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旅游建设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影视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旅游意义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张铚秀——从小号手到大司令(组图)
2009-01-11 23:21:14
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中红网)
作者:钟东林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我们攻进村子,敌人不知道来了多少红军,除几处敌人有小的抵抗行动,被迅速消灭外,其余只好走出营房和工事,举起“双枪”向红军投降。这次战斗只进行了不到半个小时。
    二、长征途中唯一创建的苏维埃政权
    红军长征,都是离开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无不希望重新开辟根据地,然而由于敌人的围追堵截,根本没有机会,没有条件。唯一的例外,便是由红二、六军团在云贵高原川滇黔交界的黔(西)大(定)毕(节)地区创建了长征途中的苏维埃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在这里红二、六军团得到休整,动员了5000多人参加红军,发展壮大了红军力量,同时团结了黔西北各阶层的力量共同反蒋抗日。
    那是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顺利渡过鸭池河,占领黔西城。2月5日,两军团领导审时度势,决定在黔大毕实施战略展开、创建川滇黔新苏区。7月,在大定城孔庙召开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贺龙任主席、朱长清任副主席,因贺龙要指挥部队作战,由陈希云代主席之职。
    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设在大定城西门福音堂内,不久,迁往毕节百花山福音堂,我军撤离毕节时,随红6军团转移到朱昌、平山堡等地。会上,发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布告》,布告阐明了红2、6军团进军黔大毕的宗旨,宣布了临时革命政府的施政方针。这标志着又一块红色根据地在白色恐怖中诞生。
    红军解放毕节城后,在宣传发动群众的同时,红军各团、营都抽调整排、整班建制的抗日工作队,在贫苦群众的引导下,分布到以毕节城为中心的城镇乡村,打土豪、分浮财,筹粮筹款。在毕节地区,红军打土豪近百家,收缴的财物、盐、粮食等物品,多数分给群众,少部留作军饷。在毕节城,红军还打开当铺,要当主领回所当的物品,当众烧毁借据契约;组织工人、店员成立协会,改善生活待遇;对民族工业和中小工商业者采取保护政策,废除各种苛捐杂税,同时,还欢迎外地商人与苏区通商。由于红军纪律严明,买卖公平,毕节城各个商店纷纷开门营业,使原已百业萧条的毕节城又买卖兴隆起来。
    黔大毕是个多民族地区,为做好少数民族工作,军团政治部专门印发了对少数民族的标语口号,对大部队经过或居住的少数民族村寨,规定了严格的纪律,不许进少数民族祠堂,未经主人允许不许进屋,尊重他们的习俗和衣着等等。在毕节,王震政委亲自做大定八堡六寨的苗族群众代表的工作,赠送枪支和银元,帮助组建苗民独立团,还派政治部巡视团的谢中光(谢友才)任政委,当时,少数民族群众不知道“共匪”是诬蔑之词,见了红军就伸出大拇指说:“还是你们‘共匪’好。”
    在宣传发动群众、打土豪分浮财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建立县、区、乡各级苏维埃政权,建立红军游击团(队)和“抗日救国会”、“人民抗日大同盟”等群众团体,当时,黔大毕建立了近百个县、区、级苏维埃政权,许多有阶级觉悟的穷苦群众当上了苏维埃政权的领导。那时,在黔大毕广泛传颂着长工当区长、挑水夫当县长的佳话。与此同时,各部队都组织扩红突击队,制定扩红计划,广泛动员青壮年参军,在不长的时间内,黔大毕地区就有5000多人参加红军,我红16师在毕节就补充了1000多新兵。
    三、一位懂得马列跟随红军长征的开明绅士
    红二、六军团在黔大毕地区的抗日统战工作,更是做得有声有色,有力地配合了建政扩红。最突出的团结周素园老先生。
    毕节城开明士绅士周素园,是贵州省辛亥革命的元老,《黔报》的创办者,贵州军政府行政总理。1925年因不满新军阀统治,拒绝国民党委以要职,寓居家乡毕节。人虽回到偏僻的黔西北,但他的革命热情并没有减退,收集了许多马克思、列宁的书,长期潜心研究。红军快到毕节时,伪专员莫雄劝他到外地避一避,周素园毫不迟疑地说:“我没有多少家当,不必走。”并劝莫雄不要与红军为难。我军攻取毕节后,民运部的同志打土豪来到他家,发现有许多马列著作和进步书籍,书里面圈圈点点。
王震、夏曦了解这一情况后,亲自来到周家,看望周老先生。寒暄几句后,王政委问老先生:“国民党说红军是‘共匪’,城里有钱有名的人走了不少,您怎么不走?”周老先生沉思了一会说:“他们也劝我走,我觉得我不必走。这些年来,我读了一些马列的书,还是马克思列宁讲得对,我相信马克思主义。你们红军是讲马克思主义的,我正想亲眼见一见红军。”王政委和夏主任听后很高兴,对老先生讲:“你虽不从政,仍关心国事,研究马克思主义,真是难能可贵,现在我们共产党的政策是抗日反蒋,您赞不赞成?”周老先生说:“共产党抗日救国乃民族之大幸,这个政策好,我赞成,完全赞成。”王政委和夏主任当即邀请他与我党合作,携手共建抗日反蒋根据地。周老先生激动地说:“我已近花甲之年,退出政界也已多年,承蒙贵党邀请,使我在有生之年能为民族、为民众尽力,这是我的光荣。周素园出山从政的消息一传开,在黔西北震动很大,许多人都讲:”共产党了不起,连周素园都跟共产党走了。”周老先生接受我党邀请后,四方奔走宣传我党反蒋抗日主张,2月12日,成立了以他为首的“毕节抗日救国会”,成为毕节地区各阶级、各阶层的抗日反蒋联合力量。
    2月14日,与地下党有联系的各部武装齐集毕节城小教场,举行贵州抗日救国军成立大会,宣布了抗日救国军和下辖3个支队领导人名单,红军选派部分政治干部到抗日救国军任职。周素园老先生愉快地接受了红军的委任,出任“贵州抗日救国军”的司令员。毕节抗日救国会和贵州抗日救国军的办公地点,就设在周老先生的家。为了使红军在黔大毕地区站住脚,周素园利用他与龙云、孙渡等滇军将领熟悉的有利条件,给他们写信阐明红军政治主张,用“假道灭虢”的典故说服龙云、孙渡在云南按兵不动,以使我军集中主力对付东面进攻之敌。就在周素园与我军携手共建抗日反蒋根据地时,国民党政府非常恼火,为替自己遮丑,军令部长何应钦急电贵阳顾祝同和吴忠信:“乡人周培艺君,字素园,近在毕节被匪掳去,请查明设法营救为褥。”
    后来我军撤出毕节时,周老先生毅然离开家乡,随红6军团长征。在乌蒙山区,任弼时、肖克、王震等首长考虑老先生年高体弱,经不起长途跋涉和征战之苦,派邓止戈与老先生商量,给他部分黄金去香港或昆明,为我党做统战工作。周老先生听后断然地对邓止戈说:“我已是近60岁的人了,几十年来都没有找到光明,现在我参加了红军,正是我一生最光荣的时刻,请告诉几位首长,我周素园绝不离开红军,死也要死在红军里。”邓止戈将周老先生的话报告王政委,王政委又转告贺老总等首长,贺老总高兴的说:“好,抬也要把他抬走。”我们先用轿子抬,后来他骑马,他与我们一起长征,渡金沙,爬雪山,过草地,到达延安后,受到毛主席和周副主席的热烈欢迎,毛主席称赞他是“我们的一个十分亲切而又可敬的朋友与革命的同志”。1985年周仁杰向肖克谈起黔大毕时,肖老说:“周老先生不易啊!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我们在贵州的力量不算大,像他这样的人与我们合作共事是不多的,老先生是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开明士绅。”
    红2、6军团为到黔大毕地区后,正确地执行了党的各项政策,所到之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每到一地,扶助干人,打击土豪劣绅,使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得到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拥护,黔大毕地区出现了“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的局面。红军的行动博得了西南民众的赞誉,当时香港日报称肖贺红军为“救国救民的王者之师”。
    四、弯弓射日到江南
    1936年10月9日,红一、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在静云的将台堡会师。至此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军会师尽开颜。1937年1月,组织上分配张铚秀到红军大学学习,后改为抗大二期。11月18日,他从抗大毕业,至今,他还珍藏着上面印有毛泽东题词手迹,由校长林彪、教育长罗瑞卿签发的抗大毕业证书。当时叶挺、项英来到延安,为组建新四军要一批战斗骨干到江南。根据组织安排,这位从南到北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战士,又义无反顾从北到南,奔赴南方抗日战场。他从延安到西安、武汉,再经九江到达南昌。尽管介绍信上明确他到任后任团的领导工作,但当时新军尚未组建。张老回忆第一次见到陈毅司令员,请他分配工作时,陈毅灰谐地对他说:“而今我还是个空军司令,能把你分配到哪儿去呢?”接着,他听说我们一行三人,我是永新人,彭福民是莲花人、李忠民是吉水人,就果断地说:“你们就打回老家去!”当时我们都没明白他的意思,陈毅司令员给我们解释说,就是回到家乡去、到谭余保同志活动的湘赣游击区,壮大抗日人民武装力量,动员组织青壮年参军。拉起50人,你当连长;拉起100人,你当营长;动员300人以上,当团长。暂时就给谭余保同志当参谋。第二天,一位叫曹鸿胜的老交通为我带路,向永新山区,向生我养我的故乡出发,直到1940年,我调至军部工作,后任新一团团长。
    1940年10月,蒋云石对皖南新四军的杀机已露,云岭上空黑云压城。起初,我们准备坚持在皖南斗争,保卫军部、保卫敌后的抗日指挥中心。1941年初,接到东进命令离开云岭向苏南转移,准备到镇江以东地区渡江北上,开赴抗日前线。部队分一、二、三支队,分别为左、中、右路。张铚秀率新一团为左纵队前卫。新四军从父子岭 、土圹等地出发,在章家渡过河向茂林方向前进。部队进至榔桥、裘岭时,战斗打响,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作为“皖南事变”的幸存者,张老非常沉痛地告诉我们:新四军部队不足万人,而国民党动用7个师近10万人的军队将我军包围在茂林山区。山路崎岖、人烟稀少,雨雪交架、天寒地冻。经过十几天的激战,弹尽粮绝、饥寒交迫,又在敌人分割包围中失去统一指挥,我们只好化整为零,分散突围。我率领的新一团1200多人在敌人的重围中,与敌人激战了8天8夜,700多名官兵阵亡。政委丁麟章,参谋长徐赞辉先后负伤,代政委雷耿光荣牺牲。我带着500多人一路冲杀,最后只剩下几十个人昼伏夜行。有一天,我们在一个山头发现敌人的搜索队放火烧山,我带领的一个小组,刚刚来到靠近一幢茅屋的斜坡上,清楚地听到敌人的说话声。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急中生智的小警卫员伸手把我拉到鸭棚的水塘里,恰好鸭棚四周长着密密实实的芦苇,外面的人看不清里面,站在水塘里却能清楚地看到外面的动静。我们几个人,在水深齐腰的鸭棚水塘里,整整泡了一个白天。傍晚时分,估计敌人也害怕遇到我们的部队,他们咒骂着,吆喝着下山了。
    在高山野岭中隐蔽行军,常常是三五天才能吃到一顿饭,遇到敌人搜山,又时而分散时而集中,白天蹲山头,看地势判 方向,夜深人静才进入纵横交错的山林小道,摸索着往前赶路。按路程计算,从皖南地区到繁昌的江岸边,不过百多里路,然而,我们却走了1个多月。2月底的一天,我们渡过长江,到达无为地区。
    新1团在皖南突围中,历尽艰辛和曲折,连同零星收容的同志最后只留下200多人,作为一个有建制的战斗集体,我们始终不屈不挠地战斗着。我回到皖中后,军部命令我,带几十名突围出来的干部到盐城,在重建后的新四军军部进行短暂的学习。接着,奉陈老总和刘少奇政委的命令,我又随傅秋涛同志一起踏上了新建7师的战斗岗位,开始了新的征途。
    五、解放大上海 露宿南京路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张铚秀参与的大小战斗不胜枚举,解放军出版社和军事科学出版社分别推出了他的《阵中实录》和《军旅生涯》两册厚厚的专著。他特别给我们介绍了一场没有硝烟战斗。那就是解放大上海,露宿南京路。他指着画册中一帧当年部队露宿街头的历史照片告诉我们: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4月25日解放南京。5月12日起发起上海战役。张铚秀任三野第九兵团第27军第80师师长,他率领的第80师担负主攻上海市区的任务。在三野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张震的直接指挥下,以第九、第十两个兵团十个师的兵力向固守上海的汤恩伯集团发动攻击,经过15天激战,歼敌153万人,5月27日,上海全部解放。
    5月25日凌晨,张铚秀率80师迅速穿插攻击,进入外滩、南京路一线,圆满完成进入市区的战斗。在稀落的枪声中,师指挥所转至南京(东)路,并遵照上级指示,对外滩重要机关、公司、商店、仓库、银行和驻外机构等实行保护措施。当时,苏州河北岸还在进行着激烈的战斗,兄弟部队正在向吴淞口、崇明岛推进。然而,我军所到的市中心区秩序良好,而且已经在主要街道或部分近郊局部恢复了交通。紧接着,我们27军,接上级指示指定区域为第二警备区,担任市区警备任务,负责维持城市治安,看管旧机关和公共场所,收容游勇散兵,肃清残敌及其它有关警备事宜,确保城市秩序安定和恢复生产。
    我师所属各团及直属部队重点警卫南京东路和外滩,均驻扎于市中心闹市区。我们的队伍,是胜利之师,又是第一次进驻祖国最大的城市,我们将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上海人民面前呢?
    这时,解放了上海市区,是枪声并未完全平息的城市。尽管这样,住在市区的各界人士和居民,随着部队的进驻,陆陆续续从郊区避战的地方赶回来了。开始看到关门闭户、窗帘严遮的景况大大改变了,路上逐渐出现熙熙攘攘的卖小吃的叫卖声;南京路上最有名的“永安公司”、“先施公司”、“新新公司”打开了铁梭门,厨窗里摆出各色各样的百货。最惹人注目的西餐馆子也亮出西菜的菜谱。那些忙于擦皮鞋的孩童吆喝声此起彼伏。夜幕降临的时刻,五颜六色的霓虹灯,跑动闪烁;茶室和咖啡馆营业延续至深夜零点以后,在那些高层的楼房里,不时传出贝多芬的乐曲,也夹杂着爵士音乐……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他为人民谋幸福——“毛泽东诞辰纪念日”感言
·下一篇:特稿:100万重庆市民自驾游广安(组图)
·特稿: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特稿: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图)
·特稿:淮河源头红军花(组图)
·特稿:以史为鉴向左转
·特稿:为红色精神在上海的弘杨作贡献(组图)
·特稿:送温暖到抗美援朝老战士手中(组图)
·夏斐然:送温暖到抗美援朝老战士手中(组图)
·特稿:芦山县委党史研究室看望慰问守护重要红军遗址的困难群众
·特稿:《红梅赞》、《长江之歌》响彻在榨菜故乡—两江广场送欢乐下基层2012中国文联在
·特稿:徐建平、马继奋参观一代伟人刘少奇故里景区(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2012年迎新春诗歌四首
特稿: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黄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实现馆藏文物安全年
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图)
杨文忠: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
特稿:著名人士为东方红纪念园题(赠)词之一(组图
甘心田、吉卫红、张胜利、魏静:淮河源头红军花(组
特稿:淮河源头红军花(组图)
从周总理处理“两件衬衣”看作风纯洁性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李德生在安徽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主席语录
特稿:十里长街送总理
100首红歌歌词(写红歌画红歌内容参考)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