着、战斗着,与日本鬼子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殊死战斗。

    梁保彤说,“新世纪剧社”、“火线剧社”与吕正操将军肩并肩地与敌人进行着不同形式的战斗。经常是前方打仗,后方上演抗战剧目,活动在滹沱河、猪龙河两岸广大农村。当年冀中蠡县,吕正操将军部属的骑兵十七团威名赫赫。其中一部为掩护司政两部转移,与日军大战一场,直杀的鬼子兵横尸遍野,我部骑兵将士无一生还,只有几匹血染的战马左冲右突奔离战场。我们高呼吕正操将所部骑兵十七团将士们矢志不渝的抗战精神万岁!他们将与日月同辉,照耀着冀中江河大地!

    1990年,梁保彤的父亲梁斌与大画家黄胃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梁庄二梁兄弟画展》,李瑞环同志剪彩,成为艺术界的一件盛事。梁斌给吕正操将军发去请束。欣然前往的吕将军细细观摩了梁斌与黄胃的画,对梁斌说:“你画的很有味道,进步很快。”黄胃叔则写出了很高的评介文章——《梁斌的画》。吕正操将军打出了一代抗战名将的雄风,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功臣宿将。冀中人民永远深切地怀念他。

    晋察冀子弟兵战斗英雄邓仕均烈士之子、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后代联谊中心主任邓其平表示,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9周年到来之际,向全国著名抗日将领吕正操将军致敬,隆重纪念吕正操将军诞辰120周年,不忘将军的丰功伟绩。在抗日战争中,晋察冀边区人民,在聂荣臻元帅、吕正操将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下,对日本侵路者进行了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斗争,在这场战争中涌现了许多英模人物,邓其平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在1944年2月,在河北阜平召开的晋察冀边区第一届英模代表大会上,有三位英雄被边区党政军民联合授予最高荣誉称号:军队授予最高荣誉称号的就是邓仕均,被授予“晋察冀边区子弟兵战斗英雄”光荣称号,人民群众代表戎冠秀被授予“子弟兵的母亲”光荣称号,民兵李勇被授予“民兵爆炸英雄”光荣称号。我们要永远牢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中国革命做出的突出贡献,丰功伟绩,誓将革命进行到底。

    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贺龙警卫连长黄霖之女罗解难表示,参加吕正操上将诞辰120周年邮简发布纪念活动,就是要缅怀吕正操将军和所有像他那样为共和国出生入死、英勇不屈的革命先辈们、为建设新中国而鞠躬尽瘁、廉洁奉公的开拓前行者。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要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否则,就会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成为革命事业的叛徒。

    冀中军区火线剧社社长、八一电影制片厂政委傅铎之子傅占武谈到,吕正操将军不仅是能征善战的武将军,也是一位关心热爱文艺的老首长。特别是对当年活跃在冀中的文艺工作者他更是关心爱护。1980年3月原冀中火线剧社、新世纪剧社等剧社老同志的聚会。傅占武作为义务摄影师参加了聚会。吕正操、程子华、林铁、王平、孙毅等当年在冀中工作的老首长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这一活动。会上吕正操将军除鼓励大家写好回忆外,他还操着东北乡音,饶有兴致地问在坐的文艺工作,当年唱西河大鼓的赵玉生来了没有?演《日出》的来了几个?当年的几位演员王德厚(演方达生)宋秀珍、吴力(演小东西)陈志坚(演胡四)张子舫(演翠喜)等纷纷做了回答。吕老将军的几句问话,一下就加深了人们对烽火年代斗争生活的怀念和向往。

左起:傅铎、吕正操、程子华、戴眼镜者为王平、后为孙毅

    傅占武的父亲傅铎作为原冀中军区火线剧社社长充当了那天活动的主持人,吕正操司令来到总政排演场见到他后,像见到老熟人似地说:“哈哈,是安德泰啊!”安德泰是老作家王林1938年创作的话剧《夏伯阳》中的一个人物,由傅铎扮演,由于扮演的成功很受观众的欢迎和称赞。冀中区的许多不认识的老领导和干部看了演出后都称傅铎为“安德泰”。傅铎在回忆文章中记载:剧社在冀西华北联大学习时,我曾找到在冀西开会的吕司令,求助一些钱买笔和纸。吕司令说:安德泰要求募捐。于是慷慨解囊。四十多年后吕司令见到父亲傅铎后仍不假思索地叫出别名,不难想像老首长们与这些老文艺战士关系是多么的亲切和睦。为鼓励老文艺战士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政治热情写好回忆录,吕正操将军专门撰文《火线剧社在冀中》,高度评价了火线剧社以战场为活动舞台,战斗生活是其创作源泉。每个作品都充满着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每次演出都成为一种战斗号角。

    老兵方阵邮简发布平台负责人余滨指出,纪念邮简见证历史见证情怀,就象一份可以直接邮寄的文摘报,把吕正操的革命生涯光辉业绩浓缩于一简之中。邮简虽小,但主题集中信息量很大,方便手机扫码阅读,线上线下展示,邮局盖戳邮寄,具有纪念收藏价值,已然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一种新型信息传播平台,也是对出书出画册和拍电影视频形式的拓展补充。感谢吕彤羽大哥和刘竞航会长的信任,感谢山西焦煤集团麻地湾煤业有限公司、北京呈创科技公司、北京培植公益基金会和刘清扬女士等的助印支持。自2004年至今,邮简平台先后策划推出了230多套100多万枚邮简,开国元勋系列邮简现已有40套,反响很好。希望在宣传推广红色文化方面,纪念邮简能继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长城学会老兵方阵活动组委会副秘书长(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论坛主持人、文化学者)孙惠军谈到,大家通过回忆吕正操将军的生平经历和业绩,等于重温党和国家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军史、革命史的教育课。重温吕正操将军坚定的革命精神、高超的斗争艺术、崇高的精神境界,使我们心中树立起一个真正共产党员的伟岸的形象。每当我们回忆和追思革命先辈和开国上将的辉煌业绩,都使我们的精神境界得以提高,灵魂得到洗礼。同时与兄弟姐妹们相聚一堂,增进了革命同志的团结和友谊。这种友谊在今天弥足珍贵。

原国防大学南金荣大校(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入室高徒),为纪念吕正操将军和冀中人民抗战的伟大功勋,欣然挥毫,展赠精湛书法

    孙惠军表示,吕正操将军一生可以概括成三句话:传奇将军,经历丰富;文武兼备,智勇双全;长寿将军,笑看人生。之所以是传奇将军,因为他经历了土地革命、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和平建设,从军校、讲武堂、东北军、八路军到铁道部长。既有武装斗争经历又作为秘密共产党员从事隐蔽战线的斗争,还有铁路建设,经历何其复杂!之所以文武兼备,智勇双全,从他在冀中抗战中创造性总结、指挥和开展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水上雁翎队等战法可见一斑。他大抓铁路建设,我们后人享受到高铁交通的便捷,这里也有他的一份功劳。他乐观风趣,敞开胸怀、笑看人生,既打桥牌又打网球,高龄106岁,成为最后一位辞别人世的开国上将。就在临终前几年,将军还不顾高龄出行美国,与张学良将军畅谈,为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为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他传奇的一生,辉煌的业绩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中国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方案和力量。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红色头条: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进京赶考”纪实(组图)
·下一篇:红色头条-辛向阳: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坚持、运用和发展
·特稿:闽粤两地群众缅怀革命前辈和革命先烈(组图)
·特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 共同守护英烈荣光(组图)
·特稿:今年清明节,请帮这100位英烈寻亲!(组图)
·特稿:唐仁玙致妻子的“战地情书”
·特稿:古交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程巨发一行到黑茶山四八烈士纪念馆祭拜先烈
·特稿:席宏斌一行到黑茶山四八烈士纪念馆祭拜先烈(组图)
·特稿: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馆长赵志勇一行到黑茶山四八烈士纪念馆祭拜先烈(组图)
·特稿:老红军蒋本兴的战斗故事(组图)
·特稿:梅州嘉应学院、梅县区老促会等到闽西老区调研(组图)
·田永清将军的三个斋名和三个座右铭(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黄声洪、李耿新、王继伟:闽粤两地群众缅怀革命前辈
特稿:闽粤两地群众缅怀革命前辈和革命先烈(组图)
王春辉:退役军人志愿服务 共同守护英烈荣光(组图)
特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 共同守护英烈荣光(组图)
戴伟国:今年清明节,请帮这100位英烈寻亲!(组图)
特稿:今年清明节,请帮这100位英烈寻亲!(组图)
熊立功:唐仁玙致妻子的“战地情书”
特稿:唐仁玙致妻子的“战地情书”
尹拯山:古交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程巨发
特稿:古交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程巨发一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人家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到毛主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行(组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岁军”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刻(组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组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别(组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