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文艺》第二期:批评也须防假(外四篇)(杂文)
2008-04-01 00:25:02
来源:《青原文艺》
作者:罗志强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一。然而冷静观察时下某些地方关于批评的种种表象,又让人不能不对“批评”二字产生怀疑。
  当前,确有少数地方、部门开展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变味、走样了,概括起来表现为“两多两少”:即爱表扬奉承人的人多了,敢批评教育人的人少了;自己吹捧、表扬自己的人多了,虚心接受他人批评的人少了。个中原因,不可排除领导批评下属怕失“优秀”丢选票,群众批评领导怕穿小鞋、遭白眼之嫌。由于好人方义、实用主义和明哲保身思想作祟,有个怪圈已在危及我们的一些干部肌体,那就是好说好听好话,事出有因不关己,高高挂起。于是,有人说现在的民主生活会变成了“工作总结会”、“互相吹捧会”,批评和自我批评变成了“表扬和自我表扬”,实在值得我们深思。即便有点批评也只是假心假意,蜻蜓点水,提点“希望”、“建议”之类,如此。我们党的好传统、好作风与街摊上的“假、冒、伪、劣”商品又有什么两样呢?
  由此看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也须防假。现实生活中批评之所以会出现偏差,除了思想政治工作滞后的原因,还有对“批评”本质的认识问题。毛泽东同志曾告诫我们:批评要注意政治。如今若离开了这个原则讲批评,所谓的批评就难免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诚然,讲批评,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只是批评对方的缺点、错误。开展自我批评、也不能等同于检讨自己。我们倡导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旨在统一思想,增进团结,推动工作。但必须记住,在反腐倡廉的今天,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仍然是防止腐败和不廉洁行为发生的有效武器,而一切虚假消极的批评于党的事业只能有害无益。
  (此文1997年11月27日发表于《井冈山报》)

  “遗子清白”的启示

  东汉杨震幼时“孤贫好学”,出仕后先后任过荆州刺史、东莱和涿州太守。他不但自身保持清白廉洁之风,而且对后代要求严格,“子孙常蔬食、步行”,无纨绔骄纵之风。杨震年迈时,老友劝他置些产业留给子孙,杨震意味深长地说:“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清廉可以流芳百世,腐败足以遗臭万年。可以说,历代先贤伟士在严于律己的同时,都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这是我们立身立德的根基。我们党历来也十分重视党员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这方面,毛泽东同志堪称一代楷模。但是,尽管当前许多规定对领导干部如何教育、管理子女亲属也作了严格具体的要求,仍有少数为官者我行我素,不能自重。前不久曝光的原宁波市委书记许运鸿便是一个典型案例。
  古人云:“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遗子清白”说明,清廉是一份财富。
  (此文2000年1月发表于《风范》)

  莫让“落实”走样

  时下,“落实”一词使用频率颇高。领导交办的工作要落实,上级下达的任务要落实,自身制定的措施要落实,上上下下都在为“落实”而层层召开会议、发表讲话、印发文件、分解任务、建立制度。这本无需赘言,然而目前少数地方和部门的干部竟把“落实”理解为召开了会议就是落实,建立了制度就是落实,上报了数据就是落实,委实让人看到了一种虚浮之风,一种官僚之风。
  落实,顾名思义,就是落到实处。实,就是求真去伪,实事求是。共产党人最讲究实事求是。近期,有关媒体报道了原河南省温县县委书记姚待献骑车下乡,访贫问苦,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农民问题的感人事迹。从姚待献身上,笔者明白了一个道理:解决基层群众反映的问题,是最根本的落实。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让“落实”落实,先要把基层群众装在心中,群众对各级组织和干部的工作是否落实最有发言权。每一位党的干部应该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作为检验工作是否

|<< << < 1 2 3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青原文艺》第二期:“当官”与“像官”(外二篇)(杂文)
·下一篇:《青原文艺》第二期:走遍青原——电视专题片拍摄纲要(电视解说)
·王开忠在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红色纸币见证的辉煌
·走出极左阴霾的习仲勋——《从东固到赤安》自序
·“小讲解员”助推青原红色旅游
·从东固到赤安
·从东固到赤安
·乔润芳、齐天福: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特稿:从东固到赤安
·东固会师与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思想飞跃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江西吉安青原·东固红色旅游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