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革命作家蒋光慈的“另类”小说再解读
2013-11-04 11:20:40
作者:金寨县委党史研究室 喻林源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蒋光慈一生创作颇丰,留有诗歌、小说、书信、日记及译著等廿多部作品,共计200多万字。这些作品大多是反映在革命浪潮起伏中普通民众和革命份子的所思所想、斗争成长及人生命运等内容。其作品一直被视为普罗文学的先锋,受到普遍的欢迎。但在其创作生涯中,也遭遇到了文学创作上的“滑铁卢”——小说《丽莎的哀怨》(以下简称《丽莎》)。对于《丽莎》,作者本人所言不多。蒋光慈在《<新流月报>第一期编后》中说:“要说到我的《丽莎的哀怨》了,这一篇是我的很大胆的尝试,也只是一个尝试而已;自家当然不能引为满意之作。是成功还是失败,请读者于它发表完时再批评吧。”在这部作品创作之前,蒋光慈的小说一直被认为是情绪化的、“脸谱主义”的、“革命加恋爱”式的,在文学艺术上也是粗糙的。可是作者这次有意的尝试却并没有赢得成功,相反更多的左翼作家却囿于政治、阶级等因素对这部作品给予了消极评价,甚而成为作者日后被开除党籍的原因之一。而在此之后,蒋光慈又创作出了一部题材与《丽莎》极其类似的小说——《冲破云围的月亮》,似乎想在作品政治意义上来一次“拨乱反正”,此后的作品又相继回归“革命”的道路。由此看来,单就革命性和所收到的反响而言,《丽莎》已算是蒋光慈众多作品中的一个“另类”了。但这部作品的“另类”因子又岂是仅有这些。

    成熟的第一人称倒叙结构与合理客观的情节推演

    《丽莎》写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一位名为丽莎的旧俄贵族妇女与丈夫白根逃亡到上海。由于坐吃山空,而被迫靠跳“裸体舞”,甚至卖淫来换取物质生活资料,最后因患性病而决定自杀的故事。

    故事以第一人称倒叙的方法开头,交代“我”现在近于绝望的景况;然后通过大量的回忆来讲述致使现在近于绝望的原因;最后回到现在,于一种无奈的哀怨中选择离世。开头这一倒叙的手法,成功地设疑,然后讲述过去,再回到现在,这在蒋光慈小说中倒是屡见不鲜。先前的小说《少年漂泊者》、《鸭绿江上》(短篇小说)等就已使用,同样也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而到了这里可谓是趋于成熟了。悬念在整个文本中一直存在,而小说的情节也是围绕着这一“释疑”展开,以时间上的变化为总线,又以环境的变化为阶段,使主人公在强大的外力面前只能由一个地方辗转至另一个地方。整个文本表现的就是主人公丽莎一步步退让、一步步放弃人生尊严、一步步丢失自己的过程。故事情节的前半部分主要表现主人公在地理空间上的退让:从彼得格勒到伊尔库茨克,再到海参崴,最后到达上海;而后半部分则表现主人公迫于生计压力在精神上的退让:由生计压力,只好放弃尊严,靠跳裸体舞,到当局禁止跳舞,被迫从事卖淫,最后到不幸感染性病,思想不堪重负,选择轻生。在这一步步的退让中,是丽莎一步步与自己做着无奈的妥协。最后,胜利属于胜利者,失败归于失败者,一切尘埃落定,她拖着遍体鳞伤的肉体与精神选择与这个世界永别。不可抗拒的外力作用,使得《丽莎》的情节推演显得合情合理。不像作者其他小说在描写环境影响时,在某些地方总是显得或多或少的牵强,喜好以主人公的自身认识或“觉悟”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最后的微笑》中被辞退了工作的阿贵尽然可以为了妹妹以后免受侮辱而想趁她还是小孩时就杀了她,后期作品《咆哮了的土地》中毛姑转变为女兵也缺少必要的铺垫。在蒋光慈的小说中,田野乡景往往又似乎是一种“万能药剂”,既能抚慰主人公创伤的心灵,又能扭转文章的整个走势。在《冲破云围的月亮》中主人公王曼英想去自杀,坐在火车上因呼吸到新鲜空气,看到美丽自然,“一切都充满着活泼的生意”,从而将打算了很久的轻生念头给打消了,而之前文中却并没有任何铺垫。这一自然的观感,神奇地挽救了主人公,使小说情节也发生了逆转,从而得出与《丽莎》完全不同的结局……与此相较,《丽莎》的情节发展则显得合情合理,主人公在外力作用下的进退也显得很有“分寸”而不突兀。另外,情节发展的合理客观也来自于作品题材的真实与主旨的“成功”偏离。

    题材创作的现实基础与作品主旨的“成功”偏离

    蒋光慈的小说,常被人诟病是脱离于现实实际。如茅盾就曾说:“我们看了蒋光慈的小说,总觉得其来源不是‘革命生活实感’,而是想像。”茅盾这样说,正是由于蒋光慈在创作上存在着人物“脸谱主义”、题材“公式化”的倾向,不能使笔下的人物和题材富有个性。这种个性的缺失与作者很少深入大众生活,细心了解和观察描写对象,仅仅依循当时信奉的革命文学理论,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情去写作有关。事实上,蒋光慈在上海,一直从事着党内的秘密活动,平时行动、接触陌生人都小心翼翼,要让他与革命群众有怎样的接触确实很难。但《丽莎》的创作却有着充分的现实基础,并不是作者的凭空杜撰。十月革命后,沙俄有许多贵族逃亡上海进行避乱。“据国际联盟统计,1920年左右,有多达七万多人避难于中国的上海和哈尔滨等地……1937年左右的上海白俄族裔非常贫困,在16岁到45岁之间的白俄女子,有22%从事着卖淫工作”。蒋光慈是众多作家中较早注意这一特殊群体,并把他们融入文学作品的。此后钱杏邨、冯乃超、丁玲等也相继写出关于这一群体的作品。蒋光慈凭着敏锐的创作“嗅觉”,再加上他精通俄语与对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了解,很好地开辟了这一写作途径。

    作为我国早期的革命作家,“革命”或“围绕革命”似乎是蒋光慈小说作品中永恒的主题。但《丽莎》却被批评界视为最不革命的作品,甚而被有些人认为是于革命帮“倒忙”的作品,这一切均与作品的主旨偏离有关。对于《丽莎》作品主旨的偏离问题,不少前辈均有不同程度的描述。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主旨,笔者也倾向于左翼作家冯宪章的说法,即要反映“贵族阶级的强横卑鄙,末路穷途;更在给我们暗示:‘黑虫’(指无产阶级,笔者注)的蓬勃振起,无可压抑”的社会现实。作者将丽莎夫妇的一路逃亡、回家乡的愿望一次次破灭、步步走向精神与肉体的灭亡与苏俄政权的逐步巩固进行对比,将白根的精神颓废和木匠伊万的老实巴交进行对比,将丽莎的思想迷失与姐姐薇娜选择无产阶级终获胜利进行对比,最终道出作者意图:资产阶级已穷途末日,而无产阶级正旭日东升。可是这一意图的显现却在丽莎这一人物形象面前“败下阵来”。丽莎形象的丰满、纯洁、高贵、哀怨使读者对这一“隐含”意图似乎没有发生半点联想。从丽莎身上体现的个人在外力一步步施压面前的无助与苍白足以使每一位读者感动。先是民众的起义,自己被迫与丈夫离开故土;然而随着时间的变化,唯一的依靠——丈夫白根却精神颓唐,俨然一行尸走肉;最后竟默许妻子靠跳裸体舞与卖淫来养活自己。同时,丽莎的“事业”也极其不顺,先是当局的禁跳裸体舞,再者又感染梅毒,最终在精神与肉体双“破产”中选择离世。在这里,更多的是丽莎的善良、坚强与白根的冷酷、堕落进行着对比。丽莎在通篇中所表现的对家国的热爱、对亲人的怀念、对丈夫的宽容,对劳动者的同情与善良,渐渐征服住每一位读者,甚至她对革命者的那点愤恨也显得理所当然和被人谅解。丽莎的哀怨也许在作者看来是哀怨旧阶级拥有的一切的一去不返,可丽莎是个人,在读者的眼中,她身上却体现了高贵与善良的人性美。作者在创作她的过程中给予了她足够的“自由”生长空间,让她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渐渐显露出人性美:《丽莎》是一首人在变革的大时代面前的无奈与悲怆哀歌。它道出的是个人面对世态炎凉时的那种渺小与无助。但即使这样,依然能勇敢面对,就是在无可堪负选择死亡时,也保留着那份对过去的忏悔和对尊严的自赎。作品主旨的无意识偏离,使《丽莎》成为蒋光慈众多作品中难得的一部非革命性、充斥着人性美的作品。

    出彩的人物形象与心理分析、对比等手法的运用

    丽莎无疑是蒋光慈众多小说人物中较为出彩的一个。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成败。在作者前期的小说中,无论是《少年漂泊者》中的汪中、《短裤党》中的众多“主角”(由于小说对几个重点人物平均用力,导致小说有好几位主角),还是其他革命小说,虽然角色的身份在那个时代是新鲜的,却都被评论家冠之以“相似、差不多”,“脸谱化”等负面评价。而在创作《丽莎》同期的时候,作者运用心理分析等写作手法创作出的《冲破云围的月亮》中的王曼英的和《最后的微笑》中的阿贵,均让人感觉是西式思想与中式身体的结合,主人公思想的变迁一度近乎于变态与神经质,给人一种不真实感。如王曼英遭遇大革命失败,情绪转入低落,竟然想到用自己的肉体主动去打败这个世界,而阿贵则不止一次因为蚂蚁之间的争斗联想到自己的懦弱,好像这个刺激一下子变成了主人公无法挣脱的梦魇。作者又以这种不真实的思想变化来带动整个故事情节的生发转合,使小说的情节演绎显得极其牵强,大大降低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作品的价值。与之相较的丽莎的形象塑造却要成功得多。她的一步步沉沦均由外力推动,她在外力施压下的思想和行为表现也颇为合理。并且由于作品题材的基于真实和特殊,丽莎迥然不同于蒋光慈笔下的众多革命者形象:她不是那种脸谱化的人物,有着自己的个性形象与性格特点,她温柔、善良,爱国、爱家,性格坚强。这是作者从没有写过的主人公形象,却正好能够避开政治、阶级等因素对人物形象刻画的影响,使丽莎显得更加真实与形象。

    运用心理分析方法来描写丽莎在外力施压下的思想和行为的表现也显得非常合理。较之作者的其他作品,《丽莎》倒是借鉴、运用俄罗斯文学中心理分析方法最为成功的了。“如果说蒋光慈在此前的‘粗暴的叫喊’有些粗糙的话,那么从《丽莎的哀怨》开始,则有朝心理方面转化、求细的表现。蒋光慈此时接受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影响……”的确,基于特殊的创作题材,成功地运用心理分析方法去描写俄罗斯主人公,使得《丽莎》更像是一位俄罗斯作家创作的小说,但这种在学习基础上造就的“另类”并不妨碍它成为蒋光慈众多作品中的佼佼者。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杨至成:两任军委总供给部部长、两次参加共产国际会议惟一侗族上将(组图)
·下一篇:特稿:张迎龙来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调研(组图)
·特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院专家来红安调研文化旅游资源(组图
·特稿:共悟井冈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安师大携手25所高校演绎“井冈情·中国梦”(组图
·特稿:追忆井冈情怀,传承红色梦想(组图)
·特稿:专访毛主席特型演员任震龙先生(组图)
·特稿:四川华蓥:荷花绽放千姿百态(组图)
·特稿:李中权同志生平(图)
·特稿: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阳师范学院“践行荣辱观,重走长征
·特稿: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特稿: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李晓: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院
特稿: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文化与旅游规划研究院
牛国艳、徐雅萍:共悟井冈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安师
特稿:共悟井冈精神 凝聚青春力量——安师大携手25所
李梧铭:追忆井冈情怀,传承红色梦想(组图)
特稿:追忆井冈情怀,传承红色梦想(组图)
周璞:专访毛主席特型演员任震龙先生(组图)
特稿:专访毛主席特型演员任震龙先生(组图)
四川华蓥:荷花绽放千姿百态(组图)
特稿:四川华蓥:荷花绽放千姿百态(组图)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