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最新播报
黄坚:赴日随感(组图)
2016-08-12 11:17:20
作者:第九届校友 黄坚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自2009年11月份参加某协会组织的赴日本商务考察之后,2010年4月底5月初又应女儿的邀请前往东京、北海道自助游。由于这几年在国内也去了几个大中小城市,自然就产生了一些比较。人们一直在说中国和外国先进国家差了多少多少年,亲自出国旅游一下,尤其是上述的商务考察加自助游,感觉就更全面一些了。

    尽管两次赴日本不过二十几天,但是已经感受颇深。如果说城市的发展速度,中国的大中城市恐怕比国外差不到哪里,甚至可以说有些地方比国外一些先进国家还强,突显了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然而,为什么许多出过国的人还会说差距呢?也正如他们提示的:要看细节。赴日旅行我感触最深的也正是日本的人文环境和公用设施。因为和老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从表面上能看到感觉到的也就是这两方面。

    说到城市的公用设施,可以说公共厕所是最能反映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城市管理者的施政水平以及民众的素养和生活态度了,日本的城市,无论是机场、饭店、公园、街道、公司、商场等地方的厕所,总体讲就是干净、人性化。我无从考证日本人比我们更爱清洁卫生,但小时听老一辈去过日本的人讲,三十年代日本的公用厕所有些就专为女人准备了镜子梳妆台等设施了,感到挺新鲜。“文革”中串联去大上海,看到只需背对行人就可以解手的小便池也感到挺新鲜。以后当兵了、工作了,见到过无数各种类型的厕所,深感厕所的发展史是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的。日本的厕所比中国的能强到哪里去呢?一是不难找,较多,二是设计虽简单,但考虑周全,如:不论是多大多小的厕所,无论是能自动冲水和加温冲洗下体的高级座便器还是一般的座便器或简易的厕所,基本都有水龙头甚至洗手液和手纸,而且考虑到了残疾人的方便。三是干净,你看不到丢弃在小便池、地上的烟头和吐痰等脏东西。近几年去了几次国内的某城市,据说该城市所在地区的人均GDP是省里首屈一指。然而我除了看到城市的高楼大厦一年比一年多,纪念馆干部培训中心一个比一个修的好,但街道的状况还是那么差,尤其公用厕所,更是脏臭加敞开式,似乎平民百姓就配在这种地方如厕。我们一些大城市的厕所自改革开放后有了很大变化,但也是因为城市管理者思想意识逐步长进以及迫于国际影响,否则这种改善民生的举措是很难与体现政绩挂上钩的。据此,说我们与国外差距几十年也无不可。

    日本的街道和公共场所之所以几乎见不到烟头,我感觉除了烟民都很自觉,就是市政充分考虑到了烟民的需求,尽量在一些地段隔不远就设一个带篦子的烟箱,或者专门建一间房、设一个厅让烟民在里面吞云吐雾。你绝看不到一个日本人一边走一边吸烟,也看不到叼着烟如厕然后把烟头扔到便池里的情况。

    日本的分类垃圾筒在许多街道场所、社区公寓以及家庭都能看到。少则三个、多则五个,分类很细,如“可燃”、“不可燃”、“可回收”或“报纸杂志”等。这也可见有关部门是颇费了一些心思的。当然,就这样也难免会有人不自觉,但总归是不会有人随地乱扔了。另外,投币式电子储物柜也在许多地方能够看到,主要是在车站、地铁等处。再就是各种形式的指路标识和地图。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面地下的交通网络越来越发达,如同迷宫般让非本地人一头雾水。在日本的一些城市,越是大城市就越需要有充分的手段来指引游客选择出行路线。市政或公安厅在不少地段设指引地图,标明你所在位置,你再凭借该城市的游览图、地铁交通图基本上就不会迷失方向。通过下榻的酒店宾馆前台你也可以得到热情的指引,甚至免费为你复印一张他们自己编绘的简图供参考。在地铁站和立交桥还设置了方便残疾人和老人上下的小型电梯,真是以人为本……

    以上所述可能给人一种感觉,就是这个那个的是否太多了点吧?不乱吗?不过分吗?然而笔者认为这些真的是必须也是必要的,因为着眼点是为了维护城市的环境卫生和为游人提供方便。想想我们国家城市中无论下多大功夫都治不好的“城市牛皮癣”—四处乱贴乱印乱写的小广告,那才真是既乱又有碍观瞻呢!当爱护公共财产和公共卫生成了人们的自觉行动,政府能节省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呀!而城市的形象无需刻意去装点,依然会使游客感到环境优雅和心情舒畅。

    城市的繁华与否往往给人感觉就是商场店铺多少和广告招牌多少。在这方面中国的城市似乎比日本只多不少。然而,你会从中看到一些“中国特色”——比如越是中小城市越感觉到杂乱无章,而且国人喜欢造声势,什么一开张就数十个花篮两边排开,各种广告口号式的条幅从楼顶一条条的挂下来,鞭炮齐鸣,喇叭狂叫,充气的拱门、汽球占满了天上地下。这种喧闹的境况在日本是见不到的,他们商业的热闹更多是在带封顶并通畅数百至上千米的商业街里,而不是大街面上。

    有句话叫“平平淡淡也是真”。日本老百姓就是生活在一种平淡宁静的真实生活和环境中,似乎一切都是天经地易,其实是习惯成自然。比如:排队上车、购物,你看不到有谁急着去挤去抢座。过十字路口你也不必紧张,所有的汽车司机只要发现行人似乎有过马路的意图,都会先放慢速度,待确认行人安全才起速。公交车、出租车的司机都如同绅士一般衣着得体、面庞收拾得干净利落,表情淡定友善,碰到老年乘客还会主动去安排行李,其他乘客也会耐心等待。既便是偶而看到的日本右翼分子举行的游行,也是秩序井然,没有围观人群造成拥堵的情况。人们觉得上述的这些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城市的交通才会顺畅,大家才会心平气和。

    过去我们总以为社会主义国家以外的人都是金钱关系、人情薄如纸。有些人对日本人的礼节不理解,甚至还说是“虚情假义”。对这个问题我想以在日本看到的碰到的事例供做参考:某日,我们在旭川怎么也找不到一个想去的餐馆,问到一个路人,他立即带我们去找,然而走了些冤枉路才找到,这个年轻人很不好意思的一再道歉。明明是我们耽误了他的时间,真令人过意不去!有意思的是,这个餐馆还只是我们寻找的那家餐馆的分店,老板也是个小伙子,他在我们点菜时发现了这个错误,立即拿出指示图告知我们应该怎么走才能找到。你想人家这么诚恳热心,我们还好意思离开吗?某日,我们在机场办好了托运行李手续去找洗手间。忽然,一个妇女急匆匆赶来拉住我们,原来是我女儿不慎将出关时必需交验的行李票据掉在地上让她拣到了。(顺便说一句:出中国机场时你如果“错”拿别人的行李可没人管你。)在乘坐公交车时,你会发现有一些座位上方标帜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抱小孩的专座,日本年轻人是宁可站在旁边也不会去坐的。(顺便说一句:笔者曾拿老年证称自己腿疼请北京司乘人员要求年轻人让座,居然不敢去说。)有的司机旁边贴一纸条告知聋哑人:“此处有纸笔可方便你与我交谈”(大意),多么周到!还有,既便是乘长途车去偏远的景点,每到一站之前都会有四种语言(日、英、中、韩)预告并提醒拿好自己的东西,车上还有电子屏幕提示。(顺便说一句:首都机场的交通巴士司机到站前50米才喊站名。)在银行,你可以看到工作人员以半跪的姿势向座位上的老人做咨询。在旭川动物园,你可以从停车场一路被工作人员接力式的引导到门口,只因怕你被进出的车碰着。你在餐厅不喜欢邻桌人吸烟,服务生会引领你到合适的桌位,当发现你在拣出饮料杯中的冰块时,马上去找来一个空杯子给你盛放,真会察颜观色!在酒店,如果你认为不必天天换洗卧具,就会被感谢为“低碳”环保运动做贡献并每天送给每人一瓶矿泉水。在你乘坐的飞机停稳后或交通车离开候机厅,甚或搭乘宾馆的电梯时,你会看到引领人员向你(们)鞠躬致礼。……

    以上这些情景使经历过中国各种教育运动的人来说,不能不有所感触。我们也在倡导“为人民服务”、“微笑服务”,甚至国家领导人都在提倡“以人为本“树立亲民形象。然而,中国这个原本的“礼仪之邦”,被我们自己多年的“内斗”、“折腾”搞的不伦不类,积重难返。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使我们国力大大增强,大中城市不乏一流的机场、饭店、高楼大厦。但是即便是不出几年就能普及自动座便器和其它人性化的公用设施,能在多长时间内做到日本那种持之以恒的微笑服务以及细致入微的服务方式真是无法预测。也许会有人说笔者的言论有些太缺乏自信了,然而我们在日本看到的这些东西,恐怕比起某些官员车接车送、来往于高级场所再多的时间看到的更为真切,感觉得也更为深刻。我们的官员眼光不能只看上不看下,只顾大不顾小,只做表面文章不从根本抓起,否则就会到处搞形象工程,在硬件而不在软实力上下功夫。我们提倡的“为人民服务”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深层次的是体现在人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以及敬业精神方面。人们的良知有时候比所谓的政治觉悟更重要,甚至更高尚。如果我们的国家在“以人为善,以诚待人”方面“从娃娃做起”,在摆脱一切为了政治、人人被卷入政治的状况之后,“礼仪之邦”的美名才会再度享誉世界。(作于2010年5月25日)

东京御河畔

东京银座夜色

横滨的摩天轮

繁忙的横滨海港

著名连锁超市狸小路札幌店

北海道风光

北海道定山溪一景

标识清晰的无人看管公厕

分类细化的垃圾箱

杂而不乱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第十届“铁流千里”考察队即将踏上返校之旅(组图)
·下一篇:无
·第十届“铁流千里”考察队即将踏上返校之旅(组图)
·“铁流千里”考察队走进漳州市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组图)
·“铁流千里”重走革命路暨邓子恢诞辰120周年(组图)
·中直育英小学第4届毕业生、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组图)
·《采桑子》——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腐败是什么
·红色记忆——站在神圣的广场
·采桑子·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
·祝贺于蓝阿姨九十五大寿(组图)
中直育英同学会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直育英同学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直育英同学会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直育英同学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