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震与他的家人们 |
2008-04-30 10:24:42 |
来源:文汇报 |
作者:摘自《王震与湖南》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 编著 |
浏览次数: |
|
|
|
|
2008年4月11日是王震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中央文献出版社最新出版的《王震与湖南》一书,缅怀王震同志的丰功伟绩,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辛求索、不懈奋斗的历程,克己奉公、严于律己的精神品德,以及他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和深挚情感。
建国后的第一封家信:“不能靠我占便宜,更不能靠我耍威风。”
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疆工作的王震便每月把给母亲的生活费寄到三弟王余美处,但几个月后,他就不再给三弟寄钱,而是将钱寄到当地政府代为供给,并交代说:“余钱归公,不给亲属。”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王余美得知大哥成了新中国的“封疆大臣”,十分高兴,他计划修一栋王家大屋,让母亲和亲人们住得舒适一些。他内心盘算着,哥哥是军队著名将领,打了这么多年的仗,现在做了大官,亲人在家乡盖房子,他应该支持。于是,他给大哥王震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你是老大,不靠你靠谁?再说,我们为了你这个大哥在外干革命,当了几十年的‘匪属’,一家人受了很多的苦呢!父亲、叔父和弟弟余远都相继牺牲了,母亲也挨过敌人的毒打,照常理是应该寄些钱来修屋,一是尽孝,二是抚慰亲人。”
王震接到信后,立即对妻子王季青说:“胡闹!弟弟要盖‘王家大院’哩!一是我没那么多钱,二是哪能那么张狂!他要把我的孝敬之情,变成伤风败俗之情,我要绝情了!”王震很快给弟弟回了封信,这就是建国后王震的第一封家信。信里说:“弟弟:妈妈回家去住,我负责砌两间房子,但不能靠我占便宜,更不能靠我耍威风。我是新疆人民的勤务员,要拿钱回家建‘王家大院’,新疆人民要斗争我。你定要我拿钱,我写信给农会,发动大家斗争你!把分得的田地种好,按照政府的规定缴纳农业税。此复并谅。”
王余美拿着大哥的信,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没想到大哥竟然这样无情,还要发动农民斗争我。一看底下的落款,“王震”二字遒劲有力,比核桃还要大,心里更加冒火。王余美没要到大哥的钱,便砌了几间土木房舍,但在当时农村已算是显眼的了。王震知道后大为光火,从那以后便不再给弟弟寄钱,而是寄给北盛区委,由区委按计划代转给他母亲,并明确交代说:“余钱归公,不给亲属。”后来,王震的部下熊晃少将来到王家听了王余美的叙述后,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好厉害的王胡子!”
他以命令的口吻宣布:“以后谁喊‘美先生’,罚谷一斗,由王余美缴纳!”
1963年秋,王震回到湖南,还未到家门口,他就下了车,走到稻田中间,接过一把镰刀,和社员们一起割起庄稼来。他一边割一边与大家闲谈,了解家乡生产情况,也听到了有人对他弟弟王余美的看法。
上岸后,王震没有回家,而是到了北盛区委大院。他要区委书记周名胜立即通知社队干部及社员代表开个会,会议由他自己主持。他开门见山地说:“我今天召集大家开个会,主要是为我家里的问题。”当人们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时,他开口说:“我们马战大队是不是有个‘美先生’?”原来,他是对大家称呼弟弟王余美为“美先生”不满,大家明白了。
有位年纪稍长的人说:“解放以后,我们农民翻了身,互相之间都称先生,不单是对余美兄弟一人。”王震不买这位老人家的情,他说:“在旧社会,我们北盛这地方称两种人为先生。一种是称学校的老师为先生,那是尊称,王余美识不了几个字,算不上先生。另一种是将土豪劣绅称作先生,我们打倒了土豪劣绅,怎么又出了个‘美先生’?这个美先生是不是新的土豪劣绅!这个美先生要不要打倒?”他稍停了一下,然后以命令的口吻宣布:“以后谁喊美先生,罚谷一斗,由王余美缴纳!”
接着,王震又提出第二个问题,那就是王余美养的一群鸭,踩了群众的秧,吃了群众的谷。他说,根据毛泽东制定
|
|
|
|
|
|
 |
|
|
|
|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