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红色歌谣>>正文
特稿:试论红安革命歌谣的红色文化特征
2012-12-30 21:48:35
作者:湖北省红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叶重豪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
    铜锣一响,四十八万。
    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这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流传在湖北黄安(今红安)的一首歌谣,这首歌谣真实反映了黄安人民在董必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著名的“黄麻起义”,数万民众揭竿而起闹革命的宏伟场面。由黄麻起义揭开的大别山革命序幕数十年长演不衰,在黄安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先后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走出了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三支红军部队,至三十年代初期,形成了以红安七里坪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这里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文化经济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得到发展,尤其是苏区的文化事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以本文开头的《黄安谣》为代表的一大批红色革命歌曲应运而生,从黄安传唱到整个鄂预皖苏区。一九三一年黄安改名为红安,从此,以红安为中心区域的鄂预皖苏区,吸引着各方有志之士到这里投身革命,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自不同地狱的文化与红安本土在这里交融与正和整合,出现了一个特定阶段的红色文化现象,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红安革命歌谣。红安革命歌谣是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红安革命歌谣的个性特征、历史地位和作用,也是对于汉语言文学、民间文学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论述。
 
    一 发祥的原生态性

    红安原名黄安,建县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古代为春秋黄国地域,古文化遗甚多,民间文化活动十分盛行,流传甚广,黄安建县后文风鼎盛,明清两代有史料记载的就有天台书院、云台书院、天窝书院、石林书院等十余处,到民国出去文化教育事业有初步的发展,尤其是革命根据地建成后,为创作革命歌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红安民风纯朴、戏曲调就有十余种,仅丛《红安革命歌谣》上记载的就有泗州调、孟姜女调、断姻缘调、花鼓戏段子、鼓词、兄妹说唱、夫妻说唱、叹妹调、扇子调、苏武牧羊调、蝴蝶调、小调、花鼓词、地灯调、八段锦、穷人调、玉蛾郎等数十种,这些歌谣都有原生态性歌谣的原形,在民间传唱,多以反映民众生产,生活,爱情故事的。因为有民歌原型,所以在创作革命歌谣时,就有很多是用旧瓶装新酒的办法予以改编。例如:《四季歌》中有一句旧词:“明月魂梦美人来铁甲 挨。”

    红安革命歌谣的原生态性还表现在民间艺人的创作与革命二字密不可分,过去艺人多以段子、荤话取宠观众,根据地建立后很多艺人受革命的 影响,投身革命开展赤色宣传,把民间的鼓词、说唱等形式搬到歌谣上,用以向群众宣传革命的道理,象著名革命烈士张南一投身革命前即是一个鼓书艺人,走乡串寨以说唱谋生,加入共产党后他就以鼓书为武器宣传革命,他唱的鼓词《为什么贫穷不均》这样唱:

    今一天与农友来到田畈,
    想起来痛苦事积在心间。
    众农友坐田埂自思自叹,
     三才老天地人应该平等,
    是缘何他该富来我等受贫?
    ……
    共产党来领导农民革命,
    打倒那吃人的土豪劣绅。
    乡村的一切权收归农会,
    普天下穷苦人才能翻身。

    再说,本文开头的黄安谣,也是又清咸丰年间的民间小调改编而来,是年,太平军功克武昌,进入黄安、麻城一带,黄安知县许赓藻命令乡绅组织团练抵御,太平军不敌而败北,于是就有“小小黄安,实在难缠,铜锣一响,四十八万”之谣流传,直到黄麻起义夺取黄安县城时,党的宣传门就将这首歌谣予以收编,其远生态性在此可见一斑。

    红安革命根据地建立后,红色文化事业如火如荼,在部队、学校、政府机关和群众中广为传唱歌谣,一部分歌谣是又本地人改编而传唱,还有一部分是党政军的领导人,包括中央派来的外地人创作的歌谣在根据地传唱。红安早期领导人王秀松、徐朋、郑位三、戴季英、曹学楷、戴克敏、陈定侯、成仿吾等,都编写了很多群众喜欢传唱的革命歌谣,《红安县志》记载仅陈定侯一人就创作歌谣20多首。曹学楷是地地道道的红安人,他创作的歌谣《枪会革命歌》长达一百多句,《兵变歌》十鼓三十句,都有红安浓郁的乡土语言特点,听起来通俗易懂。成方吾是湖南新化人,1931年受中央遣到达鄂豫皖苏区,后来任中共黄安中心县委书记,他创作了《识字运动歌》风趣幽默,短小精悍,易懂而又好记,对当时苏维埃政府号召的识字运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他在歌谣中唱到:不识字的好比一个睁眼瞎, 有眼不知世界大,哎!哎!哎不识字的呀,快来识字呀!大家识字工农干部好捷报,巩固苏区并扩大,哎!哎!哎!不识字的呀!快来识字呀!

    综上所述,红安革命歌谣的原生态性是一个历史的存在,它是鄂豫皖苏区歌谣的原始发祥地,也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里程碑的重要地位。
  
    二 内容的多样性

    红安革命歌谣从1927年黄麻起义时,民众传唱《黄安谣》开始,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苏维埃政权时,歌谣的创作、传唱达到鼎盛,以后又经历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也诞生了一些歌谣,但都不及土地革命时期的歌谣多,起内容主要涉及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革命时期的歌谣,通过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编写歌谣传唱,反映出浅的革命道理,吸引民众的注意力。《步工伤心事》、《农人伤心事》、《打菩萨》、《为什么贫穷不均》等,都是这样的歌谣。

    二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歌谣,注重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号召民众起来闹革命,奋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歌颂共产党的领导,歌颂红军队伍,反映妇女革命、青少年革命等方面的内容,如革命歌谣里的《赞列宁》、《十月革命歌》;暴动歌谣里的《黄麻起义》、《暴动歌》、《党员游击转还歌》;红军歌谣里的《红军歌》、《红军纪律歌》、《射击歌》;反“围剿”歌谣里的《欢送战士上前线》、《歌唱黄安大捷》、《红四方面军南下胜利歌》;工农革命歌谣里的《穷人谣》、《卖柴歌》、《十二月穷人歌》、《工人歌》、《劝五更》;妇女革命歌谣里的《妇女十叹》、《婚姻自主歌》、《妇女参军歌》;青少年歌谣里的《童子团歌》、《青年当红军》;拥军参军歌谣里的《拥护红军歌》、《送郎当红军》、《做双新鞋送情郎》;游击战争歌谣里的《红军越打越坚强》、《一颗红心拿不去》;文教卫生歌谣里的《劝学歌》、《看护歌》、《四季歌》;兵动歌谣里的《劝告白色士兵歌》、《兵变歌》、《可恨土豪和军阀》等等,内容广泛之多,群众唱起来朗朗上口,好听好记好学唱。

    三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歌谣,号召民众团结起来抗日不当亡国奴;注重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面目,号召人民翻身得解放,这些歌谣主要有《救国歌》、《民族革命歌》、《解放四季歌》等,歌谣的内容比土地革命时期的要少一些。

    总之,红安革命歌谣的内容涉及面广,在此不一一列举。
 
    三 革命历程的战斗性

    红安革命歌谣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具有极强的战斗性,苏区党组织和政府非常注重文化宣传作为一项武器,他们一手拿枪参加战斗,一手拿比创作革命歌谣,用歌谣作为武器,团结民众,打击敌人。我们今天重读红安革命歌谣,犹如读一部深深的红安革命战斗历史,一是从歌谣中看到几十年前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场面:《歌唱黄安大捷》唱到:“我们呀工农红四军,南下胜利大得很,兄呀、夺取黄安城。消灭呀敌军三团整,活捉师长赵冠英,兄呀,反动派一网打尽。”《红四方面军南下胜利歌》唱到:“四方面军真勇敢,开到黄安去作战,要把那县城占。……红军飞机参了战,飞到县城扔炸弹,白匪军敌作一团。……红军破门打进来,白军纷纷缴了械,喊饶命磕头礼拜……打了黄安打潢川,打了潢川打六安,红安威震鄂豫皖”。

    二是从歌谣中看到了红军战士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壮观场面:《战斗动作歌》唱到:“轻工不得擅退,极力实行射击,重伤不能放枪,子弹交与邻兵。酣战之时,极为艰苦,更要提起热血勇气”。《红军打靶歌》唱到:“看啊,士兵们,战争开始了,严整我们的武装,到战场上去!向前作战,拥护苏维埃,万众头颅拼一掷,奋勇不顾身”。

    三是从歌谣中看到了红军战士打了胜仗凯旋而归庆祝胜利的高兴场面,《民国十八春》唱到:“民国十八年,革命取了胜,工农群众都觉醒……夺取政权来,建立苏维埃,革命胜利幸福来。”《胜利歌》唱到:“红安战士好英勇,消灭敌人一师兵俘虏万余众,获得了伟大的胜利……”。《调兵歌》唱到:“鄂豫皖的红四军,要将宋埠敌扫平,命令探敌营……打了送埠打歧亭,欲祝胜利转回程,敲锣打鼓迎”。

    四是从歌谣中还看到了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的动人场面:《拥护红军歌》唱到:“昨天红军得了胜,听说今天转回程,我们要欢迎。瓜子花生不论多少,做的鞋袜都带着,拥护我同胞……革命吃苦非一人,姐妹努力把产生,支援我红军。”《送军歌》唱到:“同志去参军,我们来代耕,后方工作我承担,你们请放心。离别众乡亲,心怀感激情,今日光荣参军去,革命不变心。”《慰劳伤病员歌》唱到:“苏区革命好,慰劳伤兵号,妇女真不少。天天进院看,带上物品好几挑。冻米花生糖,猪肉加挂面,鸡蛋和糍粑,都端进病房,又是吹打又是说唱……红军伤兵号,乐得哈哈笑,伤病痛苦都忘掉,早上前线勇杀敌,报答姐妹慰劳情。”

    历史已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二十一实际,红色文化需要传承,红安革命歌谣作为红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被世人所认知,愿通过此文的分析和评述,以达到传承红安革命歌谣,进一步发掘和保护红色文化遗产,继承先进的红色文化,教育下一代不要忘记过去,以利开创美好的未来。

    四 革命亲情的交融性

    研究红安革命歌谣与研究红安革命历史密不可分,二者有必然的联系。红安革命斗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分子的家庭性、亲属性,早期发动革命是在地下秘密进行的,参加革命加入党组织往往是父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表兄弟之间、师徒之间来传授革命道理像红安革命早期的领导人戴克敏烈士一家一样徐向前前妻程训宣烈士一家等等,到革命根据地建成后入党入团就成了公开的事情,这就应运而生了一批反映革命亲情相互鼓励战斗争取立功等方面的歌谣,地方特色浓郁,是原汁原汤的土民歌。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一是父子情在歌谣中有所表现:《青年当红军》一歌中父子对唱,父亲唱到:“我的儿立下了从军志愿,为父的有句话儿记心间:要跟着共产党拥护苏联,打破那旧世界革命实现,建立了苏维埃人人平权。”儿子唱道:“听父言更使我坚决勇敢,儿此去投红军不为违父言。我今日去参军开上前线,替工农争自由夺取政权,消灭了反动派实现共产,全中国受苦人齐把身翻。”

    二是兄妹情在歌谣中以有所表现,《土地革命歌》通过兄妹对唱的形式,既然使了共产党进行了土地革命的主情,又描述了兄妹之间两小无猜的亲情关系,既有对白,又有唱词,生动活泼,吸引观众。歌曲开头唱道:“哥哥今年这么大,妹妹明年那么大,再也不能一处耍。”哥哥又唱道:“今天我们没有事做,来谈一谈闲话吧!”妹答:“么事?”哥哥又说:“你们天天共产共产,到处之使革命,讲什么阶级斗争?”妹妹唱道:“穷人要翻身,只有大家共同把命拼,消灭那敌人。……共产主义废私有,各取所需各取所能,共同把产生……”。

    三是家庭亲情在歌谣中有所表现,《六杯子茶》描写了一个青年参军前,在离开家庭的那一刻,端起茶杯向家中的六位亲人敬茶的场面和心境.一方面表达了参加革命英勇杀敌的决心,另一方面又对家庭老幼生产生活作了妥善安排,一股浓浓的亲情渗透在歌谣之中,听起来感人至深。歌谣唱道:“一杯子茶敬我爹,儿去参军闹革命,请我爹爹放宽心。二杯子茶敬我妈,儿为穷人把敌杀,请我妈妈莫牵挂。三杯子茶敬我哥,家庭重担你但承,请哥哥待好双亲。四杯子茶敬我嫂,料理家务要操劳,请我嫂嫂莫生焦。五杯子茶敬我妹,要爱劳动勤学习,争取加入少先队。六杯子茶敬我妻,我去参军莫作急,革命成功回家里。

    四是夫妻情在歌谣中有大量的表现,描述夫妻情的歌谣在红安革命歌谣中占有较大的篇幅,数量多,内容广,也是“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的外延和深度表现。《送郎当红军》中唱道:“早起开柴门,红日往上升,今天送郎当红军,小妹苦在心。……婚姻有人考,你我爱情深,虽然我是女子辈,主义看得清。”《革命夫妻对唱》中妻子唱道:“我夫今夜特回程,奉劝我夫君,革命要认真,回乡做工作,切莫浪漫行。”丈夫接着唱道:“我今游击转家里,来见我贤妻,说得不差移。革命两三年,你莫把心耽,我忠实,又勇敢,主义看得真。”《做双新鞋送情郎》唱道:“一根针,一根线,千针万线表心肠。情哥去把红军当,低下头来细思量。不告爹,不告娘,做双新鞋送情郎。情哥穿上这双鞋,好打反动的武装,等到胜利回家转,妹去迎哥三道岗。”

    由此不一而是,从这些歌谣中可见革命战争年代的亲情是何等的重要,这种亲情与革命二字密不可分,水乳交融内涵丰富,特点鲜明,呈现出一种重叠交错的红色文化圈也就是革命文化和农耕文化的聚合,最终成为影响整个鄂豫皖苏这革命进入良性发展的进程。亲情的稳固,对于稳固革命队伍、扩大红军起到了任何与  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五、传播地域的广泛性

    鄂豫皖苏建立后,形成了以红安七里坪为中心区域,以七里坪、新集、余家寨等为中心苏区的地方传唱红色歌谣最为热烈,鄂豫皖苏区26个县广为传唱红色革命歌谣的鼎盛时期,其传播地域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一是传唱的内容从黄安扩大到整个鄂预皖苏区,《红旗插遍大别山》唱道:“一九二三年,董必武派人回黄安,建立党的组织,秘密发展党员,领导革命作 传,农民齐把协会办。……一九二八年,二次暴动更发展,黄安、麻城到光山,商城、潢州到六安,红旗插遍大别山,土地革命把身翻。”

    二是传唱的组织机构建立,苏区形成后各县、区、乡、村都教唱革命歌谣,各县都建立了俱乐部、新剧团、音乐队来传唱革命歌谣,广传革命道理,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交政治思想觉悟。据《红安革命史》记载,黄安的歌谣之所以出名,其原因一是党政领导对采用歌谣的形式开展宣传非常重视,二是歌词内容大部分取材于本乡本度土,说的是农民的心里话,讲的是革命道理。”何玉琳1929年9月8号在给中央的报告汇总说:“歌中最著名、收效最大、普遍传布在黄安、麻城、光山、黄陂的是《十二月穷人歌》、《枪会革命歌》、《兵变歌》随时随地都听见这革命的歌声……同样,1929年6月,麻城县委在写信给鄂东北特委的报告中说:麻城歌曲”大半来自黄安。因黄、麻饱受清秀团和匪军的屠杀和蹂躏情形大致相同,这些歌声已普遍于苏维埃区域的田野,随时皆可听见。”

    三是传唱的形式多样。由于鄂豫皖苏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已具备相当的基础,这就给革命歌谣的传唱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报刊登载了歌谣,印刷传单散发,个别  传唱,俱乐部传唱等等,当时传唱到各县的红安革命革命歌谣达500多首。一九三一年五月,为庆祝鄂豫皖中央分局成立,各县九个乡跑音乐队集中到新集进行比赛,演唱革命歌谣和演奏革命歌谣的音乐曲牌,结果,红安县华河区西张家村的乐队夺得冠军,其队长张泽 带领这支24人的音乐队,时常外出演奏演唱红安革命歌谣,邻近的麻城、黄陂、孝感、光山、罗山等地都留下他们的足迹,他们走一路唱一路,红安歌谣就实在这些地方传唱开来。

    六 传承永恒的经典性

    洋丸之地红安依在神奇的大别山怀抱之中,这里历史悠久的文化积累和革命战争的洗礼,孕育了独具魅力和韵味的集民风民俗为一放红安革命歌谣,以其特有的红色文化遗存保存至今,体现了红安红色文化的经典价值。据红安县文化局的同志反映,红安县物质资料库存有革命歌谣1000多首,《红安县革命史》记述传承下来的有500多首。而《红安革命歌谣选 》收录156首,这些歌谣能够传唱到今天也实属不易,其经典价值将永远放射出红色文化的夺目光辉。下面将其主要表现的经典歌谣作一剖析:

    1.《黄安谣》以其传唱时间最长、记述红安革命历史最直接、传唱范围最广泛而闻名于世,现已镌刻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的背面,作为副碑文将永垂史册,彪炳千秋。

    2.《八月桂花遍地开》即红安革命歌谣里收录的《庆祝苏维埃》,以其歌词最美、音乐最美而传唱最广泛,建国后收录进《中国民歌大全》,这首歌曲于1929年7月黄安县紫云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时,七里坪列宁小学一位姓王的教员创作,开始在檀树岗一带传唱,在传唱的过程中演变了名称。所以只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首歌因为名气太大,而被大别山区数个县所争论,出现了河南新县说、河南商城说、安徽宝寨说等多个版本,但不论怎么说,《八月桂花遍地开》的经典性已成为神州大地的共识。

    3.《红军纪律歌》即《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前身,这首歌是早期苏维埃红军纪律歌,直到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 程子华、刘华清、程坦等人的错次修改,才形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后来经历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洗礼,从解放军的队伍中久唱不衰,直到今天仍为解放军的必唱歌曲而传播在北国江南长城内外。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湖南炎陵保存传唱红色歌谣100余首
·下一篇:特稿:秋收起义时期红军歌谣
·秋收起义时期红军歌谣
·河南精神歌谣
·儿童防止意外伤害歌谣
·那些难忘的东北抗联歌谣
·重走长征路 搜寻红歌谣
·特稿:重走长征路 搜寻红歌谣
·李崎:重走长征路 搜寻红歌谣
·特稿:重走长征路 搜寻红歌谣
·特稿:秋收起义时期红军歌谣
·甘武:秋收起义时期红军歌谣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特稿:李中权同志生平(图)
瞻仰先烈事迹,缅怀红色经典——安师大江淮社工“向
细雨传递雷锋情 青春托起中国梦——雷锋导游团队赴王
校彦利、刘瑜晴: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
特稿:八追寻红色足迹:洛师学子重走长征路——记洛
刘姣: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特稿:猴场会址工作人员赴红色景点参观学习(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百岁老红军老将军李中权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毛主席语录
习仲勋生平年表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