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发明创造,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而且增加了人民群众对于革命队伍战胜困难、创造奇迹的极大信心。
马兰草发明技术投入生产使用的同时,华寿俊他们还不断的探索创新,他们用钢丝帘代替竹帘捞纸,用土碱代替烧碱漂白,用火墙烘干代替自然烘干等等,大大改变了生产技术,提高了产品质量,缩短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1940年底,边区公营造纸厂发展到三家,年产量833令;到1941年边区的公营工厂发展到10家,年产2147令;1942年底,公营造纸厂发展到14家,私营造纸厂48家,年产总量6849令,基本上满足了边区出版、办公、学习和生活用纸,为边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为粉碎的国民党对边区的经济封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44年5月在陕甘宁边区职工代表大会上华寿俊被评为“甲等劳动英雄”;延安大生产运动之后,朱德曾赋诗赞颂道:“……农场牛羊肥,马兰造纸俏。……”
平静的小村,欢快的小溪,没有旧址的痕迹,但小溪可以作证;石碑虽然被推倒,但历史永远不会消失;石碑后边隐藏的那段震撼人心的历史,那些可敬可爱的先辈们,他们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写就的辉煌的延安革命历史,永远不会被抹去;特别是先辈们 那种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不也像这小溪一样代代流传,永不断头!
看着小溪哗哗的向东流去,我想,它将汇入延河、黄河,最后融入大海;它不也像中国革命的历史,在延安落脚,起步,走向辉煌?
参考书目: 《延安缔造》作者朱鸿召; 《南泥湾》作者任勇; 《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丛书,文献卷; 《延安自然科学院》作者华寿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