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老模式
专家深度解析互联网+养老模式
2019-03-13 15:12:43
作者:本站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我国2000年进入老龄社会,预计2025年65岁以上人口将突破2亿,占比由现在的百分之十升至百分之13.5,远超百分之七的老龄社会标准。妥善解决养老难题、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刻不容缓。

    第一

    “互联网+养老”提供新思路

    互联网+养老”秉承互联网开放、便捷、分享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思维与居家养老服务机制建设相融合。

    一、是方便老年人得到便捷服务。

    通过建设养老服务平台,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了养老服务供给资源的集约化管理和供需有序衔接,实践中优势持续显现。互联网不仅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增加了供给、对接了需求、平衡了供需,而且充分拉近了供需双方距离。老年人可通过平台直接预约,足不出户享受便捷服务,有力解决了养老服务“一些地方还将养老服务信息集成到手机端,一键集成多种服务,老年人可方便享受到子女亲情呼叫、120急救呼叫、社区医生医疗咨询、健康管家、医院预约挂号、家政等服务。

    二、是扩大了养老服务产品有效供给。

    当前养老服务产品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个性化产品短缺,普遍存在“社区能提供什么,老人就享受什么”的问题。对此,部分养老服务平台借鉴电商模式,补贴服务提供商,将一些高消费、边缘性老年服务产品以较低价格引入养老服务平台,增加了服务供给,提高了服务质量。同时,随着平台应用增多,老年服务生产商基于大数据开发出了更加多元、精准的养老服务,发展出了养老服务的“私人订制”,扩大了养老服务产品供给。

    三、是提升了老年人安全保障能力。

    老年人口的疾病预防对控制和延缓老人进入失能、半失能状态至关重要。随着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移动互联、无线传感等技术的成熟,一些老年服务终端平台已经可以实现对老人地理位置、生理指标、活动能力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监控,自动提供相应的安全看护、健康监测、精神关爱和生活服务等。这不仅降低了监护成本,更重要的是,将老年人安全管控服务前置,变疾病治疗为疾病预防,最大程度防范了老年人疾病突发性和治疗滞后性的问题。

    四、是推动实现医养结合目标。

    实现医养结合的一个关键点是整合老年人信息资源和医疗资源。在一些地方实践中,依托老年服务平台,以社区为单位建设老年人基本信息、养老服务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数据库,为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技术支撑。

    五、是提升社会资本进入养老行业的积极性。

    养老产业一直被认为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蓝海,但由于投资大、见效慢,社会资本进入步伐始终“雷声大、雨点小”。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养老产业发展路径愈发明晰,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养老服务电商平台、终端设备集群和线下服务集群等为主要板块的产业体系,产业链条逐步形成,利润空间慢慢清晰。这直接提升了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的积极性。在一些地方,企业主动投资养老服务平台,并提供免费服务,看重的正是“互联网+养老”产业的市场前景和增值空间。

    第二

    养老服务平台有待完善

    养老服务平台是近两年出现的新事物,在发展初期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难题。

    一、是整合资源的能力参差不一。

    目前全国有上千个养老服务平台,分布于省区、市、县、街道、社区各个层级,但多数以社区为单位,投入小、服务范围窄,没有足够能力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有的只能从事简单的信息发布,优势不明显。而且,多数小平台募集资金能力弱,又缺乏必要的“造血”功能,运营难以为继。

    二、是平台之间相对封闭,形成新的信息孤岛。

    目前民政部建有国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收入了近200万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基本数据;地方民政部门牵头建设的社区居家养老信息平台,也已形成了千万量级的老年人群体数据。虽然数据总量巨大,但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平台间既无法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也不能与已有的户籍、医疗、养老服务等信息资源对接,形成了新的信息孤岛。

    三、是线下服务不足,部分平台无米下炊。

    当前,新开发的智慧养老产品多专注技术层面,以硬件设备为主,能真正下沉到服务端的少,老年人最需要的生活照顾、家政服务、慢病防治、健康管理、心理咨询、精神慰藉、社工个案等创新不足、供给有限。

    四、是平台运营普遍存在资金压力。

    建成一个2万用户的养老服务平台,费用在300万元左右,若配备呼叫中心、联网报警等系统,则需近千万,每年的运行费用100万元以上。在补贴标准、服务定价等制度尚未完善、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的情况下,养老服务平台普遍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中日专家共议新型养老:打造医疗、护理、康复、养老结合的养老模式
·下一篇:专家吁用细节打造医护康养结合的养老模式
·专家吁用细节打造医护康养结合的养老模式
·中日专家共议新型养老:打造医疗、护理、康复、养老结合的养老模式
·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养老模式呼之欲出
·15种经典养老模式
·荷花池社区首创“一站多点”养老模式袖珍居委会更便民(图)
·河北深州:养老多样化 乐享“夕阳红”(组图)
·老有所养,居家养老服务让老人安享晚年(组图)
·首个居家养老社区共享养老模式将全国推广
·淳安提供多形式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送上门”
为老年服务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老年服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为老年服务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为老年服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