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江西省》资料摘录
2008-03-27 23:34:05
作者:郭志明执笔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2008年4月8日电 在赣西南苏区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苏区是江西省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块苏区创建起来的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和江西军区,是中央党政军直接领导下的强有力的地方组织,以它们为核心领导和组织江西苏区人民建立了全国最大最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中央苏区。在这块浸透革命烈士鲜血的红土地上,实践和探索出了许多独创性的斗争经验,对中国苏维埃运动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因而,形成了其在全国苏维埃区域中的特殊历史地位。
  第一、中央苏区是以江西这块主要的基本的苏区为基础而建立发展起来的。随着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苏区江西省境的成立,“而成为全国苏维埃的中心根据地。”苏区江西省以大革命遗留下来的基础为动力,在地方党政武装组织的坚强领导和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军积极帮助与大力支持下,“由零星的农村游击战争进到梅花形赤区的开辟,再进到融成一片广大苏区的发展”。“1930年赣西南临时政权建立后,在动员群众攻取吉安口号之下,提出了政权、武装、土地三个任务,遂使赣西南苏区融成一片向四周发展。下半年趁着蒋阎军阀混战及全国革命发展,配合红军攻下吉安开辟江西苏区空前的广大疆土,创造并扩大了主力红军。”鉴于江西苏维埃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共中央在1930年8月底就确定将江西赣西南苏区和湘鄂赣苏区作为中央苏维埃区域。1930年底以后,又单独将赣西南特区划分为中央苏维埃区域,决定在此特区内设立中共苏区中央局,并建立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第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和临时中央政府的宣告成立,“遂确定了江西苏区的历史地位成为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这均是江西广大工农群众在苏维埃领导下五年艰苦奋斗的结晶。”这样,江西苏区在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也就历史地形成了。
  第二、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的成立,为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奠定了实现基础。江西省苏维埃政权是在整个土地革命斗争中生长起来的,是由分散的地方武装在各地党和红军的直接领导与帮助下,开辟了小块红色根据地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一个由东固和于都、兴国、宁都三县红色政权,到赣西南苏维埃政权,再发展到江西省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过程。伴随着土地革命斗争发展的不同时期,先后实行了农民协会、工农革命委员会和苏维埃政权的三种基本政权组织形式。因此,苏区江西省建立后,发展成为区域范围居全国各苏区之首、人口为最多的红色苏区。特别是当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经过其整整一年时间的苏维埃施政实践,为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筹建直接提供了诸如土地革命、政权建设、武装斗争、经济文化建设等丰富的经验。同时,由于苏区江西省政权建设的大批实践者如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李富春、项英、曾山、顾作霖、任弼时、王稼祥、何长工、钟世斌、钟循仁、阮啸仙、肖劲光、蔡会文、王孚善、胡海等等,后来都成为临时中央政府或江西、粤赣、闽赣、赣南等省党政军的主要领导成员,卓有成效地为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提供了组织上和干部方面的有利条件。因此,江西省苏维埃政权是“在土地革命的深入中,经过了许多零碎的部分斗争,经过了多少次失败及其克服,这些分散的区域逐渐汇合起来,而终于形成了一片总的有联系的地区,成为中国苏维埃临时政府的胎盘。”
  第三、苏区江西省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五次反“围剿”的主要战场,不仅为一至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实践基地。在苏区江西省范围内,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后称第三军)、第二十军、第二十一军、第二十二军、第三十五军以至红一、三、五、八、九军团,数十万工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此是东井冈”——东固地区的初期革命斗争
·下一篇: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历程及历史地位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