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英模事迹>>正文
白马山大战内幕:光脚冲上山 打散敌人一个团
2009-05-08 14:50:28
来源:《重庆晚报》
作者:记者 张卫 冉启虎 毕克 通讯员 张德贵 瞿雪松/文·图整理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22日清晨总攻时,我营与94团、95团从左翼钻山沟向白马山冲锋。按说除了抢档案,我们本无作战任务,但战士们按捺不住啊,都知道这是解放全国的最后几仗了。何况我们是野战军精锐,打下南京后,全部改换为日军制式装备,那是在南京郊外的一个大仓库,机枪、步枪、战刀还没开封,黄澄澄的子弹堆得像山一样,警卫团全是精挑出来的小伙子,身体棒、觉悟高,再不捞仗打,立功就没机会了。

  往山上冲锋,不是件容易的事。天雨路滑,许多北方战士的鞋早坏了,又不像南方战士那样会打草鞋,只能光脚。山上到处是刺笼笼,森林密不透风,雨水汗水把棉衣湿透了,加上战斗负重,冲到海拔1000多米的万家艮时,累得喘不过气。

  万家艮是敌人布置的第一道防线,在2288公里界碑处,敌人布下一个连,放了两挺机关枪,三门迫击炮,我们抄敌后一阵猛打,守军溃退。从万家艮到朝天望,敌人总计有一个团,当年公路两侧全是杉树林,对方不开枪,根本看不到人,我们与兄弟部队再次发起猛攻,将这个团打散。

  冲破所有防线打得敌人跪地求饶

  攻破万家艮,部队沿山梁向朝天望和风吹岭疾进。

  敌人在这一路布下5个团。攻到海拔1400米的川湘公路最高处朝天望时,已是中午12时。敌人蚂蚁般密布在几公里长的公路上。在我军强大攻势下,敌仓皇后撤,但后路茶园一带已被四野部队“踩断”,敌人无处可逃,相互挤压踩踏,许多人被挤下陡峭的蓑衣岩摔死。公路沿线到处是敌军尸体和炸毁的汽车。

  我率全排从朝天望山梁一直冲到断头岩上,用机枪和60炮居高临下向野槽坝打,敌溃不成军。我们冲下断头岩后,刺笼笼里突然钻出200多个老兵、女兵和随军家眷,跪在公路上(现蒲板小学前)哭喊:“长官,饶命啊!”

  第二天我们经过茶园第三道防线时,仍有许多汽车在燃烧,那是四野部队打的。

  茶园防线攻破后,宋希濂残军被截成几节,通讯中断,无法指挥。残敌被围困在九峰山、袁家槽、白果坪和豹岩一带,这是他们的第四道防线,兵力约5至6个团。我军主力从天池坪直下茅峰岩,除少数敌人负隅顽抗,大部分斗志全无。经过一天激战,敌军死伤惨重,豹岩下尸体成堆,残敌向贵州方向逃窜。至此,第四道防线全面崩溃。

  逃到马颈子、黑大桥的敌人已成惊弓之鸟,第五道防线形同虚设,我军势如破竹,围歼了敌人两个团,残敌拼命向弹子山和南川方向逃窜,前来增援的罗广文108军只能边打边撤,已无回天之力。

  三战友累死我军牺牲四百多人

  我们排打白马山时一路猛冲,为此累死3个战友。

  怎么会累死人?当年,我们跑步上山带武器,一个步兵的负重有五六十斤!包括一支步枪7.5斤、刺刀1.5斤、4个手榴弹6斤、6个枪榴弹2.5斤、4个地瓜弹2斤、180发子弹3.5斤、圆锹或十字镐2.5斤、钢盔2.5斤、背包5斤、米袋7.5斤、水壶2斤等,能不累吗?

  累死的战士一个叫张树全,外号“白面嘴”,年轻活跃,特别会讲笑话;另一个叫老郑,年纪大些,两人都是河北阳原人。老郑死在万家艮山顶,当时我刚冲上去,有战士喊:“排长,老郑不行了!”我回头看,只见他脸色苍白,嘴唇乌紫,还没等我问,他一头栽倒在地。因为得继续往前冲,没法掩埋,只好用军帽盖住他脸,再用油布遮裹起来。张树全累死在风吹岭上,也只能用军帽盖住他的脸。现在想来真愧疚——他们究竟埋哪里,至今一无所知!

  白马山战役虽击毙3000多敌人,但我军也牺牲了400多名战士。他们为打开通往重庆的大门,永远长眠在异乡高山上……

  延伸阅读牺牲烈士安息在哪里

  记者与老兵李志顺寻访了当年战场的每一处遗址,发现偌大的白马山上,仅车盘洞村有3个战士的坟墓,坟前青草依依,正是清明前后,坟头挂了青。

  “他们虽无后(人),但村民尊敬他们,所以挂了青。”李老兵说罢,在坟前深深鞠躬,喃喃自语:“你们安息那么多年了,我还活着。我向你们鞠躬了……”抬起头,他眼里有隐隐泪花。

  李志顺,山西黎城县人,随二野打进重庆后,于1954年9月从西南军区高炮524团转业。“我们那一批有300多个排以上干部转业到涪陵地区,我分到武隆。”

  几十年来,李老兵将自己的青春与汗水献给了武隆。他曾任县粮食局长、水电局长、农工部长等职,在白马山区修路、修电站、修水库,实践着牺牲战友建设新中国的遗愿。解放60年,他只回过山西老家两次,最后一次是1975年,见到了与他一起当兵的堂兄,堂兄说:“1947年,俺村出去当兵的有50多人,只剩俺俩啦!”第二年,堂兄去世。“现在,只剩我一个了。”说到这里,李老兵突然有些动情:“我们村出来的50多人,大多牺牲在参军后的两年内,也不知他们埋在哪里。”

  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做千秋鬼雄永不还乡。

  同理,白马山牺牲的战士,除少数立有墓碑和此后收殓入武隆烈士陵园,大多数仍安睡在白马山上。春天一年又一年,漫山遍野的山花,是否浸染过他们的鲜血?

  山风吹过,无人应答。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中共“情报四杰”鲍君甫:卧底上海滩屡建奇功
·下一篇:我党军事将领中最神秘的大将——徐海东
·关于准备随时扑灭空降敌人给彭德怀等的电 报(一九五0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肖劲光、高岗致关中习仲勋——独立营注意补充新兵,力避与马栏敌人打硬仗(一九四O年六
·肖劲光、高岗、王世泰①致关中习仲勋等电——掌握原则,打击敌人(一九四O年七月二日)
·18、连夜转移,敌人扑空
·十四、同志还是敌人
·粉碎敌人抢粮计划:杨勇攻克东平 收复失地
·刘弥群:敌人最害怕的不是我们的武器 而是我们的信仰和精神
·琼崖抗日队伍琼山罗板铺伏击日军 首次全歼敌人
·周恩来为啥留胡子 为躲避敌人还是出于无奈?
·“敌人一天不灭亡,我刘伯承一天不下火线”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李中权同志生平(图)
瞻仰先烈事迹,缅怀红色经典——安师大江淮社工“向
细雨传递雷锋情 青春托起中国梦——雷锋导游团队赴王
校彦利、刘瑜晴: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
特稿: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
刘姣: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特稿: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