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雄报道
朝鲜一次战斗范弗利特被撤职直接退休,王耀南副兵团降为副军。怎么回事? (组图)
2025-04-29 17:47:13
作者:王太行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前言

    世界上,毎一场战争过后,双方都是自吹自擂,但是,在朝鲜,美国媒体出了一本书,吹捧志愿军土豆山战斗,还有,依美国记者,当时拍摄的很多照片为证。报道美军损失。联合国军,总司令的李奇微和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利特,都大肆吹捧志愿军土豆山战斗(美军称T字山)。奇怪吗?事情要从头说起。

    战前外交博弈

    1953年初,周恩来应苏联大使之邀,在北京饭店进行会面。王耀南准备到朝鲜参战,想从苏联买一些喀秋莎火箭炮炮弹,在旁边会客室等领导人会谈结束。

    苏联大使说:“1950年2月,中苏签定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贷款协议:1950年2月-1952年底,苏联的3亿美元低息贷款,用于中国购买战争物资。中国以钨、锑、锡等战略矿产偿还。

    苏联提供的5000门火炮、1000辆坦克。1200辆“喀秋莎”火箭炮(射程约8.5公里)。苏联援助装备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约60个陆军师(“苏联械师”)。

    1950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后,美军凭借绝对空中优势对中朝军队的运输线(如桥梁、铁路)进行猛烈轰炸,志愿军后勤补给面临极大压力。

    1950年底,苏联空军在鸭绿江口至清川江之间,长约100公里,宽约20公里的空域,一带空域巡逻,形成了一条有效的防空屏障。“米格走廊”逐渐成为美军飞行员的忌惮区域。

    鲜战争期间,苏军有12个航空兵师的72000人参战,总共作战出动63000多架次,进行了1400次空战,共有20820名飞行员参加过战斗飞行,共击落美机约1300架。此外,苏联防空军高炮部队击落美机212架。

    而苏联空军也付出一定代价,共损失飞机345架,200多名飞行员在战斗中阵亡。在东北旅顺苏军烈士陵园有202座苏军飞行员的墓碑,他们牺牲的时间是1950年至1952年底。苏联3000架战斗机移交给中国。中国应该以钨、锑、锡等战略矿产偿还。中国一直没有兑现”。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领导人说:“ 现在南方,交通不便,中国一定给苏联提供钨、锑、锡矿石”。

    苏联武官说:“ 中国军队从37度线,败退到38度线,看来,中国是顶不住美军的压力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领导人说:“1951年10月3日,朝鲜西部马良山战斗。英国哈罗德少将指挥英联邦第1师及美军骑兵第1师。

    结果:中国人民志愿军坚强的意志和依靠王耀南挖掘的马蜂窝式坑道获胜。毙伤俘英、美军4400多人,志愿军第191师伤亡1600多人。”

    总参谋部领导人接着说:“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美军参战部队:第7步兵师,韩国军队参战部队:第2师,第9师,总计6.2万人。

    志愿军陈赓兵团4.3万余人,43天内,美军300门重型火炮,出动了飞机3000多架次,向志愿军阵地打出了炮弹190余万发,掷下炸弹5000余枚,志愿军防守的山头阵地整整被削低了两米。战役结果美军与韩军:总伤亡约2.5万人(其中美军5,000多人),未能攻克志愿军核心阵地。志愿军伤亡1.15万人,”

    苏联武官说:“ 1951年10月5日到22日,韩国第2师团、第6师团,两个师团2.4万人攻打金城,杨成武率领第20兵团10万人守金城,结果志愿军杨成武兵团伤亡惨重,金城丢失了。”

    苏联武官说:“美国2400多架飞机。19艘航母,800辆坦克,加拿大200辆坦克。美军火1,200门,英国、澳大利亚,300门火炮。

    从汉城到鸭绿江都是平原,中间只有205高地。高地只有一个留守团驻守。美军800辆坦克可以一直开到鸭绿江。

    你们谁能守住205高地!”

    哐当一声,王耀南破门而入,说:“我能守得住!”

    总参谋部负责人说:“ 他是王耀南。华北军区前指指挥部主任,率7个师10万人在防守从山海关到天津,副兵团级”。

    苏联人皱皱眉看着王耀南这个小个子,摇摇头,没有人讲话。

    王耀南说:“上甘岭战役志愿军使用24门“喀秋莎”火箭炮,一轮齐射,美军阵地基本没活物。“苏联卖给我200个喀秋莎火箭炮炮弹,我肯定能守住”。

    苏联还是不肯卖给王耀南。王耀南愤怒地离开了。苏联大使不同意让王耀南使用苏联武器。

    苏联大使说:“苏联避免与美国直接冲突,准备把鸭绿江的苏军撤离。”

    吵了一上午,周恩来的金秘书说:“大家去吃午饭吧。”

    金秘书领着大家向食堂走去。没有想到长廊中间出现了一个大洞,往下一看,3楼通到2楼。大洞上面有一个踏板,人可以踩着踏板到食堂。金秘书第一个从踏板上走了过去,周恩来,苏联大使,和苏联武官从踏板走了过去。

    王耀南站起来,把手中一桶水泼在这个大洞上,结果服务员,用墩布一擦,大洞消失了,原来大洞是画上去的。大家哈哈一笑。

    到了食堂,大家一看,桌子上放着苏联转盘枪。王耀南说:“谁能打中窗户外面100米外对面墙上破洞,这些水果就归谁”。

    大家一看对面墙上绘制了一幅图,是希特勒在演讲的画面。希特勒的上面是个靶,希特勒画像东下面,是一个破洞。看来是德国炮弹打的。

    苏联武官拿起枪,突然,鞭炮齐鸣,烟雾弹,呛的人直咳嗽。3个苏联武官打过后报靶员报零。

    王耀南说:“这是魔术师的转移视线法。人盯着一个东西看时,旁边的东西就看不见了,正常视野内存在一个盲区”。

    苏联大使说:“‘可能性’,而非‘确定性’。”

    王耀南叹了口气,发现苏联人根本听不懂自己的话。

    苏联大使还是不肯卖喀秋莎火箭弹给王耀南。

    王耀南用“视错觉”技术伪装了土豆山

    1953年1月初,王耀南急急忙忙赶到东北。向高岗要了3万个日军炸坦克的地雷,其中1万个还是没有炸药的空壳,要了5吨黄色炸药,1万个滚雷。1个工兵兵营秦皇岛带着工具跟随王耀南到土豆山。指挥工兵营为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第201团修筑工事。志愿军总部为丁字山提供了15天的粮食,弹药和水。

    朝鲜三八线的山脉,从东到西在中间断开。断开的西边远处马良山是杨得志兵团与英联邦师师长哈罗德少将指挥的英军与美军。

    断开的东边远处,是志愿军陈庚兵团与韩国军队防守的上甘岭。

    断开的北边15公里处,是韩军两万人守卫的白马山。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爆发前。1952年10月6日,在土豆山北边15公里处,志愿军第38军(“万岁军”)攻打韩军第9师守卫的白马山,经过9天战斗,第38军几乎被打光。

    土豆山南边与美军据守的190.8高地相对,双方距离不到1000米。190.8高地东边,是美军仓库,堆满了炮弹和汽油。

    190.8高地西南不远就是110米高地,美军称呼它为猪排山,美国经典电影《猪排山》就是取材于从190.8高地占领猪排山的某次战斗。

    朝鲜南北的公路,从朝鲜首都汉城通过中间这一地段,一直可以通到鸭绿江。

    断开的地方有一座山挡住了去路,公路只能从它的西边狭窄的地方通过。这座山有三个高地连在一起。这3个地方是海拔205米的土豆山,210米的城山,200米的芝山,三个高地连在一起,构成的防御体系形状像个钉子钉在公路中央,美军称它为“T形山”。

    志愿军司令部通讯兵,便于联系,自称冬瓜,把205高地称着土豆,把城山称着白薯,把芝山称着山药。志愿军战士习惯地叫它“土豆山”。

    王耀南在土豆山构筑的坑道,呈倾斜的倒品字型,志愿军像西瓜的地雷可以从地道深处滚到坑道外面。。

    坑道口进行了心理学家的视而不见的心理盲点伪装。

    王耀南到土豆山不久,1千多朝鲜人民军战士,从敌人集中营,逃了出来。

    王耀南对他们说:“军人被俘虏,血就变脏了,你们来守猪排山,净化血液”。

    王耀南给了他们武器,弹药和和粮食。工兵帮助他们修筑了工事。

    1953年1月19日,美军一下子把丁字山包围了。王耀南及工兵营和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第201团被围困在丁字山。

    1953年1月20日,是美国当选总统艾森豪威尔总统就职典礼。

    从1951年下半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阵地对峙阶段以来,“丁字山”就成为了双方的前沿接触区。美军占据着190.8高地,志愿军守卫着城山、芝山及205高地。双方前沿阵地相距仅几百米。“丁字山”阵地作为志愿军中部战线的一个前沿支撑点,象一颗钉子楔入美军阵地,严重限制着美军的活动。

    美军把土豆山叫做T字山,在军事地图上,这个山岭被标为205高地(海拔205米)。205高地下面是美军一条非常重要公路,土豆山像一个钉子钉在美军咽喉处。205高地坑道由志愿军23军201团1连一个排防守,只有排长乐志洲是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兵,其他30人都是新兵。

    1953年1月20日,是艾森豪威尔总统就职典礼日。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准备给总统献一份大礼,指挥美军步兵第7师和第25师攻打土豆山。

    美军第7师第32步兵团绰号为"皇后亲御矛头"的荣誉称号。

    美军第25师拥有三个绰号――“电气草莓”,“热带闪电”,“古芝警卫队”,便显示出身份特殊。

    范弗利特下令攻打土豆山。

    美军记者约翰·托兰在“漫长的战斗”一书中写道:“在1952年的空袭中,空军和海军的飞机先后63次击错目标,范佛里特对此很不满,范佛里特准备亲自指挥美军占领土豆山阵地。行动代号“鞭挞行动”。

    范佛里特还信心满满地请了美军第5航空队,第1军和第7师的将军们、还有12名记者来观战。来者都发了一份6页、3种颜色的项目说明书。这种小册子使某些记者回想起百老汇的演出节目单。

    范佛里特在总统就职典礼日,1953年1月20日,向土豆山高地倾泻了几千发直径105毫米的炮弹,没能占领土豆山。1月24日,空军又对“土豆山”高地投掷了13.6万磅炸弹和14箱凝固汽油弹。

    这场大规模的表演在哭泣声中结束了。共投掷了22.4万磅炸弹、22箱凝固汽油弹,支援的火炮、坦克、重迫击炮和机枪、步枪还发射了15万发炮弹。美军记者报道:美军伤亡77人。

    由于王耀南亲自督导了土豆山坑道的心理盲点的修筑,使用了视错觉技术,美军没有一发炮弹打中志愿军的坑道口。这次战斗志愿军伤亡11人。

    “鞭挞行动”本可以无人知晓,但是范佛里特请了这么多将军、12个记者观战,记者们活灵活现的报道展现了这幕失败的“剧情”。”

    此后不久,1953年2月11日,范佛里特被撤职,他的职位被陆军中将马克斯韦尔·泰勒接替。

    让每一块石头燃烧起来

    从1953年1月20日开始,连续4天,美军每天出动40多加飞机投掷炸弹和凝固汽油弹。同时,5个炮兵营近百门105毫米大炮进行不间断地射击。

    临近进攻前一天,火力突袭达到了最高潮。那一天,不算地面炮火,光是远东空军的战斗轰炸机群就在这块高地上投下了136000磅炸弹和14箱凝固汽油弹。

    25日8点到12点,美国196架次轰炸机,每批8架,每架携1000磅炸弹,反复轰炸205高地。与此同时,近百门火炮齐发,轰击近4小时,除205高地外,还向城山、芝山阵地进行牵制性炮击。

    在炮火掩护下,美步兵第7师第31团一个加强营和33辆坦克在山下攻击出发阵地完成集结,炮火刚一延伸,坦克分队立即前出,步兵开始攻击。冲在最前头是小约翰-阿博加特斯少尉的E连第二排。

    《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美约翰.托兰著,第532页

    “鞭挞行动”。这次行动选择的目标是铁原附近的“马铃薯”高地,这是“T骨”高地以东、“怪状前哨”以北不到一英里的敌人的一个据点。先是战斗轰炸机和雷达制导的轻型和中型轰炸机对“T骨”山地带的目标进行轰炸,随后用猛烈的野战炮火直接掩护第7师的袭击部队。

    支援7师312团的57野战炮兵营,在总统就职典礼日向“T骨”高地倾泻了几千发直径105毫米的炮弹。在发起攻击的前一天,1月24日,空军对“T骨”高地投掷了136000磅炸弹和14箱凝固汽油弹,观战的有第5航空队,第1 军和第7师的将军们、约12名记者。来者都发了一份6页、3种颜色的试验说明书和一份附有主要项目的“剧情说明”。这种小册子使某些记者回想起百老汇的演出节目单。

    第二天,大规模战斗开始了,由8架F-84“雷”式喷气式飞机、每架携两枚重1000磅的炸弹拉开了进攻的序幕。它们横扫了“T骨”高地,投下了炸弹。与此同时,步兵和坦克集结待命。晌午之前,至少有3架飞机击中了敌人的目标,随后又有24架“雷”式喷气式飞机实施了攻击。

    第一步行动结束后,第二步行动开始了,坦克隆隆前驶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攻击部队准备就绪,15辆支持坦克猛地部了出去。按照计划,由4架“雷”式喷气式飞机中的两架轰炸“马铃薯”高地,但第一架没炸中,第二架只向目标投掷了一枚凝固汽油弹。原因设想的由海军陆战队的8架“海盗”式飞机在空中表演最后一幕—――在坦克和步兵前面释放一道烟雾—――以失败而告终。有的飞机炸弹投早了,其他飞机则没有击中目标。

    空袭结束后,炮兵、摩托化部队、高射炮兵和自动武器的火力向敌人的主要抵抗线发起了摧枯拉朽般的袭击。支援坦克一进入“马铃薯”高地防区就加入了炮击。现在该小约翰·阿博加斯特少尉指挥的E连2排登场了,他们将向此高地发起攻击。阿博加斯特的部队曾在相似的地形里进行过九次演习,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为确保成功,又增加了两个火焰喷射器小分队。

    进攻的时间并没作具体规定,因为该排得等空中打击结束后才能发起攻击。将由2营营长发出进攻命令,阿博加斯特的部队出击晚了一刻钟。两个班开始登“马铃薯”高地的北尖,另两个班攻南尖。

    阿博加斯特少尉发出一发绿色信号弹,这是让坦克把火力转向299高地的信号。2排往高地猛冲,当他们接近第一个土丘时,上面的中国军队开始劈头盖脸地投下手榴弹。

    阿博加斯特被击中,但还是爬了起来呼叫火焰喷射器。“我要爬上山顶!”他吼道,“谁跟我去?”尔后他第二次被击中,打中着了右臂。一个士兵去帮他,但他说他只想休息。然而他已不能行动了,中士罗伯特·科菲接替他指挥。又甩下一阵手榴弹,科菲的两条腿受了伤。

    1排开始往高地上冲,但他们很快遭到猛烈攻击,不得不找地方躲起来。“雷”式喷气式飞机试图支援,每半小时投下一批炸弹;但已经攻上高地的2排却中了埋伏。第3排向高地猛攻,但却拖着许多伤员被赶了回来。团长命令停止进攻。

    这场大规模的表演在哭泣声中结束了。共投掷了224000磅炸弹、8箱凝固汽油弹,支援的火炮、坦克、重迫击炮和机枪、步枪还发射了150000发炮弹和子弹。

    中国军队损失不到65人(这个加强排一共41人,伤亡11人,其中排长乐志洲抱起炸药包炸坦克,坦克着火,乐志洲牺牲,战士阳正山和,敌人对射牺牲,几个美军士兵上来把陈志副班长按在地上,陈志拉响手榴弹,轰的一声,陈志与敌人同归于尽。战后陈志追记一等功,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美军3个排共伤亡77人。“鞭挞行动”本可以无人知晓,但一位刚刚到达的记者写的一篇陆军和空军的高级将领攥着三色计划单观看一场表演的报道活灵活现地描述了这幕“剧情”。

    一个美军战后回忆录中的片段:“…联軍不断持续地攻击这个小山头。天上有空軍轰炸,地面联軍不断地攻击。情报已经查明,扼守这个山头的是中国志愿軍的一个排,联軍发动了十多次的轮番进攻都被打垮,两个连队几乎打残,对方仍死死的控制着这个小山头,简直就是铜墙铁壁,无法逾越。

    美军再怎么挣扎都是“死亡闭环”。

    美军改变了作战计划,美军第7师,从南面攻打土豆山,美军坦克部队从西面向鸭绿江开去。

    美军第7师,在土豆山经过4天战斗,伤亡3千多人,美军大卡车把美军尸体运到汉城。范弗利特派美军第7师去攻打猪排山,经过,一天战斗,美军伤亡两千多士兵,占领了猪排山。美军把猪排山上的朝鲜伤兵全部杀害。

    1959年5月29日,美国公演的经典电影《猪排山》,就是取材于这场惨烈战斗为背景,聚焦美军士兵在“猪排山”阵地的攻防战。以其写实风格和对战争的反思著称。
范弗利特命令美军第25师攻打土豆山,经过3天战斗,美军第25师也损失惨重。

    工兵在土豆山到北面10多公里设置地雷阵,美军发现后,轰炸了两小时。500磅炸弹可炸10米坑。美军派直升飞机看看轰炸效果,发现反坦克地雷,都是没有安装炸药的的空壳。原来,志愿军没有反坦克地雷。美军300多辆坦克通过土豆山向北边开去,准备开向鸭绿江。结果200多辆坦克被地雷炸毁,无后坐力炮,坦克燃起了大火,一些美军坦克兵被烧成了骨炭。

    经过4天战斗,美军在土豆山损失了400多辆坦克。美军坦克停止了从土豆山通过。

    志愿军是美军最文明的敌人

    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派出一个侦查小组摸过来,试图抓住志愿军的哨兵了解志愿军的布防。美军士兵刚上来就暴露了,子弹嗖嗖地飞过,美军狼狈不堪地逃窜,还丢下了一个爬不起来的伤员。

    王耀南发现这个俘虏伤势很重,让志愿军卫生员给他包扎了伤口,第二天用担架把他送回了美军的阵地前。这一次,美军接收到伤员后,通过前线广播站,用中文反复地播送这个“新闻”:“联军在前沿缓冲区内运回了被送还的联军重伤士兵1名。”

    曾任“联军”总司令的美国陆军上将李奇微对此深受触动,在回忆录中写道:“……中国人甚至将(我们的)重伤员用担架放到公路上,尔后撤走,在我方医护人员乘卡车到那里接运伤员时,他们也没有向我们射击。”

    李奇微评价志愿军:“他们是最凶猛的斗士,也是最文明的敌人。”

    1953年1月底,范弗里特被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撤职,并退出现役,直接退休,以这种方式退出现役是一个军人的耻辱。

    范弗里特被撤职后,美军撤走。王耀南把土豆山防御工事移交给朝鲜人民军。经过查点,排长乐志洲抱起炸药包炸坦克,坦克着火,乐志洲牺牲,战士阳正山和,敌人对射牺牲,几个美军士兵上来把陈志副班长按在地上,陈志拉响手榴弹,轰的一声,陈志与敌人同归于尽。战后陈志追记一等功,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志愿军23军201团1连这个排从土豆山撤离,美军拍摄了照片。

    美军战后拍摄电影《猪排山》反思战争。

    王耀南回北京,从副兵团级降为副军级。

    结语

    丁字山之战犹如微缩版的朝鲜战争:表面是钢铁与意志的较量,深层则是东西方军事思想的碰撞。这场被载入美国陆军战例教材的战斗证明,在特定条件下,精巧的战术设计可以改写现代战争的胜负方程式。其留下的军事遗产,至今仍值得深思。

世界上唯一把美军打趴下的彭德怀元帅

美军拍摄的志愿军土豆山保卫战的这个排,告别土豆山。

江西萍乡安源王耀南纪念馆。

范弗利特弹药量

美军拍摄的一个连的美军进入志愿军土豆山坑道,被烧成骨碳。

李奇微看到志愿军把美军伤兵抬到美军,非常感慨。

在土豆山前,美军在运尸体。

美军在土豆山前祈祷。

战后美国拍摄电影《猪排山》反思战争。

王耀南从朝鲜归来,受到群众欢迎。

王耀南在反思:乱世中,中国崛起的道路。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我军唯一的九边形军事家
·下一篇:无
·走进应县下马峪 缅怀先驱曹汝谦(组图)
·河南镇平县、夏邑县举行彭雪枫将军殉国八十周年纪念活动(组图)
·李见:先烈英名载史册 陵园千古慰忠魂——“腰带扣”的启示与联想(组图)
·唐铎将军在哈军工从严治学(组图)
·中红头条:清明节怀念人民英雄座谈会、中红网-人民英雄纪念网开通仪式暨第五次人
·清明节怀念人民英雄座谈会、中红网-人民英雄纪念网开通仪式暨第五次人民英雄故事
·清明节怀念人民英雄座谈会、中红网-人民英雄纪念网开通仪式暨第五次人民英雄故事
·清明节怀念人民英雄座谈会、中红网-人民英雄纪念网开通仪式暨第五次人民英雄故事
·江山、金梅、陈胜、布铁威:清明节怀念人民英雄座谈会、中红网-人民英雄纪念网开
·特稿:清明节怀念人民英雄座谈会、中红网-人民英雄纪念网开通仪式暨第五次人民英
人民英雄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人民英雄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