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红色精神
传承兵团精神 扎根奉献边疆
2023-11-13 18:06:3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记者 张贺 杨明方 郑海鸥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激励各级干部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皑皑天山,巍巍昆仑;茫茫戈壁,漫漫大漠。在祖国的西陲,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不拿军饷,不穿军装,永不换防。这支队伍,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014年10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几代兵团人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扎根新疆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认真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切实当好生产队、工作队、宣传队、战斗队,充分发挥建设大军、中流砥柱、铜墙铁壁作用,在开发建设新疆、增进民族团结、推进社会进步、巩固西北边防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激励各级干部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

    把戈壁变成良田,把荒漠变成绿洲,用热血铸就对祖国的忠诚

    1954年,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拉开了新中国屯垦戍边历史伟业的序幕。他们扎根边疆、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把戈壁变成良田,把荒漠变成绿洲,用热血铸就对祖国的忠诚,谱写了一曲曲建设祖国、保卫边疆的壮歌。

    67载春华秋实,67载艰苦奋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兵团精神”板块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展板上,兵团战士挥舞镐头,在戈壁荒原上开垦耕种,展现出战天斗地的豪情。“当年没有现在那么多先进的生产工具,挖渠开荒都是肩挑背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老军垦人杨飞鹏回忆,兵团成立初期,没有油和柴,就用盐水掺着苞谷面凑合吃,冬季还要从外地运大白菜和萝卜。“上班一担肥,下班一担草,中午打沙枣,晚上围着火炉剥棉桃”是他们每天真实的生活写照。

    “不与民争利、不与民争水、不与民争地”,兵团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驻地选择在风头水尾、沙漠边沿和边境沿线。兵团第十师一八三团驻地,气候极其恶劣,冬季长达5个半月之久,冰天雪地,寒风刺骨。老军垦人李莲芝回忆,有一次,连里派4名同志上戈壁滩打柴,凌晨1点多才回来,一名没有穿毡筒的同志的脚和棉胶鞋冻在一起脱不下来,10个脚趾头全被冻坏,只能用刀子把鞋子割破。

    但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兵团人以火一样的热情屯垦戍边、接续奋斗,让沙漠披上绿衣,把荒野变成良田。

    “正是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一代代兵团人屯垦戍边,成为巩固边防、开发新疆的生力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党校副校长王小平说,“兵团精神是我们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新疆各族儿女共同奋斗的宝贵精神资源,必须继承好和发扬好。”

    兵团战士们辛勤耕耘、忠诚守卫,做“永不挪动的界碑”

   “割不断的国土情,难不倒的兵团人,攻不破的边防线,摧不垮的军垦魂”,号称“西北边境第一团”的兵团第十师一八五团一连房前石碑上刻着的这段话,就是对兵团人守土卫国的最好写照,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深沉热爱早已化为无声的行动。

    阿拉克别克河虽然只有60公里长,却是中哈两国的界河。1988年,阿拉克别克河突发洪水,大坝决口,3000多亩耕地、林带被毁。危急时刻,一八五团全团迅速成立了上百人的“敢死队”,历经16个昼夜的艰苦奋战,终将缺口堵住。

    时年19岁的二代军垦人马军武也参加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为了预防水灾隐患,兵团在缺口处设立了一个水文点,马军武主动申请在此驻守。这一守就是30多年。30多年来,马军武和妻子张正美听坏了几台收音机,烧坏了几盏柴油灯。“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马军武的话慷慨激昂。

    类似的事迹在兵团比比皆是:为国巡边50多年、总里程达20多万公里的魏德友,祖孙四代接力守护边境线的王传德,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守卫水库30多年的李炳清,守护灌溉万亩良田的水渠达26年的蒋兴晖……“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屋后头。”67年来,在新疆漫长的边境线上,兵团战士们辛勤耕耘、忠诚守卫,做“永不挪动的界碑”。

   “热爱祖国是兵团人的本色,也是‘兵团精神’的灵魂和旗帜。对祖国忠诚,对人民负责,是兵团人不变的价值取向。”兵团党委书记、政委王君正说。

    1966年,17岁的上海知青姜万富踏上了西去的火车,火车跑了3天4夜才到吐鲁番,而这里离他工作的地方还有1500多公里。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叶城二牧场,迎接姜万富的是低矮阴暗的“地窝子”、扑面而来的蚊虫,冬天这里的温度低至零下20多摄氏度……在这个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牧场,姜万富工作了一辈子,凭借精湛的技术,成功实施了2000多例外科手术,无一感染,被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为“驴背上的白衣天使”。

    同来的知青后来纷纷返城,姜万富却选择了留下。年迈的父母需要照顾,千里之外的女儿让他牵挂,可姜万富说:“我的医术放在上海不值一提,大医院里有本事的医生多了去了,但在这里,乡亲们需要我……有我这样的医生在,就能给病人争取到救命的时间。”

    奉献已融入兵团人的血脉:终身从事细毛羊事业、培育出“中国美利奴”的科学家刘守仁,30多年走了26万多公里、救治病人2万多人次的好医生李梦桃,30多年走遍南疆牧场、为各族群众防治病虫害的农业专家吴翠云……

    岁月流逝,青春无悔。一代代兵团人在平凡的工作中践行着“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忠诚誓言。

    新一代兵团人继承和弘扬前辈留下的精神财富,把兵团精神融入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的奋斗中

   “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兵团团场大都分布在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戈壁沙漠。但就是在被一些外国专家认定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严酷环境里,兵团人硬是用自己的双手开垦出千万亩良田,建立起座座现代化新城,构建了数千公里生态屏障……昔日瀚海戈壁,今日黄沙披绿、稻麦飘香、果树成行、银棉如山……

    石河子市被誉为“共和国军垦第一城”。第一代老军垦陆振欧回忆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那时只有车马店、卖馕的几户人家,除了北面芦苇地,到处是荒滩戈壁。”第一代兵团人喝盐碱水、睡“地窝子”,人拉肩扛、挖渠引水、改造苇湖、开垦荒地,在荒无人烟的大漠之边打造了一座现代化新城。如今,石河子市碧水绕城、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绿荫掩映座座现代化厂房。石河子崛起为新疆重要工业基地,享有“戈壁明珠”的美名。“石河子从一张白纸起家,发展到现在,靠的就是兵团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陆振欧感慨地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一件补了296块补丁的军大衣令参观者为之动容。这件“镇馆之宝”是军垦战士艰苦奋斗、牺牲奉献精神的见证。几代兵团人正是秉持这种精神,创造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发展奇迹:新疆每3亩耕地中有1亩是兵团开垦的;新疆粮食产量的19.9%、油料产量的30%、甜菜产量的44.5%来自于兵团。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在兵团,兵团棉花单产多年保持全国纪录。

    60多年来,兵团人治理了数十条河流,修建了上万项水利工程,栽种了上亿棵树,在万古荒原、戈壁、沙漠中建起了近200个大小城镇和一个个花园式的农场,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

    今天,新一代兵团人继承和弘扬前辈留下的精神财富,把兵团精神融入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的奋斗中。

    在脱贫攻坚一线,处处闪耀着新一代兵团人的身影。清华大学博士生、现任兵团党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处长魏宇杰曾在南疆兵团第三师五十一团工作了近3年。他和同事们利用废旧厂房办纯净水厂、生活纸厂、防冻阀厂、馕厂、红柳烤肉厂,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打工,使这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团场顺利脱贫。“每当夜深人静,我都在想,来到兵团工作,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上的富足。”魏宇杰说。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大力弘扬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
·下一篇:无
·大力弘扬新疆精神和兵团精神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用好兵团精神这笔宝贵财富
·兵团精神兵团人(歌曲)
·论兵团精神育人与边疆稳定和谐发展
新疆红色文化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新疆红色文化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新疆红色文化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疆红色文化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