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张大建、张辉:张协和延安纪实1937-1947从贫瘠的山沟到伟大的复兴(节选五)(组图)
2019-06-24 11:04:56
作者:张大建(执笔)、张辉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美军中缅印战区驻延安观察组

1945年6月2日,美军观察组通信指挥官J.P.Klein给中央管理局美坚工厂的一批家具定单   T6

美军驻延安观察组谢伟思等军官们参加抢修延安机场 Y140

    1944年,美国在中途岛战役获胜后,取得了太平洋的海上主动权,日本为保持路上补给线贯通,扩大了向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的进攻。中国政府组织豫、湘、桂会战未果,长沙、南宁和缅甸等相继失守。美国对蒋介石不满,认为共产党控制区均为日本战略军事集结地,希望得到中共及其军队更为准确的信息,利用其军队拖住南下的日军。中缅印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挑选美国驻华使馆的两位出生于中国的秘书戴维斯和谢伟思作政治顾问。1944年1月15日,戴维斯再次向白宫呈送了一份建议向中共控制区派驻观察员的报告。

J.P.Klein当日再次给美坚工厂的家具定单及附图 T90

    1943年6月1日,蒋介石得知共产国际解散的消息后,命令胡宗南帅50万军队闪击延安,得熊向晖情报后,党中央及时向外界揭露了这个阴谋,在国际、国内各方强大舆论压力下,该计划破产。1944年2月4日,史迪威将国民党在华北围堵八路军一事向马歇尔作了报告,指出蒋的这一做法对中国抗战有很大的损害。2月9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正式提出派遣美国军事代表团到共产党控制区的要求。罗斯福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一支抗日的军队,在开罗会议上,他告诉自己的儿子:“蒋介石想使我们相信中国的共产党并无抗击日本军队的行动,但是我们所了解的却与他所说的完全不同。”3月22日,罗斯福再次要求蒋批准这个使团,为了给蒋介石施加压力,史迪威甚至推迟了中国军校学员到美受训的时间。

美军观察组绘制的带发报机柜的发报台背面结构示意图T86

    6月20日,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到重庆与蒋介石进行会谈,他虽然在促使蒋改善国共关系一事上未获进展,但美军向共产党控制区派遣使团一事基本谈妥。美国中缅印战区司令部最后确定了一份18人的名单,他们中有陆军、航空及通信兵和军医等,分属美国陆军、空军、海军、战略情报局系统。使团的任务是:搜集共产党军队获取的日军情报,了解共产党军队的作战和物资装备供应,考察中国北部地区的气象、经济等情况,协助延安和敌后根据地建气象站,为美军航空队提供可靠的气象情报。协调八路军和新四军对迫降在敌占区的美军飞行员进行救援。评估共产党对战争所能作出的贡献,探索与中共进行军事合作的可能性等。由于蒋介石认为叫代表团规格太高,经美方、重庆、延安三方协商,将代表团的名称定为“美军中缅印战区驻延安观察组”(又称“迪克西使团”)。10月,美军还向共产党领导的广东华南东江纵队也派去了观察组。

美军观察组绘制的定制发报台正面尺寸结构示意图  T85

美军观察组绘制的带发报机柜的发报台侧面尺寸结构示意图T87

美军观察组绘制的发报台俯视结构尺寸图T88

    7月4日,美国168周年独立日,毛泽东和朱德当天宴请在延安的美国侨民和正在延安考察的中外记者团,并举办晚会。《解放日报》发表社论阐明:美国政府的外交主张是美英苏中的战时团结和战后团结…这个外交路线是符合美国利益和全人类利益的。中国不但在战时要求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团结,以求得民族的独立,而且战后也要求国际的和平合作,以推进国家建设。7月22日和8月7日,美军观察组二批成员18人先后到达延安。8月15日,《解放日报》发表了经毛泽东修改的社论指出“美军观察组战友们来到延安,对于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实有重大的意义”,“这是中国抗日以来最令人兴奋的一件大事”。“迪克西使团”是中美关系史上特殊的一页,是第一个与中共最高层进行外交联络的美国官方组织,比尼克松访问中国早了28年。美国观察组亲身经历并留下许多有关延安和中国前途命运的文字、照片与影视资料。

美军观察组定制的双层枪柜内隔架尺寸示意图 T84

    中共方面应美军的请求,帮助其进行情报搜集、气象观测等工作。中央军委还决定在各战略单位的军区司令部中增设联络处,向盟军提供相关情报。8月20日,毛泽东致电八路军山东军区、新四军军部,让他们尽快的收集日本海军在青岛、烟台、连云港常泊军舰数目及类型、每日进出船舶数目等情报给盟军。八路军总部还与美军观察组组成空军小组,负责处理有关空军的情报。为帮助美方搞好气象观测,中央从延安科学院调来4位同志配合工作。美军在成都、昆明、桂林、柳州等地设有军用机场,急需这些地区的气象情报,便要求各解放区设立气象观测站。经双方协商,由中共方面举办气象测报训练班,美方派员协助训练,并提供所需的气象观测仪器及无线电通信器材,培训后的人员派往各解放区,其收集的气象情报由中央军委三局统一收集后交付美方。

美军观察组定制的双层枪柜(可摆放多种不同的枪支)侧视尺寸示意图 T82

J.P.Klein 8月10日定作图样黄色美式长咖啡桌尺寸图 T91-1

    1945年3月,我军的第一代气象兵---清凉山气象训练队成立,刘克东任训练队长(解放后任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由美军观察组派出教员,毕业于清华大学气象专业的张乃召担任翻译兼教员(解放后任中央气象局副局长)。经双方人员的共同努力,培训的中方气象员基本接替了美军观察组的气象观测工作,成为我军第一代专业气象人员,为日后我国的气象与航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月,延安还为观察组修建了气象观测专用场地,里面可容纳包括所有的气象设备和气象员,还配备了一台发电机和收音机、一个密室、一个作战室和一个暗房。按照美国人的评价,延安中共建立的气象组,在10个美国协助建立的10个气象组中是名列第一的。

    这是中共第一次正式接待整批的外国军人,美军观察组最多时达到45人,为了保障他们的工作与生活,由中央管理局美坚工厂为其定制了大量的家具、用具。张协和保存的许多带有英文注释的图纸,详细再现了为美军定制的多种发报台、双层步枪柜、方型桌、手提式文件箱、档案柜、办公桌、立式文件柜、美式长咖啡桌等器具的实物状态。因为张协和设计的家具款式时尚、做工精良,以严格管理下属出名的观察组通信指挥官杰·布·克莱恩(J.P.Klein)认为延安美坚家具是他们在中国看到最满意的,因此,多次去函定制。据中央管理局有关记载,其中一部分家具还被美军观察组用飞机运回重庆,供驻中国的美国军事代表团使用。对于中共方面的关照,观察组很是感激。当包瑞德提出把美军发给他们每人每天6元的伙食补贴交给延安方面时,被周恩来婉言谢绝:延安的“共产党人把为使团提供食宿当成义务。”并与观察组建立了良好的相互信任基础。

按美军观察组提供的美国样式定制圆角长咖啡桌三张的加工尺寸图T261

    由于美军定制时提供了各种美军制式用具的详细尺寸与功能要求,能更便于加强电台的保护与发报操作的保密性。从此,美坚工厂也开始为我们自己的通讯部门制作结构、尺寸与美军完全相同的发报台。从美军人员提供的定制家具的平、立、剖面参考图中可以看出,这些职业军人中许多人都受过专业的机械制图正式训练。二战时期,美国军人的基本文化素质是具有相当高水准的。

    按照美方规定,观察组要定时向上报告他们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各方面的所见所闻。对于中共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他们在报告中几乎都一致给予了充分肯定,为此,美军还曾计划在山东半岛登陆一个由对德战争抽调的两万八千人的空降师,用以反攻日本本土的作战,并询问中共在山东方面是否可提供地面支持与补给。观察组负责营救飞行员的惠特尔西上尉在山西太行敌占区牺牲后,观察组使用的餐厅还被命名为惠特尔西厅。

美军观察组定制的多层便携式文件箱示意图T89

    会讲一口流利汉语的观察组首任组长包瑞德上校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共产党是优秀的游击战士,但百团大战使他们损失严重,导致再也没有与日本进行正面对抗,建议应当给予一些武器装备,以提高他们对日作战能力。他了解到:“国民政府的军队已经没有作战能力了,因为它的195万军队有77.9万被用于监视共产党,…”甚至认为“共产党将在最近几年内成为中国的统治力量”,“给中共的援助几乎无疑将使国民党不可能发动内战”,这将推动中国政治潮流向着达成联合政府的方向发展。

    美军观察组内部结构复杂,每个成员都代表着不同的部门利益,有着相对独立的使命。谢伟思、戴维斯两人,充当着史迪威的代言人,包瑞德来自美国陆军军事情报局,彼得金来自战略情报局,另外,美国海军情报局、陈纳德的第十四航空队、B-29轰炸机大队,也都在观察组里安排有自己的成员,但他们发自延安的报告均客观公正:“除了八路军和新四军之外,共产党还拥有1850000名民兵,这些都能成为游击战士。”“共产党正牵制着二十一个师的日本军队。第十八集团军一年当中进行了23000次作战,打死日军65000人、伪军80000人,俘虏日军300人、伪军59000人,共缴获51000枝步枪,626挺机关枪。共产党部队的损失是11000人牺牲,18000人受伤。同一年中,新四军作战5000次,击毙日伪军共53000人,俘虏14000人,缴获步枪34000枝、机关枪376挺。新四军的损失为8000人死亡,9000人负伤。”

美坚工厂为美军观察组定制的小长方凳尺寸图 T81

    虽然当时观察组的判断是客观而公正的,但是,在复杂而多变的国际政治背景下,他们的主张并没有象一开始组织迪克西使团时一样得到重视,相反,包括后任美驻华武官并参与“炮击天安门计划”的包瑞德(美战略情报局在华负责人)以及戴维斯、谢伟思等观察组成员,在战后1950年代初,美国盛行麦卡锡主义时,还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不公正待遇和麻烦,更让上校军衔的包瑞德准备晋升准将的等待成为终身遗憾。

    1944年9月,美、英两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修改了原先准备以中国大陆为反攻日本的前进基地,而作出将反攻基地转移至太平洋前沿岛屿的决定。而实际上,作为打响二战反法西斯第一枪的中国战区,经过14年的不屈抗战,击毙了共约50万日军,拖住了占日本陆军百分之六、七十的兵力,总计190万的日军(包括具有很强战斗力的留守中国的70万关东军),使苏联可以腾出手全力抗击并战胜西线的德军;为实现盟军“先欧州后亚州”的反法西斯战略,确保美国和苏联在太平洋和远东地区,全面战胜日本作出了重要贡献,最终促使盟军彻底战胜了世界法西斯势力,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在今天看来,不管出于什么观察角度,这一伟大的历史作用是世人有目共睹的。

    与吴印咸的交往及其编辑出版的《摄影常识》

张协和1966年3月回赠吴印咸的《摄影常识》原著Y34

    中国摄影大师《吴印咸网上纪念馆》,记述了我国摄影书刊出版史上一则感人至深的传奇佳话。1939年,延安电影团开赴华北战场,拍摄八路军和根据地人民抗击日寇的活动。在晋察冀根据地,吴印咸应《抗敌报》社长邓拓和军区政治部摄影科科长沙飞之邀,编写了《摄影常识》一书,邓拓和沙飞分别写了序言,由《抗敌报》印刷出版,作为培训摄影干部的教材,发行到部队和地方。这本教材是吴印咸根据以往学过的摄影理论和多年积累的摄影实践经验编写的,虽然简单,却是根据地第一本摄影教材,是八路军培养自己的摄影工作者的必读手册。由于这本著作印数有限,在战争年代多已佚失。1966年3月22日,吴印咸却意外地收到了26年前刊印的著作原件,张协和将他1940年在延安珍藏的《摄影常识》“物归原主”并附书信:

    “印咸同志:
    这本著作,我已收藏了二十六年。其间经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现在。自一九四七年起转辗晋西北、晋察冀、晋冀鲁豫、太行、冀南、山东渤海、胶东、鲁中、济南、北京等地,跋山涉水,渡过了无数艰苦的岁月,不论在任何困难的情况下,我总是把它放在身旁。虽然这小小一本书,我把它看作胜利的希望,现在物归原主,请你保存。
    张协和志  1966年3月23日”

由吴印咸纪念馆提供的张协和赠书时的附言 Y35

    吴印咸为张协和赠书<摄影常识>写了说明:
    “这本小册子是1939年夏在晋察冀的易家庄马兰村写的。当时在战争的环境中,一点资料也没有,在一棵大树的阴凉下边想边写的。写完后由邓拓同志写了序一,沙飞同志写了序二,于1939年11月印成小册,作为前线摄影战士学摄影的教材。
    1966年5月1日  吴印咸追述”

    这件事后,紧接着就开始“文化大革命”了。一直到1972年,他们两人都从干校返回北京,吴印咸先生到家中看望张协和时才又见了面。为了表示感谢,吴先生特将自己当年在抗战前线拍摄的用绒面纸洗印的第一张《白求恩大夫》照片赠予张协和,也就是那个年代家喻户晓的图片“为人民服务”。此后,他将照片装入镜框一直挂在客厅里,以激励自己,亦表对白求恩大夫的崇敬和纪念之情。下面这幅肖像就是那时张协和坐在家中客厅里画的,身后挂的就是那张著名的照片。

    白求恩与张协和都是当时延安拿“几十块大洋”的高级技术专家,他不远万里远离故乡加拿大来为中国人治病,其崇高品格至今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张协和则身体力行坚持学习白求恩精神,多年来一直尽心尽力地业余为患者看病。有“半个御医”之称的他在“文革”时虽处于受审查的处境中,但仍不计个人得失,先后义务为国、内外患者诊治达数万人次,病患从普通百姓到国家领导人,他都诚心对待、一视同仁。前来就医的患者人数众多,甚至节假日病人最多时一天达到四、五十人,家里五间房子坐得满满的,连楼梯上也站着排队的人,由于自己的子女都不在北京,还要一楼景家的小儿子“小本”帮忙端茶倒水,这成了我们楼门“文革”中的一景。当患者生活条件较差时,他还会“帮人帮到底”,为他们出钱、出药进行治疗。那时,他还带了多位学习中医的徒弟,其中有医生、工人、战士、知青、甚至包括“三家村”成员及多位“家里黑了的可教子女”,他说:“家里是家里的问题,我这儿不收他们,谁收他们!”

1972年张文彬绘背景为《白求恩大夫》的张协和油画肖像

由毛主席自己选中的给120师干部作报告的照片Y111

    吴印咸参与创办了“延安电影团”,拍摄了大量各类的纪录电影,为历史留下了许多极其珍贵的视频记录,并为中国现代电影与摄影发展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他与张协和在延安时就很熟悉,但由于张协和与中央社会部的特殊关系,不宜留影,加上延安时期照相器材与材料奇缺,当年在延安他只留有2张多人合影照。1942年3月,吴印咸为给八路军120师干部作报告的毛泽东主席拍照,先后照了两张7寸的玻璃底板,一张由毛主席自己挑选的用于正式发表,成为延安时期毛主席的代表性照片,另一张玻璃底板就送给了张协和。

    一个藏家,将自己战争中珍藏26年的藏品送还给比他更珍视藏品的原著者,这看似平常的一本小册子与几张照片的故事,反映出那个时代革命者中可贵的人际交往准则与相互之间情谊的人文境界。

在70年后,互联网上刊登的当时吴印咸拍摄上述两张照片时留下的现场背景纪录Y80

张协和保存的1942年3月毛主席作报告时的第二张玻璃底板照片

    到了2013年,我们有幸在网络上查看到了一张1942年3月,吴印咸给毛主席拍摄上述两张照片时留下的另一张现场背景照片,让分隔超过了70年的这三张一组的图片,组合成了那个特殊时期的珍贵历史记录。

    延安中国(八路军)医科大学

医科大学在美坚订制医疗器具清单二 T399-2

    延安时期极其重视科技与教育工作,因为处于连年战争状态,排在第一位的自然是医疗与卫生。位于延安东门外15里桥儿沟柳树店村的中国医科大学,前身是“红军军医学校”,他于1931年11月20日创建于江西瑞金,1932年10月改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先后由贺诚、彭龙伯(即彭真)、陈义厚、陈志方等任校长,长征前共招收过4期学员,培养军医200余人,其他专业技术人员400余名。1934年学员随军长征,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后,在瓦窑堡复学开课,王斌任校长。

医科大学在美坚订制医疗器具的清单一 T399-1

    刚到陕北时,学校先后迁至吴镇、志丹、延安盐店子、甘谷驿等地。1937年4月底,迁至泾阳县云阳镇甘泽里村。1937年7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卫校改名为“八路军卫生学校”,后赴晋察冀边区五台县等地参加平型关等战役,成为临时野战医院。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红笔杆:著名书画家陈志宏为考察船《雪龙号》和航母《辽宁舰》创作书画作品受称赞(组图)
·下一篇:肖锋:开国将军李聚奎彭显伦子女广东南雄寻访革命足迹(组图)
·特稿:张协和延安纪实1937-1947从贫瘠的山沟到伟大的复兴(节选五)(组图)
·张大建、张辉:张协和延安纪实1937-1947从贫瘠的山沟到伟大的复兴(节选四)(组图)
·特稿:张协和延安纪实1937-1947从贫瘠的山沟到伟大的复兴(节选四)(组图)
·张大建、张辉:张协和延安纪实1937-1947从贫瘠的山沟到伟大的复兴(节选三)(组图)
·特稿:张协和延安纪实1937-1947从贫瘠的山沟到伟大的复兴(节选三)(组图)
·张大建、张辉:张协和延安纪实 1937-1947——从贫瘠的山沟到伟大的复兴(节选一)(组
·特稿:张协和延安纪实 1937-1947——从贫瘠的山沟到伟大的复兴(节选一)(组图)
·张大建、张辉:张协和延安纪实 1937-1947--从贫瘠的山沟到伟大的复兴(节选二)(组图
·特稿:张协和延安纪实 1937-1947--从贫瘠的山沟到伟大的复兴(节选二)(组图)
·张大建、张辉:开创我党义肢业的先行者——《张协和延安纪实图片集》摘编(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暑期开启 志愿等你(组图)
原中央苏区珍藏在山里的红色古村——福建连城张屋田
邹善水:原中央苏区珍藏在山里的红色古村——福建连
特稿:原中央苏区珍藏在山里的红色古村——福建连城
开国将军李聚奎彭显伦子女广东南雄寻访革命足迹(组
肖锋:开国将军李聚奎彭显伦子女广东南雄寻访革命足
特稿:开国将军李聚奎彭显伦子女广东南雄寻访革命足
张大建、张辉:张协和延安纪实1937-1947从贫瘠的山沟
特稿:张协和延安纪实1937-1947从贫瘠的山沟到伟大的
红笔杆:著名书画家陈志宏为考察船《雪龙号》和航母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