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军村华屋的故事:记十七棵信念树的前世今生(组图)
2017-06-29 10:34:56
作者: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革命烈士华崇宜

红军烈士纪念亭

华崇宜

    华屋是瑞金市叶坪乡最偏远的山区村—黄沙村的一个自然小组,与福建仅有一山之隔,全部以华为姓,围屋而居,所以称为华屋。华屋人有一个习俗,人百年之后都要在墓地的两旁种上一些松树或者柏树,代表永垂不朽、子孙绵延。因此,松树在华屋人心中,已然成了永恒的象征。在华屋的后山,一棵棵苍翠挺拔的松树连成一片。仿佛向人诉说着烽火岁月中的往事。华屋是著名的红军烈士村,中央苏区时期,仅有43户家庭的华屋家家有人参加革命。1934年长征前夕,17位华屋的青壮男子相邀到蛤蟆岭每人栽下一棵松树,约定革命成功后再一起回来。 8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松苗早已高耸入云,而17位红军壮士却再也没有归来。而今,只有那十七棵傲然挺立的青松,年年青翠如故,以顽强的生命之光,翘首盼望着亲人的凯旋。“英烈镌碑万代铭,青松承志千秋颂”。红军祠的一副对联勾勒了华屋历经的那段让人刻骨铭心的红色历史。 这17位栽松的华屋籍红军战士后来全部壮烈牺牲在长征途中,留下了可歌可泣的“17棵松”的故事……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蒋介石纠集大量兵力对中央苏区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由于反围剿带来的兵力不足,苏维埃政府大力开展“扩红运动”,组织和动员苏区的青壮年男子参军参战。1929至1934年,当时仅有43户的华屋就有17位青壮年跟随着红军的队伍,踏上了革命征途。1930年,新征入伍的华质斌、华钦材、华钦梁三个年轻的小伙子欣喜不已,他们兴奋的跑到这片小山坡上面对这片故土呐喊告别,欢喜之余,他们的内心又有种莫名的伤感。因为,马上就要离开家乡,因为这一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更不知道能否活着回来;因此,他们几个商量着做了一个决定,临走之前每人在小山坡上种一棵松树,给家里人留个念想,也为家乡留下一颗颗滚烫的信念之心。“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在他们心中,青松四季常青,是忠贞不渝的意象,也是恒久坚持的象征。这青松的气节更是华屋人宁折不弯的精神写照。

    青山依旧在,不见儿郎归。谁都没有想到这17位优秀儿郎全部壮烈牺牲在长征途中。由于这些烈士音讯全无,时过难寻,为了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解放后华屋后人把这17棵松树作为烈士的化身,每逢清明过节便来到这里,拔草、挂纸、点红烛,放上长长的鞭炮,叩首祭拜,以寄托哀思;同时教育子子孙孙要弘扬革命精神和继承先烈遗志,永远热爱党,跟着党走。不知道是在多少年前,村里的老人用小木牌写上烈士的名字,并把它与深深的思念一起钉进了17颗松树之上,故事传开后,人们便把这片松树林称之为“信念树”。在那个风雨如晦、山河破碎的时代,为了不让更多的父母孩子失去亲人,为了让子孙后代过上幸福生活,战士选择了告别,亲人选择了怀念。如今在17棵松树的旁边早已建起一座碑亭,一通花岗岩的石碑上,镌刻着当年这17个年轻人的名字、部队番号、职务和年龄,与巍巍青松相辉映。

    80多年过去了,先烈们留下的棵棵小树,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它们见证着中国革命的辉煌与曲折的历史,它们与共和国共同成长。这十七棵松树,不仅成了华屋乡亲的无边念想,也成为了他们在艰苦岁月中顽强拼搏的不懈动力。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抗大陈列馆:关于征集有关抗大文工团文物、文献等资料的公告(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红军村华屋的故事:记十七棵信念树的前世今生
·闽西连城县人文生态发展促进会为保护南窠“红军村”挂牌(图)
·邹善水:闽西连城县人文生态发展促进会为保护南窠“红军村”挂牌(图)
·特稿:闽西连城县人文生态发展促进会为保护南窠“红军村”挂牌(图)
·笑声洒满“红军村”
·笑声洒满 “红军村”
·组图:百谷红军村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红军村华屋的故事:记十七棵信
特稿:红军村华屋的故事:记十七棵信念树的前世今生
特稿:关于征集有关抗大文工团文物、文献等资料的公
抗大陈列馆:关于征集有关抗大文工团文物、文献等资
特稿:关于征集有关抗大文工团文物、文献等资料的公
特稿:学习和研究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战略思想笔
兆波和平智库:学习和研究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战
兆波和平智库:军民团结如一人 试看天下谁能敌——从
特稿:军民团结如一人 试看天下谁能敌——从井冈山根
申尊敬:毛泽东的眼睛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