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老年联播
【直播】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端研讨会:新时代 新国情 新对策(一)
2019-11-19 15:20:44
来源:中国网
作者:中国网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收藏】
E-mail推荐:
分享到:0
 

    王建军

    要贯彻中央确定的新时代老龄工作方针,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刚才讲了,我国的人口基数大、规模大,持续时间长,预期寿命也在延长。今年是我们国家的人口老龄化第20个年头,人类历史上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所以我们走哪个国家的路子都走不通,没有现成的经验,只能立足中国国情,从战略上考量应对之策,从战术上来着力解决养老,就是发挥各方的积极因素,当然在党的领导下政府要主导,不能各自为战。但是光政府解决不了,还得靠家庭和社会,总则中确定了家庭养老、子女赡养的基础地位需要巩固。

    我们这些年在老龄事业发展、老龄产业推进,尤其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上,基本是贯彻了这样一个思路,现在已经确定为新时代老龄工作方针。新时代,我们要把健康老龄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国从建国之初人均寿命为35岁,现在已经到了77岁,但是我们健康预寿和其他发达国家比,大概差了将近8到10岁。最新的统计,尽管预期寿命很长,但是生活质量不高,从70岁开始带病生存。在这方面,我们还需要下工夫。我们最需要关注的就是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现在失能、半失能的有4千万,摔伤的老年人也有近4千万,失智老年人里面走失的55万,三种老年病集于一身的老年人是1.8亿。所以我们健康老龄化,任重道远。有位专家讲,在不同的场合都要讲这个事情,让老年人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自己晚得病、晚失能,如果晚失能一个月、一年,将是最大的老有所依。我们正在算这个帐,确实需要把健康老龄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健康中国2030年规划纲要、国务院2030年健康行动计划中,老年健康作为一个重要的领域,老年人作为重要的人群,实际上不光是单独的行动计划,慢病计划里面,尤其糖尿病与老年人健康有直接关系。光关注老年健康不行,前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同志跟我讲,你们从年轻时就得树立这个观念,现在退休的老年人都在考虑健身,都在考虑保健,但是在职的好像没人关注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如果不解决,全生命周期健康理念就成了断层,就会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关注老龄工作,也要从关注自己做起,树立健康生活方式的理念。

    第四,事业的发展确实需要产业的支撑。现在一说老龄产业,大家觉得市场确实很大,但是光养老恐怕支撑不了产业。最近,我们按照有关要求,加快起草“银发经济”意见,适应我们的国情和现在、未来老年群体的需求,来考虑老年产业的发展。老龄产业的发展在李克强总理讲的五大幸福民生产业中,第一个还是健康问题,就是要把健康要放在事业和产业的长链条来考虑,从老年健康的教育、老年健康的饮食、老年健康的知识传播来考虑,满足产业发展问题。现在老年人很多都在唱歌跳舞,都在运动,但是现在并没有对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平台,老年健身大会、老年艺术节问题、老年艺术大赛这方面的需求太多了,现在跳街舞的67万多家,我们今年在哈尔滨搞老年艺术节,严格限制,还去了4千多人,在线观看的100多万,如果在这方面我们创造了平台,对消费也好、经济也好、产业也好,带动作用是非常大的。

    就像今天的会议经济或者博览经济,老年人市场做的还不够。现在尽管区域性的还有很多,但是国际性的、全国性的、有影响的全球品牌现在还微乎其微。所以,这方面我们也在着力创造条件再进行研究,形成共识。再就是老年金融问题、老年地产问题、老年人才问题,这都是“银发经济”或者老年产业应有之意,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探讨扩大内需、扩大消费、适应老年人需求,为整个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推动我国老龄事业和产业的发展,着力应对中国的老龄化,解决了中国的老龄化,不仅是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也将为全人类作出重大贡献。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吴玉韶

    刚才建军主任全面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重点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提出要贯彻新时代老龄工作方针,树立积极老龄观,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促进老龄事业和产业协调发展。应当说,既给我们分析了形势、机遇和挑战,也指出了未来的方向,既有理论高度,也有实践意义。

    下面,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杨震同志作主旨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聚焦薄弱环节,补齐养老短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家欢迎。

    杨震

    尊敬的李斌副主席、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值此“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端研讨会”开幕之际,我谨代表农工党中央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大会的各位嘉宾和各界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达到较高发展水平后的普遍趋势,是一个长期的不可逆的发展过程。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当今世界诸多国家所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发展较快,且老龄人口数量最多,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的国家。2018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49亿,预计2025年将突破3亿,2035年突破4亿,本世纪中叶将达到4.87亿的峰值。应对人口老龄化无疑将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重大任务。

    另一方面,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全国还处于刚要进入全面小康,仍有千万数量级的贫困人口,脱贫攻坚任务也十分繁重,这是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养老和脱贫两重压力叠加是我国面临的双重考验。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民本情怀,就老龄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的论述和指示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思路,为我们如何科学认识人口老龄化、如何积极应对老龄化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发展规划,出台多项制度文件,启动多项行动计划,大力发展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我国老年人口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中国农工民主党是医疗卫生、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为主要联系界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深化人口战略的研究,加强人口领域资政建言,是农工党履职尽责的重要内容。刚刚过去的11月12日,在全国老龄委办公室、中国老龄协会及相关部委的支持下,农工党中央联合北京市政协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人口发展战略研讨会,聚焦人口老龄化与大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主题,邀请各方专家、行业的精英,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深入交流研讨,提出意见建议,形成广泛的共识,为有效破解大城市养老难题、发展大城市养老服务献计献策,聚智聚力。我在那次会议上主要讲的是大城市养老,今天从另外一个角度再次参加高端论坛,我想结合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中的调研情况和数据分析以及社区、家庭的养老问题重点就当前养老服务的四个相对薄弱的工作环节谈一些认识和思考,敬请批评指正。因为一个社会对待老年人、对待贫困人口,尤其对待贫困交加老年人的关怀照护,体现了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更是现代化社会的标志。

    一、聚焦贫困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和决定性进展,农村的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降到去年底的1660万人,打赢脱贫攻坚战胜利可期。但毫无疑问,这部分尚未脱贫的人口是脱贫攻坚战最难啃的“硬骨头”。同时,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的任务更加凸现。根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在扶贫部门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达百分之18.5,老年贫困人口因为观念陈旧、技能欠缺、体弱多病等,是实现如期脱贫的主要难点,也是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的重点,需要下更大功夫精准施策。与此同时,根据民政部门的数据,我国城乡社会救助对象中,老年人口的数量极为庞大,全国883.5万城市低保对象中老年人口164万,占比百分之18.57,3399万农村低保对象中老年人口1274万,占比高达百分之37.49。城乡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的“三无”特困老年人口达390万人,这一部分贫困老年人口因为纳入了社会救助的范围,有效保障了基本的生活,但因其个人的收入变动不大,往往还需要政府持续长期的救助,落实兜底保障。当前,脱贫攻坚战进入了决战决胜的最后冲刺阶段,需要对照现行的“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标准,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聚焦老年人口等重点贫困群体“尽锐出战、攻坚克难”,确保实现如期的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全社会小康目标的达成。

    中国网 郭天虎

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副巡视员李德宏发表主旨演讲

    杨震

    二、关注农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因此,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意和必然要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老龄化率百分之14.98,比城镇高出3.51个百分点,相对城镇农村的养老问题更为突出。众所周知,无论是养老院还是医疗机构,乃至养老金水平,农村老人和城镇老人条件差距比较大。其一,农村养老保障薄弱,农村的基础养老金保障水平虽然在逐渐提高,但总体上仍然比较低,尚无法满足全部的养老保障需求。其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随着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量的空巢老人、留守老人随之出现。2016年,第二轮家庭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空巢家庭占所有老年人家庭的比例高达百分之37.4。换言之,1/3多的老人未与子女常住一起。其三,老人健康风险比较高。农村老人对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知识意识较为缺乏,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相对薄弱,医疗应急救助能力比较低。其四,养老服务单一,多数地区的乡镇敬老院主要承担五保户等特困人口的集中供养功能,尚未实现对多数老年人口的养老服务覆盖。刚刚闭幕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自己的美好生活需求,建议加快养老服务等公共服务的城乡一体化、均等化步伐,稳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水平,增强养老保障的能力,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特许经营等模式,鼓励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增加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供给,立足农村聚居生活传统的习惯,探索推广互助式的养老模式,出台运行规范和扶持政策,为农村的老人提供更符合乡土人情、遍及可及的养老服务。

    中国网 郭天虎

住建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韩爱兴发表主旨演讲

    杨震

    三、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努力建设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已成基本的共识,“9064”或者“9073”的模式也在多个地方开展实践,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快速发展。但从整体上看尚不充分,社区环境、社保化程度并不高,社区养老设施偏重文体娱乐功能,老年人急需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心理慰藉等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尤其是针对高龄、失能老人和长期照护的服务短缺。建议全面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要求,将社区居家服务放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督促检查力度,扭转部分地区重视养老机构建设的显绩,轻视社区居家服务潜绩的错误现象。推进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因地制宜改造坡道、楼梯、电梯等公共设施,打造老年友好型的社区,大力发展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具有日间照料功能的日托所等社区嵌入式养老设施,支持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发展,提供更多个性化、多样化的居家上门养老服务,加强互联网、大数据、可穿戴设备等在老年健康管理领域的运用和引导,为实现健康干预、分级照护、紧急救护等养老服务为保障提供技术支撑。

    最后一点,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传承孝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孝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父慈子孝,乐享天伦,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幸福老年生活的美好期许。虽然随着时代发展进步,社会的养老功能逐步增强,但家庭在老年人的生活照护、精神的慰藉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养老的功能不仅不能弱化,还需持续加强。从当前看,需要生活照护的7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虽然因为子女数量比较多,家庭养老功能比较强,但老年人住房适老化程度低、安全性差,为老服务的用品、技术缺乏的问题较为突出。从长远看,2030年以后我国独生子女家庭老人进入需要生活照顾的高龄阶段,由子女帮扶的家庭养老功能将进一步弱化,居家养老需求必将爆发式增长。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议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培育孝老敬老的良好家风,完善赡养费税抵扣政策,推行独生子女护理假制度,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激励和促进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建议尽早完善老年人建筑设计标准,出台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公共设施和居住房屋的建设规范,建议落实税收优惠、财政补助、产业扶持等激励政策,大力支持养老服务业、为老产品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以上的意见未必全面准确,请大家批评指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集思广益,聚智聚力,农工党同志要为此作出积极的努力,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建言资政,切实发挥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积极作用。谢谢大家!

    吴玉韶

    谢谢杨震副主席的精彩演讲。他的讲话聚焦重点、问题导向。他讲的贫困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农村的养老问题,居家养老问题和家庭养老支持政策,确实既是我们的难点,也是我们的薄弱环节,更是我们养老服务中的短板。他不仅做了全面的分析,还提出了很多很有见地,是很好的意见,让我们再次对杨震副主席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

    第三位主旨演讲嘉宾是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邦华同志,他演讲的题目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李邦华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好,很高兴参加此次高端研讨会。我代表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同志来向大家汇报养老服务工作的情况。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做发言,请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汇报的内容是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历程。总的来看,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建国以来到1992年。这个时期政策层面没有养老服务这个概念,主要是针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老年福利体系。

    第二个阶段是1993年到2012年。这个阶段相继出现了养老服务、养老服务业、养老服务体系的概念,并且中央作出了很多工作部署。具体是在1993年,民政部、国家计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第一次提出了养老服务的概念。2006年,国办转发的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国家发展改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这是第一次界定了养老服务业的概念。在2008年,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明确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表述。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的养老服务概念还是一个狭义的养老服务概念,主要是指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的概念。同时,这个时期因为我们的语言习惯和大家研究工作推进的情况,养老服务和老年福利服务这两个概念在政策文件里面是并行出现的。

    第三个阶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养老服务体系概括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2013年国务院35号文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将养老服务从狭义的概念扩展到广义的概念,成为涵盖老年生活照料、老年产品用品、老年健康服务、老年体育健身等多领域综合性的服务业。2016年,为了纠正一些地方机构为支撑,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太多着重机构建设的做法,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把机构为支撑改回了机构为补充。今年6月份,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又把这个体系内涵做了调整和完善。四中全会进一步表述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我理解,养老服务体系的内涵在不同时期的表述是有机的、统一的,是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比如以机构为支撑,强调机构在集中照护失能老人,辐射居家和社区的功能和作用,机构为补充是讲在整个养老服务体系中,机构服务的份量和比重是相对比较轻的,是从不同角度去讲。现在强调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有的人可能会认为是不是不再讲居家为基础、社区为委依托,不是,它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在居家社区机构发挥不同功能的情况下要相互协调,融合发展。从医养结合到医养康养相结合,把养老服务扩展到了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去发展,我们讲不同时期的养老体系的内涵是不断丰富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主要是几个方面:

    (一)制度体系基本成型。初步确立了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为纲领,国务院35号文,包括91号文,包括今年的5号文等等一系列文件,包括部门的专项政策和标准支撑的养老服务制度体系。2013年以来,密集出台相关的政策,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二)资金保障逐步加强。“十三五”以来,中央预算内的投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和民政部彩票公益金每年投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资金50多亿。同时,社会投资也逐渐加大和踊跃,形成了财政资金为引导、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养老服务多元投入机制。

    (三)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不断优化。我们讲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这三类服务都在蓬勃发展。截止到今年6月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7.33万个,其中注册的养老机构2.99万个,社区和居家是14万多个,全国养老服务床位735.3万张。

    (四)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放管服改革,包括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推动了发展环境完善。目前全国民办养老机构占比超过百分之50,已经提前实现了十三五发展目标,同时还在不断扩大。像北京、上海超过百分之80。2017年开始,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全国开展了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行动,累计整治服务隐患39万多处,养老服务质量建设长效机制不断完善。

    (五)老年人获得感日益增强。围绕特殊困难老年人,我们建立了救助和福利制度,已经基本成型,不断完善,这些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部门共同努力取得的初步成效。

    下一步,推进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我们还面临几个困难和问题,包括最近的论坛大家都在讲,还有很多困难和问题,我们下一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部署,还有四中全会的精神,推进养老服务体系的成熟定型,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制度体系,着力完善养老服务顶层设计。我们现在在顶层设计上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一是加强养老服务法治建设。现在养老服务法治方面除了老保法就没有其他法律了,是一些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现在要加快这方面的立法建设。二是健全特困供养服务兜底保障制度。我们总说政府兜底线,三无对象,政府要管他所有的生活保障。三是推动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在国务院5号文中讲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受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养老服务的基本养老服务概念是什么,包含什么内容,服务标准是什么等等,这些方面目前已经启动研究,要推动建立全国基本养老服务制度。

    (二)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供给体系。着力解决服务从哪里来的问题,一是优化供给结构。刚才李斌副主席、王建军主任都讲了,现在供给上有很多问题,下一步我们要推进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发展,重点发展护理型、嵌入式、综合性养老服务,推进医养康养衔接,构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二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放管服和扶持政策落地。现在优惠政策落地,但到了基层落不到身上,要把优惠的环境、政策的红利充分释放出来。三是优化供给机制。现在逐步在转化,养老服务在计划经济时代都是政府提供的,包括我们的兜底服务,要逐步推动政府由直接提供者向服务购买者、监管者转变,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支持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主体。我们要支持社会力量成为基础型、普惠性养老服务,包括高端养老服务的主体,这是一个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改变我们供给的机制,这是解决养老服务从哪里来的几个方向。

    (三)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支付体系,着力解决养老服务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一是整合提升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前面讲了,养老服务现在有三项补贴,我们希望在长期护理保险建立之前,应该把老年人的福利补贴制度建立起来,要着重解决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经济保障问题。二是进一步探索试点护理保险制度。我们希望在长期护理保险、社会险这两个层面加强商业险相关的试点工作。三是要发挥公益慈善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引导社会的捐赠、世界银行等互助方式发展,这是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四)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体系。作为政府来讲,加强示范监管是基本的职责,一是加快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的新型监管机制。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已经取消了,进入了后监管时代,新修订的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很快就会征求意见,希望大家多关注,多提意见。二是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要求,我们现在正在落实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的基本规范,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今年要启动全国养老机构等级评定试点工作,同时我们也正在制定养老机构服务安全的强制性标准,划一个养老服务的红线。三是加快建立养老服务信用体系。对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养老服务机构及人员,实行联合惩戒,营造诚实守信的发展环境。我们要确保养老服务是安全的、放心的,习近平总书记讲让老年人安心、舒心、静心,安心是在第一位的。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发展目标,我们希望与大家共同努力落实。谢谢大家!

    吴玉韶

    谢谢李邦华副司长的精彩演讲。李邦华副司长的演讲信息量很大,既回顾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帮助大家梳理了居家、社区、机构这三者关系演变的进程,分析了养老服务业面临存在的形势、问题和困难,重点介绍了今后一个时期要构建中国特色养老的四大体系,特别是后两大体系:支付体系和监管体系,是我们整个养老服务业所期盼的,也是需要重点加强工作的。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李邦华副司长的精彩演讲。

    第四位演讲嘉宾,我们有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副巡视员李德宏同志,他演讲的题目是“完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李德宏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这个会议。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完善养老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一发言,汇报三方面情况供大家参考:一、目前企业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情况。二、我国养老保险运行的形式。三、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举措。

    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情况

    2014年-2018年,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均呈稳步增长态势,基金总收入从2.33万亿元增至3.74亿元,年均增长百分之12.5,总支出从1.98万亿元增至3.15万亿元,年均增长百分之12.2,略低于总收入增长率;基金当期结余从3458亿元增至5891亿元,年均增长百分之14.2,累计结余从3.06万亿元增至4.77万亿元,年均增长百分之11.7,基金可支付月数一直稳定在17个月以上,制度运行整体平稳。

    今年以来,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最大的特点是在“一减一增”中确保了当期发放。

    “一减”就是按照国务院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工作部署,贯彻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和国务院降费工作会议精神,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指导和督促地方实施降费工作。一是普遍降低费率。从5月1日起,30个省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均降至百分之16;同时,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再延长1年。二是调整缴费基数口径。以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平均工资,核定社保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进一步减轻小微企业和个体灵活就业人员缴费负担。三是稳定征缴方式。在征缴体制改革过程中,不得采取任何增加小微企业实际缴费的做法,不得自行对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成熟一省移交一省”。预计包括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在内的全年减费额将达到3800亿元以上,超过年初确定的3100亿元的目标。降费使各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有实质性下降,激发了微观主体和市场的活力,促进和稳定了就业,有利于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良性循环。

    中国网 郭天虎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发表主旨演讲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现场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传达学习全国老龄健康和医养结合工作省级培训班精神(组图)
·下一篇:【直播】新时代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端研讨会:新时代 新国情 新对策(二)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传达学习全国老龄健康和医养结合工作省级培训班精神(组图)
·重磅:刚刚安馨养老鄂俊宇向李克强总理汇报,总理说......(组图)
·第一次听说“小共产主义”的养老方式
·新时代中医药发展座谈会在京举行(组图)
·权威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全文)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
·孙春兰出席全国“敬老月”主题宣传活动时强调 大力弘扬孝老爱亲传统 让广大老年人健康
·关于举办首届敬老悦读领读人培训班的通知
·关于召开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分支机构负责人会议的通知
·向新中国70周年华诞献礼玉海园二里社区举办居民原创作品音乐会(组图)
为老年服务网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为老年服务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为老年服务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为老年服务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