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特稿精选>>正文
马吉成、鲁青:伟人的故事
2014-02-18 13:45:12
作者:黑龙江省宝清县夹信子镇政府 马吉成、鲁青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朱德的故事

  帮助小男孩挑水

  解放战争时期,朱德在濮阳时经常到田间地头接触群众了解情况。有一次,他从地头回来,在井旁准备洗手,看到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来挑水。朱德就问小男孩家中的情况。当他得知小男孩家中劳动力少,小男孩14岁就开始干活时,二话没说,把一担水稳稳地担在了自己的肩上,一边走一边与小男孩攀谈。后来两名解放军战士过来帮忙,小男孩愣住了,才知道帮他挑水的是朱德总司令。

  坚决不让修建朱德同志纪念馆

  1951年,朱德的家乡四川仪陇县准备修建朱德同志纪念馆。为此,仪陇县向川北区工委写了请示报告,川北区工委转报中央。朱德知道后坚决制止。他说:“使不得,使不得。我不算啥子英雄,只是一个在战场上没得被打死的普通战士,为革命牺牲了的烈士才称得上英雄。”他要川北区工委转告县委:“纪念馆不要修。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那个地方,不应该把他们迁走。那些土地要分给农民耕种,以利发展生产。”他家乡的农民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感动。

  1957年,朱德到云南昆明视察工作。云南省委考虑当时朱德已经70多岁了,要求接待办搞好朱德的伙食。但是,朱德一再要求不能超过伙食标准,希望饭做得清淡点。后来,省委检查接待工作,发现伙食大大低于规定标准,对接待人员进行了批评。接待人员就做了两次“燕窝煮鸽蛋”。第一次,朱德批评了工作人员,付费吃了。第二次,他生气了,严肃地批评了负责接待的同志,坚决不吃。在朱德的坚持下,他每天的伙食恢复到家常便饭,甚至是上一些野菜。

  共产党员不能坐滑竿

  1963年4月,朱德到四川视察工作,按照行程安排要登峨眉山,去看看有名的万年寺。当时上万年寺的路,坡陡路滑,十分难走。陪同的地方领导考虑到朱德已是77岁的高龄,又是第一次登峨眉山,建议让他坐滑竿上去。朱德坚决反对,说:“共产党员是不应该坐滑竿的,更不能坐上滑竿去爬山,如果那样,就失去爬山的意义了。”陪同的同志说,您年纪这么大了,又不常来,偶尔坐一次,不算什么。朱德听后十分严肃地说:“偶尔坐一次也是错误的。”后来,他硬是沿着崎岖的山路,一步步地上山,一步步地下山。

    邓小平的故事

  关心和照顾有病的老乡

  1938年初,刘伯承、邓小平率领部队来到山西省襄垣县,邓小平住在城南关的樊家大院。这个大院里住着一个名叫米通全的农民。由于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几次寻短见被发现后制止。有一天,邓小平来到他家与他拉家常,得知了他患病的经过,非常同情。后来,连着几天,邓小平让人给这位老乡送去饭菜。这位老乡感动得泪流满面。他说:“你们同志连俺口水都不喝,说是群众纪律,可我怎么能天天吃你们的饭呢?你们有你们的纪律,俺家也有自己的家规呀!”邓小平忙说:“大爷,这是特殊情况,可以例外嘛。再说,我们吃的穿的还不是人民群众给的?你加强点营养,恢复了健康,说不定还能为抗战出把力呢!”这位老乡听后感动地说:“首长,你们想的,真比对你们自己家的亲人还周到啊!”邓小平说:“大爷,你就是我们的亲人。”

  1942年2月的一天,邓小平到下面去了解有关生产自救和减租减息的情况。下属部队独立营的同志们听到消息后忙开了,他们想筹集点好吃的东西,来招待首长。由于日军的“扫荡”,再加上旱灾,当时根据地军民的生活极度困难,好不容易找了一点面,营里给邓小平做了面条。当司务长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端给邓小平时,邓小平立即皱起了眉头,拍了拍司务长的肩膀说:“小鬼,你让我搞特殊哟,要不得,要不得!”结果硬是让把这碗面送给了一位重伤员。

  挥泪肃军纪

  1947年10月,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刘伯承和邓小平与司政机关来到了鄂东黄冈的总路嘴。在这里发生了直属警卫团三连副连长赵桂良违纪抢劫民财的事。部队进驻这里的时候,群众都跑掉了。赵桂良进入一个店铺拿了两匹布和一捆粉条,还有一些白纸和几支毛笔。这个副连长准备用布给连里的一名小战士做棉衣,用纸和笔给连里出板报,粉条则是准备做给刘伯承吃的,因为刘伯承爱吃粉条。但是,部队有军纪,抢劫民财是要枪毙的。事情报到了刘伯承和邓小平那里以后,他们的心里十分矛盾和痛苦。邓小平流着眼泪说:“法纪如山,谁也不能以身试法!”当得知这个副连长本人提出了一个请求,要求对他处决的事,不要告诉他的母亲,因为他母亲已经70多岁了,就说他牺牲在战场上了。邓小平听完报告后说:“可以考虑作为战场牺牲告诉家人。三国时,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但优抚其妻儿。今天,我们也是硬把眼泪往肚里吞啊!”在公判大会上,店铺老板哭喊着要求高抬贵手,刀下留人。有一位老妈妈跪在地上求情,台下的群众也纷纷随声附和。邓小平沉痛而坚定地说:“事虽不大,但军纪如山,动摇不得!一个没有纪律的部队是没有战斗力的,是不会得到群众真心拥护的。尤其是在目前情况下,纪律应该是铁,是钢,而不是豆腐渣,不能一碰就碎!不能让人们说我们是虚张声势!所以,我的意见,还是要坚决执行纪律!”执行军纪后,邓小平深深地自责说:“此事不要通知地方政府。按照军属待遇照顾他的家庭,一个同志犯了错误,也是我们没有教育好,我们也有责任,对不起组织,对不起生养他盼望他的老妈妈。”严肃的军纪,保证了我们的军队打胜仗,并得到人民群众衷心的拥护和支持。

  批评“五里腿”现象

    1950年初春的一天,邓小平在西南局小礼堂召开的西南局和重庆市机关县团级以上单位领导干部会议上,严肃批评了干部队伍中的“五里腿”现象。他说:我们有的人进了重庆城,不是忙工作,而是忙着铺摊子,争房子,要车子。房子要大的,车子要小的,说什么走上五里腿就痛了,进了重庆腿也变得娇贵,变成“五里腿”了。进城才几天,变得这么快!过去在山沟里转,南征北战腿都不痛,一进了城腿就痛了,非坐车不行。我看这是享乐腐化思想在作怪。“五里腿”这股歪风一定要刹住,对各种不良倾向,必须作无情的批判和斗争,以保持党的纯洁性。邓小平宣布,西南局已决定成立一个机关用房用车清理委员会,由他来担任主任,统一负责此项工作。对多占房屋和汽车,限期不退的要进行党纪政纪处理。由于此项工作抓得紧,抓得实,这股歪风很快就被刹住了。

    陈云的故事

    “吃饭要照镜子”

    在延安时期,陈云对铺张浪费,随意倒掉饭菜的行为十分反感。在许多场合,他都对这种现象进行很严肃的批评。有一次在群众大会上,陈云作报告时提出了一句名言:“吃饭要照镜子。”他说:延安人民的生活艰苦,大家都实行供给制,每人每天三钱油、五钱盐,粮食也不足,吃菜靠自己种,吃肉由各伙食单位养猪去解决,所以要爱护一粒米一滴油,丝毫不能浪费。我们是无产阶级,决不能糟蹋农民的血汗,否则就会脱离群众,逐渐变质。陈云所说的“照镜子”,就是不仅把饭菜吃完,而且要用馒头把盘子擦干净,拿起来可以照人。他的这个话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听了他讲话的许多人,都养成了节约的好习惯。

  坚决退回沙发垫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陈云被任命为沈阳特别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他上任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接管后的一切财物、家具等一律留在原处,没有命令任何人不得挪动。工作人员看到陈云住的地方,只有一张小铁床,床上只铺了一个草垫,又硬又凉,而且11月的东北已经开始下雪,就擅自从宾馆的床上拆了一个沙发垫铺到了陈云的床上。陈云发现后发火了,严厉地说:“我下的命令,自己不执行,叫谁执行?我20多年的党龄了,怎么能带这样的头呢?今后不要这样了,快拿回去吧。”当工作人员按照他的要求做了以后,他满意地笑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陈云在大会上的发言中,针对我们党执政后存在的一些问题强调指出,党的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不要只想做官,忘记了革命。他说:“大家是为了革命来的,还是为做官来的?回答这个问题也很容易。起初是干革命来的,以后是革命加做官,既革命又做官。后来官越做越大,味道也越来越大,有人就只想做官,不想革命,把革命忘光了。”陈云进一步强调说:如果我们党团结统一,“再加上一条,我们要严守党的制度和党规党法,发扬党的优良作风,那党就有保证了。靠别的,我看靠不住,要靠我们自己”。陈云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改革开放后,他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著名论断。

  “不能开这个先例”

  陈云到基层视察和调研,从来不收礼物。有一次,他到某市调研,临走时当地的负责同志给他带了两只老母鸡和一些蔬菜,悄悄地把东西放到了火车上。身边工作人员知道,陈云对送礼物是没商量的。当火车即将开动时,秘书得知此事,要退回礼物,当地的同志坚决不肯。后来实在争执不过,秘书将此事报告了陈云,建议对方如此盛情,不行就按市场价格,把这些东西付钱买下来。陈云听后果断地说:“不能开这个先例,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以后就阻止不住了。还是请他们把东西带回去,要和他们说,他们的心意我领了,但东西我不能收。”陈云的一席话使在场的人受到了教育。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马吉成、杨东海:邓小平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下一篇:朱玫、尹芳:《为民务实清廉——党风楷模刘少奇》全国巡回展哈尔滨站开展仪式(组图)
·韶山毛泽东图书馆
·武东瑞、王志彬: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
·特稿: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
·毛泽东在清流林畲“诒燕第”居住时间考证
·毛泽东在四川的一组高清照片首次公开发表——《开国元勋李井泉》画册在人民大会堂首发
·特稿:毛泽东在四川的一组高清照片首次公开发表——《开国元勋李井泉》画册在人民大会
·赵朋洋:毛泽东在四川的一组高清照片首次公开发表——《开国元勋李井泉》画册在人民大
·特稿:毛泽东在四川的一组高清照片首次公开发表——《开国元勋李井泉》画册在人民大会
·特稿:程宸拣漏喜得稀见毛泽东瓷像试验样章(组图)
·程宸拣漏喜得稀见毛泽东瓷像试验样章(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曾莹:井冈山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特稿:井冈山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
张继平:情系红军路 瓷绘井冈山——景德镇百名陶艺家
特稿:情系红军路 瓷绘井冈山——景德镇百名陶艺家上
蒋阿平、曾莹:井冈山“乡村大讲堂”讲出幸福好生活
特稿:井冈山“乡村大讲堂”讲出幸福好生活
动车吸烟罚款千元太轻了
沂南县旅游局办公室:沂南县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凤凰阁
特稿:沂南县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凤凰阁景点奠基仪式举
马云龙:军民一致筑造钢铁长城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