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追忆缅怀
警卫和秘书眼中的伟人王稼祥——纪念王稼祥同志诞辰100周年
2008-01-31 13:12:57
作者:王兴有、王乃生、郑师雍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2006年8月15日 ,是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人们军队卓越的领导人王稼祥诞辰100周年。我们曾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同志,经过回忆和追思,并参考了其他有关资料,写出《警卫员和秘书眼中的伟人王稼祥》一文,作为对我们敬爱的首长、良师和益友王稼祥同志的纪念和缅怀。
  
  在半个世纪的革命斗争中,王稼祥为党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树立了永远的丰碑。因此,毛泽东主席曾评价说:“王稼祥是有大功的人。
  数十年如一日,王稼祥同志为了党的事业,鞠躬尽瘁,奋斗不息,作出卓越贡献,得到广泛赞誉。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他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从国内到国外,从局部到中央,涉及党政军民学各个领域,彪炳千秋,光彩照人。但是,他的经历却相当坎坷不平,特别是在革命事业的创建过程中,既有成功和胜利的喜悦,也有错误和失败的痛苦。不管出现哪种情况,他都以客观态度对待,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总结经验教训,胜不骄,败不馁,处之泰然,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始终不动摇,终身为党的事业英勇奋斗。
  1906年8月15日,王稼祥出生于安徽省泾县厚岸村,家庭经济殷实。他7岁时入本村小学校读书,在高年级就上英语课。小学毕业后,又在村里读了两年私塾,学习《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书,又攻读《论语》、《孟子》等古经书,打下深厚的文化基础,树立起踏实做人的道德风尚。
  1922年,16岁的王稼祥离开家乡到南陵乐育学校上中学。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是学校的高材生。1924年毕业时,未经考试便升入芜湖市圣雅各中学高中部学习。圣雅各中学是由美国传教士办的一所教会学校,实行的是奴化教育,因而引起广大师生的强烈不满。
  王稼祥在圣雅各中学读书时,不仅品学兼优,文化课程学得好,而且思想上要求进步,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并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他们几个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在该校发动了爱国反帝学潮运动,他还作为学生代表之一,到省市教育局进行请愿,强烈要求收回办学权。
  那时,由于王稼祥是爱国反帝学潮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人之一,因此,被学校当局除名,不准回校继续上学。1925年9月,王稼祥转到上海大学附中部继续读书,不久,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当年10月,他被组织派去苏联留学,在那里学习了五年。经过刻苦学习,他掌握了马列主义理论,熟悉苏联情况,精通俄语,也懂英语,成为受过系统文化教育的杰出人才。
王稼祥在莫斯科留学期间,曾在苏联两所高等学府学习。他先在东方大学学习,后来又考进红色教授学院深造。当时在苏联留学的中国学生很多,能考进红色教授学院深造的只有张闻天、王稼祥等少数几人。
  1928年,王稼祥成为联共(布)候补党员,1930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回国后,他先在上海搞地下工作,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主编党的刊物《实话报》。第二年3月,和任弼时等人作为中央代表被派往江西中央苏区工作,任中共苏区中央局委员、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主任。当年11月,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王稼祥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并兼任外交人民委员,也就是苏区政府外交部长。
  1933年4月,在第四次反“围剿”中,王稼祥受了重伤。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王稼祥被增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2月,他主持召开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次全国政治工作会议,并致开幕词。会上,他作了政治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
  1934年10月,王稼祥带伤参加长征,随同中央红军,拔山涉水,爬雪山,过草地,跨越无人区,克服重重困难,冲破艰难险阻,经过11个省区,走了两万五千里,最后胜利到达陕北革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无
·下一篇:朱仲丽:恋人稼祥
王稼祥纪念园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王稼祥纪念园”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王稼祥纪念园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王稼祥纪念园”。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