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雄报道
我军著名的“三梁”,同宗爷孙三辈共赴革命,三人均成为开国将军(组图)
2023-05-10 11:06:27
来源:执笔读春秋
作者:暮城烟雨遥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上阵亲兄弟,杀敌父子兵。”这句谚语说的是打仗的时候,军队里的将士要团结如手足和父子,才能协同作战完成艰巨的任务。

    不过自古以来,军旅中的确有很多父子兄弟齐上阵的例子,比如两宋的杨家将、岳家军,近代的贺龙家族,毛主席家族等等,都是个中典型。

    不过但凡有子弟在乱世中当兵,在血河中冲杀,十几、二十年下来,一个家族中就很难避免有人牺牲的情况。

    譬如古代杨家将老令公金沙滩一战,“八子去,六子回”。再如近代,毛主席一门八烈士,贺龙家族更是为革命牺牲了上百号人。

    后人评价这些英雄世家的时候,无不竖直大拇指道一声:“一门忠烈!”这个“忠”就是尽忠报国的忠,“烈”就是指这些家族中,那些为国家而牺牲的英烈了。

    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军中,曾经有三位梁姓的功臣,他们“同姓同宗”,曾一起为国家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功成名就,荣归故里。

    提起生平最大的遗憾,这三人居然说是“咱家啥都不缺就缺烈士”。把为国家牺牲视为军人的最高荣誉,确实让人大为震撼。

    这三位梁姓将军都是江西吉安渼陂村人氏,他们的名字分别是梁仁芥、梁兴初、梁必业。三个人不是出生在同一个家庭,但是是同一个宗族。

    一、爷爷辈的“武政委”梁仁芥

    梁家家族的祖上从南宋时迁居到渼陂村,从此一个开宗立祠在这里繁衍生息。梁仁芥论起辈分,是梁兴初的叔叔,是梁必业的爷爷。

    不过论实际年龄,梁仁芥却和“侄儿”梁兴初一个年纪,比“孙儿”梁必业年长四岁。梁仁芥1929年参加共青团,次年又参加了红军,1931年入党。

    长征时期,梁仁芥曾在红二方面军担任政治部青年部长。之后参加过奔袭金沙江、城山堡战斗等著名战役。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八路军中担任教导主任,专门负责培养营团干部。

    从梁仁芥的在军队中的职务来看,他少年时代在家乡应该是读过几年书。所以后来在军中里做政工工作,负责军中的思想建设。

    但是每一次打仗的时候,梁仁芥都会跑到一线亲自指挥战斗,因此他得了一个外号叫做“武政委”。解放战争时期,梁仁芥曾经指挥过一起漂亮的战役。

    1948年,梁仁芥参加宜川战役时,他和旅长张开基率领一支独立旅,巧用兵法,出其不意打得敌军三万人马晕头转向,最终直接弃械投降。

    同一年,在陕中冬季战役中,西北野战军二纵要打永丰镇。梁仁芥又亲临前线指挥10门迫击炮,通过抛炸药包的方法,半小时突破敌方防御,协助兄弟部队一举歼灭敌人一个整编师。

    在这场战斗中,梁仁芥率部俘敌师长以下9000人,得到王震的赞扬。攻克兰州时,他同样有诸多出色表现,展现出了“武政委”智勇双全的一面,因此1955年他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二、子侄辈的“万岁将军”梁兴初

    梁仁芥的“侄儿”梁兴初和他同岁,因为小时候家里贫穷,所以没读过几年书,就只能跑到铁匠铺子当了学徒。

    1930年,红军打到江西,梁兴初参了军,后来成为了梁家最传奇的一位英雄人物,还得了两个称号,一个叫“铁打的将军”,一个叫“万岁将军”。

    关于这两个称号的来历,其实是这样的。梁兴初在参军第二年,就遇到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当时他在红军中是一名班长,红军那时的生存条件异常艰难,子弹和枪械严重不足。

    梁兴初在那次突围过程中,手上只有一把“大砍刀”,但是当他面对荷枪实弹的敌人时,却毫不露怯,举起大刀,大喊一声就往坡下冲,见到敌人就切瓜砍菜地一顿乱劈。

    因为梁兴初的个子比较高大,气势又足,敌人见到他吓得扭头就逃。在第二年的第三次反“围剿”中,他又两次带伤作战得到上级嘉奖,得了个“模范连长”称号。

    第三年,在于都河伏击战中,梁兴初的面颊被敌人的子弹射穿仍然带伤上阵。从中午到黄昏连续作战,七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后来他昏迷了三天,到“鬼门关”转了一圈才回来。

    因为有打铁匠的功夫与毅力,在陷阵杀敌方面又表现得异常突出,所以军中将士都称赞梁兴初是“铁打的将军”。不过他打仗并不是只凭一腔孤勇,事实上他是一位足智多谋的指挥员。

    1935年,梁兴初在红一军团当侦察连连长的时候,毛主席曾经给他和连队指导员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让他们到“国统区”去弄一些旧报纸。

    当时梁兴初和连指导员接到任务,就去找了一些国民党士兵的衣服,冒充成国民党部队,大摆大摆地跑到一个镇上,让镇长和驻军帮着找旧报纸。

    结果让人没想到的是,没有读过几天书的梁兴初,居然把国民党一个少校副官骗倒了,给他找来不少报纸。

    后来毛主席正是通过这些报纸中的《大公报》、《山西日报》,发现刘志丹、徐海东在陕北有现成的根据地,于是才决定让红军长征,最终突破敌人封锁,在陕北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梁兴初率领的部队编入了东北野战军,在黑山、大虎山等地,阻击国民党军队,屡立战功。但是说起他最光辉的事迹,还是1950年入朝作战以后。

    当时梁兴初担任志愿军三十八军的军长,他率领部队在松骨峰一带与敌人交锋的事迹,还被魏巍写进了《谁是最可爱的人》。

    后来战报送到彭德怀的手上,彭德怀高兴地复电嘉奖三十八军,在电文中说:“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

    所以梁兴初率领的三十八军,又得了一个新的称号叫“万岁军”,于是他本人又添了一个称号叫做“万岁军长”,成为了“万岁将军”。1955年授衔之时,梁兴初被授予中将军衔。

    三、孙儿辈的“政工将军”梁必业

    “三梁”当中最小的梁必业,出生于1916年,他和叔父梁兴初是同时参军的。梁必业一开始在罗荣桓的手下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做政训工作。

    1945年,梁必业调任山东军区第一师政委,随后去了东北与梁兴初在同一个部队工作,一直到1947年,叔侄二人才分别调到不同的部队。

    在中间这几年,梁兴初和梁必业叔侄二人,也曾经合作打过几个漂亮的胜仗。梁兴初在阵前指挥,梁必业就在后面动员。

    梁必业受罗荣桓影响很深,政训工作做得很漂亮。梁兴初的军队解放战争时期之所以能够越战越勇,也和梁必业在军队中展开的政训工作分不开。

    毕竟一支军队要想打胜仗,先决条件是要上下一心,有凝聚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将士们接受统一、正确的思想宣传。

    1947年,梁兴初和梁必业分别离开一师。又过了两年,也就是在1949年5月,他们叔侄二人被同时调到三十八军,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0年,梁必业被调到中南军区,担任政治部组织部长。1955年授衔之时,梁必业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结语

    1955年授衔之时,梁仁芥是少将军衔,梁兴初、梁必业都是中将军衔。梁仁芥虽说是军队里的政委,却也是一名指挥家,由于经常身先士卒,所以被叫做“武政委”。

    梁兴初是三梁中功劳最大的,虽说是打铁匠出身,却不是寻常的“武夫”,在战场上一直表现得有勇有谋。在抗美援朝时期,他的表现更为突出,带领三十八军打出了万岁军的风采。

    梁必业是罗荣桓亲自带出来的门生,他业术有专攻,在军政建设方面有功绩,后来在八十年代进入军事科学院担任政委兼党委副书记。

    吉安渼陂村梁氏宗族,一门出了三位开国将军,为新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寻常人做到这个份儿上,免不了因为光耀门楣而沾沾自喜,不过“三梁”却在遗憾家门中没有出一个“烈士”。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唐朝大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描写战士阵前杀敌的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不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徂徕烽火照长缨——对父亲林浩生前佩枪的追忆(组图)
·下一篇:无
·看望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首任政委聂力大姐(组图)
·赵广军生命热线直播吴东峰《生命奇迹》:开国将军战伤故事引发青年热议,两小时在线网
·十位百岁开国将军的养生之道
·十位百岁开国将军的长寿之谜
·“红歌嘹亮唱响淮阴”——记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走进淮阴
·傅永曙:东北流亡抗日挺进队中唯一的开国将军——高志荣
·特稿:东北流亡抗日挺进队中唯一的开国将军——高志荣
·华军:福建红色摇篮,八闽开国将军,南征北战华夏,群星照耀中国
·特稿:福建红色摇篮,八闽开国将军,南征北战华夏,群星照耀中国
·湘江战役34师幸存的3位开国将军(组图)
人民英雄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人民英雄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