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滚滚珠江英雄史 侨乡抗战壮山河——抗战纪实小说《滚滚珠江》特色谈(图)
2015-05-14 17:53:23
作者: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副秘书长、《五邑侨史》副主编 黄柏军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滚滚珠江》一书封面(黄柏军摄影)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新会籍在北京乡亲、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钟永安撰写的侨乡抗战纪实小说《滚滚珠江》第三次重印、由美洲台山华侨书社出版。《滚滚珠江》全书35万字,作者以自己少年时代遭遇八年抗战的亲身经历为线索,详尽叙述了日寇入侵江门五邑后,侨乡人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日本侵略者对侨乡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真实记录了侨乡人民奋起反抗,前赴后继,为保卫家乡保卫和平与日本鬼子展开殊死较量的感人故事;还有作者以抗战时代亲身经历者的身份,回眸历史,瞻望时代,呼吁中国当今年轻一代,必须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滚滚珠江》一书,有亲见、亲闻、亲历的“三亲”史料魅力,也有文学作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挥洒和豪情,所以塑造出一幅气势磅礴、振奋人心的时代画卷。该书写作夹叙夹议、用语通俗、史料详尽、描写细腻、富有地方特色和艺术感染力,令人印象深刻欲罢不能。旅美著名学者、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宗鹰在为该书撰写的序言中,称赞“《滚滚珠江》堪称是生活感情、责任挚情和文学才情的三情结晶”。

    阅读《滚滚珠江》,会给读者怎样的启迪和收获呢?我认为她的写作特色,主要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富有地方特色,是教育后人的乡土教材
 
    今天回过头看七十年前的抗日战争,年轻一代可能知道《红高粱》、《百团大战》、《平原游击队》、《烈火金刚》等影视作品,但是有多少年轻人知道和关注到:我们江门五邑的抗战史也是波澜壮阔故事多多的呢?!《滚滚珠江》就是一本讲述我们身边的抗战史,里面一个个的鲜活人物熟悉、生动,或许是你的父母,或许是你的爷爷奶奶,重温我们江门五邑七十年前的那场血泪大剧,尽管亲历者越来越少,尽管历史沉重不堪回首,但是耳边依然有个声音在提醒我们:牢记历史,牢记国耻,不要让历史再次重演!所以看《滚滚珠江》,不但是看小说这么简单,还是精神的洗礼和历史的重温。意义可谓大矣!

    钟永安教授1990年退休后移居美国,在美国居住十年时间只干了一件事情:他伏案十年一边研究乡土资料一边写作自己的自传体纪实小说。至2002年写成《滚滚珠江》。为什么写一本书耗费了十年时间?其中最主要原因是钟教授把这本书的创作看作是侨乡抗战史的真实反映。写家乡的抗战历史,钟教授树立一个原则,写真历史,不要虚构,写真实的抗日无名英雄,不要加工堆积美化塑造。

    钟教授花了很大精力在事件材料收集和考证上:1937年——1945年江门五邑怎样走过抗战八年?期间,发生了那些著名的抗战事件?有那些值得纪念的无名英雄?在抗战烽火中侨乡青年怎样艰苦求学立志成才?为了找到这些真实原始资料。农业专家钟教授变成了地方文史专家,他阅读和摘录了数百万字的地方文史资料,梳理出大事记,对家乡抗战史烂熟于心才下笔写书。严谨的写作带来累累硕果。

    所以,阅读《滚滚珠江》,仿佛是阅读一幅具有浓郁侨乡风情的历史画卷,书中说的是家乡人,写的是家乡事,一书一页满载离愁,一字一句诉说乡情,令江门五邑乡亲读来心驰神往倍感亲切。

    二是富有传奇色彩,很多“解密”情节填补史料空白

    该书作者出身华侨世家,抗战中与不少老一辈侨胞、侨领有密切交往,例如江门工商业界前辈文植虞、澳门爱国绅士何贤等。所以作者很多亲身经历的抗战故事均为亲身经历,情节生动感人肺腑,而且是首次披露,鲜为人知,堪称填补侨乡抗战史研究的空白。

    例如,书中介绍的旅加拿大侨领、新会古井人林时青先生,抗战前他在加拿大组建华侨音乐社,为祖国抗战事业义演募捐,由于成绩显著获得国民政府的表彰和嘉奖;林时青回乡探亲期间,眼见日寇凶残,同胞受难,他毅然留在家乡参加新会民众游击队打击日本鬼子,“没有国家就没有小家”——是林时青的口头禅。勇敢的游击队员林时青后来还荣立二等战功。林时青是千千万万爱国华侨的典型和缩影,其人其事令人感动不已。

    又比如新会古井在抗战期间,被日寇占领,成为沦陷区。作者的家也在古井,但是誓死不当亡国奴,不愿坐以待毙,鼓起勇气跟随游击队坐船偷越银洲湖的日军湖面封锁线,投奔对岸那边国统区的自由天地。难得的是,这些情节是作者少年时代亲身经历,逃亡和穿越日军封锁线期间的紧张、惊险、九死一生,虽历经七十年依旧历历在目终身难忘。

    类似这样的生动、真实的抗战故事,《滚滚珠江》一书比比皆是,相信读者看了增长见识,历史学家看了如获至宝。

    文字何以感人?皆因笔端常带感情。作者钟永安教授书写的这些抗战故事有血有肉,也是难得的抗战研究史料,令人读来如同身临其境,深受感染深受教益。

    三是富有励志作用,是当代年轻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滚滚珠江》一书的作者不幸,少年遭遇中国八年抗战,担惊受怕颠沛流离;作者又是幸运的,他后来逃难到澳门,考入著名的广东培正中学,有了一个安心读书的环境,通过自身的刻苦学习,成为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以后潜心学术著书立说,成为我国著名农业专家,又因为钟永安与妻子李敏大学毕业后放弃城市生活自愿扎根草原搞科研,被周恩来总理赞誉是新中国科学家群体中的“当代昭君。”

    正是因为有了抗战、逃难、死亡威胁、饥荒、生离死别等种种苦难,他们这一代在抗战烽火中成长和历练起来的青年人很早就有国家责任和社会责任。为什么而读书,他们的回答是:为国家富强而读书。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龙云:一代抗日爱国将领——谨以此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龙云:一代抗日爱国将领——谨以此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特稿:猴场会议会址满意度再次提升(组图)
·特稿:中央媒体采访组走进连城红色纪念馆(图)
·特稿:自驾重走长征路寻访专集(101)——沙窝(俄邓),决定由毛泽东负责军事工作(组
·特稿:中国军魂——纪念抗美援朝胜利六十五周年
·特稿:中国军魂——纪念抗美援朝胜利六十五周年
·特稿:满江红·纪念抗战
·特稿:永昌小曲唱响红西路军鏖战永昌的不朽功绩(组图)
·特稿:“马背上的图书馆”(组图)
·特稿:文化名镇——寨市(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黄柏军:滚滚珠江英雄史 侨乡抗战壮山河——抗战纪实
特稿:滚滚珠江英雄史 侨乡抗战壮山河——抗战纪实小
宁死不屈的抗日女英雄阮瑞琼
头颅抛却气节在 生命大写民族魂——站在抗日英雄陈冠
夕阳中那抹重彩
刘作芳:龙云:一代抗日爱国将领——谨以此文纪念中
特稿:龙云:一代抗日爱国将领——谨以此文纪念中国
缅怀聂荣臻:最后一位辞世的开国元帅 曾指挥战斗击毙
战斗在和林的安正福抗日武工队
对话抗战老兵卜凡人——14岁,扛起钢枪打鬼子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东北七旬土匪座山雕有多厉害?(组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