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雄报道
新华社穆青(组图)
2022-08-24 11:09:04
作者:本站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1937年12月,穆青投奔彭。
    出开封,过郑州,
    走潼关,渡风陵。
    杞县穆亚才,
    改名叫穆青。
    大同中学好学生,
    启蒙教师赵伊坪。
    雪枫伊坪是同窗,
    引导穆青干革命。
    投笔从戎在临汾,
    学兵大队增新生。
    抗日救国热血涌,
    游击教练彭雪枫。

穆青(1921年3月15日~2003年10月11日)

    彭雪枫,荐穆青,
    到延安,育精英。
    奔赴黑土地,
    东北写英雄。
    中国新华通讯社,
    社长姓名叫穆青。
    泪写兰考《焦裕禄》,
    字含真情党旗红。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红旗渠》水太行情。
    焦桐成雨润民魂,
    红色基因永传承。

    附读:学兵队改名叫穆青

    穆青祖籍河南周口,1921年3月15日出生于安徽蚌埠。穆青最初的教育得益于祖父的“管教”,祖父曾是清末一位举人,没有做官,家境清贫,徙居蚌埠,依靠朋友谋生。穆青降生后祖父给他起名穆亚才,希望他长大成才。穆青5岁时就开始背诵儒家经典诗文。因为基础好,小学“直接就上三年级,没读过一二年级,而且作文成绩好,总是班上第一名”。祖父不但严格要求穆青学文,还叫他跟随拳师习武。1931年9月下旬,父母带着几个孩子回到祖母的故乡杞县。杞县历史上人才辈出,有“诗乡文国”之称。有一年,因为邻家的孩子生病无钱医治而身亡,他感叹小伙伴的苦命,写下了生平第一篇小说《小福之死》,呈现出少年穆青内心的悲喜。

    1932年9月,穆青考上杞县大同小学五年级,后来又升入大同中学。当时的大同中学聚集了许多忧国忧民、具有进步思想的教师。这些教师中有一部分是共产党员,他们以隐蔽的身份给学生授课,讲革命道理。作家姚雪垠就曾在这里避难和写作,共产党员梁雷和赵伊坪老师给了穆青最宝贵的政治启蒙,原中共河南地下党负责人之一、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郭晓棠是穆青的语文老师。有一次,穆青在作文中写了一个穷苦人痛苦生活的情形,郭晓棠大为赞赏,在文章后面批了很多鼓励的话,并在课堂上表扬,让同学们传看那篇文章。他给穆青推荐了4本课外书,即鲁迅的《彷徨》、《呐喊》和茅盾的《子夜》、高尔基的《母亲》,让穆青阅读。郭晓棠老师在兼任历史老师时,常常给学生讲民族英雄的故事,给他们灌输抗日救国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穆青从热衷于阅读七侠五义之类的书,转向接近革命进步书籍。

    1936年下半年,姚雪垠离开杞县去了北平。学校在梁雷、赵伊坪老师的倡导下,创办了宣传抗日救亡的文学杂志《群鸥》,穆青积极参加了撰稿和编辑工作。穆青的老师赵伊坪,是河南偃城人,与彭雪枫在北京育德中字是同学,常把彭雪枫求学爱国的故事,讲给穆青。

    15岁的穆青受到革命的熏陶,在《群鸥》杂志上发表了《迎一九三七年》,文中写道:“一九三七年没有芬芳,没有花香。等待我们的将是弥漫全国的抗日烽火,将是决定民族生存死亡残酷的斗争!”《群鸥》杂志虽然只办3期就被当局查封,但“群鸥”精神却一直激励着穆青和同学们不畏风浪、奋勇拼搏。晚年的穆青曾回忆说:“后来我之所以能够走上革命道路,与大同中学有着很大关系。我们还把‘抗日救国’4个大字书写在墙上,非常醒目。国民党政府知道后派人来调查,不让写‘抗日’这两个字。我们干脆把‘日’字上打了个‘×’,国民党拿我们没办法。”

    1937年夏,穆青从大同中学毕业后,考入开封两河中学高中部读书。在大同中学老师赵伊坪的影响下,入校不久便和同学冯若泉策划离开学校到山西前线投奔八路军之事。10月,冯若泉先行山西。12月穆青收到冯若泉的来信,信封上有“第八路军司令部”字样,里面还有一张从开封到临汾的路线图。学校训导主任找穆青谈话,劝他报考黄埔军校洛阳分校或者参加汤恩伯的13军。穆青明白,他的信件被拆阅了,他自己在学校当局那里“挂上号”了,他觉得必须离开这个学校。就在这一晚,穆青翻越了校园的院墙,悄悄回到家中,辞别父母,并邀几个大同中学的同学一起拿着《风雨》周刊的介绍信,离开封,过郑州,走潼关,风陵渡口乘船渡过黄河。去了山西,参加了当时彭雪枫在临汾刘村创办的八路军学兵队,

    《穆青传》作者张严平曾描写这段历史:穿上了八路军的军装,戴上了八路军的袖标……参加革命了,应该改一个新名,叫什么呢?年轻人青春是最宝贵的,那就把青春献给革命吧!于是,他在表格上一笔一画地写下“穆青”。在这里,他眼到了启蒙老师赵伊坪的入党介绍人彭雪枫,他聆听了彭雪枫主讲的《抗日游击战争中的战略战术》,并亲自列队操练。

    在抗战最艰苦阶段,党中央决定在八路军前线部队选调一些有文化的年轻人到延安培训,因战地通讯《红灯》而被熟知的穆青,被彭雪枫点名推荐到延安鲁艺学习深造。穆青从临汾刘村出发,用9天时间走完了13天路程,来到了延安。

    鲁艺学习后,穆青被分配到贺龙任师长的120师政治部工作。穆青后来在《忆雪垠老师》一文中写道:“我永远不会忘记是党和姚老师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亲手把我送上征途的。”

    这是穆青刊发于《东北日报》的《阐述抗日联军斗争简史及东北建设意见——周保中将军答本报记者问》一文。近半个月的时间里,穆青常常边谈边写、边写边哭,处于极度感奋之中。最终,他以笔名“关寄晨”,在《东北日报》第八十六期,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与东北抗日联军14年斗争史略》,12000字的文章从一版一直转到四版。记者在胶片中搜索到了当年的报样,虽字迹有些模糊,但文章开头清晰可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来在东北的抗日斗争,是一部用血泪写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在暴敌侵凌下,所显现出的光荣和骄傲。

    这是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东北抗联震天撼地的英雄史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4年浴血斗争,挺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随后,穆青又投入到挖掘杨靖宇烈士的英雄事迹中。

    人民是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东北总分社期间,穆青从人民身上源源不断地寻找着燃烧的激情,五常是他经常蹲点的地方。在1947年的《东北日报》中,很多篇幅都留给了各地潮涌般的群众运动。

    《红旗渠》

    我有幸陪穆青同志在红旗渠和石板岩山区采访了两天,采写了现场短新闻(以下简称《情》),

    建国后,穆青是中国新闻界泰斗、原新华社社长穆青的著作《十个共产党员》中,写了梁雷、赵占魁、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潘从正、孙钊、任羊成、阎建章、郑永和的伟大事迹。他报道的这10位共产党人,典型形象极具冲击力,成功地展示了基层党员干部的高尚品格和祟高精神。

    《穆青情系红旗渠》

    1965年年底,新华社派穆青和冯健去河南了解情况,为即将召开的新华社全国分社工作会议准备材料。周原打前哨,先到豫北,一进兰考就听到了焦裕禄的故事。他建议穆青和冯健一定要到兰考看一看。采访现场,穆青他们被焦裕禄的事迹感动得涕泪横流,泪水怎么也抹不干,以至于无法写稿子,他们只好转移到开封。到了开封,周原一口气写成1.2万字的初稿。穆青和冯健带上初稿返回北京。他们把稿子改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第七稿才满意。第七稿传回河南分社,请周原再赴兰考进行核实,直到完全无误的时候,才于1966年2月6日由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播发这篇通讯前,录音制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障碍——稿子还没念到一半,著名播音员齐越就已经泣不成声了,录音制作只好中断。再念一节,他又泣不成声了……这一天的《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并配发了《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社论。

    故土情深 沉醉菊香

    穆青一生都在寻找、歌唱,他一生都在迸发、燃烧,“把自己一颗跳动的心掏出来,变成火把,高擎在行进的人们面前,熊熊燃烧”。他为中国新闻史留下了不朽的名作。《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等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成为时代的经典。一个记者走了,却有千万人在同声传诵着他的不朽名篇;一个老人去了,却有几代人在共同追忆着他的音容笑貌。穆青与开封,有说不完的故事…

    穆青每年都要回河南故乡一两次。他把家乡河南定为采访和调查研究的基地:他写的《十个共产党员》,河南的典型就占6个;每逢改革提出新问题,他都要回到父老乡亲中寻找答案,他曾七返兰考,八下扶沟,九上辉县。

    1982年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大同中学。1982年9月18日,大同中学举行建校50周年校庆,穆青不但题写了校牌而且参加了挂牌仪式,亲手将校牌挂在新址大门上面。穆青只要回杞县,总要先到母校看看,并多次向母校赠书。1998年开封市新华书店成立批销中心,时任总经理的刘占锋先生请穆青题写名字,穆青挥毫写下:“中原书城”。

    穆青喜欢开封的菊花,沉醉于满城菊香,在人潮如织中,他常端着相机,忘情于花海,同一朵花,同一个景,他拍的与别人不一样,他与菊花对话,把菊花人格化。他出版的画册《汴菊》、《开封菊花》,成了开封的骄傲、开封的“名片”。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兰考,焦裕禄精神诞生地。20世纪60年代,穆青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这里带领群众种泡桐、除“三害”。虽然仅在兰考工作了475天,焦裕禄却在群众心中铸就了永恒的丰碑。

    巍巍青山,唱不尽英雄赞歌;滚滚黄河,淘不完英雄故事。站在发展新起点上的河南,通过传承红色基因,用好红色资源,谱写新时代绚丽篇章。

游客在河南省兰考县展览馆内参观(2021年3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郝源摄

    2014年3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一到兰考,就直接前往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总书记说:“我们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禄精神的影响,是在焦裕禄事迹教育下成长的。我后来无论是上山下乡、上大学、参军入伍,还是做领导工作,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

这是2021年3月2日拍摄的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新华社记者郝源摄

    “当总书记看到焦裕禄曾用过的藤椅时,他眼含热泪。虽然已经是第二次来了,但在馆内看到焦裕禄提出的‘干部十不准’时,他依然十分认真地逐字逐句阅读。”曾在2014年为习近平总书记作讲解的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副馆长董亚娜依然记得彼时的情景。

这是在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内拍摄的焦裕禄曾用过的藤椅(2014年5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朱祥摄

游客在河南省兰考县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内观看焦裕禄起草的“干部十不准”展板(2014年5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朱祥摄

    【红色历史•“把泪焦桐成雨”】

    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口,一棵泡桐树粗壮挺拔,华盖如云。这棵已生长了58年的老树不负期待,桐花再次绽放。

    1990年7月15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有感于焦裕禄精神,写下了《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词。词中写道:“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此处的“焦桐”,正是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前这棵树。

    这是1963年,焦裕禄亲手种下的一株小树苗。1962年焦裕禄来到兰考时,兰考正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苦,为了整治“三害”,焦裕禄亲自带头查风口,探流沙,察洪水。了解到泡桐可以挡风压沙,焦裕禄又带领全县干群大规模种植泡桐。焦裕禄去世后,当地群众为了纪念他,亲切地将他亲手栽种的泡桐称为“焦桐”。

    “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焦裕禄曾用生命喊出的豪言,如今在兰考已变为现实。目前,兰考县已成为全国粮食一个重要生产基地,全国小麦、棉花、油料生产百强县。两岸的黄河湿地每年都会有大雁、天鹅、斑嘴鸭等200多种野生动物栖息繁衍。

拼版照片:上图为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兰考县改造盐碱地的情形(资料照片);下图为兰考县堌阳镇的一片麦田(2014年5月5日新华社记者朱祥摄)。新华社发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红军著名将领陈昌浩长子、核工业技术专家陈祖泽逝世,享年96岁(组图)
·下一篇:无
·雁鸣声声,在水一方——记者节缅怀穆青丨有声散文
·忽培元:穆青与延安新闻纪念馆(组图)
·穆青首写《雁翎队》
·最早写《雁翎队》的是穆青
·穆青:雁翎队
·穆青首写《雁翎队》
人民英雄纪念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人民英雄纪念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人民英雄纪念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