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9月,华中局和新四军领导人为了方便文化界人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阜宁县卖饭曹村建立起“文化村”,让许多文化人聚居于此,共同交流提高。同年10月,为了团结更多的文化界人士参加抗日,陈毅又倡议在“文化村”成立了湖海艺文社。第一批入社者就有40多人,其中绝大多数为各界知名人士,扩大了文化统一战线,巩固了苏北上层人士向共产党和新四军“一边倒”的局面。
苏北抗日根据地生机勃勃的崭新气象,让文化工作者们深受鼓舞。他们运用各式各样文艺门类,揭露日伪军暴行,宣传抗战思想,培养文艺人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苏北农村似一方文化绿洲,“无处街头无歌声、无处乡村不演戏、无处墙头不见诗、无处不在扭秧歌”,群众参与之广泛,社会影响之深远,可谓独树一帜,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光辉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