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老著作
董必武:沿着十月革命的道路努力前进
2015-07-12 19:56:20
来源:人民日报 1957.11.06第2版
作者:董必武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当这庆祝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的时刻,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亿万人民的心都向着苏联人民,感谢他们为世界无产阶级开辟了社会主义的光辉道路,为全人类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榜样。

  十月革命在当时就震动了全世界。时间隔得越久,它在世界人类历史上所起的作用也越加明显了。四十年来的实际生活的发展证明,在四十年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四十年来又使十月革命中产生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断地发展壮大起来的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对于当代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

  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苏联的存在和发展从根本上动摇了帝国主义在全世界的统治。十月革命使世界上六分之一的土地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标志着帝国主义对全世界的奴役统治的开始崩溃。帝国主义者梦想扭转这个历史的发展进程,早在苏联成立的初期,他们就企图把这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中”,包括所有帝国主义强国在内的十四个资本主义国家发动了武装干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挟持着几乎整个欧洲的军事和工业的力量向苏联进行了凶猛的进攻。这些严酷的考验都没有压倒苏联,反而是强大的敌人被压倒了,失败了。在每一次较量中,苏联都取得了胜利。事实粉碎了所谓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全世界在帝国主义统治下的被压迫的人民,由此而得到了无限的希望和信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通过对全部国民经济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文化,苏联早在三十年代中叶就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苏联社会正在逐步地向共产主义过渡。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出现了具有高度生产力而彻底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现象的新的社会;劳动人民世代相传的一种梦想,一切人都可以靠诚实的劳动而过幸福生活的梦想从此开始成为现实。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消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经济生活的无政府状态、危机和失业,而使社会生产力无限制地向前发展。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苏联现在已经成为伟大的工业强国,苏联人民已经成为世界上最高度的科学技术和最优秀的文化艺术的掌握者和创造者。在苏联的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高形式的民主制。苏联国内各民族已经迅速地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先进民族,并且互相团结起来成为了平等友爱的民族大家庭。苏联人民用坚持不懈的努力向全世界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绝对优越性,使得社会主义真正吸引了全世界进步人类的心。人类的前途只能寄托在社会主义上面,这已经是全世界进步人类公认的真理了。

  苏联人民对于世界各国的革命的工人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给了重大的支持和援助。苏联在四十年来经过各种惊涛骇浪而向前发展,这个事实本身对于一切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就起了推动和鼓舞的作用。苏联在国际事务上一贯地执行了维护和平,承认各民族平等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外交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人类能够免于受法西斯的黑暗统治,不能不主要归功于苏联。苏联军队同有关各国人民合作解放了东欧各国和中欧的一部分,解放了中国的东北地区和朝鲜的北部。苏联和第二次大战后新产生的各社会主义国家,结成了亲密的联盟关系,组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并且向这些国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援助,这对于巩固这些国家的安全和独立,迅速地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对于正在汹涌高涨的全世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运动,对于全世界人民争取和平的运动,对于亚非地区新产生的许多和平国家,苏联也给了重大的支持。从十月革命中诞生的苏联现在已经是整个人类历史命运的重要支柱,是全世界进步事业和国际和平事业的中心力量。

  在说到苏联共产党和苏联人民对于世界人类的贡献的时候,还不能不特别提到他们在从事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创造的极其丰富的经验。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只能对于社会主义革命问题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提出原则的指示,而他们的有些重要的思想又曾受到了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抹煞和歪曲。列宁批驳了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者而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并且根据国际工人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实践经验而向前发展了这个学说。十月革命和苏联建设的胜利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全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的工人阶级都可以,而且必须通过十月革命和苏联建设的经验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学说,因为这些经验中的基本内容是反映了世界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共同规律性的,而且至今苏联的经验仍然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最完全的经验。这一套完全的经验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最可宝贵的财富。

  对于十月革命的伟大世界意义,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是有很深切的体会的。我们从十月革命学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从领导十月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党学到了如何在中国建立一个能够领导中国革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工人阶级政党。在中国人民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严重压迫下的那些黑暗日子里,十月革命的灯塔始终照耀着我们,使我们在斗争中增加了无穷的信心、勇气和力量。苏联人民的兄弟般的同情和支持是我们的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革命胜利以后,我们在为巩固自己国家的安全的斗争中得到了苏联的充分的支持,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更是得到了苏联的全面的巨大的援助。由于有了苏联四十年来的丰富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和学习,我们在前进中间能够少走许多弯路,能够比较迅速地找到正确的途径。所以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中国人民正是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取得今天的胜利和成就的。中国人民一贯把中国革命看作是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继续,并且以此为莫大的光荣。”

  列宁教导说:为着战胜工人运动内部的机会主义和“左倾”教条主义,为着推翻资产阶级和解决统一的无产阶级的国际任务,就应当善于考察、研究、探索、猜度和把握每个民族的特点和特性,以便“正确运用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苏维埃政权,无产阶级专政),使这些原则在局部方面能有正确的形式上的变动,使这些原则能正确适应民族和民族国家的特殊情形。”(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学会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把苏联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因而取得了今天的胜利和成就。中国革命和建设,因为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东方大国内进行的,因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的国际条件下进行的,在对待国内资产阶级的政策上、在实现农业合作化以及在组织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具体形式上,创造出了一些新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都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和苏联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和贬低从十月革命以来的苏联的基本经验的任何形式的修正主义倾向,我们认为,都是不能容许的。

  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上,中苏两国八亿以上的人民,结成了世界历史上空前强大和巩固的团结和友谊。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这种团结和友谊,不仅是我们两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有利因素,而且是社会主义各国团结的重要部分,也是世界和平人类进步事业的可靠保证。”

  建设共产主义和实现世界持久和平的共同目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共同理论基础,对共同敌人帝国主义的斗争,自己国家的最高利益和全人类解放的共同的伟大理想,使中苏两国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使社会主义各国的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这种团结是永恒的,牢不可破的。

  创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事业,是全世界历史上的新奇事业。正如列宁所说:在这个新奇事业中,怎么能没有一些失利和错误呢?但最重要的,是这个事业已经创立成功了,而且正在一天天向前发展。我们工作中的失利和错误,依靠千百万人民群众的民主的监督,依靠我们的自我批评,依靠从社会主义制度中涌现出来的源源不尽的有生力量,都是可以克服的。但是,已经充分腐朽了的资本主义体系的建立在社会性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基础上的各种病症,却是不能医治的。资产阶级反动派不能有也不敢有自我批评,而只是企图用屠杀人类的方法来寻找自己的出路。但是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发动世界大战也挽救不了资本主义的命运,反而只会加速它的灭亡。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董必武闻长江大桥成喜赋
·下一篇:董必武:祝贺建国十周年
·国家原代主席董必武长子董良羽因病逝世 享年85岁(组图)
·红色头条-红笔杆:国家原代主席董必武长子董良羽因病逝世 享年85岁(组图)
·董必武之女董良翚:部分影视剧中父亲的故事违背史实(组图)
·董必武长征回忆:从毛儿盖到班佑(组图)
·庆祝建党百年·讲家风|董必武教育子孙“世为农人好”(组图)
·湖北省红安县董必武红军小学:以红色资源为优势 传承红色基因(组图)
·特稿:湖北省红安县董必武红军小学:以红色资源为优势 传承红色基因(组图)
·陈良新、刘建书、王慧:湖北省红安县董必武红军小学:以红色资源为优势 传承红色基因(
·特稿:湖北省红安县董必武红军小学:以红色资源为优势 传承红色基因(组图)
·董必武在武汉办报
中共延安五老研究会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共延安五老研究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共延安五老研究会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共延安五老研究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