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毛泽东资料 >> 毛泽东亲情
永不消逝的“毛泽东家风”
2008-10-06 12:30:07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亦菲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又到了9月9日。在开国领袖毛泽东逝世31周年之际,纪念毛泽东、学习毛泽东照例成了华夏大地的亮丽风景。人们从方方面面缅怀毛泽东,其中,毛泽东的家风已成了“永不消逝的电波”,牵动着千家万户,撩动着千山万水。

  关于毛泽东的家风,专家已有权威的论著,而近日毛泽东之孙毛新宇接受主流媒体采访时作了新的概括:“廉洁朴实”、“勤俭节约”、“为人民”、“不要忘记人民”、“谦虚谨慎”、“夹着尾巴做人”等等。毛新宇说,爷爷这些话我们从小一直被在耳边强调着,一点一滴,几乎每天都要敲打(见《广州日报》2007年9月9日A4版)。

  不言而喻,为人民是毛泽东家风的核心内容。为人民就不能忘记人民;为人民就需要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为人民就需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为人民就应该永远夹着尾巴做人。为人民的极端重要,关系着共产党执政宗旨,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

  毛泽东的为人民家风催生着一系列感人肺腑的故事。比如,在毛岸英、毛岸青从苏联回国之后,毛泽东要求兄弟二人再读一本“无字之书”,也就是“劳动大学”:到一些复杂地方参加土改实践,接受人民群众教育;当毛岸英在抗美援朝为国捐躯消息传来,悲痛的毛泽东只说了一句,“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等等。这一系列感人故事都印证一个道理:始终想到人民利益。这是毛泽东家风的核心内容,也是毛泽东家风之所以成为人民群众津津乐道的永恒动力。人们尤其是官员学习毛泽东,不能不比照毛泽东的家风。

  对于官员而言,为人民的党风政风决定着为人民的家风;反之,为人民的家风也映照着为人民的党风政风。在人们面前,就有着一系列正面与反面的经验教训。比如,因贪腐问题极为严重,前不久被依法处决的国家药监局长郑筱萸就是一个典型。他本人贪腐欲念影响了其妻子儿子,一家三口都盯住药监局的重权,做起了倒卖批文的生意,贪婪地受贿,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贪腐之家。比如,一些心术不正的人们通过郑的夫人刘耐雪吹“枕头风”,取得一份又一份批文;比如,2002年郑的儿子郑海榕从日本留学归来,一些人们为郑儿子结婚用住房大献殷勤,一下送上292.91万元(见《检察风云》2007年第15期)。郑筱萸一家的贪腐尽管有着方方面面原因,但郑本人与家人的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则是根本原因。

  脱离人民群众会成什么?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用一句古话形容,就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而今,贪腐的郑筱萸被送上断头台,他的一家也遭遇“家破人亡”。剖析郑筱萸一家的嬗变,不能不从为人民这个根本问题上进行反思。

  应该说,随着反腐一步步深入,许多官员越来越意识到家风与党风政风的关系,许多地方先后组织“廉内助活动”也从一个侧面印证着建立家庭反腐防线的重要。但是,应该看到,由于地位变,在不良风气影响下,一些官员家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不良问题,既引起公众的担忧关切,同时也影响了党和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因此,教育家庭养成良好的风气确实不是小事一桩。

  但是,有效地防范腐败细菌对官员家庭的入侵,根本的还是像毛泽东等老一辈领导人那样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过硬的党风政风带出一个好家风。从这个意义上讲,纪念毛泽东就要弘扬永不消逝的“毛泽东家风”。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家族幸存的两位女前辈
·下一篇:揭秘毛泽东家三代女性:从痴情战士到前卫儒商
·“缅怀革命先辈,传承红色文化”研讨会在京举行 吴连登发言(组图)
·吴连登谈毛主席养生之道(下)——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系列座谈会继续在京举行(组图)
·吴连登谈毛主席养生之道(上)——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系列座谈会继续在京举行(组图)
·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2周年暨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第15届研讨大会
·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年会暨《毛泽东的饮食文化》首发式在京举行
·百名抗美援朝老兵、千名隆尧三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共同纪念毛泽东诞辰121周年
·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应邀参加2014清货网第一届创业英雄博鳌论坛大会
·社会各界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21周年(组图)
·庆祝共和国65周年国庆庆典暨社会改革发展杰出贡献人物高峰论坛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组
·2014环保低碳与食品安全论坛
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