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最新播报
回延安——自小离开延安,老迈时开车回到出生地有感
2015-03-12 14:13:59
作者:北京育英学校第七届(1953—1959)三班毕业生 王米丁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回延安

    宝塔山啊,
    终于看见了你。
    一千多年了,
    在延河边巍峨耸立。
    你古朴庄重,
    见证了中国革命从西北大地
    到全国的胜利!

    如今你依然
    在车流和高楼中挺立。
    现代化的延安
    叫我不知所以,
    来到这里,
    为寻找65年前的痕迹。

    枣园杨家岭
    毛主席工作的地方。
    中央医院和保育院
    是我出生成长的地方,
    令人想往。
    我怀揣梦想,
    充满希望。
    我要找到你,
    看看你真实的模样!


    延安中央医院

    半山路旁
    一个围栏,
    几块碑牌,
    赫然写着“中央医院”几个大字。
    我惊了,傻了,
    心跳加快了,
    越过山路
    爬上高坡,
    急步,
    再向上!

    一堵高墙,
    一扇大门。
    一把推开。
    向内张望。
    夕阳下
    几孔窑就在眼前。
    灰瓦顶,
    黄土墙。
    弓形门洞,
    木格纸窗,
    那样质朴端庄。
    一块闪亮的铜牌挂在墙上,
    “延安中央医院旧址”
    红字醒目闪闪发光。

    窑洞在风雨中
    站立了几十年。
    我默望着思想,
    亲切又陌生,
    没有文字,
    无人讲解。
    从窗纸破洞向内张望,
    黑黑地啥也看不见。
    我辗转于窑洞前
    仔细寻找,
    期待有啥新的发现。

    向窑洞的后方望去,
    是向上延伸的山坡,
    靠山一面有排瘫塌的窑洞。
    搁置多年。
    荒老破旧,
    山路无人,
    静静悄悄。

    但我知道,
    70多年前,国难危亡
    优秀的中华儿女中有:
    共产党自己培养的医护人员,
    留学归国的医生,
    院校毕业的医学博士,
    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
    还有海外归国的大夫,
    一批医术精尖的青年。
    为了抗日,
    热血燃烧,
    聚集这里。

    黄土高坡,
    穷乡僻壤。
    自立更生,
    为了前方。
    打出一百多孔窑洞,
    建成上千人的医院。
    以白求恩为榜样,
    努力工作,
    以最高医护标准,
    日夜为伤病员治病疗伤。
    多少将士从这里伤愈又重返战场,
    想起来就叫人难忘。

    战争年代,
    困难重重。
    封锁之中,
    设备简陋。
    药品稀少,
    外伤纱布要清洗消毒后反复使用。
    条件虽差,
    却创出奇绩,
    创出最好。
    仅产科病房
    八年里就诞生了3814个婴儿,
    且很少死亡。
    在当时在全国
    也是绝无仅有的榜样。

    1946年5月16日的中午,
    春末的一缕暖阳
    照亮了一孔窑洞。
    我大声啼哭
    来到世上,
    奋斗的歌声开始欢唱。
    人生在这里起步,
    迎着高挂的太阳。

    每一个人
    都崇景怀念自己出生的地方。
    我也一样,
    人之初使我回到梦乡。
    站在这里,
    有无限的瑕想,
    我高兴,
    我骄傲。
    兴奋中还有迟到的怀伤。
    生命之火在此燃起,
    这就是我日日夜夜思念寻找的地方!


    延安保育院

    是我人生初长的地方。
    妈妈是保育员,
    爸爸是儿科大夫。
    在战火连天的年代里,
    一家子在这儿战斗生活,
    幸福满堂。
    为革命后代,
    日夜工作。
    在这里
    孩子们健康成长,
    天天向上。

    两山之间一片空地,
    宽阔敞亮。
    南面高台上有一大排窑洞,
    这就是延安保育院!
    远去的一半,
    如今已成为驾校课堂。
    一说明情况,
    热心的管理人打开紧锁的门房。

    窑洞不高,
    深深的,
    墙壁土墙发了黄。
    轻轻的土霉味,
    告诉我年代久长。
    最里面是土炕,
    粗布棉被放在一旁,
    一个小木桌顶着纸窗,
    并排还有一张小木床。
    这就是阿姨的战场,
    朝朝暮暮,
    琐琐碎碎,
    辛苦繁忙。
    百里千里到这里,
    为抗日做最普通的工作,
    哺育着我们健康成长。
    红摇蓝的故事由这里开始,
    从这里闪光。

    一孔孔窑洞一个个进,
    一件件物品仔细端详。
    那样简单粗糙,
    但含意深长。
    它是幼时用过的物品,
    几十年前的文物,
    我把它看得很重很重。
    幸福的甜蜜在心中流淌。

    两孔大窑内部相通
    是展室,
    墙上挂满文字说明和图表,
    还有领袖来园时与小朋友的合照。
    我满头华发
    但童心忧在,
    激动的心情无法言表。
    在来访者大名单里,
    郑重地把自己的名子写在墙上。
    期望叔叔阿姨能看到我,
    将我不忘。

    六十五年了,
    我回来了,
    来看望你们了。
    你们好吗?
    现在哪里?
    我怀念你们。
    止不住泪满眼框,
    那是心底的涌动,
    胸中激起相见的渇望。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育英学校校史馆建成揭牌仪式(组图)
·下一篇:忆江南 留别赵坤元书纪及周庄的主人们
·中秋夜雨
·辉煌60周年·竞相绽放的五朵鲜花——记家乡的五位女少数民族企业家(组图)
·同庆胜利日 共圆中国梦——记9月7日育英校友与南京红后代联谊会的联欢活动(组图)
·永遇乐·阅兵日念双亲
·破阵子·九三北京大阅兵
·北京八一校友会和中直育英学校同学会的代表前往三零五医吊唁汪东兴同志(组图)
·歌声带给我们力量(组图)
·中直育英学校同学会代表吊唁万里同志(组图)
·育英学校2015年中考喜报
·北京合唱协会关于开展向宫海燕同志学习的通知
中直育英同学会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直育英同学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直育英同学会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直育英同学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