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为教育和管理好干部队伍,苏区政府要求干部做到“四个模范”和“十个带头”。“四个模范”就是,在思想作风、扩大红军、土地革命和经济文化建设方面争当模范。“十个带头”就是,带头学习,带头守纪律,带头当红军,带头搞生产,带头做勤务,带头买公债,带头节约,带头优待红属,带头慰劳英雄,带头树立新风。苏区政府和党员干部真心诚意关心群众疾苦、增进百姓福祉,赢得了苏区人民的衷心拥戴。当时就有一首广为传唱的赣南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哎呀嘞,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这首山歌的传唱,表露了人民群众对苏区干部颂扬赞美的心声。
廉洁高效的政府,优良的干部作风,增强了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府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苏区人民也以巨大的热情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建设苏维埃政权,有力促进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扩展和巩固。以红色故都瑞金为例,当年只有24万人口的瑞金,就有11.3万人参加红军,有5万多人为中国革命献出了生命,其中有1万多人牺牲在红军长征途中;瑞金有名有姓的烈士只有17166名,其余都是没有留下姓名的无名烈士。为支持中央苏区建设以及支援红军长征,1932年至1934年,瑞金人民认购了68万元公债,借出25万担谷子,其中41.5万元公债和借出的粮食都无私奉献给了苏维埃政府,红军长征前存在苏维埃国家银行的2600万银元也都用于支持革命事业。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后,时任中共中央苏区分局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的陈毅因身负重伤,留在苏区坚持开展游击斗争。对于那段艰苦岁月,陈毅在《赣南游击词》中,写下这样的词句:“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而在《手莫伸》一诗中,陈毅又写下这样的诗句“……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作为开国元勋,陈毅同志是以自己的诗词告诫革命后来人,我们党和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联,革命胜利后不能忘本。沙洲坝的“红井”,便是我们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关系血浓于水的见证。当我肃立在“红井”前,感觉“红井”就是一面历史明镜。我在明镜前回想过去、展望未来,耳边又响起陈毅元帅的诗词,提醒我要不忘初心、砥励前行;共产党人要知人民救命之恩以忠诚相报,知人民养育之恩以服务相报,要践行根本宗旨、锻造优良作风,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四十年前,我读到《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课文;四十年后,我来到瑞金沙洲坝品尝“红井”水。历经80多年的风风雨雨,“红井”水依然如故。尝一口“红井”水,我顿觉心田滋润、神清气爽;望着眼前的“红井”,我不禁遐思万千。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够从瑞金走到延安走到西柏坡,最后走进北京城?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为何能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经过28年浴血奋战后夺取全国政权?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什么能历经曲折蹚过惊涛骇浪,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红井”无言,却是无声地告诉我许多问题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