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学术研究
试论闽西苏区反“围剿”战争的历史地位和主要贡献
2011-02-22 14:53:57
来源:红色闽西网
作者: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 曾汉辉、林焕珍、王其斌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摘要:闽西苏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反“围剿”战争中,闽西苏区人民积极支援红军,踊跃参军参战,闽西地方红军和游击对牵制和打击国民党军队筑起了中央苏区的东南屏障,在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中闽西苏区是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的东线战场;第四次反“围剿”是重要战场;第五次反“围剿”是主要的战场。闽西苏区的反“围剿”战争,是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中央苏区的巩固、发展,为红军的壮大,为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闽西苏区   反“围剿”  历史地位  主要贡献

    红军与根据地的发展以及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冒险行动,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极大震惊。中原内战后,蒋介石随即抽调重兵对红军和根据地,尤其是中央苏区和红一方面军进行大规模“围剿”。从1930年冬到1931年秋,中央苏区和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进行了三次胜利的反“围剿”斗争,创造了“七百里趋十五日……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动人佳绩。1932年5月,周恩来、朱德等运用和发展毛泽东创造的反“围剿”战争的成功经验,采取暂时退却,变被动为主动,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1933年5月,蒋介石亲自坐镇指挥对红军和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由于共产党内“左倾”错误及指挥的失策,红军多次失去有利的战机,节节失利,陷于困境,被迫离开中央苏区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

    闽西苏区是中央苏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是中央苏区东南屏障。闽西苏区军民在创建、巩固、发展中央苏区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在五次反“围剿”战争中承担着中坚力量,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在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中,闽西苏区是反“围剿”战争的东线战场。

    第一次反“围剿”战争:蒋介石在发动向赣西南苏区进行“围剿”的同时,也向闽西苏区发动了“围剿”。1930年10月,驻粤东的第62师“香翰屏已向永定峰市、大浦一带移动,张贞已在漳州集中部队,各地团匪都极力挣扎”。○112月,敌军张贞第49师“出发闽西进攻红军及苏维埃区域,留小部驻原防”。同时,命令驻闽北的独立第32旅卢兴邦部和独立第14旅周志群部向长汀推进。张贞第49师是“围剿”闽西苏区的主要敌人,其进攻战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适中一路为中心,以永福为右翼,以永定、平和为左翼,以自己的部队为主力,以团匪为助力,从各方面汇合力量集中目标攻下龙岩,同时相机进攻永定。”第二阶段:夺取龙岩之后,“以龙岩为进攻的根据地”,从多路进攻,与赣西南的“围剿”军相配合,实现他们所谓的“会师汀州,围剿朱毛”②的计划。

    中共闽西特委对反“围剿”作了“防御的进攻”的战略部署,确定了“各县武装集中开到边境,以各个击破的策略消灭零星团匪”的战术。③随即新十二军开赴平和,在大芦溪打败了张贞一个营。11月20日,在长汀赤卫队和群众的密切配合下,攻下了长汀城,接着又转攻连城取得胜利。但是由于闽西红军两次出击东江失败和部队大量减员等原因,闽西苏区在第一次反“围剿”战役的最初阶段受到了一定损失。随后龙岩、永定、长汀、连城相继失守。

|<< << < 1 2 3 4 5 6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毛泽东在闽西的调查及其重要作用
·下一篇:弘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纪念毛泽东同志才溪乡调查80周年
·“周恩来旅法旅欧学术研究”合作备忘录在总理故乡淮安签署(组图)
·吴力斌:2016年长沙市文博系统学术研究与工作成果汇报会在长沙市博物馆召开——罗雄局
·特稿:2016年长沙市文博系统学术研究与工作成果汇报会在长沙市博物馆召开——罗雄局长
·张越:海纪馆邀请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原副所长张炜研究员来泰开讲(组图)
·特稿:海纪馆邀请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原副所长张炜研究员来泰开讲(组图)
·中国毛泽东思想学术研究会: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伟大的领袖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全国各
·沈德福:2013年4月30日由中国毛泽东思想学术研究会联合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纪念毛泽
·特稿:2013年4月30日由中国毛泽东思想学术研究会联合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纪念毛泽东
·周恩来故居学术研究又添新成果 全国主题征文荣获一等奖
·红笔杆:中国毛泽东思想学术研究会杨庆生会长一行考察唐山浩森集团(组图)
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