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史海秘闻>>正文
血战淞沪
2012-05-23 16:45:32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照片由李韧之提供 实习生杨阳对本文亦有贡献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这是一场极不对称的战争。日军方面,有称雄亚洲的海军舰船巨炮,对着中国守军轮番轰击;登陆日军前有装甲车开路,后有大炮做火力支援;空中的飞机更是如入无人之境,肆意狂轰。而中国守军的装备落后得可怜,重武器、防空武器几乎没有。战斗进程中,后方支援的几门迫击炮都被视作宝贝。唯一能与日军比较的,仅仅是人数。十九路军和第5军几乎是靠血肉之躯,扛住了日军一个月的疯狂进攻。

  白川义则带来的日本援军,把这最后一点点薄弱的平衡也打破了。日本陆军第11师团和第14师团在上海登陆。此时,白川手中握有7万重兵、两个海军舰队数十艘军舰、飞机300余架。

  十九路军和第5军,总兵力只有4万余人。经过了一个月的鏖战,兵力损失已近三分之一,武器损耗极大。然而,他们的防线却绵延50余公里,正面防守已经难以支撑。左侧后的浏河一线约20公里的沿江防线,仅有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一个连驻守。如果浏河一线失守,正面防线的中国守军,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态势。蒋光鼐深知个中凶险,但手中无兵可派,他只能一次次地向国民政府军政部急电求援。蒋介石发回仅仅是“固守”、“加强戒备”等空洞的命令,援兵迟迟不见。

  3月1日,掌握绝对优势的日军,发起了不分主攻方向的全线攻击,意欲毕其功于一役,击溃中国守军。

  鏖战一天,日军付出惨重损失,却并没能在正面防线占什么便宜。但中国守军的软肋还是被找到了——当日傍晚,浏河失守。

  浏河告急,蒋光鼐再次急电军政部求援,还是石沉大海。

  腹背受敌的十九路军,被迫撤退至黄渡、方泰、嘉定、太仓的第二道防线。这是一次主动的、有计划的撤退。正如斯诺在报道中写的:“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这次撤退并不是溃败……外国军事观察家都称赞蔡将军指挥这一有秩序的战略撤退很有才能,在战术上也很正确……撤退进行得这样安静,掩护得这样巧妙,闸北的日本海军到天亮才发现,他们整夜炮轰的已是空的战壕和工事。”

  翁照垣旅是最后一个撤出防线的。从回忆录中可以看出,接到撤退命令时,翁照垣已经决意违抗命令。

  当时的战场态势,翁照垣旅基本已被日军合围,撤退只能向西,要突破日军两道防线,势必代价惨烈。翁照垣和所属两个团的团长一合计,与其在撤退路上牺牲殆尽,不如寸土不让,与敌人拼个玉石俱焚。

  翁照垣的文稿中,几次流露过“上海的战事也许最终会失败”的想法。这是一个中国军人的无奈叹息,但紧随其后的句子往往是“失败是将来成功的出发点。” 败局已定犹拼死力战,翁照垣准备以决绝死战的姿态,捍卫军人的荣誉。

  就在翁照垣抱定玉碎决心、死守吴淞时,一个叫吴迈的律师来到了旅部。吴迈自称是王屏南的好友,受上海市民公举而来。上海市民已知十九路军准备转移,而翁照垣旅执意不撤。吴迈就是来劝翁照垣暂保实力,撤离吴淞的。

  吴迈的好意,翁照垣当即谢绝。没想到,吴迈竟然声泪俱下地跪在了他的面前。小小的指挥部中,一时无比悲壮。

  见此情景,旅参谋长丘国珍给出了另一种撤退的方式:以进为退。全旅向嘉定方向撤退,途中经过庙行、杨行,皆是此前战事最激烈的地方,日军会有重兵防守。我军若击溃敌人,则乘胜转移嘉定。若战败,则以身殉国。

  这个提议被翁照垣采纳。是夜,翁照垣率队兵分两路,向杨行、庙行出击。行至半途,西北浏河方向忽然枪声大震,官兵皆传是我军夜袭浏河日军,当即军心大振,两路纵队加速前进。

  没想到,右路纵队穿过杨行竟然未遇敌军。接着,左路纵队也安全通过了庙行。大队人马一路来到了嘉定城郊。本来想与日军决一死战,却未遇一个敌人。翁照垣感到非常纳闷。

  直到第二天,谜底才揭开。原来,该旅第四团撤退时,在吴淞桥留了一个排殿后。这个排撤退时迷了路,竟然走到浏河方向。走了几个小时,他们看见远处有灯光,本以为是追上了大队人马,可走近一看,原来是几个日军在做饭。

  排长不管三七二十一,带着全排冲过去就开打。枪声一响,才发现捅了马蜂窝。那里是浏河日军指挥部所在地,四下里日军众多,枪炮声响成一片。黑暗中日军也不分敌我,以为是中国大军发动了突然袭击。庙行、杨行一带的日军也迅速驰援,结果却给翁照垣旅让出了路。那个误打误撞的警戒排,居然在混乱之中又误打误撞地冲了出来,仅伤亡士兵四名,失踪一人,其余全部安全撤到了嘉定。

  3月2日,十九路军全部撤退到第二防线。他们通电全国:

  ……我军抵抗暴日,苦战月余,以敌军械之犀利,运输之敏捷,赖我民众援助,士兵忠勇,肉搏奋战,伤亡枕籍,犹能屡挫敌锋。日寇猝增两师,而我以后援不继。自2月11日起,我军日有重大伤亡,以致力于正面防线,而日寇以数师之众,自浏河方面登陆,我无兵增援,侧面后方,均受危险,不得已于3月1日夜将全军撤退至第二道防线,从事抵御。本军决本弹尽卒尽之旨,不与暴日共戴一天……

  然而,十九路军再没有与日军决战的机会了。

  未实施的“救国计划”

  3月3日,国联在日内瓦召开大会,要求中日双方停止战争。

  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只是为转移国际社会对“九一八”的关注。在上海有着重大经济利益的美、英等列强已经几次调停,现在国联既已出面,日本的目的已基本达到。所以,日本赶在国联大会前夕,发表了停战声明。

  日本很清楚,他们为达到这个目的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据日方资料统计,日本陆军战死620人,负伤1622人;海军战死149人,负伤700人。淞沪战事的规模和惨烈程度,远远超过了日军的预料。他们遇到了中国军队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日军虽然占领了中国军队的第一道防线,却已是强弩之末了。一个并非嫡系的十九路军就让他们焦头烂额,国民政府还有上百万的中央军未动。战端再扩大,日本没有取胜把握。

  殊不知,国民政府压根儿就没打算动用自己的嫡系部队。当时他们的200余万精锐部队,都在“剿共”的内战战场上。蒋介石的方针是:“沪战在外交上应视为局部问题,不能扩大;在军事上‘剿赤’部队不能调用。”

  日本宣布停战,国民政府正求之不得。双方马上在国联的组织下开始谈判。

  没想到,谈到一半,竟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虹口公园炸弹案件。

  4月29日是日本的“天长节”(天皇生日),日军在上海占领区的虹口公园举办所谓的“中日淞沪战争胜利祝捷大会”,庆祝他们侵沪的“战功”,日本驻上海的军政要人悉数到齐。正在兴高采烈、耀武扬威时,19岁的朝鲜志士尹凤吉把两颗特制的水壶和饭盒炸弹扔上了主席台。天崩地裂的爆炸过后,日本军政要人死伤遍地。

  策划这起爆炸案的是有“民国第一暗杀王”之称的王亚樵。这一炸,侵沪日军总指挥白川义则一命呜呼;植田谦吉左脚被炸断截肢;野村吉三郎左眼被炸瞎。三任侵沪日军首领一死两伤。此外,侵沪日军陆战队司令当场丧生,日本驻沪总领事重光葵被炸断一条腿……

  这次爆炸暗杀的影响,足以改变历史的走向。出人意料的是,不可一世的日军,竟然对这一事件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日本当局训令谈判代表重光葵:“停战会不以炸案而停顿。”由此也足见日本急欲结束上海战事的真实心态。

  5月5日,在上海宏恩医院重光葵的病床前,中日代表在《淞沪停战协定》上签了字。“一二八”事变宣告结束。

  对这次战事和《淞沪停战协定》,各方评价不一。有人认为,自清光绪以来,与日本历次战争,未有如此大捷。《停战协定》未损失任何主权,是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对外交涉订约最有面子的一次。也有人认为,《淞沪停战协定》是一个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国民政府对日妥协退让,承认了日本在上海及其周边的驻军权,而中国军队却不能在上海周围驻扎设防。随着这份协议的签署,日本成功达到了转移国际视线的目的,一手炮制出伪满洲国。

  作为在淞沪战场上流过血的军人,翁照垣对《淞沪停战协定》感到悲愤寒心。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未能将日寇逐出国门而撤退,实在是莫大的耻辱”。

  “一二八”事变之后,翁照垣部驻扎在苏州。他在回忆录中隐讳地写道,这期间他曾向老上级陈铭枢提出过一个“革命救国的计划”,并郑重地要求陈铭枢不要对第三个人讲。起初,陈铭枢对他的“计划”表示同意,并约定两天后实施。可过了一天,陈铭枢给翁照垣打电话,让他一个人再来一趟南京。到南京后,陈铭枢对翁照垣说,此事关系重大,他跟蔡廷锴等人商量了一下,他们都认为不妥。这个“革命救国的计划”就此作罢。此事被翁照垣引为终身憾事。

  文稿中,翁照垣特意在这个“革命救国的计划”后面标注“计划略”,显得非常神秘。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计划呢?李韧之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他托远在比利时的波琳请教了她的父亲——翁照垣的三子翁天生。

  谜底揭开,这竟然是一次堪比“西安事变”的政变。

  翁照垣向陈铭枢提出,十九路军突袭南京,发动军事政变,劫持蒋介石,组织新政府,抗战到底。其时,十九路军驻扎在苏州,与南京近在咫尺。翁照垣提出的这次军事政变并非没有机会。对此,翁照垣非常沮丧,并在文稿中评价陈铭枢做事不够果断。

  虽然这个隐秘的“革命救国计划”最终流产,但“一二八”淞沪抗战中的种种境遇,已经让十九路军的将士们对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寒了心。

  淞沪战事结束之后,十九路军被撤出上海,调往福建“剿共”。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宣布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建立反蒋抗日政权。后来,在蒋介石的分化瓦解和优势兵力攻击下,福建事变终告失败。十九路军番号被取消,军队被蒋介石收编分解。这支英勇的抗日军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悲壮的背影。

  在淞沪抗战中吃了没有制空权大亏的翁照垣,则赴南洋为发展民族航空事业筹款。后来,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翁照垣再一次回到抗日前线,兑现了自己作为一个军人,保家卫国的诺言。(照片由李韧之提供 实习生杨阳对本文亦有贡献)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千古奇恨蜜蜂洞——新四军项英和周子昆怎样壮烈牺牲、叛徒刘厚总究竟下落如何连续报道之二
·下一篇:刘亚楼智取天津
·上海宝山纪念淞沪抗战76周年 志愿者呼吁给予抗战群体更多关爱
·淞沪抗战珍贵影像巡回展开幕
·上海:淞沪抗战遗址遗迹亟待修复保护
·《淞沪战歌》再唱响
·淞沪决战:蒋介石草草收场 20万官兵只有4万运到台湾
·淞沪会战四行仓库“八百壮士”最后一人辞世 战斗中失去左眼
·两位老人向淞沪抗战纪念馆捐赠文物(图)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举办《永恒的丰碑――上海军民抗战故事》大型图片展
·亲赴前线 宋庆龄两次淞沪抗战两次挺身而出
·八一三淞沪会战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李中权同志生平(图)
瞻仰先烈事迹,缅怀红色经典——安师大江淮社工“向
细雨传递雷锋情 青春托起中国梦——雷锋导游团队赴王
校彦利、刘瑜晴: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
特稿: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
刘姣: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特稿: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