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佑新(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馆长):纪念馆里是收藏了毛主席生前听过的唱片,总共是1600多张,磁带是400多盘,这些唱片和磁带,包罗万象。
只是,在众多的收藏中,他会选择哪首曲子陪伴他度过此生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手术呢?
主席点名要求播放《满江红·写怀》。这是当时文化部组织专门班子,为主席录制的古诗词唱曲中的一首。而在这批古诗词唱曲中,有一首词,毛泽东曾反反复复听了整整一天。那就是南宋词人张元干的作品《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改谱曲词句忆董必武
蔡振楚(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教授):胡邦衡就是胡铨,他是南宋抗金主战派的代表人物。秦侩利用自己的权力将胡邦衡革职查办了,张元干不顾个人的安危,置酒为他送行,他就创作了这首著名的词作。
曲子录好后,深得毛泽东的喜爱。可是不久,他却突然改动谱曲词句,要求重录。
那是1975年4月,董必武逝世。得知消息,毛泽东一整天没吃东西,要工作人员将这首《贺新郎》录音带反复放,他躺在床上,一边听一边用手拍床,击节咏叹,就这样听了整整一天。不几日,毛泽东把《贺新郎》词中的最后两句比较伤感的“举大白,听《金镂》”改成了“君且去,休回顾”,让录制组重录。
国之“砥柱”倾倒,昔日战友永诀,一句“君且去,休回顾”,将老去的毛泽东那痛苦诀别之意、依依难舍之情,表达得如此感人肺腑。
爱听《贺新郎》的毛泽东,为什么在动手术的时候,又选择了另一首作品《满江红》呢?
原因首先来自于词的作者,那就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岳飞。岳飞的民族气节和文韬武略,素为毛泽东所钦佩,而这首出自岳飞笔下、曾激励过一代代中华仁人志士的《满江红》,同样是毛泽东毕生喜爱、经常吟诵的作品。
动手术时物我两忘
【字幕:1975年8月21日,毛泽东接受白内障手术】
此刻,那间由书房改造的手术室里,回荡的,是岳飞《满江红》的慷慨豪壮。
唐由之:整个音乐在那放我都没听见。等到15分钟做好了,我给主席眼睛包好,针抽掉。我说主席已经好了。他说,你就好了?我还当你来麻醉呢!
平生第一次动手术,毛泽东却在音乐中神游身外,物我两忘了。
【英语卡片】
“世界”一词从四概到world
有一张许多上年纪的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照片:1957年3月19日中午,在从徐州飞往南京的飞机上,毛泽东坐在桌前,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其实摆在毛泽东面前的,并非工作文件,而是英文教材和单词卡片。他也不是在批阅文件,而是在抽空背诵英文单词。
同样的英语单词卡片复印件,至今保存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中。
“世界这么大”震撼他
夏远生(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巡视员):他走出韶山的时候大概17岁,到了湘乡的东山学堂。因为东山学堂是一所比较新式的学校,当时就开了英语课,毛泽东在那里接触到英语。
高菊村(青年毛泽东和毛泽东早期思想研究专家):在湖南省图书馆自学的时候,第一次看到世界大地图。
高菊村:据他同班同学周世钊回忆,毛主席还跟他谈过,他说当时,我就到那个地图上去看我们韶山在哪里,怎么也看不到韶山,又去看湘潭在哪里,也看不到,他就恍然大悟了,他说,世界这么大啊。
【字幕: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后,英语成为毛泽东每天的必修课】
1920年6月,在给自己的老师兼挚友黎锦熙的信中,他同样谈到了英语学习。
【字幕:外国语真是一张门户,不可不将它打通,现在每天读一点英语,要是能够有恒,总可稍有所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