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英模事迹>>正文
星辉耀国 永怀不忘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25年2月28日
作者:孙现富
浏览次数:
2025-02-28 20:48:14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两个小时后邮轮驶向大海。

    与祖国阔别16年的游子终于回家了。1957年6月,郭永怀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写道:“我作为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回到祖国,和人民一道,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山河。”

    倾其所有 以身许国

    回国不久,组织上正式任命郭永怀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从此,他的人生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熟悉郭永怀的人都知道,他喜欢音乐、集邮,痴迷摄影。当年钱学森很多照片都是郭永怀拍的。回到祖国,郭永怀收起所有爱好,把全部热情和精力都倾注到我国力学科学和尖端技术研究的事业中。

    “郭永怀同志归国后,奋力工作,是力学所的主要学术领导人。他做的要比我多得多。”钱学森曾这样评价他的这位同事。

    这个时期,力学所人数最多时达1300多人,承担并参与了许多重大科研项目。“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方向,就是当时郭永怀和钱学森共同提出的。他们还主办了我国力学界最前沿最权威的刊物——《力学学报》《力学译丛》,并翻译出版了普朗特的《流体力学概论》等多部学术名著。

    “平时走路,他都在思考问题。他自己勤奋,也希望别人勤奋。”中科院院士胡文瑞是郭永怀的学生。当年郭永怀招考研究生,有两个人考试成绩差不多,他专门让人去调查,谁勤奋就录取谁。郭永怀说,天才是没有的,关键在于刻苦学习。他把自己比作石子,甘愿为青年人才成长铺路搭桥。“我们回国主要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为国内的科学事业打基础,做铺路人。”

    1962年,为加快核武器研发步伐,党中央决定将核武器专家集中到大西北试验基地。周恩来总理找郭永怀谈话:国家想让你去西北大漠主持原子弹研究工作,时间可能数十年,甚至一辈子。可能很多年不能见妻子、孩子,而且还不能说,你愿意吗?“我愿以身许国!”郭永怀的回答斩钉截铁。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正是“无私奉献、以身许国”的家国情怀,才使年过半百的郭永怀与“两弹一星”的功勋们在条件艰苦的荒漠戈壁,取得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的成果。

    站在郭永怀事迹陈列馆模拟的爆炸体验装置上,熊熊火光中升起蘑菇云,在随之颤抖的大地上,我深刻感受到那份来自核威力的震撼。

    然而,就在“两弹一星”事业取得一个个突破时,未曾想郭永怀的一句“以身许国”竟一语成谶……

    1968年12月4日,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重要线索,他决定从青海乘飞机赶回北京汇报。有同事劝他注意安全。王淦昌也说:“总理再三叮嘱我们尽量不要坐飞机,安全第一!”郭永怀微笑着说:“坐火车太慢了,为了节省时间,我还是坐飞机吧……”

    5日凌晨6时左右,飞机在北京西郊机场降落时失事。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有两具烧焦的尸体紧紧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地把他们分开时,才发现两具尸体的胸部中间,一个保密公文包完好无损。最后,确认这两个人就是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

    消息传到中南海,周恩来总理暂停了与外宾的交谈,悲痛地说:“郭永怀是国家的宝贵人才,是有国际影响的人物,别人可以不见报,郭永怀必须见报。”

    12月13日,《人民日报》发布讣告。因工作涉密,讣告言辞简略: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郭永怀同志,因不幸事故牺牲,终年59岁。郭永怀同志在从事科学技术工作中,做出了贡献。 看着静静躺在陈列柜里的“烈士光荣纪念证”,我想到了郭永怀回国前烧毁资料

|<< << < 1 2 3 4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一切奉献给人民”
·下一篇:无
·缅怀为中国核弹、氢弹、卫星均作出巨大贡献的元勋郭永怀烈士
·专访“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烈士夫人李佩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星辉耀国 永怀不忘
中红网-宋京波:国之栋才(图)
远航:构筑让全球长治久安的万里长城(组图
特稿:红军从咱家乡过,民族团结铸丰碑
特稿:福建省郭坑龙潭瀑布景区:开展“春游
邓正琴:金寨桃岭慰问烈士红军后代,海芳纺
特稿:金寨桃岭慰问烈士红军后代,海芳纺织
山城堡之战——世界军事第一人毛泽东撬动地
75.一种新型远程通信信号转换器问世
76.大秦线建设采用新技术节约建材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