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观点
把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2024-01-17 09:29:10
来源:红色河北
作者:红色河北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多年来,始终坚持理论武装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创造出星罗棋布的红色资源。这些红色资源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强烈认同感、共鸣感,对于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了解党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生动教材。通过对红色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科学运用,可以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新征程上,推进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

    以加强科学保护实现历史记忆留存

    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首要任务是最大限度保护红色资源的真实性、完整性,为推进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提供物质载体。要建立红色资源动态摸排机制,特别是对濒临破损的红色资源开展系统性排查、抢救性保护、动态性监管。启动红色资源永续保护传承工程,编制红色资源总目。持续加强革命文物、红色文献、口述史料等红色资源征集,重点开展反映“四史”的文物史料的抢救性查找,加强反映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实物资料征集。建设红色资源数据库,在推进红色资源数字化保护和标准化管理的同时,加快信息共享、学术共研、体系共建,通过对红色资源数据的深度挖掘,实现对红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有机整合,不断提高红色资源的利用率,扩大红色资源的影响覆盖面。

    以开展系统研究深化学理性阐释

    作为党和人民英勇奋斗光荣历史的重要载体,红色资源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关键任务是深挖红色资源的文化渊源与时代价值,为推进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提供精神引领。对重要党史人物和重大党史事件背后的红色精神进行深入研究阐释,讲深讲透红色文化的形成条件、主要内涵、当代价值,并与地方文化功能塑造、社会文明培育等有机结合,增强研究阐释的理论深度和现实贴合度。组建涵盖党史、党校、高校、社科、档案、文旅等单位的研究团队,推进红色资源基础性、关键性、前瞻性课题研究。健全人才培养机制,营造勇于学术创新的良好氛围,提高红色资源研究宣传教育单位的知识密集化程度,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提供多角度、全方位学理支撑。

    以打造精品展陈融入话语表达创新

    陈列展览集中体现了红色资源及其所蕴含的精神、历史及其所观照的现实、形式及其所呈现的内容之间的有机统一。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重要任务是增强红色文化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为推进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赋予丰厚素材。完善红色资源展览管理机制和支持政策,深化研究、跟进补充体现时代精神的展陈内容,既要有历史的纵深感,又要有生动的现实感。突出红色资源本体,注重把宏大叙事与细节呈现、场景再现相结合,倡导绿色办展、节约办展,适当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艺术展现形式增强生动性、沉浸感,不断推进展陈方式方法的创新,让展陈融入更多元素。充分挖掘运用区域红色资源,建设能够全方位反映区域红色资源的全景式、指南型综合基本陈列,实现参观一个展陈即了解全域红色资源图谱的效果,不断打造区域红色资源品牌,强化区域红色资源的标识性,扩大区域红色资源的影响力。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湖南推出10条红色旅游研学精品线路
·下一篇:无
·开通“红院”网站 建立网上“红馆” 常州大学助力推进红色文化智库建设(组图)
·延安颂艺术团筹建暨选拔选秀拉开序幕 引领文化新潮流(组图)
·梁培发:2024香山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第一期研讨会在香山红色大本营举行(组图)
·卜金宝:书法进校园文化进万家——全国中小学生写春联送春联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组
·八一南昌起义将士黄霖回忆录出版(组图)
·特稿: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举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国红色文化”座谈会(组图)
·戴伟国、蒋晓惠:红色文化“点亮”校园,让青春一脉相承!(组图)
·特稿:红色文化“点亮”校园,让青春一脉相承!(组图)
·马成国:湖北省老年大学体育系第二临时党支部举办”展特色、唱红歌、感党恩、听党话、
·赵文艺:一个普通工人的红色情怀——访古冶原范各庄矿工人王建东(组图)
中国研学旅行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研学旅行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研学旅行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研学旅行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