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史海秘闻>>正文
黑铁山起义:马耀南毁家纾难
2017-06-01 11:00:54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鲍青 马景阳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1933年春,一封火急火燎的联名信,送到了南通纺织工学院教授马耀南的案头。

    信函来自他的故乡长山县。士绅们恳请他回乡,执掌长山中学校印,言辞之中颇见拳拳盛意。

    “马耀南以桑梓为重,向纺织工学院递交了辞呈,转陈了家乡父老的深情厚望,接着返回故里任教。这不仅揭开了长山中学历史的新页,也为黑铁山抗日起义埋下了宝贵的火种。”《马耀南传》作者高元盛说。

    在黑铁山起义爆发即将80周年之际,轻轻拨动历史的齿轮,回溯渐行渐远的往昔,体味这个节点的历史意义。

    不顾一切促成民众武力

    马耀南请辞高校教授,出任中学校长,除了心中桑梓之情的驱使,也有教育救国理想的悸动。

    马耀南自执掌教鞭,便将“教育救国”的匾额悬挂于校门之上。他一边延聘人才,一边筹资建设,学校面貌气质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34年—1936年,长山中学连续三年会考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不同寻常的迹象,引起了教育厅长何思源的好奇。他到这里蹲点调研,了解办学奥秘。省政府主席韩复榘随后莅临,对马耀南大加赞赏。有了何思源和韩复榘的肯定,长山中学和马耀南一时名声大噪。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马耀南并未牵挂在心,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去了解和关注。当时中日关系紧张,马耀南随时注意着瞬息变幻的形势。他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十分不满,常在课堂上抨击,“不打日本,打内战算什么英雄”。

    七七事变爆发后,马耀南组织师生募捐,悉数寄往前线,鼓励将士奋勇杀敌。“马耀南还组织师生演唱爱国歌曲《义勇军进行曲》和《满江红》,鼓舞抗日士气。”高元盛告诉记者。

    眼看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大片国土接连沦丧,马耀南在积极支持抗日的同时,萌生了组织抗日武装的念头。

   这种应时而生的想法,恰好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理念一脉相承。也正是它,支撑着我们这个古老多难的民族依旧傲然屹立。细读马耀南的笔记,这个念头的悄然萌发和渐次成形跃然纸上。他在“八一三”淞沪会战后的第三天,颇为自省地写道:“上海炮火异常凶猛,全国已进入血战状态,自顾在此安逸消闲,能不愧死!……自即日起应特别振奋,求有所报命国家,获取较大代价之牺牲,方不愧生于此世间。”

    如何“报命国家”的忧虑,萦绕于他心头数日。到了8月20日,他终于思绪清明,将决心毅力诉诸笔端:“此时不便只身避难,只有不顾一切进行民众武力之促成。任何困难,准备忍耐下去。”

    马耀南不愿“只身避难”,为的是“不顾一切”,促成“民众武力”。此种信念,他虽是书于日记,却时刻牢记在心。后来他毁家纾难,筹募物资,献身疆场。

    拉队伍上山打游击

    马耀南组织抗日武装之际,两年前曾在长山中学任教员的林一山突然前来拜访。

    林一山是带着秘密任务来的。当时中共中央北方局针对严峻的抗日形势,发出“脱下长衫,参加游击队去”的号召,制定分区武装起义的计划。可当时鲁北的起义中心,却一直是个难以填补的空白。

    省委书记黎玉询问林一山:“发动敌后游击战,鲁北还没有中心点,你能不能找一个?”林一山稍加思索,便想到了马耀南。马耀南人品颇好,爱国心切,如今国难当前,争取他很有可能。为了解马耀南的意愿,林一山特意前来拜会。

    林一山曾和马耀南共事半年,也算相知相交。林一山没有透露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但马耀南却开诚布公,亲自带林一山去乡间参观枪支,告诉他:“鬼子来了,我拉队伍上山打游击。”

    韩复榘知晓马耀南在拉队伍,便建议派李耀亭去当司令。林一山提醒道:“如果部队被李耀亭控制了去,你辛辛苦苦搞的武装支持了军阀,而你却达不到抗日的目的。”马耀南本来就对腐败无能的军阀素无好感,便委婉拒绝了韩复榘的建议。

    林一山在长山一共逗留二十余日。临别之际,马耀南请求林一山推荐人才来长山中学帮助自己。为了避开国民党特务耳目,马耀南要求来者必须是大学毕业生。

    接下来,赵明新、廖容标、姚仲明等分两批应聘进入长山中学担任教员。

    廖容标早先任过红军团长,此时化名廖之秀来到长山中学担任体育教员。

    不过,廖容标很快就露出了“马脚”。有次打篮球缺人,学生非拉廖容标来凑数,他只好硬着头皮上场。为了不让别人抢到篮球,廖容标竟抱球跑了起来,场上球员和围观师生一片哗然。后来“体育教员抱球跑”的笑谈,便传到了校长马耀南的耳中。

    马耀南改让廖容标课堂教授体育课。课上学生要求廖容标写板书。廖容标拿枪上阵是当仁不让的好手,提起粉笔却好似千斤沉重。他铆足力气,才歪歪扭扭写下一行粉笔字,这字迹不仅不规整,还掺杂了红军才用的简体字。满堂学生又是目瞪口呆。

    廖容标只得向马耀南坦言自己的真实身份。马耀南非但没有任何责备,反而异常欣喜。他和廖容标商议,迅速开办一期抗日游击训练班,培养能打游击战的军事人才。

    当时学校内有国民党特务活动,马耀南为掩人耳目,便将“抗日游击训练班”对外宣称为“长山中学民众夜校”。廖容标主讲游击战术,姚仲明主讲统一战线,赵明新主讲发动民众,其实和“扫盲识字”一点关系也没有。

    1937年12月17日,日寇的7架飞机轰炸了长山周村镇。长山内的国民党军队自知难敌,准备随时撤离。马耀南闻讯后,和廖容标商议,决定趁国军准备撤退、日军尚未抵达的机会,发动起义,组建抗日队伍。

    在起义地点选择上,马耀南和廖容标等人发生了分歧。马耀南主张将起义师生拉到长山的长白山一带。那里峰峦连绵,沟壑纵横,大小山头利于隐蔽。而且有愿意加入队伍的联庄会接应,可以解决队伍的吃饭、住宿、武器问题。

    但廖容标主张队伍东上黑铁山,在那里驻扎起义。不久前建立的中共花山党支部,可以帮助起义队伍立足稳固,而且周围群众基础较好。

    起初双方陷入了僵局。马耀南为顾全大局,同意了起义队伍开往黑铁山的建议,但他也进行了一些后续的补救工作。

    后来的形势证明,马耀南的“补救”对游击队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大褂子队行军起义

    12月24日,战争的阴云笼罩长山大地。不过纵使形势再恶劣,老百姓依旧要为衣食住行奔波劳累。这天恰逢长山大集,十里八乡的百姓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物资紧缺,纷纷赶集囤货,狭窄的街巷拥挤不堪。赶集正热闹时,天空突然有日机飞临,先后投下12枚炸弹,躲闪不及的百姓死伤惨重。爆炸声浪还将长山中学“教育救国”的匾额震落,有些教室玻璃也被震碎。

    马耀南在校园里,认定轰炸是日军的先期试探。一旦城内的国民党军队逃跑,日军将很快发动进攻。他一边指挥师生疏散隐蔽,一边和廖容标决定迅速起义。起义教员学生于当夜汇集完毕,悉数前往易守难攻的黑铁山驻扎待命。

    马耀南接着约姚仲明、廖容标到文庙开会,讨论起义的细节和亟需解决的问题。

    马耀南审时度势地提出,可先由姚、廖带领师生出发,自己回家筹备钱粮物资。但姚、廖觉得自己在校内缺乏威望,危机关头难以稳定军心,最好还是由马耀南亲自带领上山。马耀南多次解释称,筹备起义除了有生力量外,物资钱粮供应同样重要。

    夜色朦胧中,60多名师生陆续集中到城南的南神坛村。在夜幕的掩护下,他们冒着冬日严寒,朝东边的黑铁山行去。

    但队伍在途中马上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大家行军50余里,已经饥寒交迫,疲惫虚弱。可到了黑铁山附近的村庄,队伍没看到热忱欢迎的群众,反而是杀气腾腾的抬枪土炮给了他们“下马威”。姚仲明后来回忆说:“村庄的联庄会,夜间常以土炮防我们接近村庄,有时给夜行军造成阻碍……队伍吃饭困难,群众也不愿意送给养。”姚仲明只好派出宣传队,请村里闾长领着在村间劝募早饭。可他们跑遍全村,募来的只有糠菜窝窝和玉米饼,数量还不够一半人吃饱肚子。后来队伍给养更加难以为继,干粮又少又孬,一天两顿只能吃个半饱。第三餐一点吃的没有,只能饿肚子。

    没有了物资给养,队伍何谈战斗力,别人望去不像游击队,更似难民营。因为还穿着学生的长衫装扮,老百姓看到他们,便叫他们“大褂子队”。

    千钧一发之际,马耀南亲上黑铁山,被推举为起义部队司令。

    东上黑铁山

    姚仲明、廖容标带领师生东进之际,马耀南马不停蹄地返乡筹措钱粮。马耀南此前为起义部队选中的安营地点是长白山,他便嘱托弟弟晓云、天民,将之前自己拉起的队伍带到长白山去,从西翼策应黑铁山起义队伍。马晓云还将筹集到的三支手枪,让马耀南带着上阵打鬼子。

    兄弟三人来到母亲房中,长跪不起,哭泣禀告:为不当亡国奴,儿子将离家上战场,去打日本鬼子。此去九死一生,便不能在膝下侍母尽孝。儿子恳请老母保重身体,勿以我们为念。母亲安氏见母子骨肉即将分离,自然痛彻肝肠,眼泪止不住流淌。她见儿子意志坚定,只能含泪答应了请求。为支持儿子打鬼子,她还把多年积攒的私房钱交给马耀南,让他带到部队充作军费。马耀南将母亲和家中女人、孩子,改名换姓后分散安置到临近的亲戚家。

    12月26日,马耀南作东上黑铁山的最后准备。他先请家里负责种菜的雇工安海鲁,把他多年来带点“书生气质”的偏背头剃成干练爽快的光头,又向本村财主购买一匹良驹,作日后驰骋疆场之用。

    27日清晨,马耀南拜别家人,孤身东上黑铁山,与自己牵肠挂肚的教员学生会合。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谭震林化解“小麦风波”
·下一篇:无
·曹元成、徐德征:黑铁山起义,淄博人民的骄傲
·特稿:黑铁山起义,淄博人民的骄傲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黑铁山起义:马耀南毁家纾难
方志敏的群众观
21个月写了12封家书——左权:烽火里的家国情怀
《英烈门风》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方志敏的清贫家风
台儿庄战役中的武术家张之江
特稿:纪念陈正人同志诞辰110周年——毛泽东与陈正人
谭震林化解“小麦风波”
孟良崮战役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
和李大钊一起慷慨赴死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