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中华养生>>正文
特稿:探访武汉名医——周碧英(组图)
2017-06-19 15:07:37
作者:张惠云、红小鬼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小诊所看大病。

周碧英诊所内来看病的患者。

周碧英为患者诊脉。

给“活死人”夏艳红复查身体。

“是周大夫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没有周大夫就没有我全家。”

周碧英为患者诊脉。

“看舌苔的状况恢复的不错呀。”

“你的病要完全康复,还需要你配合治疗一段时间……”

与康复的患者亲切交流。

患者容淑兰说:“我的腰原来是弯的,现在好了,直起来了。”

在这花钱少治大病百姓都信她

午时已过,患者不肯离去,在门口吃起盒饭来,继续排队等候。

晚上近9点为最后一位患者诊治。

周医生进药非常严格,绝不以次充好。

视察车间。

指导工作。

“要一丝不苟的工作。”

讲解酿酒过程。

忙碌的包装车间。

周医生与张院长在仓库交流。

周大夫女儿周艺霖接受采访。

周医生在办公室。

北京泽正堂中医研究院院长张惠云与周碧英等在办公室。

    中红网湖北武汉2017年6月19日电(张惠云、红小鬼)近日,摄制组陪同北京泽正堂中医药研究院张惠云院长一行,专程从北京来到湖北汉口探访了当地名医,九芝堂第五代传人周碧英。张院长为什么不辞辛劳的亲自来到汉口探访这年过古稀的老中医呢?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宣传弘扬中医文化的张惠云院长表示:在民间始终有一支深受百姓欢迎的民间中医队伍。这些身怀绝技的中医人植根基层,运用“简便廉验”的中医药特色和优势及各种非药物疗法的独门绝活,为国人的生命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周碧英就是其中深受患者爱戴的一位。

    探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周碧英是九芝堂第五代传人,秉承祖业,拥有崇高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深受百姓的认可和信赖。周碧英工作作风严谨,无论是号脉诊病,还是中草药的合理配伍、辩证施治,从不马虎、一丝不苟,她诊脉准确、药到病除的名气,首先应该归功于他们秘守独特处方,和严格把关进药渠道及传统的煎药泡制。她为自己和工作人员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遵循“药者当付全力,医者当问良心”的祖训,从自身做起,认真遵守,她的方药治疗自然就形成百姓相传 广而告之的“神效”,特别是她独创五步疗法,根治股骨头坏死、顽固性风湿、类风湿等病所引起的一切疼痛,真正为无数患者解决了痛苦。

    她1966年就读于湖南医科大学,正宗科班生,但是一场运动让她只读了两年半就离开了高等学府,留下了终生遗憾。周碧英是国家已故中医学泰斗原卫生部吕炳奎先生晚年指名为其诊病的专家。她集百年传统古老验方,结合自己至今50年的临床试验,跟据广大患者所需,用数十位味名贵中药组方研发出健字号保健酒“解脱牌神酒”,创下了中药组方成分最多的保健酒奇特、通络、止痛、养生、康复、保健之神话。

    周碧英与她小小的诊所

    初见周碧英,她满脸含笑在汉口的诊所门口迎接我们。七十多岁却满头青丝,看不到一根白发,身穿白色工作服,看上去精神矍铄且善于言谈,穿戴讲究而精致时尚。交流过程中得知老人从未染过一次头发,这把年纪步履轻盈,体态偏清瘦却健康,每天偌大的工作量竟能让她保持如此健康状态,实实令人钦佩,这可能就是中医养生的魅力之所在吧。

    与她同时映入眼帘的是她不起眼的小小的诊所。周碧英为患者看病仍延续着祖上传下来的诊断方法,即不做抽血化验,也不做仪器检查,靠的是“望、闻、问、切”,周碧英说:中医的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一测便知内脏病变到什么程度。望诊和把脉是最常用到的切诊方法,病人一进门,一眼望去便略知一二,再通过脉诊、舌诊,就可以判断出身体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病人们说:见了周大夫啥也不用说,她就知道你病在哪里,说得太准确了,我们都信她。

    周碧英与看病的患者

    周碧英的诊所不大却讲究,算不上古色古香,却也舒适恬然,古拙清雅,连装修的材质到诊室的桌椅板凳及左面倚墙而设的药柜,均为古典庄重的绛紫色,色彩格调和谐统一。墙上一面面锦旗无语的讲述着一个个治病救人的故事。窄窄的走廊两侧的椅子上坐满了前来看病的患者,候诊者排起了长队,一直排队到门外大街上。时间已是中午12点40分了,在诊所门外候诊的患者却不肯离去,径自坐的凳子上吃起盒饭来,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周大夫知道她们来一趟不容易,坚持看完病才吃中午饭。

    诊所内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很少宣传,都是治好了病 的患者,口碑相传介绍来的。

    为了采访的真实性,我们在诊所外主动与一位叫容淑兰的中年女性患者:“你经常到这诊所看病吗?”回答:“第一次来这里”“你是汉口人吗?怎么找到这个诊所的”“我是武昌人,原来都到周大夫过去的诊所看病,听说她搬家了,我们就找来了”“你身体哪儿不好?周大夫的药效果好吗?”女患者激动起来,一边歪着脖子弓着腰一拐一瘸的很艰难的走了几步:“我原来是这样走路的,几乎是一寸一寸的挪着走,是周大夫救了我,还有她……”,她指着门内一位候诊妇女说:她比我病得还厉害,直接不能走,腰弯的头快碰到膝盖了,是用担架抬进来的,也是周大夫治好的!你看,我现在很好了!”她用有快又难懂的家乡话说着,生怕我不相信似的,挺着胸,反复在我面前走来走去……。

    靠近门口排队的一位男性患者说:自己是退休干部,到大医院看病是可以报销的,但一些病根本看不好,在这儿看病是自费的,宁肯自己拿钱,也不愿意到医院里白浪费时间治不了病。大家七嘴八舌的说起来,话语间满含着对周碧英大夫的信任和感激之情。有的说在这儿看病好还花钱少,周大夫看病又仔细又负责,一摸脉,就知道你得什么病。有的说周医生对人好,有时管我们吃饭还给路费,在这儿看病好得快还放心,不会上当受骗……。一个患者指着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妇女说:采访采访她吧,她是周大夫救的“活死人”。

    这是个比较内向的女性,说到伤心处她不由得泪水直流,原来她是周医生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重症患者。她叫夏红艳,家住武汉麻城县,患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跑遍了大小医院,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最后导致心衰肾衰,五脏六腑几乎都失去了功能,病人已全身剧痛且僵硬,就连说话的劲都没有了,各大医院均已拒绝治疗,在家等死。请周大夫去的时候,已经几天几夜水米未进,命悬一线、奄奄一息,家人也觉得没有生还的希望了,决定放弃治疗,连棺材寿衣都准备好了,就等咽下最后一口气,然后办丧事。

    面对病入膏肓,危在旦夕,随时都有毙命危险的病人,周碧英确实犯难了。强直性脊柱炎素有“不死的癌症”之称和轻度致残、重度致瘫之说,按说此病也不至于致死,但是病人肾精亏虚、筋骨失养到了极点,已严重危及到心脏、肺脏、肝脏、肾脏,累及脊柱、中轴骨骼和全身关节。由于长期服用止痛药,已出现消化道出血和继发真菌感染,全身感染等全身性并发症状况,呼吸微弱、脉搏消失,几乎没有生命体征了,能让她活过来,除非有回天之术。

    同往的一位医生一再劝周碧英不要蹚这个浑水,根本没有抢救价值了,一旦病人服下她的药停止呼吸,那麻烦就大了,不是你的责任也是你的责任。如今医患关系这么紧张,在这位同行看来,周碧英无疑是去“踩雷”。周碧英屏住呼吸,仔细的为患者诊脉,发现病人脉搏似乎还有一丝丝极其微弱的悸动,她决定冒险搏一搏。同行一再劝阻说:她血液几乎枯干,血管都秕了,绝对救不过来的,真没必要再冒这么大的风险。周碧英说:“这是一条人命啊,咱是医生,就是还有一线希望也得救啊!”就这样,周碧英用自己祖传的看家本领,展开了施救,同行见说服不了她很无奈,暗暗地替她捏着一把汗……

    经过周碧英的奋力救治,精心调理,奇迹出现了,病人慢慢有了脉搏,呼吸也逐渐均匀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竟奇迹般的活过了来。周碧英冒着颠覆自己一世英名的危险,抢救“活死人的”消息在当地传为佳话,现在病人已经恢复了正常生活。这次竟然一个人到诊所来复诊。她哭着对记者说:“没有周大夫就没有我,就没有我全家,大家都说我是个“活死人”,谁想到我还能活过来?是周大夫给了我第二条生命,我不知该怎报答她的救命之恩,全家人当牛作马也报不了周医生的恩情!”

    质朴的语言,发自肺腑的真情流露,充满了小小的诊所。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CCTV《全民健身》上海健康体验中心授牌仪式圆满举行(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坚守文物安全“生命线”,让文物重焕生机——省检查组赴永新开展文物安全专项检
·特稿:合肥市蜀山区政协一行到项南纪念馆参观学习(组图)
·特稿:第二章:血沃古城(十九)(图)
·特稿:安徽省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喜获韩启益珍贵文物资料十六件
·特稿:井冈山干部学院赴永新开展现场教学活动(组图)
·特稿:扎兰屯:追溯历史 不忘初心(组图)
·特稿:李崎两篇文章入选《四川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红军长征精神研讨会文集》(组
·特稿:“沂蒙红嫂”,一座铭刻大爱与奉献的红色群体雕像
·特稿:吕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根志一行来黑茶山四八烈士纪念馆祭拜先烈(组图)
·特稿:红岩联线管理中心参加全国科普讲解大赛获佳绩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周瑾华:坚守文物安全“生命线”,让文物重焕生机—
特稿:坚守文物安全“生命线”,让文物重焕生机——
李煜婷:合肥市蜀山区政协一行到项南纪念馆参观学习
特稿:合肥市蜀山区政协一行到项南纪念馆参观学习(
第二章:血沃古城(十九)(图)
袁永涛:第二章:血沃古城(十九)(图)
特稿:第二章:血沃古城(十九)(图)
乐登高:安徽省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喜获韩启益珍贵
特稿:安徽省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喜获韩启益珍贵文
邱媛英:井冈山干部学院赴永新开展现场教学活动(组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