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农架
亳州药都的来历(组图)
2021-11-17 16:35:42
作者:安徽龙宝-三石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华祖庵古药园

    亳州种植中药材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东汉前,亳州有神农后裔种药医病;东汉中期,药材种植、加工、贸易已有发展。神医华佗用中药首创“麻沸散”,同时在家乡开辟第一块“药圃”。此后虽经过无数战乱和自然灾害的袭击,药材的种植和交易仍经久不衰,明清时期发展已达鼎盛。

    亳州药材市场原定期定时交易,到清初已常年开市。药商云集,交易繁荣,外省药商纷纷在亳建设药业会馆,故称亳州为药都。白芍、菊花、桑皮、花粉载入药典之后,名称前均冠以“亳”字,亳州的白芍成为全国三大名芍之一。清诗人刘开赋诗“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

    新中国成立前,亳州中药材种植多在涡河、洪河沿岸和沙土、两合土地区,多以白芍为主,市场交易主要集中在城北关里仁街、大小花子街等。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药材产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间,现代中药种植、加工、贸易经营已成亳州的支柱产业,亳州也跃居全国“四大药都”之首,正在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与衰退

    1949年,亳县中药材面积达3300多亩,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土地,种植中药材积极性提高,面积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扩大,主要分布在沿涡河、洪河的十八里、魏岗、张集、十九里、大寺、大杨、城父等地。

    1952-1954年,白芍收入形势喜人,药农们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同时,亳县(现谯城区,下同)中药材的发展也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让少数药农先富了起来,这是城乡致富迈开的第一步。

    土地改革以后,为防止“两极分化”,1953年,阜阳专区下达了白芍统购的指示,同时开征白芍农业税,这对想靠种植药材发家致富的少数农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1955年4月,国营亳县药材公司成立,实施公司统一管理、统一收售的模式。

    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发展,1954年,实行土地入股,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按股份分红;1955年,农业合作化高潮,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升为高级社;1956年,高级农业合作社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按劳取酬,凭公分吃饭,社员仅留少量的自留地。同时,也出现了有的农户虽然种植中药材却收入甚微的现象,以致中药材种植处于低谷。

    1961年,中共中央发出《农业六十条》等指示,允许和鼓励社员种自留地和发展家庭副业,中药材的种植得以恢复。经过长达十多年的发展,到1973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经达到8万亩,其中白芍占百分之六十以上,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三、改革开放,药都迎来了春天

    改革开放之初,全县中药材种植和加工正处于灭绝状态,县药材公司基本无当地药材可收购。当改革开放的政策实施之后,调动了无穷的力量,以大胆的改革精神采取了如下战略举措,以跟上形势发展需要。

    1.中药材种植和交易全面开放

    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种植、加工、贸易大发展,政府及时建立一套抓药材的领导班子,为打好药都牌,从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迅速掀起药材发展新高潮。一是抓宣传搞培训,聘专家办好培训班,讲栽培、加工和经营信息。二是抓集中交易市场,药材公司增设网点,个体户集中在谯陵路、人民路、古泉路开展药栈行经营,并在筛子市街设立种苗市场。三是讲合作经营,讲诚信,讲合法经营,严厉打击用假药骗人的不法分子。

    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中药材种植面积快速扩大,加工普及城乡,药行交易初现繁荣,药商跑遍全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城乡已先后出现万元户、10万元户……已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由于药都中药材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给予了亳州多方面的支持,如谯东镇中药科技示范园的建立,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投资了310万元,推进了中药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药市历经三次搬迁

    改革开放以后,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凌乱到规范的发展过程。原三条药材街已远远不能满足交易的需要,即在人民东路东头(喷泉以东)新开辟一条药材专业街,长达一公里,全仿古建筑,前店后仓,十分气派,深受多地药商称赞。

    随着亳州中药材产业的飞速发展,建造一个现代化的中药材交易市场迫在眉睫。1995年,亳州又建成了当时国内规模最大、功能完善、设施齐全、档次高的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大药行”搬迁到如今的亳州火车站西边,并于1996年开始正式营业,管理更加规范科学。

    1996年,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开始正式营业,成为首批国家四部委批注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

    从那时起,亳州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呈现出更快的发展态势,有固定摊位和门店5000多个,日上市品种2600多种,日客流量约3万人,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辐射海内外的第一药市。

    亳州中药材的发展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1995年1月12日,江泽民欣然为亳州题词“华佗故里,药材之乡”,更加提高了亳州作为全国四大药都之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地级亳州市成立以来,一直把中药材当作支柱产业去抓,种植、加工、交易全面加强。2010年,康美药业接管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为亳州康美华佗国际中药城奠基。2013年11月24日宣布亳州市花为“芍花”的同时,亳州康美华佗国际中药城正式开业。面积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并且配套较全,有金融、餐饮、通讯服务设施,功能更加完善。从零售、批发,到期货交易。从采购、加工、仓储,到大型现代化物流中心,实现了中药材“一站式”交易。

    23年间,中药材交易市场从简陋的大棚,到现代化功能完善的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这个发展速度,可谓奇迹。

    3.每年举办药交会

    为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1985年9月9日,当时亳县县委、县政府组织举办了第一届中药材交易会,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约1200名药商参会。

    自1985年9月9日举办首届药交会,到2019年亳州药博会,三十多年发展历程,凭着浓厚地方特色和强大影响力,亳州药博会已然成为亳州中药产业发展的最靓“名片”。

    更令人喜悦的是, 2019年9月9日,由珍宝岛集团投资开发的亳州中药材商品交易中心也正式开业,其项目总部即将全部建成,占地面积1530亩,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受益的不只是亳州的万千药商,也将为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注入新的活力。

    4.培育了大批中医人才

    2007年6月,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亳州市中药科技学校,这是在亳州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的基础上建立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2012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亳州技师学院和安徽亳州中药科技学校实行一校两牌。其专业设置紧密服务当地中药,依托亳州中药资源和中医药文化优势,十多年来,共培养出多种应用型人才6000余人。

    亳州学院设有中药学院,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设有中药学、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亳州两大高校将为国家培养出大批技术人才,为亳州中药材产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随着亳州中药迅猛发展,中医事业也有了很大提高。70年来,不仅国家为亳州输送大批中医高级人才,当地几代名老中医,也带出了一批杰出的中医人才。截至2018年,全市已有一支千人以上的中医队伍,市人民医院设有中医科,县区均有中医院,亳州市中医院已经成立,对进一步开展中医治病、中西医结合,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5、奋力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经过几代人的拼搏,亳州药都已有一支拥有千家药企、十万药商、百万药农的致富强市大军。

    中药材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立市之本,对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扶贫脱贫等方面充分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无
·下一篇:张氏道家养生酒介绍(组图)
·安徽亳州药都简介(图)
·安徽亳州谯城区“庆八一”聆听老兵讲“猫耳洞”的故事(图)
·喜迎十八大第12届毛泽东养生饮食文化研究会峰(年)会在安徽亳州举办
·张红琢联合安徽亳州媒体又为一烈士寻到亲属
·安徽亳州:“毛泽东”现身药都街头(组图)
·安徽亳州:“毛泽东”现身药都街头(组图)
振兴中医云平台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振兴中医云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振兴中医云平台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振兴中医云平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