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固革命根据地在赣西南根据地的历史地位
2009-06-23 14:18:07
作者:文尚卿、陈文兴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内容提要:以东固为中心的赣西南根据地,从1927年10月东固暴动以来的零星割据地域,到1930年10月初,逐步已形成纵长400余里,横长300余里,拥有400余万人口的34县的红色区域,并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非常重大:1、东固暴动的胜利,成为赣西南人民斗争的一盏明灯。2、东固根据地的扩大为壮大红军培养了军事力量。3、东固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为解决赣西南军民的物质供应和沟通城乡经济交流都起到一定的作用。4、以东固为中心的赣西南根据地,策应了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5、东固根据地的领导,成功地运用了分化、瓦解敌军的策略,从而为争取敌军的起义和壮大、扩大红军的力量,提供了经验。6、东固根据地的军民积极配合了主力红军反击敌人的“围剿”和保卫红色根据地的斗争。以东固为中心的赣西南根据地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峰峦重叠的东固山却成为中央苏区在赣西的桥头堡和屏障。
    关键词:东固革命根据地   形成  意义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五百里井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赣西南革命群众斗争的一盏明灯,研究这段尘封的历史,对于更深入、更全面地熟知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发展史、理解毛泽东同志“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开发红色旅游资源都具有重大意义。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共江西省委领导,在东固暴动基础上,运用“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形成而发展的以东固为中心的赣西南革命根据地。后来,东固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根据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大革命的1927年春,共产党人赖经帮等一批知识青年在涧东书院(今东固小学)成立东固党小组,由刘经化负责,研究和布置组织发展工作。不久,又成立了东固地区农协会,并由共产党员刘经化任执委,积极领导农会会员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播下了革命种子。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从小成长在东固的赖经邦、曾炳春等一批知识青年共产党人,从吉安秘密绕道回到东固,九月上旬,他们在东固坳上村山下的段蔚林家里秘密举行会议,着重研究了:1、关于恢复和发展当地组织问题,决定成立东龙党支部,由赖经邦任支部书记,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物色建党对象,秘密发展和壮大党的队伍;2、关于恢复和发展农民协会问题,决定在原东固地区农协会的基础上,尽快地恢复东固农协会,以便通过农协会发动群众,组织领导群众抗租抗债的斗争,并在斗争中扩大农会会员,考察和培养入党对象;3、关于收集和重建革命武装,决定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东龙党支部从成立的那天起,到同年十二月底,仅几个月的时间,党员就由原来的十二名发展到五、六十名,他们肩负起新的革命重任,在东固周围的广大农村中点燃了“星星之火”。然而大革命失败的挫折和教训,使他们深深懂得:要彻底推翻反动统治和反动派的武力屠杀,必须建立革命武装。为此,赖经帮便将大革命时期原东固农会保存下来的九支枪,加上在龙南打土豪获得的十一支枪,吸收40多农民弟兄,于1927年9月,在东固坳上成立东龙游击队,赖经邦任队长。不久,赖经邦等同志指派段月亮、段蔚林去做当时在吉安、永丰、兴国一带的“三点会”首领段月泉的工作,并把这支武装争取过来。这时,东固游击队已扩大到近百余人,30多支枪。
    1927年10月,在赖经邦等同志的率领下,东龙游击队和农会会员共数十人,出击于东固附近的富田,捉拿大地主、大土豪王初曦。王初曦是东固、富田一带群众最直接、最凶恶的敌人,而富田又是从东固到吉安的门户。当游击队冲进富田时,王初曦已闻讯逃跑。暴动队员将王家财产没收并分给当地群众,然后胜利回师东固,东固暴动胜利了。
    东固暴动的胜利,为东固根据地的创建打响了第一枪,打击了东固附近的地主、豪绅的气焰,鼓舞了群众的斗志,震动了赣西南数县,使临近的敌人成了惊弓之鸟。
    东固暴动胜利后的1928年2月,奉中共赣西特委的决定,东龙游击队与永丰、吉水游击队会编,组建江西工农红军第七纵队,全纵队共100多人,80多支枪。与此同时,还将原来流落在吉水县的白沙、冠山一带以抢劫为生的何金山所率的100多人和枪支全部接收过来,由赣西特委统一改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第八纵队。
    此时,他们以东固根据地为依托,采取波浪式的推进政策,经常活动于东固周围的兴国、永丰、吉水、泰和、宁都一带,向北与当时活动在延福一带的红九纵队一道开展了吉水、宁都地区游击战争,向东南的兴国等地,开展了打土豪,抗租、抗债以及与当地的靖卫团进行了作战的斗争。1928年5月,经赣西特委指示,与红七纵队联系,在兴国举行了崇贤暴动。
    崇贤暴动胜利后,红七纵队与当地群众采取了“飘忽不定”的游击战术,巧妙地粉碎了伪吉安县县长邹松纠集的,并有吉安、吉水等五县靖卫团参加的“五县围剿”行动,进一步保卫和发展了武装斗争的胜利果实。这时在永丰、兴国、于都三县之交事实上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与此同时,东固地区的党组织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成立了东龙区委会。党员发展到100余人,全区农会以村为单位建立了二十四个,会员增加到1万4千多人。到1928年10月,全区党员猛增加到300多人,东龙区委下辖20个支部;根据地的范围,也扩展到东至泰和的中洞、桥头岗;南至兴国的崇贤、枫边;北至吉水的白沙等80余里。在白色区域内,还有了地下党组织和交通站,为游击队提供情况和组织物资供应,开展宣传、分化敌人等工作。此时的东固已成了赣西南群众斗争最红的地方。同时,成为江西境内除井冈山和赣东北根据地外,又一个保存革命的力量和斗争骨干,以及争取革命胜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享有“东井冈山”的美名。
    1928年4月,红七纵队奉赣西特委指示开赴吉水的阜田与红九纵队会合,改编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二团,李文林为团长兼政治委员,全团共300余人。红独立二团的成立,标志着赣西南革命武装斗争的新发展。同年底,红独立二团除留下一部继续在吉安、吉水一带进行游击外,其余大部分由吉水绕道回师东固。红独立二团在当地群众的密切配合下,击退了敌金汉鼎会同“五圩联防”对东固地区的进攻。此时,以东固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进一步得到发展,并促进了东固周围的泰和、永丰、兴国等县小块红色区域割据的形成,动摇了赣西南豪绅的统治,为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东固经验”对井冈山根据地后期斗争的帮助与意义
·下一篇:东固革命根据地与三次反“围剿”斗争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