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人物
陈望道
2023-10-27 16:03:30
来源:浙江省人民政府
作者: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籍贯:浙江义乌

    陈望道,中国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原名参一,笔名陈佛突、陈雪帆、南山、张华、一介、焦风、晓风、龙贡公等。浙江省义乌人。

    1891年1月18日陈望道出身于农民家庭,早年毕业于金华中学。1915年1月,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洋大学、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等校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并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1919年5月回国,同年6月,任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员。1920年12月起,负责《新青年》的编辑工作。

    1920年5月,与陈独秀等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并参与社会主义青年团筹建工作。同年春翻译并出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8月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2年出版《作文法讲义》(民智书局)一书,是中国有系统地讲授作文法的第一部书,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1927年兼复旦大学教授,并任《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编辑。1928年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1931年7月离开复旦大学,从事写作。1933年7月,任《文学》月刊编委。

    1934年,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文言复兴”现象,与人一起发动了“大众语运动”,主张建立真正的“大众语”和“大众语文学”,并创办《太白》半月刊,撰写多篇文章,宣传大众语运动。1937年6月回上海,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1938年开始,他积极提倡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发起成立“上海语文学会”、“上海语文教育学会”,并撰文支持文字改革,积极从事语文运动。1940年秋赴重庆,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1942年任新闻系主任、代教务长。1946年6月,随复旦大学迁回上海。

    40年代,陈望道在上海和重庆发动了中国文法革新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他先后发表了《谈动词和形容词的分别》(1938)、《“一提议”和“炒冷饭”读后感》(1938)、《文法革新的一般问题》(1939)、《从分歧到统一》(1939)、《回东华先生的公开信》(1939)、《漫谈文法学的对象以及标记能记所记意义之类》(1939)、《文法革新问题答客问》(1940)、《答复对于中国文法革新讨论的批评》(1941)、《文法的研究》(1943)等10余篇论文。这些论文从方法论上批判了机械模仿、生搬硬套的错误,明确地提出了用功能观点来研究汉语语法的见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他仍继续研究语法。1955年12月,他在复旦大学设立了“语法、修辞、逻辑研究室”,并主持研究室的工作。在此期间,撰写了《漫谈“马氏文通”》(1958)、《对于主语宾语问题讨论的两点意见》(1956)等论文。他积极支持文字改革和推广普通话工作,为我国语言学的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作出了贡献。他在修辞学研究方面的贡献集中体现在《修辞学发凡》(大江书铺,1932年)一书中。其中对汉语文中的修辞方式作了系统而详尽的分析、归纳,对修辞格式作了全面的概括(分为38格),首先提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大分野的说法。该书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开创了修辞研究的新境界,是我国第一本系统的修辞学著作。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钱玄同
·下一篇:无
·中红头条:是谁让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
·张云霄:陈望道
·特稿:陈望道
·李红喜:陈望道: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图)
·特稿:陈望道: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图)
·杜新元诗书画再谒义乌陈望道(组图)
·张静:法政学子追忆陈望道,致敬红色先锋(组图)
·特稿:法政学子追忆陈望道,致敬红色先锋(组图)
·沪杭婺追寻《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者陈望道足迹
·稠江“两新”学党史 深情缅怀陈望道(组图)
浙江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浙江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浙江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浙江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