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长篇连载>>《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正文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坚定信念 向往红色——张天顺
2013-04-02 10:04:36
作者: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编辑委员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张天顺,1947年出生,河南省唐河县人。甘肃酒钢档案工作者退休职工,原河南南街村档案馆副馆长,中国档案报特约记者。1965年12月15日入伍,在部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军五年均被评为“五好战士”。1997年,50岁的他被迫提前退休。他投奔南街村,在南街村负责档案工作,因成绩突出,受到广泛好评。2007年8月离开南街村后,整理家庭档案,收藏、开发红色收藏,宣传毛泽东思想,很多媒体予以报道。

    解放军是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张天顺在部队的年代(1965—1971年),正是毛泽东思想大传播、大普及的年代,毛泽东思想深入人心。历史不会忘记,是解放军大学校培养了他,使他成为一名理想信念坚定的战士。

    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坚定地站在工人阶级、贫下中农和革命的知识分子一边,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开展“斗私批修”,“抓革命,促生产”,出色地完成了“三支两军”等任务。他是文化大革命的参加者和见证人,在这个伟大的年代里,倡导的是“一心为公”。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国家最本质的特征,人民当家作主,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广大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的历史主动性,最充分地调动起来了。民心、党心、党员之心,如葵花向阳,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红色丰碑永放光芒!

    伟大的时代,革命的熔炉,把我们百炼成钢。当离开军营,面对新的去向时,张天顺的信念还是哪句老话:党叫干啥就干啥,一生交给党安排!

    “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

    到三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71年3月15日,他从沈阳部队来到这茫茫戈壁,边陲钢城——嘉峪关。从东北到西北,条件差了,环境变了,但是,他忠于党,忠于毛主席的一颗红心永不变,做到转业不转向,退伍不褪色,“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

■ 报纸整版报道张天顺的红色事迹

    在酒泉钢铁公司,张天顺从事档案工作,敬业爱岗,默默无闻,从档案的收集、整理,到开发利用,尽职尽责。无论在酒钢档案馆工作,还是到基层业务指导,都是在用“心”工作。

    然而,由于下岗分流,1997年3月,50岁的他被迫提前退休。

    面对“自由”,他有一个选择,到河南南街村去!这里是他盼望已久的地方。

    志同道合者,才是知己。经班长王宏斌同意,他单身一人千里之外投奔村级“延安”——南街村。

    在这里,他把在企业积累的工作经验和智慧全部投入村级建档之中。

    在这里,他把人生价值、最成熟最富有的年华时段,无私地献给了最壮丽的事业——红色亿元村、中国最后一个“人民公社”。

    在国际共运低潮的情况下,南街村是一面旗帜。政治挂帅,思想领先,走集体化,实现共同富裕,倡导人心为公,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彰显出明星村红色航标的光芒!

■ 张天顺在给同学们讲解毛泽东思想

■ 毛主席的扮演者王翰文(右)、张天顺(左)和土古洞村党支部书记郑向东(中),开展红色教育

    对于这样一个村子,不论它将来成功与否,但它的实践和它所产生的档案价值,都是非常珍贵的,因此做好南街村的档案工作意义重大。

    立足兰台细耕耘,甘为他人做嫁衣。针对当初村级建档的薄弱环节,档案馆工作从零开始,抓基础、丰富馆藏,易分散为集中,化凌乱为系统,案卷由原来不足300卷,增至3万多卷(件)册,档案门类齐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此外他还主导策划档案陈列展,建起了高档次的档案馆和档案展览室,并请毛主席的好战士、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魏巍题写馆名:南街村档案馆。

    在班长王宏斌大力支持下,经过档案工作者的奋进努力,南街村档案馆明珠璀璨, 默默有闻。对外开放后,已接待中外记者新闻媒体和数百万参观者,大家都为之赞叹:“中国村级档案第一馆”。同时,也得到国家档案局及档案界的一致好评:“村级建档明珠,中国兰台奇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2年4月18日,《中国档案报》刊发报道《情到深处自痴迷》。《南街村报》2000年5月24日以《殚精竭虑建档案,呕心沥血筑兰台》为题,分别报道了对张天顺本人工作的认可。张天顺因宣传工作成绩突出,被《中国档案报》聘为“特约记者”,同时被任命为“南街村档案馆副馆长。”

    为弘扬红色文化,利用村报和《中国档案报》,在南街村档案馆,张天顺进行了大量的有意义的宣传报道,其中《小岗村到南街村档案馆参观》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石激起千层浪,摧枯拉朽路在这方。“学习南街村,壮大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小岗的留言对“分田单干”划上了绝妙句号。

■ 张天顺在南街村档案馆工作

■ 张天顺举办家庭红色收藏展,公益开放,同时还参加社区红展,以红色文化宣传群众,催人奋进

    通过档案载体,大力宣传南街村,以展示社会主义公有制、集体化的优越性。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特殊的书法人生——郜国荣
·下一篇:《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浓墨重彩绘人生——滕锦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毛主席永远活在藏族人民的心里——吴泽刚(赤尔登)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一片丹心献给党——李秋泉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建东方毛泽东网的红色收藏家——刘廷汉
·陶铸女儿:只有打掉特权才能彻底打掉腐败温床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再唱东方红 东方大地春——姜银林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热心收藏毛主席照片三十五年——梁国忠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中国收藏毛主席著作第一人——张迪杰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为了一个神圣的红色文化梦想——李岳辉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唤起对红色时代的追忆——陈志全
·《红色中国系列图书·红色人物》:二十年的伟人情结——崔启运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将军胸怀 书写天下——鉴赏赵勇田珍藏的中国人
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耿仲琳:耿仲琳向“辞典”说不
十八大提出要重视“智库建设”
努力推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探索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红色文化与中国梦
黎荣华: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特稿:树碑昭英烈 存史启后人
黎荣华:永远的老兵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