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李冰:粮食 . 粮食
2020-09-27 10:36:51
作者:李冰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习总书记最近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六十年代,毛主席就曾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两代领导人关于粮食的论述,充分展现出人民领袖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和博大的爱民、爱国、爱党的伟大情怀。对此,我感触颇深。因为从我记事起,我们家就与粮食有着深深的特殊联系。

    我出生在日寇侵华的战争年代,为了中华民族的存亡,作为八路军地下交通员的父亲于一九四〇年牺牲了。那年我只有两岁。母亲作为八路军沂蒙山区某粮站负责人,为粮食于一九四四年初春牺牲在沂蒙山区。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我家就与粮食结下不解之缘。

    父亲牺牲后,母亲一人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伺候爷爷仙逝后,母亲把家里四个十一岁至十七岁的女儿全部送入革命队伍。一九四二年元月,母亲为断自己的后路和孩子们的念想,以一斗谷子把所有家中田产房屋卖得只剩下祖坟,其余寸草不留,带着幼年的我奔向沂蒙山解放区。

    在组织的安排下,母亲以外来讨饭婆身份为掩护,接任了沂水粮站。那时,只要所辖地区有部队驻扎,粮站就要紧急供应粮食。在有战事时,还要把粮食加工成熟食如煎饼,大鍋餅等紧急送到前方。为此,每当有战斗,俺娘就要把库辖区内的婶子大娘们组织起来,忙着摊煎饼,组织大叔大爷们加工大鋦饼。大家曰夜加工,有时甚至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待成品加工完,就立即组织民夫队伍,夏天顶着炎阳,冬天冒着严寒冰雪,推着小车或背着扛着煎餅、大鋦饼送上前方。尤其在滴水成冰的冬季,要踏冰卧雪淌过沂河,才能完成送粮任务。为了保护粮食,俺娘她们历尽千难万險,保护粮食胜于自己的生命。

    我四姐十一岁参军,是老四团卫生队的看护。每每在母亲送粮去老四团时,团长罗华生和政委吴岱总是说:老妈妈,你来了,看到你,我的战士就会嗷嗷叫着打胜仗!我娘只要上前线送粮,若是激战前,娘就会要求到前沿看看战士们;若在激战中娘送到干粮,那娘就一定帮助照顾抬下来的伤员。所以我娘还不到四十岁就被战士们亲切地称谓“指导员妈妈”。
娘为了接在我泰山行署任机要员的大姐到沂蒙山区参加八路军主力部队,于一九四三年夏曾携我回过一次莱芜。娘参加工作后每月津贴费是六斤小米,是按市价折发北海票。娘为回莱芜,申请了三个月直接领小米共十八斤,扛着小米,带我踏上了回乡的路。在过一条河时,湍急的河水无情地把我从娘手中撕脱冲走。急流中,娘紧趟几步抓住我漂在水面的小辫,把我捞起 。就是在这紧急关头,娘也没忘保护好那十八斤小米。娘就是用这点粮食救了我家远房二叔李元昌一家四口的命,並把他们带到了解放区。后来,元昌二叔成了支前模范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大姐参加了八路军,成为鲁中军区一名后勤兵。

    母亲于一九四四年二月初,带着民夫队伍,踏着尚未开冻的沂河冰面,向苏村前线送粮。路上,当走在河中央时遭遇冰裂,母亲掉进冰河中。危机关头,她奋力将煎饼包袱扔上冰面,煎饼保住了,人却沉入河中。等民夫们把她捞出冰面时,已不省人事。母亲被紧急送到野三所。因感染急性肺炎,三所把唯一一针盘尼西林经特批给母亲用上,但仍未能挽回她的生命。为了粮食,娘长眠在沂蒙大地上,葬于高湖烈士陵园。一九四五年十二月,经霍士廉亲批,将我娘运回故里莱芜南峪与父亲合葬。

    当时,我二姐于一九四一年元旦在鬼子扫荡时被俘关入青岛监獄。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接管青岛,因二姐是共产党政治犯被继续关押。我十七岁的三姐和十五岁的四姐均随罗荣桓于一九四五年十月进军东北,家里只有我和大姐尚留山东,部队就指定一一五师粮秣委员、母亲的上级、老红军常万富协助我大姐将母亲抬棺村村相送,由李元昌二叔抱着一只大公鸡前导引路,途经四百多里路,用半个来月的时间,将娘送回故里与烈士父亲李元凯合葬。在此过程中,老常和我大姐两人产生了爱情。並于一九四六年元旦喜结连理,红军老常成了我的大姐夫。

    我的大姐夫老红军常万富一九三三年起是刘志丹的扩红队长並兼任筹粮工作,后为刘的骑兵警卫排长。刘志丹在前线侦察敌情时后背中弹,老常把受伤的刘志丹背着送上黄河渡船,刘志丹不幸牺牲在渡船上。此后,老常被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任林彪师长的骑兵警卫排长。林彪在平型关大捷后的回延安途中,被阎锡山部误伤。老常将其送回延安后又任陈光代师长的骑兵警卫排长。一一五师一九三九年八月东进山东时只有一万五千人,经过一年多的迅速发展,至一九四〇年扩大到五、六万人。这样,粮食供给就成了大问题。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在多次会上特别提出:“现在部队粮食是大问题,一定要有专人来抓才行。”时任党校副校长的陈明推荐时任党校管理员的老常主抓地方征粮工作。徐向前、陈光、罗荣桓、朱瑞、黎玉、郭洪涛、王建安等领导经过讨论,认为只有常万富能担此重任。经领导们一致同意,老常又兼任了部队的粮秣委员,党校的常管理员又加了一个重要职务成了常粮委。在任期内,为了给部队筹粮,他曾冒死震慑敌、伪、顽,与鬼子虎口夺粮;为了粮食,他曾磕掉四颗门牙;为了粮食,他的肚子和腿曾三处负伤。部队给他颁发了二等残废和三等甲级残废証书。

    他用生命与鲜血建起了二十四座储滿粮食的粮站。他以藏粮于民为宗旨,认了许多山东干娘、拜了无数个山东把兄弟,他们都成了粮站的藏粮堡垒户。在八路军的沂蒙山解放区和游击区,粮食存滿了二十余座粮库。这些秘密粮库不但解决了一一五师的粮食问题,还曾为抗战中的山东省主席黎玉解决过粮食的燃眉之急。

    一九四〇年八月二十六日,战工会在沂南县青驼寺成立。战工会成立后的某天下午,秘书长陈明带着主席黎玉等人来找老常。陈明指着老常对黎玉说:“他是你老表。”这是说老常是黎玉的老乡。其实黎玉是山西人,而老常是陕西人,反正都是山的西边,在南方人看来就算是老乡吧。“你不是要粮吗?就找他吧!”陈明笑着对黎玉说。

    黎玉非常着急地说:“我的好老乡,你真的有粮吗?快救救急。我的十几个粮秣员到哪里都要不出粮食来,你能帮帮忙吗?”

    “你要多少粮?你们住了多少村?”

    “十几个村子。”

    老常笑了笑,从上兜里掏出一叠二指宽五指长的小便条,在十几张便条上写上要粮数及村庄名,盖上老常的私章交给黎玉。

    “现在,叫你的粮秣员去取粮吧!”

    “老乡,你不是开玩笑吧,二十六梯队的大公章都拿不到粮,你就给我这点小破条就能拿到粮?"

    黎玉不相信这点小条能比他省政府的大印还管用。

    “你不相信,我就在这里等,你的粮秣员要拿不到粮,来找我。”

    老常急了,这么不相信人,干脆拉着陈明和黎玉坐下来等粮秣员们取粮的结果。几个时辰下来,各部粮秣员全来复命,果然都拿到了粮食。“黎主席,我们不但拿到了粮,还要到了腌香椿。哎呀,都满足了,都满足了。这不起眼的小条还真管用!”“你的小纸条神了,还真管用!”黎玉拍着陕西老乡的肩感慨地说。

    自此以后,在山东解放区传开了:“要吃粮,找老常!”

    为护粮库,他还捡回来自己一条命。在一九四一年十一月日本鬼子大扫荡前夕,山东战工会秘书长陈明约老常随他带领的后勤、党校等非战斗机关人员的大部队转移。走在半路上,老常突然想起有几座粮站正处在鬼子中心扫荡区,若被鬼子破坏了那损失就大了。于是他要原路返回。陈明力劝他不要回去,“鬼子很快就到了,太危险。你一个陕西人,语言与山东话相差甚远,一旦遇到敌人,你将在刼难逃。”为了粮食,老常力排众议,坚决返回。为了让战友们放心,老常敞开外衣赫然露出插在腰间的两把盒子炮和挂满手榴弹的胸膛,说:“放心吧,我有这些对付他们!”粮食才是老常的命!结果转移的队伍行至大青山被日寇包围,经过顽強奋战,突围中,终因敌众我寡,这支由文职人员组成的转移队伍、包括陈明同志在内全部牺牲。为了粮食,冒死返回的老常幸免于难。得知陈明等战友牺牲畃消息,老常这个一米八三的大男子汉心疼地哭晕过去。

    解放战争中,在莱芜战役和解放济南的战役期间,许世友亲点常万富作他的后勤司令、粮官。因为老常后勤工作出色,在济南解放后,许世友特请老常喝酒,並以两块大洋给老常顾了一辆洋车,让老常结结实实地开了一次洋晕,美美地逛了一天刚解放的济南城。

    抗美援朝战争中,老常又作为魯中南军区的粮官领导,负责山东对朝鲜战场的后勤保障工作。而粮食又是他保障的重中之重。他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所积累的经验,知道战斗中的部队埋锅做飯困难,有时甚至不能做飯。以前山东是送煎餅,现在朝鲜战场远在异国它乡,这些熟食无法长期保存。于是,他发明把麺炒熟了运到朝鲜,雨雪天时都可救急食用。这一招在志愿军中大受欢迊。战士背着炒面上战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战士们就着雪或雨水吃炒面也不至于餓肚子,就能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他又一次立功受奨。朝鲜战争结束了,这个没亲临战场的后勤粮官,又得了一枚抗美援朝纪念章。老常这个战时粮官永远和粮食结下不解之缘。

    朝鲜停战了,老常夫妇被送进泰山速成中学。毕业时组织上让老常到泰山将军楼去住下等待授衔。老常却因看到速校小黑板上一条招聘通知,丢下住院的大姐不管,连招呼都不打,带着四个孩子和保姆跟隨来招贤的郯城县委书记,自我转业去了郯城县,走马上任当财政局长去了。就是因为酷爱粮食,一个十三级的干部在十七级干部领导下干活还觉得挺髙兴。他誓把郯城建成山东的小乌克兰、小粮仓。省委组织部调他到省财政厅,他竟说在郯城很受用,县长很重用他。这就是我那对粮食痴迷的老姐夫。后来,我大姐也夫唱妇随跟着老常到郯城当了粮食加工厂的厂长,姐夫还成了山东省模范财政局长。。直至他们辞世再也没离开过这片士地,我的老姐夫再也没调过级。  

    父亲、母亲相继牺牲后,五岁多的我作为烈士遗孤,由组织安排送入“八路军魯中军区抗曰烈士子弟小学”。进入抗小这个大家庭的我,深深感受了革命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也和战士们一样,吃尽了战时无粮挨饿之苦。

    八路军的沂蒙山根据地深受日寇扫荡和蒋介石反动派的双重封锁。当年,我们吃的粮食必须由我们转移到所住村庄离八路军粮站最近的地方进行补充。形势不太紧张时,会有部队组织老百姓协助给我们送粮。但形势紧张时就需要学校自己运粮。所以我们学校时常是由老师带着大一点的孩子去运粮。运粮的工具就是每个运粮队员自己的裤子。把自己裤子的两条腿的最下端扎起来,将粮食装滿再把裤腰扎上,然后往脖子上一套,就形成了一只浩荡的运粮大军。然而我们小一点的同学和身体不太好的同学却没有份。我是那样羡慕他们。不足八周岁的我苦苦央求老师,让我也参加一次。老师无奈,答应了我的请求。当时我心里别提有多美了,觉得我长大了,我也能和大同学一样运粮了。

    然而,亊情并没那么简单。尽管我的裤子短,装的粮食很少,但年龄实在太小,在回校的路上淌水过一条河时,我摔倒在河里了。老师忙把我从水中捞起来,把我滴着水的“粮裤”和他的 “粮裤”分给两个大男孩,老师背着我过河。在老师的温暖的背上。我内疚地哭了起来。我给运粮队添大麻烦了。

    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在鬼子频繁扫盪中,我们得时刻准备转移。有一段时间,我们根本补充不上给养,几近断炊。校长急了,总不能让孩子们饿着肚孒行军转移吧。于是学校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节粮运动,组织大孩子跟男老师打兔子,小男孩和女孩子则跟着阿姨挖野菜……

    节粮运动大大激发出小战士们的聪明才智。记得我们班有一个特别淘气的男孩子,只记得他的外号叫猴子。因为他长得干瘦干瘦的而得此美名。平时,他总找同学比赛谁不刷牙、不洗脸的天数最多。所以同学们总不待见他。可有一天,他却成了学校的英雄人物。因为他发明了一种最节约粮食的喝糊糊的方法,就是喝完糊糊以后,碗可以干净得不用洗。于是,刘校长召开全校大会,让猴子表演喝糊糊,并将此方法教给大家。猴子第一次受到如此大的重视,他像英雄般的站在讲台上介绍起碗内粒米不沾的喝糊糊法。原来秘诀是将盛有菜糊糊的碗放凉一会儿,不用筷子或匙子搅和,只用嘴直接在碗边不移动地方地喝。这样一来就可以粒米不落地将糊糊全部喝到肚子里,丝毫不会浪费,达到了粒粒归胃的绝佳效果。从此以后,我们全校同学都采用这种“猴子喝糊法”。

    在艰难的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抗日根据既要反击日本鬼子扫荡,又要克服国民党反动派的经济封锁。食盐成了补给关键。沂蒙山区经常因封锁而断盐。有一次,我们又遭遇了一次连续断盐,吃了几天无盐饭。得知情况后,部队设法给我们补充了一些。好不容昜弄到奌盐,学校如获至宝。为了在频繁转移中保护好这批宝贝,并能吃得久一点,老师给我们每个孩子缝了一个小口袋,给每个人小口袋里装上配给的盐,并反复叮嘱大家,这是一个月的盐,吃菜时自己放盐,一定要记住要细水长流。刚刚几天过去,老师就发现这一办法彻底失败了。有许多男生的小盐袋已空空如也。原来他们一会儿拿一粒,一会儿一粒,很快把盐粒当糖豆吃了。亡羊補牢,老师只好将尚有盐的袋子集中起来,由老师重新集中保管,以度过缺盐难关。

    孩子们缺乏营养,会得夜盲症。为躱避日本鬼子和国民党的飞机,我们经常要夜行军。一天夜里正在行军,有一个大男孩突然叫道:“老师,天怎么突然黑了,星星和月亮怎么都没了?”另外几个大点的男孩也开始与之呼应:“老师,我们也看不见了。”老师急了,请来校医,确診他们是得了夜盲症。这些该子都是老师行军时的得力助手,行军中有小同学出问题都是他们帮拿行李、背小同学都是他们出力。这可怎么好?慢慢地,女孩子和小一点的男孩子也多有发生夜盲症的。于是,夜行军时只好在前一个同学背挟子上拴上毛巾,后一个人拉着前一个人的毛巾;一个看得见的同学串着几个看不见的,像现在的羊肉串、糖葫芦,真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一个绊倒就倒一串,站起来再走。因为后面有敌人追着,摔疼了也不敢停下,只能边哭边跟着队伍前进。

    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时期,中国人民、八路军为了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经历了多少艰苦的岁月。我们曾经为躲避鬼子的重点扫荡几天不能生火做饭,而只能吃生米、生野菜度日。因为补充不上粮食而饿肚子更是常有的事。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它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真是罄竹难书。

    我的童年吃尽了日本军国主义给我们造成的无粮之苦。而我的青年时代又遭遇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因三年自然灾害和苏修逼我们还债而带给我们的无粮缺粮之苦,也令人难以忘怀。

    那是一九六〇年至一九六二年,我正在清华大学唸书。我一九五八年考入清华大学,那时清华大学的食堂有多丰富,说起来就是现在恐怕也会有人不相信:我们会埋怨鸡蛋炒饭怎么鸡蛋块那么大,鸡蛋怎么比飯还多,嫌不好吃;盛飯时把大块鸡蛋扒拉到一边,专挑有饭的地方盛。

    到一九六〇年,各大院校就开始粮食配额了,而清华直到一九六一年,整整晚了一年才实行粮食定量。男同字定量一个月三十一斤,女同学定量二十七斤;每人每月发一张卡,吃一两划掉一格。开始一个月肚里还有油水,等过了些日子,肚里油水耗光了,每到睡前就开始肚子饿,于是宿舍里就开始精神会餐。回想起从前胡吃海塞还不滿足而浪费粮食的情景,真是后悔不已;若能时光倒流,一定把扔掉的全都吃掉,只叹息时光不能重来!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刘啟忠:我所知道的黄继光四尊铜像的由来与去处原空降兵45师135团黄继光班(组图)
·下一篇:无
·尹拯山:晋中市粮食储备库组织党员干部一行到黑茶山四八烈士纪念馆祭拜先烈(图)
·特稿:晋中市粮食储备库组织党员干部一行到黑茶山四八烈士纪念馆祭拜先烈(图)
·尚金锁:粮食安全守护人
·特稿:保春耕: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扎兰屯市检查种子市场(组图)
·特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扎兰屯市监测取样2018年农田地膜残留位(组图)
·特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扎兰屯市玉米销售火爆(组图)
·王雅琼:省市粮食局干部职工参观两当兵变纪念馆(组图)
·特稿:省市粮食局干部职工参观两当兵变纪念馆(组图)
·罗礼:长沙市粮食局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学习(组图)
·特稿:长沙市粮食局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学习(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李冰:粮食 . 粮食
刘啟忠:我所知道的黄继光四尊铜像的由来与去处原空
特稿:我所知道的黄继光四尊铜像的由来与去处原空降
开展老年人唱红歌 庆国庆 贺中秋活动(组图)
杨天军:开展老年人唱红歌 庆国庆 贺中秋活动(组图
特稿:开展老年人唱红歌 庆国庆 贺中秋活动(组图)
李华时:武警四川总队医院开展迎国庆活动(组图)
特稿:武警四川总队医院开展迎国庆活动(组图)
潘金泽:让红色基因在少年军校熠熠生辉(组图)
特稿:让红色基因在少年军校熠熠生辉(组图)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