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孙国栋:不朽的军魂 永恒的激励——新四军“铁军精神”解析
2015-04-15 11:35:41
作者: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副馆长 孙国栋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内容摘要:“铁军精神”是我们党共同智慧的结晶,是我党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军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凝聚着千千万万革命者艰辛努力和探索,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精神内涵。今天, “铁军精神”,仍然是我们建设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主题词:铁军精神  解析

    “铁军精神”长期以来,作为人民军队优良传统和精神之一,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与研究。

    铁,单从字面意思解释,是一种质地坚硬的金属,可以炼钢、制成各种器械。铁军称号和“铁军精神”的出现,源自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北伐战争中。由周恩来亲手创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也称叶挺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担先遣任务,不怕艰险,英勇作战,连战皆捷,首先突进武昌城内。第四军因而被赞誉为铁军。这是对叶挺独立团反帝反封建军阀的革命精神和战斗意志坚强,作战英勇顽强,指挥灵活正确,作风纪律优良,战斗力强的充分肯定。北伐中叶挺独立团伤亡约有1000人,牺牲的有600多人,仅武昌攻城就牺牲了191名官兵。是叶挺为其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美名,从此开创了“铁军精神”。因此,探讨“铁军精神”,应当推崇叶挺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任何精神都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铁军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精神内涵。

    在北伐时,最初的“铁军精神”主要指的是: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红军时期则表现为: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人民翻身解放而打天下的气概。到了新四军时期,它逐渐成熟,我的个人深刻理解和总结归纳是“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相忍为国的博大胸怀、秋毫无犯的严明纪律、舍生取义的勇于牺牲、主题鲜明的文化抗战和百折不挠的敢为人先”成为新四军“铁军精神”的主要特征。

    一、“铁军精神”的主要特征 

    1、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是“铁军精神”的核心灵魂。树立铁的信念,最主要、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新四军不管处在什么样的艰苦环境,全体官兵对党始终不渝。新四军成立之前,游击战坚持了整整三年,是腥风血雨的三年,极度险恶的三年。蒋介石实行“北和南剿 ”,调动40多个正规师,60多个保安团,对分散在各省的南方游击队进行残酷的清剿。在主力红军撤离南方各苏区后,国民党的军事“清剿”和经不住白色恐怖考验的共产党叛徒,使苏区共产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和干部遭拘禁、杀害。但各游击区共产党的旗帜始终没有倒。项英、陈毅以及各游击区一批共产党的领导骨干,以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坚持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保留了革命的火种。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这是郭沫若对陈毅的评价,就在这样极度危险的情况下,陈毅以一位革命者的坚定信念、钢铁意志和诗人的浪漫情怀,写下了著名的《赣南游击词》,甚至留下了 “绝笔”诗《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这样艰苦的环境,没有丧失他们对党的忠诚和对革命信念的忠贞。新四军组建后,陈毅强调指出:“党在本军的领导,就是本军特质的表现。”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在延安欢迎大会上坚定地表示:“一定遵照党所指示的道路走,在党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坚决抗战到底。”新四军由南方红军游击队集中和改编,与国民党地方军政当局,达成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保持共产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的独立性,保持共产党对红军游击队的绝对领导,国民党不得派人干涉,从而有力保证共产党对新四军的绝对领导。

    2、相忍为国的博大胸怀是“铁军精神”的重要成因。在挽救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抗日战争中,新四军处处事事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表现了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服从大局、相忍为国的博大胸怀。组建之初,周恩来就提出新四军发展方向的三原则:“(l)哪个地方空虚,我们就向那个地方发展。(2)哪个地方危险,我们就到那个地方去创造新的活动地区。(3)哪个地方只有敌人伪军,友党友军较不注意没有去活动,我们就向那里发展。这样可以减少摩擦,利于抗战。”可国民党政府及军队对新四军却百般刁难,限令新四军到达他们指定的地区集中,在江西、浙江、福建、湘南、广东各省游击队昼夜兼程的沿途,国民党当局及军队又千方百计进行阻挠、扣留和暗杀;当部队到达岩寺后,又命令部队迁至太平,移向南陵一带。蒋介石还“画地为牢”,把新四军的活动范围划定在东西不过百余公里,南北五六十公里的沿长江两岸的狭窄地带。新四军一次又一次忍让求全,违心遵命。尽管顽固派军队不断挑起军事摩擦,新四军始终真诚团结友军,一致抗日。1938年秋,新四军第三支队以4个营的兵力,掩护和策应国民党第五十军与日伪军的作战,毙伤日伪军300余人。战后第五十军军长郭勋祺下令补充第三支队步枪子弹3万发,军服和衬衣各500套。193 8年4月4日,战地服务团告别南昌,登上南去的列车。车行至兰溪车站,正逢大雨倾盆。一大批从前线撤退下来的国民党伤病员争先恐后地往车上爬,嘴里还不停地骂着他们的长官,甚至迁怒于服务团员。朱克靖团长决定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作一次演出,以扩大新四军的政治影响,做好友军的统战工作。在站台上,服务团员们冒着雨,满含真情地为伤病员演出。演唱的第一首就是《慰劳伤病歌》。一首歌唱完,伤员们激动不已,有的已经泪流满面。服务团半个小时的演出,深深地感动了这些伤员,他们不仅受到鼓舞,消除了怒气,还派代表向服务团道歉,当他们知道是新成立的新四军时,更是万分感谢。

    1940年,为掩护四民党第五十一军南渡浍河,新四军第六支队八团挺身而出阻击日军的跟踪追击,为此牺牲了副团长陈文甫及副营长、团参谋主任、排长等30多人。即使发生皖南事变那样惨痛的事件,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其番号,新四军仍然以民族大义为重,忍受奇耻大辱,坚持不改团结抗日的大方向。新四军这些为国家忍辱,为民族负重的举动,赢得了人民的信任,社会各界进步人士的同情、理解和支持。

    3、秋毫无犯的严明纪律是“铁军精神”的根本保证。严格遵守纪律,坚决执行命令,一切行动听指挥,是新四军发展壮大、夺取胜利的可靠保证。新四军广大干部战士自觉遵守纪律,只要是党的指示、命令,就毫不动摇地坚决执行。大家知道,新四军是由南方游击队组建而成,由于长期分散游击作战,养成了许多游击习气。 因此,军部一成立,即从建章立制、严格训练和严格要求。以铁的纪律来约束广大指战员的行为。在战略上,新四军的组建到挺进大江南北,从坚持和巩固敌后抗战实施战略全面反攻,全军上下始终步调一致。抗战胜利之初,中共中央为使国共谈判取得成功,主动作出让步,决定长江以南的苏浙军区和第七师撤往苏北、皖北地区。指战员们虽然舍不得用鲜血换来的根据地,但他们坚决执行命令,7天内,浙东1.5万人,第七师兼皖江军区3万余人胜利地完成北撤任务。由新四军第五师和八路军南下支队等组建起来的中原军区,在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王树声的带领下,忠实地执行中共中央牵制国民党军的战略任务,以不足5万兵力牵制国民党30多万兵力长达半年不久,有力地支援了华北、华东和东北的斗争。新四军三师部队,在抗战结束后,坚决贯彻中央部署,历时2个月,徒步途经5省20个市县,行程1500公里,开赴东北。

    新四军特别尊重民众利益,严守群众纪律,即使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他们宁可自己多吃苦,也决不侵占一点群众利益。他们除遵守三大纪律十项注意外,还专门作出了《关于拥政爱民运动的指示》,颁布拥政爱民公约,在部队上下广泛进行拥政爱民教育,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各部队还运用连环画、宣传画和说唱等形式,不断对不对进行纪律教育,并派出检查组主动征求地方政府和人民的意见,清理旧案,发现有违犯公约和纪律的,立即进行道歉和赔偿,极大地加深了军民鱼水之情,获得了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在华中抗日根据地百姓中传为美谈。

    4、舍生取义的勇于牺牲是“铁军精神”的最高表现。新四军犹如一座革命熔炉,锤炼了一代代钢铁战士,磨砺了广大指战员的钢铁意志。叶挺在皖南事变中,为了抗日大局,下山谈判,被国民党顽固派扣押。在上饶、重庆和恩施等地囚禁长达5年多,在狱中写下著名的《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喊: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知道一个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郭沫若一语中的地指出:这首诗就是叶挺将军自己整个人格的表现,魔鬼们为他摆着做狗则高官厚禄而生,做人则系狱沉冤而死的两条路,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做人的道路。

    1943年2月17日至4月I4日,日伪军集中2万余人对苏北进行近两个月的大“扫荡”。其中,刘老庄的战斗最为激烈。3月18日,新四军第七旅第十九团第四连,连续打退了10倍于己且具有优势装备的日伪军1000余人的5次冲锋,歼灭日伪军170余人,顽强坚守了⒓个小时,稳如泰山,使敌人不能前进一步,有力地掩护了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安全转移,直至82名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新四军铁的意志的战歌。当地老百姓挑选了82个地方青年入伍,保留了这支部队的建制,并命名为“刘老庄连”。代军长陈毅撰文指出:“烈士们殉国牺牲之忠勇精神,因可以垂式范而励来兹”。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把它誉为“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5、主题鲜明的文化抗战是“铁军精神”的显著特征。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战线上抗击日本侵略者,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而且在文化战线上积极进行策略上的转变,高举抗战文化大旗,不仅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支柱,而且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新四军始终把文化工作当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建立之初就组织了战地服务团,下设戏剧组、歌咏组、绘画组、通讯组和民运组等,随军深入敌后,以文艺的武器,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统战政策,发动民众组织抗日团体和参加新四军。先后办起了华中抗大总分校和分校,创办了鲁艺华中分校等,培训了大批的干部和骨干。还先后创办了《抗敌报》、《抗敌》杂志、《抗敌画报》、《江淮日报》、《华中新华报》等20余种报刊杂志。此外,还创办了众多剧团,前线剧团、佛晓剧团是其中最有名的。这些报刊和剧团,及时传达党中央的抗战主张,揭露日军罪行和顽固派的阴谋,报道新四军作战胜利消息,交流部队作战的事迹和经验并以文艺演出的形式反映出来,充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新四军领导人高度重视文化工作的思想指导下,新四军的文化工作和文艺创作成绩卓著,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和成名的文艺工作者。

    华中地区的苏、浙、皖、鄂和沪六省市,历来就是文化大省,知识分子比较多(当时知识分子即指小学毕业以上)。在党和统一战线的感召下,一大批沦陷区和大后方的进步爱国知识分子,不断渗入新四军。新四军坚决贯彻知识分子政策,对他们热情欢迎,大量吸收,放手使用。新四军所以快速发展壮大,大量吸收和信用知识分子,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新四军每到一地,就动员、吸收那里的知识分子参加工作,稍作考验,即给予一定的任务让其独立完成。可以说,在华中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具体任务是知识分子完成的。通过斗争实践锻炼,他们其中不少人,成为各部队中的骨干,也有的成了县、地区以至省一级的领导人,建国后更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顶尖的大家。

    6、百折不挠的敢为人先是“铁军精神”的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是坚持与时俱进、富有创新精神的党。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新四军同样如此。新四军活动的华中地区与八路军活动的华北地区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华北多山少水,华中多平原水网;华北经济比较落后,华中为富庶的鱼米之乡;华北虽有日伪顽我之间的三角斗争,但由于国民党顽军在华中的势力较多,加之汪伪“首都”设在南京,因此,华中日伪顽我之间的三角斗争更复杂,更尖锐。在这种情况下,新四军特别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因而创造了一些顺天时、应地利的新的作战形式和斗争方法。比如,在抗战初期,针对日军没有遇到强烈的抵抗,如人无人之境、警惕性不高等状况,新四军多采用伏击、夜袭等战法,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先后取得竹子岗伏击战、新丰车站战斗、京芜铁路伏击战、新塘战斗等胜利。当日伪军集结重兵对我根据地进行“扫荡”日寸,新四军在反“扫荡”斗争中,有的采取避其锋芒、击其弱翼,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出其不意在运动中打击敌人,以游击消耗疲惫来敌,创造条件进行反击的方针;有的则利用河湖港汊地区巧妙地与敌人周旋,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目的。粟裕在战术上则创造性地提出了“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大我避、敌小我欺、敌疲我打、敌退我迫”的24字方针。针对日伪策划和实施的残酷的“清乡”政策,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创造性地进行了反“清乡”斗争。主要是以分区转移对付日伪的分区“清乡”;发动群众在“清乡”区内破路拆桥、筑坝、打暗桩,使日伪的汽车、汽艇寸步难行;领导军民开展轰轰烈烈的破坏竹篱笆的活动等等。1943年7月1日,苏中第4行政区和第3行政区的民兵、群众4万余人统一行动,在部队的武装掩护下,在百余公里的封锁线上发动全线大破击,整个封锁线上火龙飞舞,日伪军龟缩在据点里不敢出动,眼看着构筑3个月的竹篱笆被彻底毁坏。由于采取上述机动灵活、不断创新的斗争方式,新四军不断取得反“扫荡”、反“清乡”斗争的胜利。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孙国栋:殇祭之三:报国无悔(图)
·下一篇:孙国栋:居安当思危
·孙国栋:殇祭之三:报国无悔(图)
·孙国栋:殇祭之二:诉说无声(图)
·孙国栋:殇祭之一:英雄无名(图)
·孙国栋:战斗中成长的抗大五分校——《馆长晒图说史》,讲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组图)
·孙国栋:临危受命——《馆长晒图说史》,讲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图)
·潘麟之: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新增五件抗战文物(组图)
·特稿: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新增五件抗战文物(组图)
·特稿: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罗雄: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孙国栋:居安当思危
特稿:居安当思危
居安当思危
不朽的军魂 永恒的激励——新四军“铁军精神”解析
孙国栋:不朽的军魂 永恒的激励——新四军“铁军精神
特稿:不朽的军魂 永恒的激励——新四军“铁军精神”
殇祭之三:报国无悔(图)
孙国栋:殇祭之三:报国无悔(图)
特稿:殇祭之三:报国无悔(图)
殇祭之二:诉说无声(图)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富平习仲勋陵园(组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