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英模事迹>>正文
邓玉芬:一家六口捐躯抗日沙场
2014-07-20 23:33:59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记者 宋 歆 特约记者 周景红 通讯员 吴定雄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邓玉芬像

邓玉芬老人花岗岩雕像。宋 歆摄

    追寻全民族抗战足迹 ①

    开栏的话

    史学家曾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不是为了咀嚼苦痛,而是为了在今天铭记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不能忘却的,是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打败了侵略者。苦难铸就辉煌。今天,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要继续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富强,以优异的答卷告慰先烈。

    不能忘却的,是日本侵略者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时至今天,仍然有一些日本政客无视铁的历史事实,逆历史潮流而动,一再否认甚至美化侵略历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警醒与愤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我们回顾那段历史,也是为了给患上“健忘症”的少数人再补上一课。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习主席7月7日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发人深省。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追寻全民族抗战足迹”专栏,通过挖掘抗战文物或人物背后的故事,与读者一起重温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北京密云,石城镇,张家坟村。

    村口,英雄母亲邓玉芬的花岗岩雕像,巍然屹立。她的身后,潮白河水,静静流淌;柏山如棱,高高耸峙;她所热爱的人们,在这方褪却战火硝烟的热土上,平静地繁衍生息。

    每当路过此处,村民们都会心存敬仰,投去注视的目光。在他们看来,这位几乎为抗日献出全部亲人的老人,是当之无愧的“现代佘太君”。村里仍健在的两位老八路之一、89岁的任连荣老汉说:“这么多年了,三奶奶仍然活在我们心中。我还记得她走的那天,全村人都来送行。”

    话及于此,任连荣老汉那浑浊的眼里,泛出晶莹的泪光……

    记住,咱是中国人,到死也不能忘了祖宗!

    邓玉芬老人已逝世多年,如今家中仅剩他的孙子任连国一家寥寥数口人。“如果几位长辈没有在抗战中牺牲,如今俺家应该是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任连国一声长叹。

    任连国和奶奶一起生活了18年,老人的故事他可以讲几天几夜。随着他动情的述说,我们慢慢掀开历史的面纱,走近可亲可敬的邓玉芬老人。

    “我奶奶1891年出生在密云县水泉峪村。幼年家境贫寒,因生活所迫,未满成年就嫁到张家坟村。婚后夫妻俩房无半间,地无一垄,只好借住在亲戚家,靠租种地主的几亩土地过活。”任连国感慨地说,“我奶奶从小在苦水里泡大,生性刚强,她不怕穷,不信命,相信只要儿孙满堂,总有过上好日子的那一天。正是怀着这种希望,她年复一年,含辛茹苦地拉扯起7个儿子。”

    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破了邓玉芬质朴的愿望。密云县党史办调研员林振洪告诉记者,1933年5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塘沽协定》,轰轰烈烈的长城抗战,以中国失利而告终。自此,密云县被分割为3部分:密云大部与冀东其他21县被划为“非武装区”;密云西北部40多个村庄被划归伪“满洲国”;古北口地区被日军占据。“对密云人民来说,是整整12年的抗战!”林振洪说。

    “我们的家乡被日本侵略军侵占后,划入伪‘满洲国’,从此坠入水深火热之中。”任连荣老人回忆说,“当时,村里的日子愈加艰难。为了糊口,邓玉芬三个大点儿的儿子只得离家外出打短工,夫妻俩也被迫带着几个小儿子离家,搬到张家坟村东南的猪头岭山上开荒度日。”

    “在日伪统治下,生活上的困苦还在其次,最使人难以忍受的是,日本侵略者不但不许中国人使用中国的年号,还想强迫百姓忘掉自己是中国人。”任连荣老人说,“我三奶奶邓玉芬虽然没有文化,但是特别有气节,她一次又一次地教育孩子们:儿呀,要记住,咱是中国人,到死也不能忘了祖宗!”

    密云县武装部部长王维民介绍,在抗日战争异常艰苦的情况下,我党在密云地区领导的边区政府,专门组织了少年儿童识字班,加强抗日救国方面的教育内容。边区政府用粗糙的草纸印制课本发给孩子们学习:“第一课,我是中国人;第二课,中国人就应该爱中国,日本无理打中国……”

    这一字字、一句句,深深融进邓玉芬和她的孩子们心中。他们逐渐认识到:只有跟着共产党,拿起枪杆子打日本,才能有活路。

    抗日咱都得上,把儿子叫回来打鬼子去吧!

    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的英雄之歌,响彻中华大地。1933年9月,密云县建立了当地的第一个党支部——驻马庄党支部。从此,密云百姓抗战有了主心骨。

    随着抗战的深入,老百姓盼望着中国军队早点打回来,盼啊盼啊,终于盼来了八路军。

    1940年4月,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十团进入密云西部山区开辟丰(宁)滦(平)密(云)抗日根据地。据村里的老人们回忆,6月的一天,八路军队伍来到了猪头岭。那是邓玉芬第一次见到八路军。当她得知这是一支抗日救国的队伍,是穷苦人自己队伍的时候,真像见到亲人一样高兴。她一遍遍地聆听八路军宣讲抗日道理,觉得句句都说在自己的心坎上,越听心里越亮堂。她开始懂得了只有穷苦人都行动起来,拿起枪杆打日本,才能救国救己。

    不久,十团参谋李瑞徵来到村里组织游击队。邓玉芬和丈夫任宗武商量:抗日咱都得上,别人家出钱出枪,咱也得行动起来,把儿子叫回来打鬼子去吧。

    任宗武二话没说,揣块糠饼子连夜出去找儿子。7月,丰滦密第一支游击队——白河游击队在猪头岭上成立了,邓玉芬的大儿任永全、二儿任永水加入了这支游击队。从此,邓玉芬的心就和八路军、游击队紧紧连在了一起。9月,三儿任永兴不堪忍受财主的欺凌跑回家来,邓玉芬知道游击队正缺人手,又送三儿参加了白河游击队。不久,游击队改编为主力部队,到外地作战,邓玉芬托人给三个儿子捎去话:“别惦记家,安心打鬼子。”

    “不光是邓玉芬一家,当时全村都掀起了参军抗日的热潮。”任连荣告诉记者,“一说起打鬼子,大家都来劲儿。我一家四兄弟,留下一个在家赡养父母,其他三个都扛枪参加了八路军。当时我那批兵,来自张家坟村的足足有半个连之多。”

    八路军是鱼,百姓是水,鱼离了水怎能生存?

    “三个儿子在外抗战,邓玉芬在家也闲不住。”村里老人回忆,“当时,她承担起全部的家务活,带着几个儿子开荒种地,让丈夫腾出空为八路军运军粮、背子弹、跑交通。”

    “当时,我们家是八路军和伤员们的经常住所,奶奶待他们像亲人,每个干部战士到了她这儿就跟到了家一样。”邓玉芬的孙子任连国说,“我爸告诉我,当时奶奶为八路军烧水做饭,缝补衣服,为伤员接屎接尿,喂汤喂水,从不嫌烦。她和孩子们以粗糠、树叶、野菜搭着充饥,把自家大部分粮食省下来招待亲人。为了使伤病员早日恢复健康,她专门养了几只母鸡,下了蛋一个也舍不得给儿子吃,全用来给伤病员增加营养。每当伤病员痊愈后离开家,她都像送儿子出征一样,把衣服洗净补好,一边叮咛着一边把煮熟的鸡蛋硬塞进他们的衣兜,还要拉着他们的手送出老远、老远……”

    说到这里,任连国从家中的储藏室里拿出一口米黄锅说:“当初,我奶奶就用这个给八路军摊煎饼。这可是我们的传家宝,好些人想买走,我都给拒绝了。”

    1941年秋末,日本侵略军对丰滦密抗日根据地发动了万人大“扫荡”,实行残酷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和“部落”化政策,疯狂制造“无人区”。“日本鬼子在密云实施的是‘四光’政策。为了不让八路军有补给,鬼子还会把所有的庄稼铲光。”林振洪愤慨地说。

    任连荣告诉记者,邓玉芬的家就在“无人区”内,敌人到处烧房抓人,强迫百姓迁入“部落”。邓玉芬和一些乡亲们誓死不进“部落”,躲进深山坚持斗争。草房被烧就搭窝棚住,窝棚被烧再重新搭起来,一个月内连续被烧七八次。家什用具和家禽家畜统统被抢走,很多人惨遭杀害。敌人的残暴没有使邓玉芬屈服,她知道敌人搞“无人区”就是要把老百姓和八路军分离,八路军是鱼,百姓是水,鱼离了水怎能生存?

    为了不让敌人的阴谋得逞,邓玉芬叫丈夫又把在外扛活的四儿、五儿找了回来,参加村里的基干民兵,坚持“无人区”斗争。这年冬天山里格外寒冷,加之敌人“扫荡”频繁,出于安全考虑,丰滦密抗日政府动员妇孺老弱到山外投亲靠友,邓玉芬和丈夫这才带着六儿、七儿暂时离开“无人区”,借住到山外亲戚家。

    姓任的杀不绝,咱和鬼子拼到底!

    “1942年的春天,邓玉芬一家响应抗日政府的号召,决定重返‘无人区’搞春耕。”林振洪介绍,3月的一天,邓玉芬收拾好亲友送给的农具和种子,送丈夫任宗武先回山里安摊儿。没几天,噩耗传来,丈夫与四儿任永合、五儿任永安在百梯子不幸遭到马营据点日军偷袭,丈夫和五儿同时遇害,四儿也被抓走了!邓玉芬闻讯犹如五雷轰顶,悲愤交加,昏厥过去。

    父子三人一夜之间死的死,抓的抓,作为妻子,作为母亲,怎能不悲痛欲绝!然而,邓玉芬没有被吓倒,更没有屈服。

    村里老人回忆,邓玉芬苏醒后,谢绝了亲友的挽留,拉起两个小儿子,坚定地对他们说:“走,回家去!姓任的杀不绝,咱和鬼子拼到底!”就这样,邓玉芬怀着对日寇的血海深仇毅然回到了猪头岭,拿起丈夫留下的镐头,没日没夜地刨地播种。她只有一个念头,把丈夫和儿子的活都干出来,多打粮食好支援部队消灭敌人。

    这之后,不幸的事情接踵而至:1942年秋,大儿任永全在保卫盘山根据地的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1943年夏,被抓走的四儿任永合惨死在鞍山监狱中;1943年秋,二儿任永水在战斗中负伤回家休养,因伤情恶化无药医治而去世。

    面对一个又一个沉重的打击,坚强的邓玉芬都挺住了。她眼里没有了泪,有的只是对日本鬼子的仇恨和怒火。她笑得少了,但对抗日工作更积极了,每天都拼命地干,春播、秋收、做军鞋、照料伤员,凡是对抗日有益的事样样用心干,从早到晚一时不闲。她对子弟兵更亲了,在她的心里,每个八路军战士都是她的儿子,都是她的希望。她盼望着六儿、七儿继承父兄的遗志,早日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

    1944年春,敌人为了肃清“无人区”的抗日力量,再次进行疯狂“扫荡”,一连七天七夜搜山剿岭,百姓纷纷躲进深山。饥寒交迫中,为掩护乡亲们,七儿也不幸故去。邓玉芬再也承受不住这巨大的精神打击,她撕心裂肺地大叫一声,当即昏死过去。

    “虽然接连遭受失去亲人的打击,我三奶奶依旧顽强地生活着,她说自己一定要亲眼看到胜利的那一天。后来,她又把老六送进了咱自己的队伍。”老八路任连荣含着热泪说。

    邓玉芬日思夜想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了,中国人民在付出了巨大的流血牺牲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张家坟村村委会主任郑云龙告诉记者,鬼子投降后,邓玉芬来到亲人的坟前,眼含泪花,告慰九泉之下的丈夫、大儿、二儿、四儿、五儿、七儿:“鬼子被咱们打败了,咱们胜利了! ”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黄埔1期英雄学长许继慎:东征北伐战功赫赫
·下一篇:曾思玉战斗在冀鲁豫抗日前线
·大型文献记录片《铁血脊梁摄》摄制组航拍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组图)
·管其乾:大型文献记录片《铁血脊梁摄》摄制组航拍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组图)
·特稿:大型文献记录片《铁血脊梁摄》摄制组航拍北上抗日宣言发布地石峰(组图)
·曾思玉战斗在冀鲁豫抗日前线
·国民党抗战老战士林上元——“最大的理想就是从军抗日、保家卫国”
·“誓死看护陵园”——两代人72载接力守护抗日英灵
·国共抗日将领后代共叙抗日(组图)
·陈人康:国共抗日将领后代共叙抗日(组图)
·特稿:国共抗日将领后代共叙抗日(组图)
·特稿:难以忘却的记忆(诗歌)——写在抗日战争胜利首个法定纪念日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李中权同志生平(图)
瞻仰先烈事迹,缅怀红色经典——安师大江淮社工“向
细雨传递雷锋情 青春托起中国梦——雷锋导游团队赴王
校彦利、刘瑜晴: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
特稿: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
刘姣: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特稿: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