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头条
山东庄子觅鲁风(散文)
2022-06-10 13:49:13
来源:富平文联
作者:张朝鲜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编者按

    为使文艺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的动力,并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精髓,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县文联在组织开展“乡村振兴 文艺助力”齐村镇文艺采风活动的基础上,现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反映齐村镇历史、现在和未来的以小说、散文、文史、诗歌、故事、小品等为主的文学作品和聚焦齐村镇的书画、摄影作品,“富平文联”公众号开设“醉美齐村”专栏择优刊发,优秀作品还将编印成册。欢迎广大文艺爱好者精心创作、积极投稿。

    2012年,因一则“陕西富平齐村有个‘山东庄’”的报道,引得省内媒体纷纷关注起关中地区的“山东庄”来,人们开始将目光聚焦到散布各地的山东庄子,探寻它的起因肇始,回忆山东人迁居关中的艰难经历,叙说山东庄村民的风俗习惯,继尔又引发关中的山东村民前往原籍寻根问祖,山东方面又接二连三来陕省亲访友,更有阎良区政协不遗余力,组织专班人马,遍访关中山东庄居民,钩沉往事,拣拾古遗,历时两年多,以“纪事”、“人物”、“民俗”、“文献”等分门别类,编撰了一本鸿篇巨制的山东人“闯关中”的文史资料。一段百年前山东人迁居陕西关中的历史渐渐浮出水面。

    富平县是关中10多个山东移民聚居的县区之一,而齐村镇又是富平县山东移民较多的镇,辖区的安乐、三合、董南、涝池、和平、杨村等共有山东移民一万余人,且居住相对集中,总人数占全镇人口三分之一强。自1961年设乡以来,齐村镇虽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除1984年6月将永安村划归新设立的庄里镇、2016年将西陵、支沟二村合并为文宗村外,其建制、隶属、区划几乎没有变化。40多年来,齐村镇以民风淳朴、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而享誉全县,这样的赞誉,在某种程度上与山东庄的村民从齐鲁大地带来的“鲁风”在当地形成的积极影响,有着很大的关系。倘若刻意细察山东庄人的生活习惯、处事方式以及他们的道德风尚、气质秉性,和他们去聊天、议事、共事、处朋友,你会发现,虽经百年、历数代,但在山东庄及山东村民的身上,仍保留着浓浓的“鲁风”。

    若稍加留意,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山东庄的取名,都有一定的寓意,或文化、或纪念、或祝愿、或祈福,和本地一些世居村庄名称的简单、直白迥然相异。如三合村,其名取意中国传统文化五行元素与十二地支(或生肖)之间四组不同组合的吸引、亲合、凝聚,寓意一切皆顺风顺水,大吉大利;和平村,寓意本村的山东居民与当地居民能和谐相处;安乐村的寓意则不言自明,安居乐业也好,安康乐群也罢,皆为吉意;桥西村有个三里组,为当地人居地,旁边不远处和安乐村又各有一个二里村,且都是山东群众。据村民介绍,这两个组取名二里,是以排行自居,二长于三也。但我觉得这个解释似有不妥,它不符合山东群众的性格秉性。合理的解释,我以为应是山东村民顺着本地村名取名,不但给人以亲切、亲近之感,又更容易和当地人融合生活。不单是齐村镇,全县其它各镇乃至关中的多数山东庄子,其命名都有一定的文化意蕴,寄托着人们对山东老家的思恋、记忆或美好祈福祝愿。

    时至今日,山东村民一直坚持用两种不同的方言进行日常交流。即在山东村民之间交流时用山东方言,和当地人交流时,又会用关中方言。他们的山东方言虽历经百年,却仍保持地道的山东口音和方言语汇,可谓原汁原味原生态;而对于关中方言,山东村民同样运用得娴熟自如,纯正地道,两者之间没有丝毫的“串台”现象,也没有相互的漫漶影响。这种点缀在关中方言区独特的语言现象,有人称之为关中地区的“山东方言岛”,它既是山东村民保留了其来自齐鲁大地的“本色”,使其子孙后人不忘“来时之路”,又极大地丰富了关中方言的文化内涵。

    在日常生活中,山东村民在饮食居住、节日礼仪、婚礼丧仪、休闲娱乐及相互交流等方面,也一直沿袭着山东原籍的很多风俗习惯。譬如饮食方面,山东村民虽然现在已习惯以馍、面条为主食,但平常仍喜食烙饼卷大葱,捏饺子的肉馅要先煮熟,还有晒大酱、腌咸菜、做菜豆腐的习惯。居住的房屋 ,最早的是几乎不需要建筑材料、纯粹用人力开挖的地坑窑,后来是那种简易的拱脊房,又叫鞍架房,两坡流水,先是草顶的,后来才用瓦片,房里有锅连炕,这完全不同于关中一边盖的厦房。山东村民举办婚礼,在喜庆对联的众多横批中,常常有一固定内容叫“六礼告成”,“六礼”是成婚前的六项程序,即问名(提亲)、纳彩(聘礼)、纳吉(择期订婚)、纳征(婚书,又称媒谏)、请期(下结婚日期)、还亲(迎娶),婚后新娘回娘家,也是按山东风俗进行的。只不过,山东村民的通婚圈在之前一直限于山东村民之间,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摒弃了这一陋习,开始与当地村民互通婚姻了。在祭祖的风俗中,山东村民除了在清明节、寒食节、除夕以及遇到婚丧要上坟祭祖、与当地村民一样外,还有在麦收后上坟的习惯,往往将新打的麦子磨成面做成饽饽,再带上香、表、酒等,在祖先坟前祭奠,告慰祖先粮食丰收,并祈求祖先护佑风调雨顺,家人安康。

    山东人的居地,多数是交通便捷的膏壤之地,土地肥沃、平整,水利条件好。不但在齐村,即使在留古、张桥、到贤、刘集等镇,山东庄都是粮窝窝。这一现象,应与当初移民期间陕西的社会状况有关,那时当地除了年馑饥荒,又有匪患战乱,平原地带缺少屏障,所以当地人都退避到有沟有崖或近山近谷的地方去了。山东人动迁来此,只能抱团聚居,开荒整地,用勤劳和汗水置田种地,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山村庄子,这样也减少了和当地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文化摩擦。这就是他们迁居关中最初展示出的吃苦耐劳、自强自立的拓荒精神。直到现在,山东村民仍具备敢作敢为的创业精神,改革开放后,山东村民一边坚守着以农为本的农耕经济,在衣食无忧的今天,很少有土地撂荒的现象;同时,一些年轻人又走出乡村走进城市,凭借自己的勤劳智慧打下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然后又反哺这乡村。在每一个山东庄里,都有一两位主持公道、德高望重、热心公益的人,譬如安乐村原支部书记杨世祥,在长期的民事调解工作中,总结出“面对面、背靠背、心贴心”调解村民纠纷的秘诀,成功地化解了村民之间的很多纠纷矛盾。在涉及集体或者公益事物时,山东人又有不惹事、不避事又不怕事的性格,一旦遇事却常有“抱团”精神,不见分晓不罢休。

    山东村民迁移来陕后,除了置地修房提高生活水平外,也很重视文化教育。富平频阳博物馆藏有一通民国四年(1915年)该县城关一带某山东村移民集资办学的“明伦学舍”纪事碑,碑文称山东移民到陕“二十余年,户口日增,乡校未立,村中后生欲读书而苦无其地”,幸有“王诚殿、王诚谟”等人“捐地四分”,其他乡人“莫不欢欣鼓舞”,纷纷“捐赀助功”,“不数日而工告竣焉”,并祈愿村里“文风由此振,人才由此盛”,是山东村民崇文重教的历史见证。在涝池村,有几位年过七旬的民间书法家,虽身居乡间,却时常挥毫不缀,为乡邻的红白喜丧或镇村的公益活动提供书法文字服务,但他们从不标榜自己是哪一级什么会员,也不收一分一文的报酬,甚至有时还要倒贴笔墨和纸张。三合村的村民尹双平,在几十年的废品收购中,将其中的各种书籍拣遗拾漏,积书成栋,花费近10万元,将自己的住宅改建成图书室,名曰“葫芦包藏书馆”,并免费开放。一个农民,以一己之力,让这葫芦包原上有了浓浓的书香之气,堪称奇迹。

    中国的礼乐制度起源于远古时定都陕西的西周,后来,诸侯僭越礼崩乐坏,远封齐鲁大地的鲁国成为正宗周礼的保存者和实践者,即“周礼尽在鲁矣”。2000多年后,一次不经意间的移民,却又使带着浓浓鲁风的周礼,返回到它的故地关中,并神奇地与历经汉唐的秦风秦韵相互融和、同生共长了。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金寨县红色文化研究成果丰硕、影响深远(组图)
·下一篇:无
·金寨县红色文化研究成果丰硕、影响深远(组图)
·从江县:部门联动破解退役军人创业瓶颈助力乡村振兴(组图)
·贵州镇宁:聚焦乡村振兴做好“三农”队伍“档案文章”(组图)
·乡村振兴干什么?怎么干?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讲透了
·履职尽责达成目标 巩固成果做出实效——湖北省石首市乡村振兴工作驻村工作队管理探讨(
·开启乡村人才振兴新模式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与河北省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成功签约(组图)
·培育“头雁”,为乡村振兴送来“金钥匙”
·大力弘扬老区精神 助推老区高质量发展
·让茶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挖掘红色文化 打造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云平台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乡村振兴云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乡村振兴云平台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乡村振兴云平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